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朝鲜劳动党举行五届十六中全会
号召全体党员奋勇投入执行第二个七年计划的斗争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九日电 朝鲜《劳动新闻》一月二十九日刊登了朝鲜劳动党五届十六中全会的新闻公报。
公报说,朝鲜劳动党五届十六中全会于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八日举行。
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且作了重要讲话。
公报说,会议讨论和一致通过了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致全体党员的信。这封信号召全体党员积极响应自己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提出的战斗号召,奋勇投入执行对朝鲜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具有划时期意义的第二个七年计划的斗争。
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党中央检查委员会委员出席了会议。
中央和地方的党、政、经济机关的负责人和一些工厂企业党组织的干部列席了会议。


第6版()
专栏:

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举行会议
通过为六月召开十一大制定立场和文件的基本提纲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六日电 据南斯拉夫通讯社报道,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一月二十六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会议。
会议通过了为定于今年六月召开的南共联盟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制定立场和文件的基本提纲,通过了关于修改南共联盟章程的主要问题的政治立场。有关修改章程的建议进一步强调了南共联盟成员和基层组织在制定和贯彻南共联盟立场与政策中的作用。
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决定,今年二月九日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南共联盟中央全会,决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具体日期。


第6版()
专栏:

西亚德总统和埃及巴西舆论谴责苏联加剧非洲之角紧张局势
保卫红海南大门 决不许苏联称霸
新华社摩加迪沙一九七八年一月三十日电 据摩加迪沙电台一月三十日广播,索马里总统西亚德·巴雷一月二十九日说:“正是苏联,把重型武器大规模地运进非洲之角并使用古巴人作为在非洲大陆的雇佣军,从而正在加剧非洲之角的紧张局势。”
西亚德总统在下谢贝利州梅尔卡举行的一次讨论会的闭幕式上讲了这番话。他还说:“索马里永远不会同意苏联的骄横和霸权主义。索马里人民准备保卫他们的主权、民族独立和自由。”
他说:“最近在非洲之角的战斗中被俘的一名古巴雇佣兵在向记者谈话时说,古巴军队的费用是由一个外国支付的。”
他指出:“苏联是一个殖民主义国家,它今天正在危害着世界和平。谴责苏联殖民主义者干涉非洲国家的事务,这是非洲国家首脑们的任务。不然,苏联殖民主义者将在非洲大陆扩大他们的影响。”
西亚德总统斥责苏联是
“野心勃勃、自私自利和机会主义的”。他说:“不管苏联有什么危害索马里民主共和国主权的企图,索马里人民将最终获得胜利。”
西亚德总统严正声明说:“索马里要和平,非洲国家之间的问题应由有关方面通过和平协商来解决。索马里反对外来势力干涉非洲大陆的内部事务,因为这种干涉将危害世界和平。”
据新华社开罗一九七八年一月三十日电 埃及报刊强烈谴责苏联在非洲之角进行干涉。
《金字塔报》一月二十八日发表的文章说:“非洲之角的形势发展得很快、很严重。”文章说,种种迹象表明,苏联在非洲之角的行动,“是针对索马里的,是为了控制红海的南大门,企图对埃及和苏丹施加压力,对海湾地区的产油国进行威胁”。
文章接着说:“如果非洲—阿拉伯大家庭的一员索马里的安全受到威胁,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不会保持沉默。”
文章说:“阿拉伯联盟理事会曾对非洲之角事态的发展表示关切,呼吁不要进行干涉,让有关国家自己解决问题。”
《今日消息》周刊二十八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苏联向非洲之角的武器空运还在继续,迄今为止,苏联武器还在源源不断地运往那个地区,苏联还向那里派遣了一些军舰。
文章指出:“苏联人想包围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石油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沙特阿拉伯。”
《鲁兹·优素福》周刊二十九日发表文章说,苏联失去了它在埃及的立足点,它“企图在非洲赢得其他的据点,并通过这些据点实现其战术和战略目标。”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九日讯 圣保罗消息:巴西《圣保罗州报》最近发表社论指出,整个非洲之角正在出现极端危险的形势,这种形势是由于在那里集中大量的苏联超级武器和来自苏联和古巴等国的正规部队造成的。
这篇题为《俄国在“非洲之角”进一步施展阴谋》的社论说:“这次苏联人不仅是为了通过雇佣军来达到地区性的和战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捞点好处,而且是为了以它自己的军事力量,直接领导一次保障他们在国际冲突中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战略行动。他们似乎相信,用‘冷战’——最近几年他们用非常迷惑人的‘缓和’来给它重新命名——就能消除西方的抵抗意志,他们甚至会敢于进行对西方的生存给予一次打击的演习:封锁海上石油运输线,而这条运输线是发达世界工业运转的保障。”
社论引用《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赖斯顿对苏联在非洲之角进行扩张的战略意图和给西方国家带来的威胁的分析后指出:“正因为这样,过去我们系统地批评美国对苏联海军的膨胀和苏联为了在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取得优势地位而进行的竞赛所采取的同谋式的和自杀性的默认态度。”


