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6月1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统一和团结的颂歌
——彩色故事影片《祖国啊,母亲!》观后
北京东城区业余文艺评论组
为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由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编剧、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故事影片《祖国啊,母亲!》上映了。影片通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白音郭勒草原上的一场斗争,生动地揭示了“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这一伟大真理。它启示我们,只有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蒙古民族才能彻底解放。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着一场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这场斗争的实质是,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还是继续保持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黑暗的旧中国?影片通过党的民族干部巴特尔、赵志民以及白音郭勒草原上广大贫下中牧同以萨木腾为首的反动王公贵族的斗争,相当深刻地揭示了这一主题。
反动“王爷”萨木腾曾经勾结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地镇压了以清格勒和巴特尔为首的牧民起义,欠下了人民的血债。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投靠国民党反动派,打着“为民族”的招牌,耍尽种种阴谋诡计,妄图蒙蔽蒙古族人民,拚死反对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影片通过曲折紧张的故事情节,把这场斗争描述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充分显示了共产党员巴特尔坚定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高度觉悟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聪明才干。“王公会议”一场戏写得有声有色。萨木腾借召开各旗王公会议之机制造反革命舆论,妄图煽动各旗王公联成一气,摆脱共产党的领导,制造民族分裂。为了揭穿敌人的阴谋,争取和教育那些不愿搞民族分裂的王公,在党的周密安排和同志们的有力配合下,巴特尔只身闯进王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同敌人展开面对面的交锋。巴特尔戳穿了萨木腾所谓的“独立”实质是投靠国民党反动派的骗局。萨木腾口口声声为“民族”,实际却是一个双手沾满广大蒙古族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巴特尔同萨木腾的斗争,就是共产党领导的蒙汉革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在内蒙古地区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在同萨木腾的斗争中,巴特尔坚定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他紧紧地依靠热西、娜布琪和姗丹这些贫苦牧民的优秀代表,善于广泛和深入地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使革命力量不断壮大。
和希格大叔由于一时分不清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区别,把赵志民这样的汉族兄弟也视为仇敌。这种民族隔阂,是国民党反动派对少数民族人民长期实行大汉族主义残酷迫害所造成的。当他在巴特尔耐心启发下提高了阶级觉悟,认识到自己同赵志民是同一个阶级的亲兄弟之后,马上醒悟过来,积极投身到反对蒙汉族人民共同敌人的斗争中。
洪戈尔这个人物,在影片里带有草原英雄的传奇色彩。她是一个苦大仇深的穷苦牧民。耿直干练,嫉恶如仇,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但她毕竟还是个缺乏无产阶级觉悟的草莽英雄。团结教育洪戈尔,改造由她率领的黑云岭上那支牧民自发的起义队伍,不仅是斗争的需要,同时也是这支队伍走上革命道路的必然要求。洪戈尔的觉悟和进步,草原骑兵团的成立,使白音郭勒草原上敌我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急剧变化,人民的力量更加强大,充分显示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巨大威力;同时也生动地告诉我们,蒙古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共同斗争,才能实现民族的彻底解放。
