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苏修扩军备战咄咄逼人岂能等闲视之
英《阶级斗争》揭露苏联对西欧进行经济渗透为其扩军备战服务
美“当前危险委员会”主席指出西方不应对苏联积极备战反应缓慢
新华社伦敦一九七七年七月七日电 英国共产主义联盟(马列)全国委员会出版的月刊《阶级斗争》七月号发表一篇文章,揭露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加紧对西欧进行经济渗透,为它的扩军备战服务。
文章说,几年来,苏联在它散布的“欧洲安全”的烟幕下,“利用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危机加紧扩张和进行经济渗透,以达到排挤美国和摆脱它自己的经济困难的目的”。
文章接着说,苏联“疯狂扩军备战已使它的经济失调。苏联的许多工业部门缺乏资本,技术落后。为了克服这一弱点,苏联正在同西欧在贸易和投资方面搞更多的交易,它主要是从西方通过低利贷款和信贷得到资金的”。
文章说,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在同西欧各公司搞“联合公司”和进行“合作”的幌子下正在试图得到科学技术“以克服它在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并加强苏联(对西欧国家)的经济渗透”。文章认为,苏联的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对欧洲工人的一种威胁。
文章最后强调:“三十年代,某些资本家和政府同德国法西斯做交易,所得到的结果就是使纳粹德国强大到可以发动战争。苏联法西斯主义者,象纳粹一样,正在准备战争。我们应当尽一切可能来粉碎他们的计划。”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七月七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当前危险委员会”执行主席、前政治事务副国务卿尤金·罗斯托最近指出,苏联近年来的扩军速度是“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罗斯托在为美国战略研究机构“国家战略新闻中心”出版的一本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文集所写的序言中说,“苏联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奉行的政策中占头等重要地位的是它的战略和战术核武器库”,在这方面,苏联的政策是“准备以对美国发动战争相威胁,并准备在必要时成功地对美国发动一场核战争”。他指出,苏联企图通过对美国占有“明显的核优势”来迫使美国就范。
罗斯托说,在常规武器方面,苏联也“正在积极地、大力地争取得到优势”。他着重谈到了苏联海军力量的增长。他说:“对苏联来说,海军不是防御工具,而是进攻工具”。他指出,苏联大力扩充海军力量“就是证明它决心要成为帝国的最明显不过的证据”。
罗斯托认为,充分利用这支军事力量“作为达到政治目的的工具”,这是“苏联的无限扩张政策的基础”。苏联不仅在战争中直接使用它的军事力量,“而且在名义上的和平时期利用军事力量作为旨在迫使其他国家改变政策的一种咄咄逼人的威胁”。苏联“积极参与全世界几十次冲突和潜在的冲突,竭力引起可能使苏联势力得以扩大的爆发性事件”,它派遣军事力量“在公海和其他地方显威风,故意威胁别国”。
罗斯托强调指出,“苏联军事力量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是现代历史前所未有的,不仅数量增加了,而且技术先进程度也提高了。”“苏联心目中的(战争)模式是……闪电战”,即搞突然袭击。他认为,面对这种情况,西方对苏联的努力所作的反应却是“缓慢的,而且仍然是不充分的”。他说,人们不应为所谓“对抗时代已为谈判所取代”以及“冷战时代已经结束”之类的“神话”所迷惑,而应该“按照实际情况了解世界”。


第6版()
专栏:

