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马克思与自然科学
陈力丹
古希腊画家阿佩莱斯画画时,一个鞋匠对画提出了意见。画家以为鞋匠跟美术无关,就申斥道:“鞋匠,管你自己的事吧!”
马克思在谈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说,自从蒸汽机、经线织机和轮船发明以来,这样的话,已经成为一种可怕的愚蠢了。大工业的发展要求研究一门科学时,必须具备其它许多门科学的知识,需要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进行革命理论的创造,他除研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外,还对科学技术史、数学、生物学、生理学、医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工艺学、农艺学、农业化学、植物学、人类学、比较解剖学、经济地理,以至统计学、复式簿记等等,作过研究。正如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说的,“除非我们同时把他(马克思)当作科学家和社会主义战士,我们就永远不能了解他。”
欧洲一八四八年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马克思高瞻远瞩地看到,反动势力幻想着革命已被窒息,但没有想到自然科学正在酝酿一次新的革命。他从伦敦瑞琴特街展出的电力机车模型谈起,揭示了这件事的不可估量的后果:经济革命后面,必定跟着政治革命,后者是前者的表现。他充满信心地鼓励周围的战友们努力学习,积蓄力量,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正因如此,马克思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他多次谈到自己学习自然科学的情况:
——在我生病受折磨的时期,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巴斯提安的《人在历史中》(三厚册)……
——在这一段完全不能工作的时期内,我读了四本生理学和解剖学书籍,还将去听讲学(那里展示实物并进行解剖)……
——虽然在患流感期间连书都不能好好地读,我还是钻了一下天文学……
——生病期间我无法写作,但我吞下了大批统计学方面的材料……
马克思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是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难以想象的艰苦精神,不断钻研得来的。他的著作,特别是《资本论》,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令人惊叹的丰富学识。
为了写好《资本论》的地租部分,马克思从一八五一年到一八七八年,多次集中时间研究农业化学,不断把最新资料写进手稿。在写“工业和大机器”一章时,为了弄清楚几个问题,他亲自去地质学院听课。马克思作过无数次论证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差数的计算,这些计算后来成了《资本论》第三卷第三章的基础。以第二卷中仅有十一页的“生产时间”一章为例,马克思讲到五个国家的炼钢、纺织、制陶、造酒、制革、漂白、造林、畜牧、谷物种植、饲料种植以及轮作制的较详细的生产特点和技术史,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理等科学问题。他非常善于利用自古到今的自然科学成果来进行论证。
马克思很重视科学的发展,对自然科学上的每一个发现和发明,都予以密切关注,感到衷心的喜悦。
当达尔文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交给社会评论的时候,马克思兴奋地说,达尔文的书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当德国化学家特劳白成功地进行了人造细胞试验的时候,当法国发明家勒布尔发明了把水分解为氢和氧的方法的时候,当英国物理学家丁铎尔将日光分解为热光和纯光的时候,当美国工程师杰弗里发明割煤机的时候,……马克思都给予相当高的评价,并预见到这些新的创造发明可能引起的经济变动。
在马克思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密切注视着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一八八二年十一月,法国物理学家德普勒展出了他架设的第一条实验性输电线路。马克思为此请恩格斯注意这个实验,一再催促他的女婿龙格将有关德普勒的文章寄给他。他还阅读了《电的基本应用》一书。马克思没有来得及对这个实验作出评价,便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溘然与世长辞了。但他在这以前三十二年预言过的,即电力的火花将取代蒸汽大王的远景,不但早已成了现实,而且现代科学技术已飞速发展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新的阶段了。


第6版()
专栏:

