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一切产品,不但求数量多,而且求质量好,耐穿耐用。


第1版()
专栏:社论

质量必须第一
在全国人民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一大献礼的光辉日子里,整个工业战线,革命热气腾腾,生产蒸蒸日上,一个大治、大干、大上的跃进形势正在开始出现。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贯彻执行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全面实现多快好省的要求,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工业产品。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为我们制定了必须讲求质量的方针,教导我们:“一切产品,不但求数量多,而且求质量好,耐穿耐用。”英明领袖华主席也指示我们,要“提高产品质量”。各级党委,特别是工业战线上的各级领导同志,一定要深刻理解毛主席教导和华主席指示的重大意义。产品质量好坏,对于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国民经济的全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系极大。我们必须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质量必须第一。数量是重要的,但必须以质量作前提。没有产品的高质量,就谈不上生产的高速度。优质才能有效地增产。产品质量低劣,不合要求,是生产中最大的浪费。我们知道,提高质量,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过程中废品率的降低,消耗较少的人力和物力,生产出较多的产品;另一方面,表现为产品性能好,效率高,经久耐用。这样的工业品,用于生产,能提高生产效率;用于生活,能更好地满足需要,减轻人民的负担。
要提高产品质量,首要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只抓产量,不顾质量;单纯追求产值,丢掉了国家考核的八项技术经济指标;甚至降低质量提高产量,这都是错误的。有人以为,不管怎样,先把产量搞上去再说,结果只能事与愿违。如果消耗了工时,消耗了材料,消耗了动力,但因废品率很高,并不能保证成品的增长;或者,生产的产品不顶用,甚至根本不能用,更谈不到产量的增长。这怎么能够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呢?我们不能图虚名,办蠢事。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从提高质量中求增产,从提高质量中求速度,从提高质量中求节约,真正做到又多又快又好又省。
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必须一切从好用耐用出发,把产品的使用价值放在首要地位。不能为了追求商品产值,不顾产品质量。应该看到,机械产品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其他工业部门的使用,关系到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巩固;军工产品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国防建设,关系到国家安危;冶金、化工产品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各项加工工业产品质量;日用工业品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广大群众的生活,如此等等。任何忽视产品质量的思想和做法,都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都是同社会主义方向不相容的。
现在存在的部分工业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主要是“四人帮”的干扰破坏造成的。“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疯狂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他们攻击抓产品质量是“给文化大革命抹黑”,攻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修正主义的管、卡、压”,攻击为革命钻研技术是“白专道路”,攻击提倡“三老四严”是“搞奴隶主义”。他们还把提高产品质量卓有成效的企业,诬蔑为搞“唯生产力论”的“黑典型”,把努力抓生产,重视产品质量的领导干部打成“正在走的走资派”。“四人帮”人妖颠倒,是非混淆,搞乱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企业管理,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因此,提高产品质量,最根本的是要深揭狠批“四人帮”,彻底粉碎“四人帮”及其余党的资产阶级帮派体系,肃清其流毒和影响,把“四人帮”在质量问题上颠倒了的路线是非纠正过来。
产品质量好坏是许多工作和许多生产环节的综合反映。我们不能就质量抓质量,必须把提高产品质量工作纳入工业学大庆的轨道。要通过学大庆、普及大庆式企业,端正思想政治路线,加强领导班子革命化建设,培养一支思想红、干劲大、技术精、作风好、纪律严的职工队伍,切实把企业管理整顿好。所有企业,都要立即发动群众,进行一次产品质量大检查:查一查领导思想上是不是摆正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确实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查一查政治责任心强不强,岗位责任制是否健全,组织纪律是否严明,是否做到对工作极端负责,对质量一丝不苟;查一查生产技术是不是过硬,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搞起来了没有,做到缺什么,练什么,每个职工都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职能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产品质量检验,坚决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严格执行包修、包退、包换的制度。总之,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个加以解决。
提高质量刻不容缓。各级党委要把它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抓起来,扎扎实实地解决思想认识和实际问题,使生产管理工作的面貌有一个显著的变化,使我们的产品质量来一个大提高。


第1版()
专栏:

邓小平副主席会见牛满江教授和夫人
会见在亲切的气氛中进行
邓副主席说,中国人是聪明的。我们的人民、干部、党员是有觉悟的。尽管被“四人帮”干扰、破坏,我们在科学发展上损失了一些时间,但只要方向对头,努力赶超,损失的时间可以抢回来。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八月十六日讯 邓小平副主席今天在会见美籍生物学家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我们的人民、干部、党员是有觉悟的。尽管被“四人帮”干扰、破坏,我们在科学发展上损失了一些时间,但只要方向对头,努力赶超,损失的时间可以抢回来。
今天会见的是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生物系教授牛满江和夫人张葆英。他们是应邀第四次来中国短期工作,同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等共同进行科学实验研究。会见在亲切的气氛中进行,邓副主席祝贺他们的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成果。牛满江教授对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出现的大好形势感到欢欣鼓舞。他说,这次我在中国到处看到的是蓬蓬勃勃的景象。
会见时在座的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方毅,有关方面负责人和科学工作者童第周、白介夫、朱永行、宋如栋、冯因复等。(附图片)
邓小平副主席八月十六日会见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生物系教授牛满江和夫人张葆英,同他们进行亲切的谈话。
新华社记者摄