第6版()
专栏:

美国准备打“一个半战争”
布朗指示军方准备制止苏联在欧洲发动闪电战并扑灭波斯湾可能发生的灌木林火式战争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三十日讯 据美国报纸和通讯社报道,美国国防部最近在制订今后五年(一九八○年到一九八四年)军事预算时发给各军种的一项秘密文件中透露,美国国防部长布朗指示军方建立起打一场所谓“一个半战争”所必须的常规军队。美联社说,“所谓的‘一个半战争’就是在欧洲打一场大战,同时在另一个美国主要关心的地区打一场较小规模的战争。”
《华盛顿邮报》一月二十七日发表一篇题为《美国新的军事计划:重点在欧洲、波斯湾》的文章说:“国防部长布朗不久前向军事首领发出一个总计划,指示他们的力量组织得能够制止苏联在欧洲发动的一场闪电战和象在波斯湾这种地方扑灭一场灌木林火式战争。”文章说,这表明“卡特政府的重点放在大西洋战区,而不是太平洋战区。”
文章引用美国国防部长布朗的话说:“我们在东部面临着一支非常强大的并日益增强的军事力量。我们的近期目标是确保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能够经受得住头几周的闪电战,我们将优先把人力物力花在这个目标上。”他说:“当在相当程度上取得了这种保证时,我们将把注意力转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可能需要的新的能力上,以便至少能够战斗得同华沙条约组织一样长。”
文章报道说:“布朗的指示表明,如果苏联进攻北约组织,将会爆发一场全面战争,同时在波斯湾爆发半个战争。他指示军方准备在同时打一个半战争。为了打‘半个战争’,布朗命令组织一支新的部队,由一师海军陆战队加上它的航空联队,以及两个加强的陆军师组成。”
同一天,美联社从华盛顿发出的一条电讯也说,美国军事政策的核心是保卫西欧。美国国防部的人士还认为:“美国必须有能力在西欧以外的地区作战”,因为苏联对美国利益的威胁和俄国“调动部队的能力都在增加”。但是,这些人士说:“我们还不能肯定,万一在波斯湾发生意外事件时,美国军事力量能起什么作用。”


第6版()
专栏:

卡特反对苏联在西半球建立军事基地
据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九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卡特一月二十七日在给美国一名参议员的信中说,“美国将反对苏联为在西半球建立军事基地所作的任何直接的或间接的努力”。
卡特是在致佛罗里达州参议员理查德·斯通的一封信中说这番话的。斯通曾于一月二十六日会见卡特,表示他对巴拿马运河条约对安全问题的影响感到关注。卡特在给斯通的信中说,“任何大国都不应该把批准巴拿马运河条约看成是美国在拉丁美洲退却的标志。我国将继续在西半球事务中起明显可见的和有力的作用。”


第6版()
专栏:

走私贩子
何江
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美帝国主义为了诽谤中国,曾经一再制造谣言,诬蔑中国输出“麻醉品”、“走私”等等。但是这些谎言到后来都以彻底破产而告终。全世界都已经知道,这种肮脏的买卖正是得到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残余匪帮在中国境外干的。不料美帝国主义被迫扔下的这副臭不可闻的造谣挑子,现在却由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接过去担了起来。
苏联的塔斯社和《真理报》为了反华,挖空心思制造谣言,诽谤中国。塔斯社从英国报纸上看到一条英国没收一批麻醉剂的消息,就用《“三人小组”潜入伦敦》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别有用心地说什么这批麻醉剂是“从东南亚和中国”运到欧洲的,而且有在欧洲的“中国暴徒”和“中国饭馆”老板参预其事。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国民党残余匪帮在泰国和缅甸之间走私宝玉,《真理报》就利用这篇报道,加上了原报道中没有的内容,造谣说什么这些宝玉是“从中国南部云南省运进泰国”的,并且公然冠以《来自中国的走私》的标题。
塔斯社和《真理报》篡改别人的报道,塞进自己的私货,伪装“客观”,肆意反华,这种行径卑劣到了极点,充分说明它们是国际新闻界的无耻败类,是国际上偷运反华毒品和反华私货的真正的走私贩子。它们这样编造谎言,不仅是为了诋毁中国,而且是妄图挑拨中国人民同东南亚国家和西欧国家人民的关系,以达到苏联向这些地区渗透扩张的目的。但是,东南亚和西欧各国人民是头脑清醒的。苏联造谣机器把国民党残余匪帮的所作所为硬栽到中国人民头上的拙劣手法,是一识即破,绝对不能得逞的。


