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齐奥塞斯库总统指出国际形势确实紧张
决不能让非洲变成苏美对抗的地区
新华社伦敦六月十三日电 罗马尼亚总统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及夫人六月十三日到达伦敦,对英国进行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维多利亚车站隆重欢迎罗马尼亚客人。
英国《卫报》今天刊载了齐奥塞斯库总统行前在布加勒斯特对该报记者的谈话。齐奥塞斯库总统指出,“国际形势确实是紧张的,存在着日益增长的对抗和把世界划分为不同势力范围的趋势。由于武器竞赛、不发达世界——占人类的三分之二——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预示风暴将临的阴云也在积聚。”
在谈到非洲形势时,齐奥塞斯库总统说:“首先,我要强调,我们对于非洲各个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和其他大陆的国家干涉非洲事务感到非常不安。这种情况制造了新的冲突的危险,危及非洲人民的独立,为对抗政策和新殖民主义开辟了道路。我们反对对非洲事务的任何干涉,并且认为必须由非洲人民在取得独立和维护主权的条件下,通过协商和加强团结来和平解决他们的问题。一定不能让非洲变成苏联和美国对抗,或其他国家之间对抗的地区。”
齐奥塞斯库总统还指出,“我们奉行完全独立的政策,因为我们认为,保持和巩固罗马尼亚国家独立,正如同其他国家一样,对国际合作是具有根本性的。”


第6版()
专栏:

萨达特总统重申埃及决不放弃一寸土地
不许苏联干涉内政破坏埃及国家利益
新华社开罗电 据开罗报纸报道,萨达特总统六月七日宣布,埃及决不允许对其领土的侵占,决不放弃一寸土地。
他在苏伊士运河地区的一个军事阵地上对埃及第三军官兵发表讲话时说,埃及决不同以色列单独媾和。他说:“我们的政策是十分清楚的,它是以下述几点作为基础的:第一、从一九六七年被占领的所有领土上完全撤走,包括从西奈、约旦河西岸、加沙和戈兰高地撤走;第二、巴勒斯坦问题不是作为一个难民问题,而是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解决。”
萨达特说,如被提出的新建议可作为恢复同以色列谈判的合适的基础的话,埃及仍然是开诚布公的。
他说:“如果以色列的立场依然如故,回到谈判桌就没有意义,除非以色列的立场发生变化。”
萨达特在回顾最近一次同以色列国防部长魏茨曼的会晤时说,我对魏茨曼讲:“如果单方面的解决就能建立和平的话,我就同你缔结和平,并且把它向世界宣布。但是,即使你同埃及、同叙利亚和同约旦达成了和平,而不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那仍然没有和平”。
新华社开罗电 据开罗报纸报道,萨达特总统六月六日要求埃及军队继续进行军事训练,“以便在没有其他选择和以色列坚持拒不理解我的和平主动精神的情况下,保卫埃及和完成解放战争”。
萨达特总统是在对驻扎在苏伊士运河城市伊斯梅利亚的埃及第二军官兵发表讲话时说这番话的。他还说:“如果和平努力不能确保埃及的荣誉和主权,我将向你们下达命令,就象我曾经命令你们进行一九七三年十月战争那样。”
他在谈到埃以谈判时表示,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军事和政治会谈不会恢复,除非以色列改变其立场。
萨达特重申,他决心实现在公正基础上的和平。他强调指出,他谋求的是和平,而不是任何单方面解决。
他指出,巴勒斯坦问题得不到解决,中东地区的和平就不可能建立。
新华社开罗六月十一日电 据开罗报纸报道,埃及总统萨达特六月十日要求埃及青年和学生坚持十月战争的精神,担负起他们对祖国的责任。
他说,埃及永远不会放弃她的土地和意志。他说:“你们的任务就是通过科学和信念去完成你们的兄长们在运河两岸和西奈开创的事业。我们的后代将宣布,埃及永远不会放弃她的意志,她将永远昂首挺立。”
据新华社开罗电 据开罗报纸报道,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最近接见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时发表谈话说,埃及不想同苏联对抗,但是也不允许苏联破坏埃及的国家利益。
萨达特说,埃及是非洲的目标之一,苏联正在给非洲带来破坏。
萨达特在谈到同苏联的关系时说,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对苏联人说,“我们拒绝保护,我们不要任何人来干涉我们的内政”。


第6版()
专栏:

