1978年6月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祝贺中国文联和各文艺协会恢复工作
本报评论员
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我国人民抓纲治国取得伟大胜利的形势下,被“四人帮”强行停止活动多年的中国文联,最近召开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宣布恢复中国文联和各文艺协会的活动。这是我国革命文艺队伍在同林彪、“四人帮”进行了长期艰苦曲折斗争以后一次新的胜利会师。在这次会议上,来自祖国各地的作家、艺术家和党的文艺工作干部,愤怒揭发批判了林彪、“四人帮”摧残党的文艺事业、迫害文艺工作者的严重罪行,认真总结了文艺战线的斗争经验,并对文艺工作在新的长征中如何充分发挥战斗作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到会代表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斗志昂扬。这是我国文艺界多年来所未有过的一次朝气蓬勃、团结战斗的盛会。
中国文联和各文艺协会,是在毛主席、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起来的,是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文艺工作的人民团体。这些文艺团体成立以来,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参加文艺战线的历次重大斗争;组织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群众生活,繁荣文艺创作;培养文学艺术的新生力量;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它是党在文艺战线的不可缺少的助手。“四人帮”歪曲和篡改毛主席的指示,强加给文艺工作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必须推倒。中国文联和各文艺协会恢复活动后,要理直气壮地开展工作,以新的面貌、新的作风,更好地发挥党在文艺战线的助手作用。
文艺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仍然是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把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中国文联和各文艺协会要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前一段揭批“四人帮”的胜利基础上,再接再励,彻底粉碎“四人帮”的帮派体系,不留后患;要拨乱反正,深入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等等谬论,进一步从路线上、思想上、理论上分清是非,把“四人帮”推行的假左极右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批深批透,在斗争中全面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坚持文艺为工农兵、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向。
中国文联和各文艺协会要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调整党的文艺政策的指示。打倒“四人帮”,解放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生产力,文艺战线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可喜景象。这仅仅是开始。我们的文艺工作应该快马加鞭,赶上国民经济各条战线奔腾发展的形势,迅速改变“四人帮”干扰破坏造成的缺少各种文艺作品的状况。这次会议上,许多作家、艺术家都表示要树雄心,立壮志,订出创作规划,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而努力奋斗。要帮助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深刻理解并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的伟大现实,反映我国三大革命运动的新成就,反映我国各条战线人民群众向四个现代化胜利进军的英雄气概,反映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人民革命斗争的战斗历程。要努力学习和实践毛主席倡导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我们相信,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认真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题材、形式、风格的多样化,更多的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必将出世,百花盛开的文艺园地必将更加繁荣。
“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大家都赞成这个好说法。文联和各文艺协会,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根据文艺工作者的不同特点、具体条件和工作情况,组织和推动他们深入生活,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扎下根去,同工农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有些年纪较大的作家、艺术家,在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到下面去走马观花,下马看花,创作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作品。
文联和各文艺协会要认真组织文艺工作者在实际斗争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改造世界观,象周总理教导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总结过去经验,分析新的历史条件,提出新的问题、任务和方针。这样,才能全面地、准确地掌握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文艺路线。
加强文艺队伍的建设,加强文艺队伍的团结,是我们文艺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我们的文艺队伍是在毛泽东思想照耀下成长起来的,是经得起风浪的、打不垮的坚强队伍。我们有一批经过长期斗争锻炼和考验的老一辈的作家、艺术家,他们是革命文艺事业的宝贵财富。同时,一大批年青的文艺新人,正从群众中涌现出来,他们是我们党的文艺事业的新鲜血液。新老文艺工作者要互相学习,加强团结。年青的文艺工作者要虚心向老前辈学习。老一辈的作家、艺术家要注意对青年传、帮、带,关怀年青一代文艺工作者的健康成长。我们要通过深入揭批“四人帮”,消除文艺队伍中存在的妨碍团结的因素,对那些受过“四人帮”影响和毒害,犯了这样那样错误,甚至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要“一看二帮”,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转变立场。文联和各文艺协会要响应华主席“团结、团结、再团结”的号召,努力把我们的文艺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团结战斗的革命文艺队伍。
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认真调整党的文艺政策,把文艺工作整顿好,把文艺队伍建设好。文艺战线的同志们,让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努力奋斗,用新的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迎接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迎接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光辉节日!


