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5月2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用革命化统率工业化
本报评论员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早在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就号召我们,要象大庆那样学解放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以“振起整个工业部门(还有商业部门,还有农业部门)成百万成千万的干部和工人的革命精神”。
英明领袖华主席最近进一步指出:大庆是学习毛泽东思想,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运用于工业战线的典范,是用革命化统率工业化,走中国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典范。华主席指出,要在企业中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一个是要解决路线和领导权问题,一个是要深入地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人的头脑,不断地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大庆在这方面是做得最好的。
社会主义企业的基本任务究竟是什么?这是被“四人帮”弄得极其混乱的一个问题。在他们看来,一个企业只要“培育”出为他们所需要的那种专会捣乱的人,不出产品也是胜利。这不过是为了制造混乱,破坏革命,破坏社会主义企业,以便乱中篡党夺权。我们的社会主义企业既要出又红又专的人材,也要出又多又好的产品,还要为国家上交利润,增加社会主义积累;既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阵地,也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阵地。培养工人阶级队伍和完成生产任务是分不开的,完成生产任务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也是一致的。试问:不出产品的工厂,能出好的人材吗?不能完成国家生产任务的队伍,能是好的队伍吗?不投入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搞“闭门修养”、“灵魂深处爆发革命”那一套,能改造主观世界吗?不干社会主义,坐吃社会主义,那只能是拆无产阶级专政的台。
社会主义企业一定要把工人阶级队伍建设放在第一位,而队伍的建设一定要在三大革命运动的艰巨的斗争中进行,队伍建设的效果一定要用三大革命运动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大庆的革命化的工人阶级队伍,正是在大会战的激烈战斗中锻炼成长的。大庆高速度高质量地建成了世界第一流的大油田,才锻炼出来了一支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能打硬仗的队伍。
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也是被“四人帮”闹得混乱不堪的一个问题。现在是澄清的时候了。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政治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这是毫无疑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统一起来,政治工作要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也同样是毫无疑义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恰恰说明政治的基础是经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要落实到基层,而企业的基层每天在进行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活动。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生产关系领域的革命,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政治工作首先要落实到人,归根结底还要落实到生产力的解放。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必须为自己的基础服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个任务是必须落实的。
我们一定要用无产阶级政治统率社会主义经济,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多快好省地发展。既要讲统率,又要讲保证。首先要讲统率。统率,就是指引方向和道路;而工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并不是空的,总要体现在日常的具体的斗争之中。生产斗争、科学实验长期搞不上去,而说方向看得准、道路走得对、政治搞得好,那是假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决不是无产阶级政治,而只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反革命的政治。“四人帮”搞的就是这种政治。