委内瑞拉报刊发表文章
谴责美苏在“裁军”幌子下加速扩军备战
新华社加拉加斯一九七七年七月四日电 委内瑞拉报刊最近发表文章,谴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高谈“裁军”和“限制战略武器”的同时,在加速制造新的武器和进行战争准备。
 最近一期《现代》周刊发表的文章指出,尽管签署了赫尔辛基协议,尽管举行美苏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尽管发表一篇篇和平演说,但是“扩军备战仍在惊人地发展着”。
这家周刊揭露说:“事实使口头上的诺言变得一文不值,因为地球上最大的两个强国不断地在完善扩军备战的技术”;“在尚未达成限制军备的协议时,美国鹰和苏联熊就已经磨快了它们用导弹的形象组成的爪子”。
文章接着说,面对战争的危险,委内瑞拉人不能无视美苏的好战活动的升级。
《世界报》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赫尔辛基协议和美苏之间其它一些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协议是“武装的协定”。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谁威胁谁
苏修透过其天字第一号的“和平”触角,在西欧,在日本,都发现了所谓对苏联的军事威胁。勃列日涅夫亲自出马,直接质问法国的“前沿战斗”理论是要“同谁作战”。《红星报》的军事评论家,则竭力渲染日本军国主义幢幢魔影:不仅“沿着军备竞赛的危险道路发展”,而且有人拉它结盟“反苏”,“敌视和平事业”。但是,如果它胆敢碰一下事实,它这种纸糊稻草人的吓人战术,就会显得十分可笑。譬如,据《红星报》的估计,“日本实际上已拥有一支二十六万五千人的军队,就其火力来说,它已在亚洲资本主义国家中名列前茅”。但苏联呢?仅在其东部就陈兵百万,还不说在日本附近横冲直撞的苏联海空军,这算名列第几?又是谁威胁谁?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帮了大忙
美国政界人士里根谈到苏联的严重“挑战”时,认为苏联正在“逐渐包围西方和削弱西方”,应予“有效对付”。这反映了西方日益广泛的舆论动向。但是,里根出于资产阶级的偏见,看不到他们的对手是从哪里蜕变出来的,竟把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称霸全球战略同社会主义时期的苏联对外政策混为一谈。这样,岂不是帮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一个大忙,即帮它继续披着“社会主义”的外衣招摇撞骗?


第6版()
专栏:

巴美运河谈判取得重要进展
新华社巴拿马城一九七七年七月六日电 参加巴拿马和美国关于新运河条约谈判的巴拿马代表团在本月初从华盛顿回到这里后,正在同巴拿马政府领导人进行会商。据透露,巴美双方已经就缔结一项新运河条约问题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在分配“运河收入”等经济问题上依然存在很大分歧,有待继续谈判。
巴拿马外长尼古拉斯·冈萨雷斯·雷维利亚六月十五日在格林纳达举行的美洲国家组织大会上说,巴拿马同美国在谈判中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他列举了双方已经原则上达成一致的方面:在新条约生效三年后,巴拿马将开始对运河区行使民事和刑事司法权;巴拿马同意美国有权暂时使用运河管理和防务所需要的地区;在新条约生效后,美国将把目前由它控制的大片土地和水域归还巴拿马;巴拿马将越来越多地参与运河管理的一切方面;新条约到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停止生效。巴拿马方面一直坚持,新条约应在这时停止生效,届时,包括运河本身在内的运河区全部领土及设施将实际地具体地掌握在巴拿马手中。
美国国务卿万斯也在这次会议上谈到运河谈判的有关情况,并说,“我们认为(谈判)已经取得有意义的进展”。
过去十三年中,巴美谈判断断续续地举行。最新的一轮谈判是今年五月九日开始的。谈判中所取得的有利于巴拿马的进展,是巴拿马人民和政府长期坚持收复对运河区全部主权的立场和斗争,并得到第三世界、特别是其它拉美国家的正义支持的结果。
据报道,巴拿马和美国目前都对双方就签订一项取代一九○三年运河条约的新条约达成协议表示“乐观”,但双方还认为,在最后达成协议前,还需克服很多困难。


第6版()
专栏:

东南亚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讯 据外国通讯社报道,东南亚条约组织六月三十日宣布正式解散。
六月三十日,东南亚条约组织理事会在马尼拉公布的一项声明中说,“今天,东南亚条约组织的逐步结束工作已经完成”。同一天,这个组织现存的六个成员国的国旗已经从曼谷总部的大楼上悄悄地降下来,没有举行什么仪式。
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于一九五四年九月八日。它曾经是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一个军事侵略组织,总部设在泰国首都曼谷。成员国有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这个集团内部矛盾重重。一九六七年起,法国一直拒绝派正式代表参加这个组织每年例行的部长理事会会议,一九七四年七月起正式停止向东南亚条约组织缴纳会费。巴基斯坦在一九六九年宣布,它逐步脱离该组织,并于一九七二年十一月正式宣布退出该组织。


第6版()
专栏:

日本邮政历史和古老石塔证明北方领土是日本固有领土
日本人民决不容忍苏联霸占北方四岛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七年六月三十日电 日本邮趣协会出版的《邮趣》月刊七月号发表编辑部文章,用日本邮政的历史事实,证明千岛群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并且揭露苏联社会帝国主义霸占日本北方领土的丑恶面目。
文章指出,千岛群岛的邮政是从宽政十一年,即公元一七九九年开始的。文章说,当时东虾夷地方(即现在的北海道东部地区和千岛群岛)归江户时代的幕府直接管辖,并在择捉岛和国后岛设立了会所。从那时起就开始了政府公文的传递工作。明治二年,即公元一八六九年设立了北海道开拓使之后,又横渡野付水道同设在国后岛的派出机构进行公文传递。
文章说,明治九年,即公元一八七六年一月一日,在国后岛开设了千岛最早的邮局。从这一天起,千岛就开始了近代的国营邮政,距今已有一百零一年。
文章说,北方四岛自古以来就是日本的领土,并且是在国际法上得到确认的。但是,苏联至今霸占着北方领土,并且把它们作为侵略日本的基地。文章指出,还我北方领土这一要求是日本民族的宿愿。
这一期《邮趣》月刊还刊登了一幅图表和三张日本邮票的图样,介绍了包括齿舞、色丹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开办邮政业务的历史情况。三张日本邮票上分别盖着明治年间千岛的纱那、泊村、留别等邮局的邮戳,有力地证明了千岛群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
日本邮趣协会理事长水原明窗在谈到发表这篇文章的目的时说:“重温日本邮政的史实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千岛群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因为邮政是国家主权的证明。苏联社会帝国主义霸占我国的固有领土,这是我们决不能容忍的!”
他说:“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不仅在世界各地推行霸权主义,到处进行扩张和侵略,而且把北方领土作为它侵略日本的军事基地。我们发表这篇文章,就是要揭露苏联霸权主义的危险性,使更多的日本人认清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本质,唤起人们的警觉,从各个领域开展要求收复北方领土的运动。”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七年七月七日电 日本神奈川县最近发现一座建于约一百四十年前的石塔——多宝塔,塔上的铭文证明北方四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
这座多宝塔座落在日本神奈川县伊势原市的普济寺里。塔座四周刻满了铭文,其中有用汉字刻的五百多个人名、北海道的一些地名以及用日本假名刻的国后岛、择捉岛和这些岛屿上的地名,如安渡移矢地角、东沸等。
据一位乡土史专家安达久雄考证,日本幕府当时在各地修建寺庙和石塔,除了有传播佛教的用意之外,还象征着幕府的权威。
据史料记载,德川幕府年间,沙皇俄国不断侵扰日本北方领土,抢掠、杀戮岛上的居民,也发生过岛上居民反击俄国人入侵的事件。多宝塔的铭文中就清楚地刻着,建造这个塔是“伏愿国土清平,常无外夷侵掠之患”“民安国泰,镇护万年”。
在多宝塔底座周围刻着的地名人名,就是为建造这个塔而捐款的地方和人的名字。据安达说,当时为建造多宝塔捐款的人中,有向国后岛上从事捕鱼、打猎的劳动者收集税款的人士以及择捉岛上的生产者和行政官员。多宝塔和上面的铭文表明,日本当时的幕府不仅已经在国后、择捉等北方岛屿上行使了管辖权,而且已经在这些地方收税。
安达说:“多宝塔证明,北方领土是日本的固有领土,这是确定无疑的。”


第6版()
专栏:

“北极熊”窜到南极洲
雷宇
位于地球南端的南极洲大陆,由于领土权被冻结而一度被称为世界上无领土纠纷的地带和“国际合作与科学的圣地”。但是,随着资源的不断发现,这里迅速地刮起了一股带血腥味的风。如今,人们在这块茫茫雪原的大陆上,发现了奇怪的足迹,生活在北冰洋畔的“北极熊”,从地球的另一极闯进了南极大陆。“北极熊”万里迢迢、历尽艰辛而来,它的兴趣何在呢?
南极洲是块面积一千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四周为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所环绕。它是地球上的酷寒地区,终年为西风寒流包围。尽管自然条件是这样严酷,但它却是一块蕴藏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宝地。南极洲不仅各种水产十分丰富,而且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银、煤、铜、铁等二百二十种。南极洲维多利亚地发现的一个煤田,面积达一百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煤田之一。在罗斯海的大陆架还发现了天然气和石油。南极洲还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铀、钍和钚等。
正因为如此,帝国主义一直都对这块宝地垂涎三尺。早在十八世纪,一些帝国主义列强的探险队、考察组就纷纷而至。迄今为止,已经有不少的国家对南极洲提出了领土要求。如果是在其它大陆,恐怕早已兵戎相见。只是因为南极洲冰天雪地,才没有发生流血争斗。但是,随着资源的不断发现,超级大国对南极洲的争夺战日趋激烈。
“北极熊”闯入南极洲,这只不过是老沙皇侵略扩张政策的继续和发展。早在帝俄时代,一八一九年七月到一八二一年一月,老沙皇就派出了由别林斯高晋和拉扎雷夫率领的俄国远征队,进行了七百五十一天的科学考察。他们发现了南极洲的部分大陆以及附近的一个小岛,当即把这两个地方分别命名为“亚历山大地”和“彼得一世岛”,并把周围许多岛屿都安上俄国名字。沙俄为表彰别林斯高晋的这次探险,还将“亚历山大地”附近的海域命名为“别林斯高晋海”。从此,沙俄就把自己看作是南极洲大陆的开山鼻祖。然而,美国及其它一些国家一直都不承认俄国人是南极洲大陆的第一个发现者,它们认为最先发现南极大陆的是美国“哈罗”号捕鲸船船长巴梅尔上校,他比别林斯高晋早五十天发现南极洲大陆。关于谁先发现南极洲的争论,决不是学术之争,而是包含着谁更有“资格”和“权利”染指这个大陆的一种较量。
为了防止这种争夺战激化,美、苏、英、法等十二国于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九年分别召开了两次会议,就南极洲领土权和资源问题作了堂而皇之的规定,即一九六一年生效的《南极条约》。条约规定,到一九九一年为止的三十年之间,冻结领土权,禁止为军事目的服务和抛弃放射性废物。根据这个条约,这块大陆在一九九一年以前,被认为是全世界财产,是为全人类的利益推进科学研究的地方。
但是,新沙皇从来都是不信守条约的。苏修一直以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者自居,对其老祖宗所谓发现南极洲大陆的“历史权利”总是念念不忘。他们认为,老沙皇已经去过的地方,是属于他们的领土,老沙皇没有到达的地方,他们有权而且也应该去征服。正是根据这种强盗逻辑,苏修名目繁多的探险队和考察组就象饿狼见了山羊一般地扑向南极洲大陆。迄今,苏修已对南极洲进行过二十多次大规模考察,并且在南极洲建立了几个考察站。
苏修在南极名曰考察,实为掠夺资源。出没在南极洲海洋上的苏修庞大船队,象海盗一般,什么坏事都干。由于苏修肆无忌惮地在南极附近海洋捕捞,南半球海洋中的鲸类急剧减少。为禁止苏修这种掠夺行径,国际捕鲸业委员会专门作出决定,限制捕捉蓝鲸、芬鲸、座头鲸三类鲸鱼。但是,苏修唯利是夺,决不罢手。从那以后,苏修捕鲸船队活动更加频繁,它不仅捕捉鲸鱼,而且大量捕获含蛋白质丰富的南极虾,仅一九七四年,苏修“实验性”的捕获量就达二万吨之多。目前,苏修正在南极勘探矿藏,把它列为重点项目。塔斯社公开宣称苏联正在筹划在威德尔海沿岸菲尔希内尔陆缘冰大陆架附近建立新基地,其主要任务是“勘探当地的矿物资源”。这是苏修公开报道的,没有公开报道的就更多了。
“北极熊”闯进南极洲,不仅仅是为了攫取矿物资源,而且是它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战略步骤。位于南美、澳、非三大洲之间的南极洲大陆,是一个可作庞大空军基地的重要场所,同时也适于建立海军基地。澳大利亚《新闻周刊》在一篇报道中指出:“苏联在南极(洲)地区的活动,是它对世界各大洋发生兴趣的一个重要部分。俄国人之所以竭力搜集气象学、海洋学等方面的科学情报,是在谋求战略目的,控制世界航海。”现在苏修已将火箭发射场搬到了南极洲,这座火箭发射场是苏联“最近几年建立的火箭探测网的最后一环”,它同北极圈内的发射场一起,构成了从地球一端到另一端的空中探测网。可见苏联确已把南极洲纳入它称霸全球的反革命计划。
苏修报刊不遗余力地鼓吹“使缓和变成遍及各大洲的一种连续不断和包罗万象的进程。”然而“北极熊”在南极洲的种种行径,是对苏修鼓吹的这种所谓“包罗万象”的“缓和”骗局的一个绝妙讽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