第3版()
专栏:

时刻准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国家计委召开一九七八年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会议
据新华社北京六月六日电 最近,国家计委召开了一九七八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会议。
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学习了华主席和邓副主席在五届人大、科学大会和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报告和讲话,重温了敬爱的周总理对毕业生分配工作所作的一系列指示;深入揭批了“四人帮”干扰破坏毕业生分配工作的罪行,进一步澄清了路线是非。会议总结交流了毕业生分配工作经验,讨论了今年毕业生分配的各项计划、方案和办法。
国家计委副主任张衍在会上所作的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在毛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敬爱的周总理的亲自领导下,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始终占主导地位,取得了很大成绩。当前,只有进一步深入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分配计划,取消专业对口,反对学以致用,鼓吹无政府主义等罪行,肃清其流毒和影响,拨乱反正,才能使毕业生分配工作真正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不断前进。
今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预计有毕业生十六万六千多人 (不包括延期毕业的人数)。这一届毕业生,是一九七五年从工农兵和知识青年中选拔推荐上学的。他们是国家的一批可贵的技术后备力量,是壮大科学技术队伍的生力军,应该珍惜他们,爱护他们,做好分配工作。分配以后,仍要采取措施,继续培养提高,使他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今年毕业生的分配,原则上仍在部门和省、市、自治区原制定的培养计划的基础上进行。面向省、市、自治区学校的毕业生,一般由省、市、自治区自行分配;面向全国、面向地区学校的毕业生,按照原定的分地区、分部门的培养计划进行分配。国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剂。在当前各条战线专门人才普遍不足,毕业生又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应该把为数不多的高等学校毕业生,首先分配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大型重点建设项目,选拔研究生和重点高等学校基础课师资等方面的需要,要优先安排,保证重点。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要继续坚持面向工矿、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疆的方针,要认真贯彻学用一致的原则,尽量作到人尽其才,量才使用,各得其所。
会议指出,对没有使用或者使用不合理的技术人员要调整归队。这有助于缓和专门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矛盾。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对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个学校要在学生毕业前集中一段时间,对毕业生进行毕业教育。要教育他们加强组织观念,强调个人必须服从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党需要到那里,就愉快地到那里去。对那些不顾国家需要,坚持无理要求,拒不服从分配的毕业生,要进行批评教育,不能迁就。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如仍拒不服从分配、长期不报到的,可采取过去规定的限期报到办法,逾期不报到的就取消其毕业生分配资格,国家不再分配工作。
会议希望,毕业生的家长,积极配合分配部门做好子女服从分配的工作。广大应届毕业生要自觉服从分配,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贡献力量。


第3版()
专栏:

话剧战士的新步伐
——访问中国话剧团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话剧园地,朵朵鲜花竞相开放。《报童》、《东进!东进!》、《丹心谱》等好戏,象报春的红梅,预告了话剧的春天的到来。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话剧团就创作和演出了《转折》、《报童》、《喝延河水长大的》、《枫叶红了的时候》、《他们特别能战斗》、《山泉》等十一台戏。
这么短的时间,为什么能够创作和演出这么多好的和比较好的戏?
非争这一口气不可
中国话剧团由原来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合并而成。这三个剧院的文艺战士,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在敬爱的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为我国话剧事业做出过积极的贡献。但是,在“四人帮”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时期,他们基本上不演戏了。
叛徒江青曾恶狠狠地说:“话剧死了!”把话剧事业推到了死亡线上。一九七○年,三个剧院的大批文艺战士,根据敬爱的周总理的指示,下放到部队劳动锻炼,搞斗、批、改。在下放一个阶段以后,周总理又数次指示,要他们回来演出。“四人帮”倒行逆施,拒不执行,致使大批文艺战士直至一九七三年才返回北京。中国话剧团建立以后,“四人帮”又使出摧残话剧事业的种种手段:一曰“移植样板戏”,说这是“救活话剧”唯一的办法;二曰“十年磨一戏”;三曰“写与走资派斗争的作品”,妄图把话剧绑在反革命的战车上。在那些日子里,中国话剧团许多同志也挨了“四人帮”的整,编导室是被整的重点。一九七五年追查所谓“政治谣言”,编导室被集体办学习班两个月。有位老同志对一个戏的一个人物提出意见,说不能写得完美无缺,要写成长过程,这就逆了“三突出”王法,被指责为复辟回潮。有位同志说了一句:咱可不敢议论样板戏!这也触犯了“四人帮”,受到了追查。两位青年编剧编写了一个剧本,叫《友谊的春天》,文艺老战士郭小川帮助修改,吴雪提了些意见,这也犯了“大罪”,批林批孔时,他们被诬陷为搞“裴多菲俱乐部”,受到了打击和迫害。话剧团许多同志愤怒地说:我们这几年受“四人帮”的气受够了!
在《报童》中扮演蛐蛐的方掬芬,是一位四十八岁、有了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愤慨地对我们说:“我很长时间没戏可演。叛徒江青说女演员演儿童,是怪现象。她的一句话,把儿童戏给砸了,我不能演戏了,一停就是近十年。我的艺术青春,白白给耽误了!”