巴特尔和赵志民正是遵循着党和毛主席的一贯教导,坚定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地发展白音郭勒草原革命的大好形势,战胜了反动“王爷”萨木腾和国民党特派员白冰的种种阴谋,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影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着力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塑造了以巴特尔为首的一系列英雄群像。影片中不仅巴特尔的形象塑造得个性鲜明,亲切感人;其他人物,象洪戈尔、娜布琪以及反面人物萨木腾、嘎拉桑、力格登等人,也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对揭示主题思想起了应有的作用。但是,赵志民这个共产党员的形象却写得较为单薄,就他的身分来讲,在草原的这场斗争中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这部影片创作的时候,正是“四人帮”利用评法批儒大肆破坏民族团结的时候。影片结尾有个镜头:这支草原人民武装跃马长城脚下,巴特尔无限深情地说:“不论是过去,现在或者将来,如果有什么人搞分裂,妄图叫我们内蒙古人民脱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祖国大家庭中分离出去,那么他绝不是我们的朋友,而是我们不共戴天的死敌!”这是对“四人帮”破坏民族团结的罪行的愤怒谴责和有力批判。这部影片对于我们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更好地理解毛主席关于民族问题的有关教导,也很有意义。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抓纲治国”的伟大战略决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携手前进!(附图片)
一九四五年,蒙古族共产党员巴特尔和汉族干部赵志民,从延安到内蒙古白音郭勒草原开展工作。


第6版()
专栏:

灯海
张岐
正是“谷雨望小满,百鱼进海湾”的海市旺汛,我来到渤海海峡的一个渔村——海潮旺。这是个有名的学大寨、学大庆的先进单位。我进村的时候,正是傍晚。大队办公室不见人影,我的老房东云海大伯家门也挂着锁。一打听,人们都在滩上。于是,我就朝海滩奔去。刚出村头,眼前一亮——满滩上都是电灯。这些电灯,挂在树头上,挑在篷杆上,吊在长绳上,一颗颗,一串串,就仿佛天宇裂了缝,落下一片星星来。灯光下,人影晃动,鱼虾成堆。
我抬头眺望海上,海面上闪闪烁烁,也是一片灯火。这灯火象流星,又象是海火。猛一看,仿佛是大海上又漂浮着一个海。此情此景,叫人特别感到灯海的壮美。
突然,一阵噗哒哒响,几颗流星朝岸上飞来,有人在船上唱道:“手捧毛主席的红‘五卷’,心里亮起灯一盏……。”歌声刚停,随着是一个粗亮的嗓门在喊:“卸鱼喽!”
这正是云海大伯。他穿着黄油布裤,手里握把木篙,身旁站着党支部书记褚大泉。我赶忙迎上去,他们一步蹦下船,那手上的鱼鳞片立刻粘了我一手。
好热火啊,真是大干的气魄!
“华主席号召抓纲治国,咱们不大干怎么能做出贡献来!”褚大泉指了指大海,“咱得加把劲,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在大治的一年里,打个丰收的大胜仗,向华主席报喜!”随后,他又指着大堤对我说,“你看那‘跃进台’了吗?海潮旺两千多口子贫下中渔的决心,都贴在那上边!”
我顺着褚大泉指的方向望去,灯火灼灼的大堤上,竖立着一排排栏架,上面贴着一张张红红绿绿的纸。过去一瞧,好火爆啊!一排是揭批“四人帮”的栏架,上边贴着一张张檄文和漫画。一排是“跃进台”,贴着无数份决心书,还有一些用大字写的应战书。我正看得入神,褚大泉来了。他告诉我,海潮旺的党员、干部和社员,学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和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都鼓了一身的劲,决心把革命和生产搞个热火朝天。大家发起了革命竞赛,比觉悟,比干劲,比贡献,要在粉碎“四人帮”的第一个春天里夺个开门红。最近党给我们送来毛主席的红“五卷”,给渔家人的身上注进了新的力量,又把今年的指标做了修改。去年海潮旺向国家交了七百万斤水产品,今年要交整数——一千万斤。
说到这里,褚大泉的大手猛地向上一擎:“只要高举毛主席的旗帜,听从华主席的指挥,紧紧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纲,把干劲鼓得足足的,这个指标就一定能完成!”
望着褚大泉充满信心的神态,听着褚大泉鼓满力量的话语,我的心里象是搁进了一盆火,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啊!被“四人帮”长期压抑的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象火山一样迸发出来,象海潮一样暴涨起来,我们国民经济的大跃进真是大有希望了。
我正沉入深思,远方传来一阵锣鼓声。褚大泉拉着我的手:
“走,我领你看龙舟去!”
“龙舟?”我不禁一楞。
“是啊!云海大伯带领大伙排的。今晚上兄弟队还来人参观哩!”
我忙跟褚大泉走去。转过山头,只见船厂比港滩的灯火还多,电灯、篝火映红半个天宇。坞道上,挺着一对崭新的大船,船上亮灯飘彩,油漆喷光。桅樯上挑着一对映着“?”字的大红纱灯,就跟两个大火球一样。我端详那船头,上边闪着字,一只船上写着“胜利号”,一只船上写着“跃进号”。船上拥着好多人,却听不见斧锛锤凿声,显然已经完工了。
我正仰脸瞅摸,忽听一个粗亮的嗓门朝我吆喊,一看,正是云海大伯。哈!这一眨眼工夫,他又转到新船上来了!
上了船,我对云海大伯说:“听说你排了龙舟,我特意来看哩!”