无产阶级把阶级斗争这个纲举起来,是为了“目张”,为了解放生产力。就生产抓生产,是不对的,也是不行的,即使一时能抓上去,不要多久又会垮下来。前些年有的地区、有的部门的工业生产为什么几起几落,经不起风吹雨打?这些地区和部门的同志们对照大庆经验,看清了:就因为没有把纲抓住、抓紧。大庆十几年来顶住了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恶浪,生产建设持续大幅度上升,根本原因就是真正做到了纲举目张。他们的“四个大干”的口号,就是在同“四人帮”进行尖锐的斗争中提出的,不只是生产斗争的口号,首先是阶级斗争的口号。他们把政治工作深入地细致地做到全部生产过程中,几十万人,从领导干部到工人群众和家属,干什么都有明确的革命目标。他们把生产仗当作政治仗打。生产仗的战果,也就是保卫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仗的战果。
政治工作和规章制度是什么关系?“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也做了许多反革命文章。他们胡说大庆是什么“管、卡、压的典型”,“三老四严”是“奴隶主义”,等等。看来攻击的是大庆的企业管理工作,其实是为了否定大庆的政治方向和道路,并且从根本上否定了工人是企业的主人。大庆的岗位责任制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管理生产的好制度,它的核心是政治责任心。制度,当然是有约束力的。可是大庆人制定和执行岗位责任制的指导思想决不是“管”字当头,站在工人群众之上指手画脚地管这管那,而是政治挂帅,依靠工人群众自觉从严的政治责任心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大庆的同志说:如果干部有个“我要管你”、“都得听我管”的想法,用这样的想法去管理企业,那就没个管好的。
大庆的岗位责任制坚持多年,多少次风浪也摧不垮,而且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主要靠长期坚持不懈的政治思想工作。没有广大工人群众对革命、对人民、对国家负责的越来越高的自觉性,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大庆用革命化统率工业化,走出了与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根本对立的我国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学大庆,首先要学的,最根本的就是这一条。每个企业都要象大庆那样,用革命化统率工业化,建设成为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阵地。


第4版()
专栏:大庆英雄谱

思想红 技术精
——记大庆油田的技术员王启民
一九七三年,大庆油田开发进入了第十三个年头。从世界油田的情况看,开发后三至五年,多数油田的产量就要逐年递减。已经开发十三年的大庆油田,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高产稳产?这是大庆油田科学研究上的一个重大课题。
那年夏天,大庆油田技术员王启民带着这个课题来到采油一部试验区,搞培养高产油井的试验。这里有一百三十多口油井和注水井,开采历史都在十年以上。在这样的老油区培养高产井,困难重重,它要求对每一口油、水井的历史和现状作详细调查,对大小厚薄各不相同、性质特征各有差异的二百多个油层逐层进行科学分析,数据成千上万,关系错综复杂。但是,王启民和试验小组的同志,在采油工人的帮助下,奋发图强,日夜苦战,研究工作顺利进展。就在这时候,“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抛出了一个所谓交“白卷”的典型,公开打出了这面反革命黑旗,一时间,为革命钻研科学技术有罪,投机钻营交“白卷”反而有功的奇谈怪论喧嚣一时。
妖风袭来了,错误潮流涌来了,王启民思潮翻滚:交“白卷”为什么成了英雄?这究竟是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如果大庆人都交“白卷”,不生产石油,那飞机还要不要上天?拖拉机还要不要耕地?汽车、火车还跑不跑?如果全国都向那面交“白卷”的黑旗看齐,工人不出产品,农民不打粮食,科技人员不出成果,那全国八亿人民吃什么,穿什么,那还谈得上什么革命和建设!王启民认定这股交“白卷”风,不是革命潮流,而是一股反动逆流。
盛夏七月,在辽阔的油田上,有时骄阳似火,暑气逼人;有时风雨大作,雷电交加。王启民和当年会战一样,睡地铺,住帐篷,一天也没有离开过现场,一次也没有向党交白卷。进入现场试验阶段,王启民和小组的同志们破除迷信,大胆创新,冲破“均匀等速开采”的旧框框。结果,试验的六口油井,原油产量平均提高了将近四倍。油田党委及时推广这个成功的经验,在全油田很快培养起了二百多口高产井。这批高产井在油田生产上起了骨干作用,产量占整个油田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今年一月份,大庆党委召开大型技术座谈会,征询继续保持油田高产稳产的意见。会上,王启民不拿讲稿,不带本本,滔滔不绝地讲了两天。他从油井的生产历史到开发近况,从油层的分布到性质特征,渗水性好坏,含油量多少,那一层已经出力,那一层还有潜力,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象亲自游过“地宫”一样。王启民对地层奥秘具体、深刻的揭示,博得了广大干部和工人的称赞,都说他思想红,技术精。