第6版()
专栏:

欧安会续会陷入僵局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一九七八年一月三十日电 欧安会后续会议自从一月十七日复会以来,苏美两国就围绕所谓“最后文件”的起草问题相互指责,吵闹不休,使续会陷入僵局。
南斯拉夫通讯社一月三十日在评述贝尔格莱德会议两周来的进展情况时说,会议“对主要的政治和军事问题的讨论没有产生任何结果”,因此,在这些方面没有能够为“最后文件写出一行字”。
据合众国际社一月二十七日报道,苏联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迄今最尖锐的交锋”。美国代表团长戈德堡说:“迄今为止,起草小组没有能够搞出什么有意义的草案来”,“这种状况应归咎于苏联的固执态度”。他指责苏联强迫别人“必须接受”他们的文件草案。苏联首席代表沃隆佐夫则大骂美国代表团长“发狂”,指责“美国代表团几乎在所有领域,尤其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阻挠建设性讨论”,把会议推入“就人权问题进行的蛊惑人心的辩论”。
据报道,苏联两周前抢先抛出一项“三页的最后文件草案”,在草案中大肆鼓吹苏联近年来大力贩卖的关于“缓和”和“裁军”等问题的滥调。这个草案遭到欧洲中小国家、中立国家及其他国家普遍的反对。合众国际社报道说,“美国已为贝尔格莱德会议草拟了一项最后文件”,作为“对苏联草案的答复”。这个草案“长达十五页,强调的主要点是人权问题”,“但某些西方和中立国家的代表说,他们的国家不能完全支持美国的倡议”。
据报道,这次欧安会续会原定开至二月中旬。但是,许多代表预料会议将延续到三月才可能结束。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邪恶的救世主
苏联《新时代》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摆出一副支持非洲之角“革命”和“进步”的架势,恶毒攻击“非洲和阿拉伯东方的反动势力”、特别是索马里的所谓“武装侵略”。但是,人们没有忘记,这个被诬蔑为“反动势力”的索马里,也曾享受过苏联所封“革命”“进步”称号的荣誉;而那时,苏联扮演驾驭两匹马的骑士,谋求控制红海的霸权。现在,索马里敢把皇帝拉下马,“反动势力”“侵略者”之类的大帽子也随之铺天盖地飞到索马里的头上了。索马里的前后遭遇,把苏联这个“社会主义”救世主的邪恶面目暴露得何等彻底啊!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说空话的骗子
波诺马廖夫在华盛顿为了兜售限制战略武器新协议,卖尽了力气。他对有人“怀疑甚至不相信”苏联的裁军骗局,大为恼火,硬说这种“怀疑”“没有根据”。但他拿不出那怕是一件事实来作证明,却列举苏联已提出的一百零三项“裁军”建议,为自己辩解。常言道,听其言,观其行。莫斯科再提一千、一万项建议,也还是纸糊的玩艺儿,掩盖不了它越堆越高的武器库,相反只能使人看到越来越多的根据,证明确实信不过波诺马廖夫之流只会说空话的骗子们。