第1版()
专栏:

山东掖县材料试验机厂十四年来对人民高度负责,无论条件怎么变化,广大职工坚持——
质量第一 作风严细
山东掖县材料试验机厂,从一九六三年开始,正式生产布氏硬度计。十四年来,几经刘少奇、林彪、“四人帮”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主要领导干部多次变动,老工人不断调出,新工人陆续补充,材料来源也很不稳定。但是,无论条件怎么变化,广大职工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不变,一丝不苟的严细作风代代相传,产品质量始终保持一等品。
他们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一丝不苟的严细作风,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形成的。
一九六二年初,这个厂生产柴油机和出口鞋钉机,当时由于重产量,轻质量,只求多,不求好,生产的柴油机不能出厂,鞋钉机不能出口,不得不停产整顿三个月,靠国家贷款过日子。他们把这个教训当作活教材,年年对工人进行教育。
有一次,在包装时发现产品有漏油现象,老工人和检查人员建议停止包装,普查检修。可是,有的同志认为,设计没有这项要求,又不影响使用,何必自找麻烦?工厂领导抓住这件事情,发动群众讨论。同志们说,今天放过漏油的硬度计,明天就会放过不合格的硬度计,久而久之,质量第一的思想和一丝不苟的严细作风就会丢光,一九六二年的历史教训就会重演。大家还说,设计上虽然对漏油没有要求,但我们有“对人民高度负责”这个总要求,对产品质量的任何一点马虎、凑合,都是对人民不负责任。认识统一了,大家立即动手,奋战三昼夜,把已经包装好的一百五十台硬度计,全部拆箱检查,凡是漏油的统统进行了检修。
去年九月,厂里连续四批铸件质量不好。这时,党总支书记再也坐不住了,他找了一些老工人商量,看看这些铸件能不能用。工人同志说:“铸件在咱们厂里报废,再多也有个数;如果不合格的仪器出了厂、出了口,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工人同志的话,使这位书记深刻认识到,质量问题,事关路线,事关大局,不允许有丝毫马虎、凑合。于是,立即组成三结合小组,到兄弟厂学习,很快解决了因材料变化而引起的质量不合格问题。
有一次,青年工人孙连霞铣螺栓上的一个槽,一心想快干超定额,没有注意质量。当检查员发现质量不好提出意见时,小孙还满不在乎。老师傅发现后,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小孙。他说:旧社会工人是奴隶,干不好要挨资本家的棍打、鞭抽;新社会工人是主人,咱们要好好想想“主人”的分量啊!老师傅的肺腑之言,深深打动了小孙的心。从那以后,她时时不忘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对工作高度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去年,孙连霞也带上了徒弟,她学着老师傅的样子,从帮思想入手,传技术、带作风。这个厂就是这样,使严细作风代代相传,一批又一批的新工人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健康成长。
本报通讯员


第1版()
专栏:

甘肃光学仪器厂光学车间工人以主人翁的态度,按新设计重新加工一批摄影机镜头,对产品质量——一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在甘肃光学仪器厂光学车间,围绕一批摄影机镜头要不要重新加工的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初,光学车间根据国家计划在五月底要生产二百只摄影机镜头。这个车间生产镜头已有四、五年历史,虽然数量上能基本满足需要,但镜头的鉴别率一般,质量还没有达到先进水平。五月初,车间技术攻关小组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可以把镜头的鉴别率提高到先进水平的办法。可是,这时,车间已经完成一百只镜头,另一百只镜头正在加工,接近完成。是按原设计继续加工,还是按新设计重新加工?问题就这样提出来了。
在讨论中,一些同志认为现在生产的镜头是严格按图纸加工的,已经是合格品。新提出的设计,那是提高质量的问题。要改以后再改。现在时间紧迫,按新设计加工,势必影响按期完成计划。有一位同志建议说:现在时间紧迫,已经入库的,也就算了,正在加工的就按新设计重新加工。这既不影响完成计划,也说明我们产品质量在提高。
大多数同志都表示不同意。一位老工人说:“我们要学习大庆人‘宁肯要一个当当响的过得硬,也不要九个马马虎虎的过得去。’时间再紧,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拿出高质量的镜头交给国家。”
经过反复讨论,一致同意按新设计重新加工二百个镜头,就是一时耽误进度,也要确保高质量。光学车间对质量精益求精的积极态度,得到了厂党委的支持。工人们动脑筋,想办法,日夜奋战,终于按新设计,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任务。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