粉碎“四人帮”,话剧团人心大振。创作人员夜以继日地赶写剧本,写了一个又一个。许多演员也自动拿起笔写作。他们说:我们就是要做出成绩来,为革命话剧事业争一口气,为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争一口气,为毛主席、周总理争一口气!为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争一口气!我们要把“四人帮”扼杀了的话剧活跃起来,使它在抓纲治国的战斗中作出贡献。
满怀深情写颂歌
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四人帮”横行时期是非法的,不允许的。“四人帮”被粉碎以后,中国话剧团的文艺战士,对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厚感情,变成了一支支热情的颂歌。
一九七六年一月,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全体演员悲痛万分。“四人帮”在文化部的亲信偏要他们坚持演出。演员们说:我们怎能演出啊?敬爱的周总理还睡在剧场对面的医院中。你们硬要把刀子刺在我们心上呀!演员们在周总理丧事期间拒绝演出,后来竟成了罪状。身患心脏病、年近六十的老导演周来,让人搀扶着瞻仰敬爱的周总理的遗容。无数往事涌现在眼前。三十多年来,他同周总理有过多次接触。总理那亲切、可敬的形象,那热情坦荡、能藏四海的胸怀,那崇高、无私的精神,特别是坚定不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处处关心和爱护干部的高尚品质,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四人帮”煽起的一片“写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作品”、批判“民主派”的鼓噪声中,他和几位战友,踏上红军长征的道路,准备创作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作品。
粉碎“四人帮”以后,歌颂周总理,塑造周总理的艺术形象,为周总理树碑立传的创作欲望,象海潮一般冲打着周来和他的战友们。他想:“一定要打破‘四人帮’的框框,大胆尝试,即使失败也好,也要趟趟这个道!”为塑造好周总理的艺术形象,他们访问了许多过去在总理身边工作的同志和总理的一些亲属。他和另外几位作者一起,反复研究如何写出周总理的关键作用,如何写出周总理的崇高品格和思想性格特征。为导演好《转折》,他带病坚持在排练场上。在排戏的那些日子里,他晚上很少在一点前睡觉。他在自己的排练笔记本上写着周总理生前说的一段话:
“现在我老了,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要更加抓紧时间为党工作。”以此勉励自己。
《报童》的编剧之一邵冲飞,向我们介绍写作经过时说:“《报童》这出戏,是我们流着眼泪写成的。”
邵冲飞有许多幸福的回忆。一九五一年,他在一个戏中扮演区委书记,周总理看过这个戏。后来有一天,在剧场里,周总理一看见他,就说:“邵冲飞,你不是演区委书记的吗?”一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一个普通演员如此关心,邵冲飞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此后十几年中,周总理常常到剧院来看戏,关心话剧事业。这些,都深深地留在他的记忆中。
邵冲飞也有悲愤的经历。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周总理离去人间。他悲痛至极。他把周总理和他们合照的相片,全部摆出来,想尽量多看几眼,来安慰自己。当时,“四人帮”及其亲信不准群众戴黑纱,不让开追悼会,他不管这一套,戴了黑纱,还写了悼词,因此遭到追查。
深沉的爱,强烈的恨,使邵冲飞下决心拿起笔来歌颂周总理。一九七七年一月,他赶写了朗颂剧《报童的怀念》。接着,他又和朱漪、王正、林克欢合作,写出了话剧《报童》。写戏,对于他,既陌生,又困难,但当时他想:“为塑造敬爱的周总理的艺术形象,使周总理的丰碑耸立在舞台上,我就是不能添砖,也要砌砌缝。一定要把剧本写出来,今年不行明年,明年不行后年,不把它写出来决不罢手,这是我们的责任!”
对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中国话剧团的战士也是满怀深情去塑造的。他们同武汉军区文工团联合演出了白桦创作的《曙光》,使贺龙同志的艺术形象第一次出现在话剧舞台上。话剧团的革命文艺战士认为,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屹立在舞台上,世世代代鼓舞人民前进,是自己不可旁贷的职责。
“仇恨的种子要发芽”
“四人帮”垮台不久,话剧团上演了《豹子湾战斗》和《喝延河水长大的》。这两出歌颂延安精神的革命话剧,过去曾被叛徒江青及于会泳之流诬蔑为“毒草”。《喝延河水长大的》的作者刘朝兰,就是一位在延安长大的文艺战士。她在剧中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该剧的公演,对叛徒江青扼杀话剧的罪行,是一次愤怒的谴责和无情的鞭笞。
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演员王景愚,粉碎“四人帮”以后,就想用讽刺喜剧这个被“四人帮”扼杀了的艺术形式揭露“四人帮”。他想:为什么不可以让演员在舞台上痛痛快快地骂“四人帮”,解一解全国人民的心头之恨?!“四人帮”的所作所为,不就是极好的讽刺材料吗?