第6版()
专栏:伦敦通讯

苏联在西欧的“合股企业”
近几年来,苏联在“缓和”的幌子下,鼓吹所谓“全欧经济合作”,竭力向西欧扩张和渗透,在西欧经营苏式的跨国公司——“合股企业”。尽管苏联“合股企业”的规模目前远远不及美国的跨国公司,但其发展的速度和卑劣的手段,已使西欧有识之士感到严重不安。
熟悉西欧贸易界的英国人士在谈到苏联建立“合股企业”采取的手段时说,苏联利用西方国家经济困难,乘人之危,把一些现成的公司收购过去,从而对经营加以全面控制。这样,公司的招牌依旧,而苏联却充当了这种“合股企业”的主子。英国的一家刊物指出,“看来苏联从中得利极大,随着岁月的消逝,它将对西方经济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苏联通过“合股企业”,竭力争夺西欧市场,倾销苏联产品。小汽车是西欧市场上一项竞争性很强的商品。一九七二年以前,在英国市场上几乎没有苏联出产的小汽车;而一九七六年,苏联已在英国出售了一万辆小汽车,一九七七年又增加到一万二千辆。苏联向西欧出口的小汽车,是与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同一类型的汽车。近年来,意大利的“投资者”与苏联搞“经济合作”,向苏联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苏联建立了一家汽车工厂。双方签订合同时,没有明文规定苏联不能把这个工厂生产出来的小汽车投放西欧市场。于是,苏联利用这一漏洞,把产品投向西欧汽车市场。仅以英国而言,苏联为此建立了一百七十五个销售服务点,雇佣了一千五百名人员,以低于同类汽车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的价格销售,与意大利菲亚特公司进行竞争。在照相器材、光学仪器和手表的国际市场上,西德和瑞士的产品一向分别占领先地位。苏联的“合股企业”也为苏联同类中、下档商品充当倾销的角色。一九七二年,苏联向英国出口这类商品价达一百三十万英镑,一九七六年增加了两倍,达三百九十万英镑,冲击了西德、瑞士的传统市场。法国报刊还揭露,苏联在法国建立了一个生产钟表的“合股企业”,它剽窃法国手表的生产工艺,依法炮制,然后把它在法国生产的百分之四十的手表在法国当地销售。
尤其使西欧人士感到愤慨的,是苏联“合股”海运公司的扩张活动。这些公司与西欧各国争夺海上货运,打击西欧航运业。近些年来,苏联借助西方国家提供的信贷,急剧扩张它的海洋运输能力。据英国劳埃德船舶登记公司统计,一九六○年六月,苏联商船总吨数只有三百四十三万吨,居世界第十二位,到了一九七六年六月,苏联商船总吨数增至二千零六十九万吨,居世界第六位。随着船队的扩大,苏联的“合股”海运公司逐渐在西欧国家建立起来。据不完全的统计,苏联现在在西欧的“合股”海运公司已有九家之多,分设在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瑞典、奥地利、芬兰。“合股公司”不仅为苏联的船队取得立足点,挤进新航线,并采取“大减价”的方式,以低于国际货运价格百分之二十至四十的运价,承包货运,抢揽大量原来由西方船运公司承运的货物。目前,苏联的商船已控制苏联和英国之间海运的百分之八十四,和西德之间海运的百分之七十五。西欧航运业本来还没有从不景气中恢复过来,在遭到苏联的沉重打击后,进一步加深了困难。一九七七年十月,英国贸易部驻议会次官克林顿·戴维斯专为航运问题去莫斯科谈判,苏方拒绝采取减少同英国和西欧国家抢夺航运生意的措施。戴维斯对会谈大为失望,他说,欧洲经济共同体其他各国的部长都已认识到苏联航运问题是个严重问题。
苏联的这种行径,剥开了“经济合作”的外衣,露出了“合股企业”的狰狞面目。这对那些幻想和苏联搞“经济合作”以束缚苏联、缓和西欧经济困境的人来说,无异是一种很好的清醒剂。
本报记者 许庆美


第6版()
专栏:

暴风雪袭击欧洲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三十日讯 一月二十八日和二十九日,暴风雪连续猛烈地袭击欧洲部分地区。一些地区的铁路和公路交通陷于瘫痪,有些居民在雪崩中丧生或失踪。
在英国,暴风雪横扫这个国家北部的苏格兰,使铁路交通停顿,公路不通,强烈的大风使大雪在一些地区堆积成六米深。这被认为是近三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风雪。英国因而出动皇家空军的直升飞机空投食品和援救在途中被积雪围困的火车旅客。
在意大利,时而狂风、大雪,时而暴雨袭击这个国家的北部,并使威尼斯遭到一九六九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水泛滥。威尼斯的洪水超过正常水位达一点三四米。在与瑞士接壤地区,雪崩压垮了一家旅馆。
在瑞士,暴风雪使通往意大利的铁路中断。阿尔卑斯山北一些地方引起雪崩。此外,西班牙、冰岛、法国和南斯拉夫的一些地区也受到暴风雪的影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