漫话“未来学”
彦满
近些年来,在国外有一门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未来学。它探讨的是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前景,因此也叫未来预测学或未来研究。法国未来学家皮格尼奥认为,未来研究的公式是“现在—未来—现在”,即从现在出发,考虑到未来,又回复到对现在的注意,以便采取各种措施,应付未来的发展和演变。
“未来学”一词,早在四十年代就有人使用过。但它的发展和活跃时期,是在最近二十年。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成立了未来研究机构。欧美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在荷兰建立了“人类二○○○年国际协会”。美国在华盛顿成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未来学会”,拥有分散在八十个国家中的一万六千名会员和七十多个团体会员。苏联和东欧各国近年也在搞未来研究。
未来学的论著已在国外大量出版。二百多种有关未来学的课程,正在欧美的一些大专院校里讲授,为此,还专门设置了新的“未来学教授”的头衔。
未来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各国人民的生活都有直接的联系。例如,怎样能够在未来保证人类对食物、衣着、能源等的需要;怎样利用新的医疗方法、器械进行诊断和预防疾病;怎样防止空气和水源污染;对未来的生活、教育、劳动和职业的探索;对未来城市的设想;……等等,都是未来学研究的课题。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社会实际应用的广泛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不但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也要靠大量的数据,使用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的数量研究方法。
未来研究学者认为,到本世纪末,灌溉辽阔的干旱土地,实现农业的全部机械化和合成食物的生产都将是可能的,这将引起粮食生产的急剧增长。在化学医药方面,到一九九○年,将能制造出防治一切病毒性疾病的疫苗和防治一切细菌性疾病的抗菌素;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将能实现除大脑以外的全部器官的人工移植。遗传工程新技术的出现,有可能按人类需要加工和转移遗传物质,通过改变遗传密码,创造或繁殖具有给定性质的动、植物,即创造自然界还没有的生物新物种。随着核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将对传统的动力学进行根本改造,并掌握新的能源技术。各国学者们对未来的研究和展望,为人类社会展现了一幅崭新的图景。
应该指出,虽然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但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未来学却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美国第一批大的未来研究机构的建立,主要是由军事工业方面需要决定的。例如兰德公司参加“确定国家的战略目标”的研究。斯坦福研究所的一部分任务就是研究火箭运载、跟踪和武器系统估计等等。苏联为了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近年来在军事科学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并试图建立一个为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服务的“未来学”。
西方有些学者在未来研究中的观点,存在着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特别是对未来社会的研究更是这样。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虽然有可能对未来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进行探索性的预测和研究,但不可能最终改变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建立在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未来研究,才能真正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第6版()
专栏:今古人物

克劳塞维茨德国军事学家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是十九世纪普鲁士的军事理论家。他的军事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初期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对世界军事思想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克劳塞维茨自觉地采用辩证法研究战争理论,他的名著《战争论》至今仍为世界各国军事界所重视。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是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的一句名言。列宁在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社会沙文主义的斗争中,曾多次引用过这句话,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探讨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考察各种战争的”。
克劳塞维茨于一七八○年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小贵族家庭。从十二岁起,他就当了士官生。在柏林军官学校学习时,成绩优异,深得校长、军事改革派人物香霍斯特的赏识。他一生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研究大量军事、哲学、历史和文学著作,并且写了许多文章。
一八○六年,克劳塞维茨参加了普鲁士同法国的战争。普鲁士军队在耶拿的惨败,使克劳塞维茨认识到普鲁士军事制度的腐败。他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极力主张改革普鲁士的军事制度。克劳塞维茨从西班牙人民抗暴斗争中吸取了“小型战争”的经验,提出了“民众战争”的概念,对民众武装在战争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发挥其作用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他还特别强调士兵在战争中的作用,主张最大限度地发挥士兵的力量。
在战术上,克劳塞维茨反对腓特烈二世以密集的“连”的队形进行攻击的“线式战术”,主张以“班”为单位的分散灵活的“散兵战术”。这在当时是军事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他同香霍斯特等改革派人物提出的军事改革方案中,还包括废除农奴制,废除贵族在军队中的特权,主张在士兵中选拔军官,军士不论出身高低一律平等等涉及社会改革的要求。这些要求当然不可能被国王全部采纳。
一八一二年,克劳塞维茨因反对威廉三世同拿破仑结成同盟而辞去普鲁士军职,到俄国去担任军职,以便参加反对拿破仑的战争。
拿破仑一八一二年在俄国遭到沉重打击后,败退到普鲁士境内。克劳塞维茨随俄国军队追击,于一八一三年回到柏林。这时候,普鲁士军队经过改革,已成为欧洲的一支劲旅。一八一四年,克劳塞维茨回到普鲁士军队任军参谋长。
战后,克劳塞维茨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致力于战争理论的研究工作。在任校长的十二年间,他先后研究了一百三十多个战例,写了许多评论战史的文章,整理了亲身经历的战争经验。
克劳塞维茨的名著《战争论》是一部尚未修订完毕的遗著。一八三○年,他因调往炮兵部门任职,就将手稿封存起来,准备以后修改。可是,一八三一年他染上了霍乱病而猝然去世。克劳塞维茨逝世后,他的夫人把封存的手稿打开,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十卷,《战争论》是其中的第一、二、三卷。书中论述的问题包括战争的性质、战争理论、战略、战斗、军队、防御、进攻以及战争计划等问题。尽管书中也有某些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而且有些论点已同今天的客观实际不相符合,但是,总的来看,仍不失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军事著作。
(晋军)
(附图片)