“龙舟?嗬嗬!嗬嗬……”云海大伯豁达地笑了起来,笑得那样爽意开心。他抹了把眼角笑出的泪花,领我们在新船上转了一圈,然后让我们进舵室坐下。这舵室墙上挂着海区图,安置着鱼探器和收音机。舵盘前搁着《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窗口上,玻璃框里镶着毛主席和华主席的像,里外擦得锃光明亮。
褚大泉告诉我,这对新船是去年十月间开始排的,一共没用半年时间就排成了。排这二百五十马力的船,过去想了几年都没敢动手。粉碎“四人帮”,思想解放了,把学大庆的红旗一举,决心一下,就排出来了。命名“胜利号”,是表明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命名“跃进号”,是向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表示大干快上的决心。为了加快排这对船,云海大伯是白天一身汗,晚上一身霜,连着几个月吃睡在船上,一双眼都熬红了。
褚大泉说到这里,云海大伯伸出满是老茧的大手,深情地抚摸着窗上华主席的像片,“多亏了华主席啊,照毛主席的话办事,把‘四人帮’这伙害人精挖了出来。如今我心里踏实了,身上的劲顺着手指尖向外冒哩,恨不得一步就跨进共产主义!嗬嗬!”
此时,我觉得眼前又一亮,这亮光是从云海大伯心里射出来的,它比那灯火不知要亮多少倍!
突然,船坞里响起了锣鼓声、鞭炮声和掌声,从船厂门口涌进好多人。我猜想这准是参观龙舟的人了。就在这时,只听咯噔一声响,随着船身微微一动,出溜溜地顺着轨道向海里滑去。啊,原来今儿晚上是新船试航。新船带着欢乐的锣鼓声和鞭炮声,带着迎风飘舞的彩旗和纱灯,在灯的海洋里破浪前进。我和船上的人们,不,和海潮旺的人们一起,沉浸在幸福的欢乐中。我的眼睛里映进了无数的灯。这些灯亮在天上,亮在海上,亮在滩上,亮在每一个大干社会主义的人们的心里。
这灿若星海的灯火,喷射着大治年代的璀璨火花。
这灯火的光源来自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来自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
这是永不熄灭的火焰!


第6版()
专栏:

硬骨头六连赞
纪学
新一代脚步,扬一路尘烟,刺刀,扯一道闪电,迎着炮火,顶着弹雨,他呼啸着冲锋向前。呵,多么熟悉的身影,在那里曾经相见?呵,多么英勇的战士,跃上了阵地前沿!喔,是在爷台山顶,刺刀尖上寒光闪闪,是在陕北瓦子街头,杀声震颤了敌胆。是在大同城下,飞步把人梯登攀,是在千里进军路上,把逃敌追歼……看他杀进“敌人”重围,刺刀搅乱云天,看他扑向敌堡枪口,回头把战友呼唤。当他胜利归来时,仍然是那样英武剽悍,抹抹汗水,露出笑容,呵,是六连后代——一个青年。
祖国需要山风凛冽,夜深奇寒,千树万树绽开梨花瓣,准备攻击时间紧,刺刀隐蔽岩石间。一天行军在羊肠道,爬过多少山和涧,夜来真盼一炉火呵,火红人暖好睡眠。此刻,他伏在草丛中待命,雪花直往领口里钻,风绞着手,冰割着脚,雪积身上,象一座山。动一动冰冷的手脚?把身子轻轻翻一翻?不!破坏战场上的纪律,战士没有这个习惯!静静地等着攻击信号,他圆睁明亮的双眼,祖国啊,只要你需要,他能抗大热,也能耐大寒!
留灯连队调防,明晨就起程,院子已扫光,门窗擦干净,该做的事都做完了,他的心里还是不安宁。来接防的兄弟连队,一定是响当当的红哨兵,住在这屋里的战友,一定是钢筋铁骨硬铮铮。初来乍到,刚刚落脚,生疏地方,生疏环境,他会缺少什么东西呢,一时来不及供应?对,战友学习毛主席著作,需要一盏盏油灯,他急忙找来工具、材料,立即动手,连夜加工。剪呀,锤呀,焊呀,声声催得火花迸,额头上的滴滴汗水,连成了串,亮晶晶。再加好滴滴灯油,端放在桌子当中,战友来到,这第一晚的读书声里,也汇聚着他的心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