苏联是欧洲大陆最根本的危险
西欧人士揭露苏联在“缓和”幌子下推行全球战略
新华社维也纳六月十三日电 《奥地利保守党人》月刊在最近一期上发表全欧联盟主席哈布斯堡的一次讲话指出,欧洲的首要任务是“制止苏联霸权主义在欧洲继续扩张”。
哈布斯堡指出,今天在欧洲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霸权力量,而“苏联帝国主义是我们大陆最根本的危险”。他说:“我们知道苏联有庞大的军备。有人说在谈判裁军,是的,数年来一直在开会,但是这些会议越来越使人陷入不安之中。”
哈布斯堡说:“如果没有苏联霸权主义,世界也许能在和平中生活。……我们现在遇到的是一种在全世界进行侵略的霸权主义,因此必须尽全力来团结一切拒绝外国殖民的人民。谁愿意同极端危险的苏联霸权主义作斗争,谁就是我们当然的盟友。”
哈布斯堡认为,现在应该把真相告诉人民并且坚决地采取行动。
据新华社伦敦六月十一日电 在英国下院就外交问题进行的两天辩论中,一些议员强烈谴责苏联在欧洲加强军备和在非洲扩张的行径。
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戴维·欧文在六月七日辩论开始时指出,当关于均衡裁军和均势概念的讨论正在进行的时候,苏联却越来越扩充它的常规武器,特别是在中欧地区大量增加坦克部队。苏联同时还发展了一种新式武器系统——SS—20。这种武器可以击中所有的西欧重要城市。因此,人们要问:为什么苏联“这样特别致力于扩充常规武器和在欧洲扩充军事力量?”
保守党外交和联邦事务发言人约翰·戴维斯指出,“环顾世界上所有的紧张地区,我们很少发现没有苏联人插手的地方。”“看来,苏联多年来一直关心在战略武器和常规武器的军事准备方面取得均势;如有可能,则取得优势。”
在辩论中,有些人争辩说:非洲麻烦的主要因素不是苏联的扩张,而是当地的局部冲突和社会问题。针对这个论点,保守党的另一位外交和联邦事务发言人理查德·卢斯六月八日发言说:“我们承认非洲问题的复杂性。但是苏联和它的古巴雇佣军的活动正在加剧东西方问题,并把冷战的对抗引入非洲。苏联和古巴雇佣军正在非洲乘机混水摸鱼。这是帝国主义的一种新形式。”
保守党议员朱利安·艾默里六月八日指出,“如果不是苏联进行干涉,非洲大陆任何地区都不会出现严重的动乱。”“如果不是苏联进行干涉,任何冲突都不会升级到目前的规模。”
保守党议员彼得·布莱克说:“缓和”一直被苏联用作推行它的全球战略的一种战术。他说,“缓和的目标是使西方世界陷于麻痹状态,利用我们对和平的渴望,为苏联从西方取得苏联为挽救它的效率很差的经济所必需的技术、粮食和贷款。”
许多发言的人都有这样的看法:苏联在中东和非洲的扩张的目的是为了使西方失去原料来源和切断西方的贸易通道。他们呼吁西欧国家采取更积极的和协调一致的立场对受到苏联侵略或面临苏联威胁的非洲国家进行各种各样的支援。
新华社北京电 吉隆坡消息:马来西亚《光华日报》六月三日发表社论,揭露苏联加紧在欧洲扩军备战。社论指出,“两年多来,有关欧洲局势的种种事实,证明了苏联阴谋侵略西欧的计划及行动,只有增加,并毫无减少。”
社论说:“苏联全力扩张军备,特别是在战略武器上争取对美国的优势,这种野心已不是西方军事专家估计和担心的问题,而是冷酷的现实。”
社论说:“苏联不断扩充军备,及北约首脑会议商讨反击对策,反映出欧洲安全与合作的‘赫尔辛基宣言’,并没受到成员国、特别是苏联所尊重。”
社论说:“实际上,欧洲不安宁的根源是两个超级大国、特别是苏联扩军备战,在欧洲、在全世界激烈进行争夺。所谓‘缓和’,只是‘假象’。”


第6版()
专栏:

阿曼国家元首谴责苏联威胁印度洋国家独立
伊朗报纸强调不能坐视苏美在印度洋横行霸道
据新华社罗马六月十三日电 意大利《晚邮报》六月十日增刊上发表了阿曼苏丹国国家元首卡布斯·本·赛义德最近对这家报纸记者的谈话,指责苏联威胁印度洋国家的独立。
卡布斯说,“非洲之角和印度洋附近的国家必须对付苏联给它们的独立所造成的直接的、决定性的威胁。”“我们相信,这一地区各国人民的集体安全和自由只能通过我们之间的紧密合作来保障。”卡布斯强调指出,这一集体安全不仅涉及到这一地区的各个国家,而且也是整个西方世界的责任。
记者问:“对于最近的非洲之角事件和古巴、苏联人的参与,您是否感到担心?”卡布斯回答说:
“我确实感到担心。外国势力卷入非洲之角应该受到任何一个自由国家的谴责。在这一不幸大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如此残酷野蛮的镇压,这应该归罪于这种卷入。如果全世界只是坐视数百万无辜的人处于这种残暴的新殖民主义之下,那是可怕的。”
据新华社德黑兰电 伊朗《消息报》前不久在一篇题为《超级大国与印度洋》的评论中指出,印度洋国家“不能再坐视超级大国在本地区横行霸道”。
评论说,世界各国所需要石油的大部分要经过印度洋的水路。过去,两个超级大国都力图通过在印度洋的强大存在,一方面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还为自己寻找势力范围。
评论说,伊朗等国“严正、坚决地要求超级大国从印度洋把手缩回去”。
评论对美—苏去年夏季在谈判中以双边协议的形式决定它们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表示强烈不满。评论说,在这种谈判中没有印度洋沿岸国家参加是“令人吃惊”的。


第6版()
专栏:

在黎巴嫩坚决要求和世界舆论强大压力下
以色列被迫从黎巴嫩南部撤出侵略军
新华社北京六月十四日电 贝鲁特消息:在黎巴嫩政府的坚决要求和世界舆论的强大压力下,以色列被迫在六月十三日从黎巴嫩南部撤出其侵略军。
以色列是在今年三月十五日凌晨对黎巴嫩南部发动大规模入侵的。入侵的以色列军队一直赖在那里不走。在这九十一天的入侵和占领中,以色列的疯狂军事侵略行动,使黎巴嫩南部城镇的许多房屋遭到破坏,使数以千计的居民流离失所。
入侵的以色列军队曾向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基地发动猛烈进攻,妄图消灭巴勒斯坦游击队。但是,那里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在黎巴嫩军民的支持下,奋起抗击,给予以色列侵略军以严厉惩罚。
在这期间,黎巴嫩政府曾多次向以色列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以色列军队立即从黎巴嫩撤走。联合国安理会三月十九日通过一项决议,要求以色列停止这一军事行动并撤出入侵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四月初抛出了一个“分阶段部分撤军”的计划,采取拖延战术。这一阴谋又遭到阿拉伯各国舆论的强烈谴责。
据外电报道,以色列军队全部撤出后,两个多月前根据上述安理会决议派去的一支联合国临时部队现在仍继续驻扎在黎巴嫩南部。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葡萄牙重新规定国庆节
六月十一日,葡萄牙以外出移民最多的东部古城波塔莱格雷为中心盛大庆祝葡萄牙国庆节。埃亚内斯总统、苏亚雷斯总理、各部部长参加了庆祝大会。
在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五日推翻卡埃塔诺独裁政权之后,葡萄牙一直以四月二十五日为国庆。今年六月十日是葡萄牙著名诗人卡蒙斯逝世三百九十八周年,葡萄牙政府重新规定这个日子为葡萄牙国庆节,也称葡萄牙人大家庭节。
美指责以色列非法开采石油
美国六月七日指责以色列在埃及被占领土上非法开采石油的活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在阐述美国对这一活动的立场时指出:美国认为在被占领土上开发和开采新油田是“超出了交战占领一方的合法权力”。
苏联又进行地下核试验
瑞典乌普萨拉地震研究所六月十一日测到苏联在西伯利亚的塞米巴拉金斯克进行了今年来的第四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地下核试验。爆炸的强度相当于地震里氏六点八级。   (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苏美在印度洋的争夺
丛淑媛
在世界大洋中,印度洋比太平洋和大西洋都小,位居第三。沿岸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个别经济较发达以外,绝大多数属于第三世界,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近十几年来,印度洋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印度洋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联系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的纽带。在印度洋东部,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天然通道,每年有四、五万艘巨轮驶过。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象是南亚的大门。红海和波斯湾犹如深入中东的走廊。苏伊士运河的重新开放,恢复了从印度洋经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的最短航路。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和厄加勒斯角,是印度洋的西大门,进入大西洋的通道。近几年来出现了载重量二十至四十万吨级的超级油船,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必须绕经好望角航线。目前,整个西方油船队的百分之七十五,在绕道好望角运输石油;加上其他船只,每年共有两万多艘船通过这条重要海道。
印度洋周围地区也是世界上的重要战略原料产区。波斯湾(又称阿拉伯湾或海湾)地区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和输出地,据一九七五年底的估计数字,该地区已探明原油储量四百九十一亿吨,占世界总储藏量的百分之五十五点六年,产量九亿五千万吨,占世界年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五点二。所产原油绝大部分供出口,占世界输出量的一半以上。一九七六年,西欧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四亿二千万吨,占西欧国家石油进口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七。美国同年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一亿五百万吨,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百分之四十。日本一九七七年从中东进口石油一亿八千万吨,占其进口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八。在印度洋西部的非洲,除了有丰富的石油以外,还出产许多重要的原料。特别是非洲南部,拥有丰富的战略矿物,如铀、铬、黄金、金刚石、铂、钒、锰等。这些重要的原料开采出来以后,大部分输往美国以及西欧各国。据统计,美国五十四种进口原料中,有三十八种来自印度洋沿岸国家。
六十年代中期起,苏联把它的侵略势力大规模地伸入印度洋地区,同美国展开了对印度洋的争夺。一九六五年,苏联以地中海为基地,派遣舰队第一次进入印度洋。一九六八年,它的太平洋舰队也开始进入印度洋,以后就形成了一支常驻舰队,攫取了印度洋的十几个港口和基地的使用权。一九七四年苏联海军在印度洋活动达八千个舰日,为一九六八年的八倍,大大超过美国。一九七五年四月,苏联搞全球海军演习,曾把一百多艘军舰集结在同海上石油运输线有关的三个重要地区:亚丁湾、好望角航道和地中海航道。苏联在印度洋的海军除配备了导弹驱逐舰和潜艇等外,还配备了图95轰炸机和伊柳辛38反潜巡逻机等,取得了军事供应基地。去年,苏联在索马里的伯贝拉和基斯马尤被赶出后,又企图以高价“租借”具有战略地位的马尔代夫的甘岛上的前英国空军基地,遭到严正拒绝。美国也加强了在印度洋的海军力量,加紧控制据点,把位于印度洋中心的迪戈加西亚岛建为军事基地。
在印度洋东部,苏联派舰船频繁出入马六甲海峡,并叫嚷马六甲海峡“国际化”。它还一直梦想在距离土库曼和外高加索较近的阿拉伯海以及海湾沿岸寻找新的出海口,以打开一条从苏联本土直通印度洋的道路,进一步加强对印度洋的控制,并直接取得海湾地区的石油。为达此目的,苏联一直向这个地区多方面进行渗透、控制和颠覆活动。苏联的侵略扩张,引起了南亚与西亚地区各国的警惕。
面临超级大国的争夺和扩张,印度洋地区各国的安全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它们要求使印度洋成为和平区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几年前,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斯里兰卡提出的《宣布印度洋为和平区的宣言》,投赞成票的六十一个国家中绝大部分是第三世界国家。马六甲海峡两岸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三国发表联合声明,反对苏联鼓吹的马六甲海峡“国际化”的谬论,宣布共同管理这个重要海峡。海湾地区的伊朗、科威特、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也相继发表声明和采取措施,反对外来干涉,强调依靠自己力量来确保本地区的安全。处于西印度洋中的塞舌尔等国家,也强调要使印度洋成为和平区,坚决要求超级大国从这一地区撤销一切军事基地。伊朗外交大臣最近强调,维护海湾和印度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应该成为沿岸国家的主要职责。
近几个月来,苏联和它的古巴雇佣军,不但拒不从非洲之角撤军,而且变本加厉,进一步扩大军事干涉的范围。最近,苏联再次策动雇佣军入侵扎伊尔,企图切断非洲的腰部,实现其从大西洋到印度洋囊括整个非洲、迂回包抄西欧的战略目标。
苏联在印度洋及其周围地区侵略扩张,同美国争夺霸权,使人们越来越看清它的社会帝国主义的丑恶本质。印度洋地区的各国人民,正在加强团结,进行坚决的反霸斗争,来保卫印度洋的和平和安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