第6版()
专栏:外报札记

驻欧美军为什么“穷”了?
“美国兵是欧洲的新穷人。”
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用这样一个标题报道了驻欧美军,特别是那些带家属的下级官兵的拮据生活。这家报纸在把驻欧美军的景况进行今昔对比时写道,这一代“德国人在童年时代曾经向富有的美国兵要过口香糖和巧克力,而今天他们则向经济拮据的美军家属馈赠食品。”
这一对比,的确意味深长。
二次大战刚结束时,西欧满目疮痍,凋敝不堪。一九四六年底又遭受百年罕见的严寒和暴风雪,战祸天灾,使西欧人民饥寒交迫,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正是在那个时候,发了战争财的美国,以一付施主的面孔出现在西欧。在“马歇尔计划”的名义下,美国的奶粉、可口可乐、烟草、劣等纺织品以及其他剩余产品涌进西欧。而美国少爷兵则口袋里装着到处吃香的美元,在穷困的西欧任意挥霍,寻欢作乐。
可是,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在美元地位江河日下而西欧经济日益扩展的今天,当年神气阔绰的美国驻欧军队,现在被西欧报纸称为“新穷人”了。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驻欧美军最多的一个国家西德,美国军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只能“抠着”点过。有些人虽然可以得到驻军当局的津贴补助,但还是入不敷出,“日子不好过”。至于那些“低级的”没有资格得到资助的一万六千多名家属,就更艰难了。高昂的生活费用,使他们的妻子不得不找活干,赚钱来维持生活。住在离驻地较远的一些美军家属,甚至连到美军消费合作社购买东西的车费都付不起,因而不得不接受西德人的捐款、馈赠。
驻欧美军的景况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一个美元兑换四个马克,一个美军士官比德国银行经理还有钱”。
“一个美元兑换二点五马克”,生活就得“抠着一点”。
“一个美元兑换二个马克……度日维艰”。
《金融时报》认为,美元的不断贬值,就是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战后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深,美国经济实力相对来说不断衰落,国际收支逆差大幅度增加,大量美元外流,黄金储备急剧下降,美元地位一落千丈。如以一九五○年和一九七五年相比,美国拥有的黄金储备总额,从二百二十八亿美元下降到一百一十六亿美元,美元的购买力也下降了一半以上。与此相反,西欧的经济实力却显著增长。西德、英国、法国三家的黄金外汇储备二十七年来增加了十四倍,现在的总额等于美国的五点五倍。如今美国为了维持美元地位,还不得不从西德银行借款几十亿美元。驻欧美军景况的变化,正是美元地位衰落的一种反应。
(迎春)