王景愚和金振家在接受了写一出批判
“四人帮”的戏的任务以后,马上访问有关部门,请教科学家。大量的生活素材,强烈的创作欲望,使他们七天就写出了本子。写作时王景愚想起了一九七六年十月在西郊门头沟听到粉碎“四人帮”的消息,高兴得跑到山上放声歌唱的情景。当时,满山的枫叶血红血红,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他就以《枫叶红了的时候》作为这个戏的剧名。
剧本写出来之后,为了尽快配合广大群众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剧组全体同志以战斗的姿态投入了排练。导演杨宗镜同志原是一名演员,导演实践不多,但他积极工作,苦心探索,和演员一起共同创作,终于使这个戏在表演艺术上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受到观众的称赞。
是的,《枫叶红了的时候》在艺术上并非十分理想,主题的提炼也不是十分深刻,但它毕竟是第一个揭露“四人帮”的讽刺喜剧,是一朵别具特色的鲜花!
这也需要“攻关”精神
粉碎了“四人帮”,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话剧团的革命文艺战士,思考着许多新的问题:
应当如何塑造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如何在舞台上再现革命领袖的伟大、崇高的形象?
话剧应当如何为新时期的总任务服务?应当如何反映我国人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斗争?应当如何歌颂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攻关的人们?……
一九七七年夏天,将演出的《转折》中要出现敬爱的周总理的形象。这是我国话剧史上的第一次尝试。全团上下,都把它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大家为演员创造严肃的气氛和良好的条件,都把演总理的演员当总理看待,排练时屏息无声,当扮演总理的演员化妆后出现在排练场时,大家就好象看见总理,禁不住都掉下泪来。他们组织“攻关”小组,同台词教师一起,帮助演员攻语言关。化妆人员,千方百计为演员设计服装,修饰面容,务求尽量象周总理。
演员王铁成接到扮演总理的任务以后,觉得担子很重,困难很大。但他想,“担负这任务,是很幸福的事情。人民想到总理,就产生巨大的力量,如果能够看到总理形象,不就会产生更加巨大的鼓舞力量吗?!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
八月,正当盛夏,天气酷热。他白天晚上,都到排练场去,自己一个人,对着镜子走来走去,排练,琢磨。他努力纠正自己走路的习惯,学习总理那矫健、轻快的步履。为了模仿总理右手的动作,他把右手的大臂小臂都上了大夹板,使肘部固定成一百度的夹角。他是北京人,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为了模仿总理的语言,他听了总理生前的大量讲话录音,研究了总理语言的特点,包括音色、语调、语气等,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地寻找它的规律。审查演出时,他正发高烧。这时,他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让同志们看到一个逼真的周总理的艺术形象,不论有多大困难,也要演成功。审查通过了,但是他觉得,他已经克服了的,还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难关,在于把握周总理的崇高的内心世界。他决心继续“攻关”,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这种“攻关”精神,也体现在《山泉》的创作和演出中。《山泉》作者金振家原是演员,要写科学技术的题材,确实有许多困难。他说:我国科学家,为使我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树雄心,立大志,发扬攻关精神,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我们文艺工作者,要为“四个现代化”擂战鼓,也要树雄心,立壮志,以攻关精神去写作。他采访了几十位科学家,包括许多从国外回来的科学家;他看了大量书籍,有初中的理工小丛书,有马克思的《资本论》。他和导演陈颙一起,生动地塑造了几个科学家的艺术形象,在艺术形式和科学家语言的提炼等方面,都作了许多探索。特别是,他们大胆地让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形象,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文艺舞台上。
新的纪录,新的起点
中国话剧团负责人邓止怡同志说:我们中国话剧团,是三个团的编制,正常情况下一年可演十多台戏,再鼓鼓劲,可演更多的戏,现在这个数目还不算多。
中国话剧团一年多创作和演出十多台戏,虽不算是惊人的新纪录,然而,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新纪录。它是中国文艺战士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领导下,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头一年,就迈出了新步伐,开始大干快上的历史纪录。
我们在采访和撰写这篇报道的时候,经华主席、党中央批准,文化部决定中国话剧团恢复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这个决定,将会更加充分地调动这三个剧院的话剧战士的积极性。他们将以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年的成绩为起点,发扬革命精神,进一步揭批“四人帮”,肃清其流毒,鼓起更大的干劲,大干快上,在新的长征中迈出更大的步伐。
本报记者 郑荣来 张世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