第6版()
专栏:世界一角

科拉半岛
汉英
在苏联欧洲部分大陆的最北端,有一个伸进北冰洋、形状近于椭圆形的半岛,这就是苏联重要的军事地区——科拉半岛。
科拉半岛北临巴伦支海,东面和南面濒临白海,人口约九十万。
在半岛的沿海地带有一系列狭长的峡湾。这些峡湾伸入半岛内陆,水深浪静,其中以科拉湾为最大,伸入陆地达六十公里,宽一至七公里。这个峡湾两侧是陡峭岩岸,形势十分险要,苏联最大的海军基地摩尔曼斯克就在这个湾内。科拉湾等峡湾的海水因受到由大西洋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中的北角支流的影响,整个冬季都不结冰,是苏联少有的不冻港湾。
科拉半岛具有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而且又与北约国家为邻,因此它在苏联的对外侵略扩张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苏联有四支庞大的海军舰队,一旦它发动对外侵略时,这四支舰队中只有以科拉半岛为基地的北方舰队可以不经过别国控制的海峡出入大洋。它进入大西洋十分便捷。在苏美争霸愈演愈烈的今天,这支舰队可西出科拉半岛,经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直插大西洋纵深,使北大西洋集团腹背受敌,并威胁美国联结西欧的大西洋通道。因此多年来,苏联在科拉半岛亟力扩建基地,以摩尔曼斯克为中心已建成海空军基地各十多处。
苏联在科拉半岛上共驻有海、陆、空军约三十万人。据挪威国防部揭露,苏联在“这一带海岸线设置的核武器按每公里海岸线计算是地球上吨位最大的地方。”它的航空母舰“基辅”号和大部分的战略核潜艇也驻在这里。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为了确保北方舰队通往大西洋的战略通道在任何情况下都畅通无阻,近年来力图把巴伦支海和挪威海变为它的“内海”。为此,它首先把魔爪伸向控制这一战略通道南北两翼的挪威北极地区的瓦兰格尔半岛和斯皮茨伯根群岛,一再对挪威进行露骨的军事讹诈,千方百计想把这一地区据为己有。
不但如此,以北方舰队为主力的苏联海军舰队,现在还把它所谓的前沿“防御地带”向外扩展到格陵兰—冰岛—法罗群岛一线,并继续向大西洋纵深推进。这种军事扩张活动,对西欧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毛利族的民间艺术
唐洪
新西兰毛利族的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毛利人能歌善舞,歌声浑厚、淳朴,舞姿健壮、欢快。现在,新西兰有许多由毛利族青年组成的业余文艺团体,专门表演民族歌舞,深受欢迎。他们演出时往往还要拉上观众一起唱和跳。
毛利族的雕刻,特别是木雕,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称为毛利艺术的精髓。新西兰盛产木材,毛利族利用木材造船、建屋,制造各种生产工具、武器和生活用品时,都非常注重雕刻装饰。这些雕刻装饰中有浮雕、透雕、也有立雕,有人物、鸟兽,也有各种图案。毛利人是建造独木舟的能手,他们挖成的独木舟,大者可乘百余人,在船头、船尾、船舷等部位有非常精致的雕刻装饰。
在过去,凡是毛利族集居的地方,都有一块叫做“马雷”的中心绿地,并在这里建立一座本部族的集会厅,作为部族集会、礼仪、迎宾等用,从而形成部族的活动中心。这种集会厅就是典型的毛利建筑艺术。厅内外集中了大量的木雕、采绘以及编织艺术。房顶是两面坡式的,但门窗开在山墙的部位,屋顶也在这个部位伸出一段,形成一个前廊。集会厅外部的装饰都集中在这一面。在集会厅内部,墙上的每根扁形立柱上,都刻有一串头足相接犹如“叠罗汉”般的人物,这象征着一个个家族的世代延续。人物的形象是夸张的,用刀刚劲有力,富于变化。两柱之间的墙面上,装有用芦苇杆和经染色的剑麻条编结成的墙板。编结的方法不同,便出现不同的花纹图案。屋顶部分饰以由褐、白、黑三色组成的彩绘。整个集会厅内,由于雕刻、彩绘、编结的巧妙配合,形成一种特有的富丽而庄严肃穆的气氛。
毛利族的妇女都善于编织,她们用各种植物纤维、叶子、鸟羽、兽皮等,编成各种衣着和生活用品,都很美观实用。
毛利人很喜爱装饰品,他们用骨、石、软玉等制成耳坠、项饰等,其中以软玉最为珍贵。软玉呈绿色,似我国的岫岩玉,但硬度不高。许多过去的装饰品,现代的毛利人已不再佩带,但用软玉雕成的一种叫做“太开”的装饰品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那是一个婴儿形象的雕刻品,被视为护身宝物,代代相传。
现在许多毛利族青年酷爱自己的民族艺术,努力学习自己民族的艺术。一九六七年,在毛利人集居较多的罗特路阿地区还成立了一座毛利艺术学院,专门培养毛利族的艺术人材,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学习毛利族的传统雕刻。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勤学苦练。一代新的毛利族艺术家正在成长。毛利族的民间艺术,正在得到继承,发扬光大。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