王启民的思想红,技术精,是那里来的?这是他长期坚持与工农相结合,走又红又专道路的结果。王启民原是北京石油学院的学生,一九六○年初,还没毕业就来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十几年来,他坚持下现场,每年都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现场进行工作。
一九七四年,王启民带领的“三结合”攻关小组,接受了“如何充分发挥主力油层作用”的科学研究任务。这是一项关系到整个油田高产稳产的重要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刚开始,大庆那几个追随“四人帮”的人摇唇鼓舌,上下呼应,诬蔑王启民和攻关小组是为复辟回潮作“嫁衣裳”,攻击王启民与工人相结合是要“捞取政治资本”,搞科研是想“一鸣惊人”。
妖风刮,“帽子”压,这对王启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是坚持斗争,还是退下来?王启民思潮起伏,他再一次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科学实验是三项伟大革命运动之一和又红又专的论述,他铁下一颗心,不管风多紧浪多激,一定要坚持搞科研,一定要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发挥主力油层作用的现场试验中,王启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注入油层中的水,本来想叫它朝这口油井方向流,它却偏偏向相反的方向流,离注水井远的油井,有时却偏偏出水早,先进水。对这种“不听指挥”的现象,王启民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参加技术座谈会,听到采油二部一位老工人谈起这个问题。这位工人师傅说,油层中有一条固有的水路,就象人身上的血脉一样,在人身上叫血管,在油层我们工人把它叫“自然水路”。多好的经验啊!老工人有理论,有实践,充满辩证法的讲话,使王启民受到很大启发。
为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试验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王启民不分昼夜,刻苦钻研了流体力学的有关理论,又对一百多口油井进行了分层测试,取了四千多个数据。接着,王启民和小组的同志在采油工人帮助下,对主力油层加强注水,因势利导,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大庆油田的中区西部,是全油田开发最早的生产区,原油已经采出可采储量的一半以上,主力油层已大片水淹,全区综合含水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在国外,这样的油区就要被划为“衰老区”,不能再稳产了,资产阶级石油专家认为这是“不可逾越的常规”。这个“常规”能不能打破?中区西部还能不能保持稳产?一九七六年初,王启民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中区西部搞现场试验。
为了探索老油区地下油水运动规律,王启民一连几个通宵阅读国外同类油田的参考材料。为了掌握这个区的四排三号井周围油井生产变化情况,王启民还迎风踏雪到工人家里登门拜访。王启民的辛勤劳动没有白费,他终于找到了“起死回生”之术。他断定:虽然主力油层大半被水淹了,但如果提高注水强度,增加油层压力,其他渗水性差的油层就会接替主力油层发挥作用,就象运动员接力赛跑一样,层层接力,实现稳产。
王启民有腰脊椎炎病,住过四次医院,路走多了,腰就直不起来。去年三月,进入实地试验阶段,他的腰脊椎炎病又犯了,痛得直不起腰,他就把两手叉在腰上支撑着。那时气温还在零下二、三度,可他脸上却是汗珠不断。看到这情景,同志们劝他住院休息,他谢绝。医生提醒他,这样下去,可能引起下肢瘫痪,他也不在意。领导关心他的健康,要他暂时停止实验,他却恳求说:“堡垒没攻下,难关没闯过,这时候我怎么能离开现场啊!”王启民带病坚守战斗岗位。
经过两次加强注水试验,油层为人们打开了自己的“闸门”,原油源源不断地涌进了三号井,使这口油井的产量从九吨直线上升到三十一吨。后来,他又提出,对三号井下双管采油。结果,产量又从三十一吨上升到了五十多吨,比原来提高了五倍多。
接替稳产试验成功了,“不治之症”攻破了,“死井”复活了,采出可采储量一半之后就不能再稳产的“常规”打破了。中区西部,这块老油区,焕发出革命的青春,全区原油产量不仅实现了稳产,而且达到了高产,这在世界同类油田中还没有先例。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第4版()
专栏:

雪山养路学大庆 边疆创业绘新图
西藏日喀则地区加加公路养护段为革命养路的事迹
长年战斗在西藏高原的日喀则地区交通局加加公路养护段广大工人以大庆人为榜样,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战胜高寒缺氧等重重困难,修筑维护公路取得优良成绩,并且创建了以工为主,工、农、牧、副相结合的新型公路养护段。现在全段好路率已由原来的百分之三十五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五,行车时速从平均二十公里提高到三十五公里,耗油量也比原来降低了一半。来往车辆一年四季畅通无阻。
这个养护段的藏族青年女工普赤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
加加公路养护段共有十六个道班,一百二十一人。除五名汉族工人外,都是藏族,其中女同志占一半。养护一百七十八公里的路段,守卫两座桥梁。这里海拔四千六百米至五千米,高寒缺氧,最低气温摄氏零下四十度,一年要烤火七个月;刮起风来,飞沙走石。一九六六年初建段时,道班都没有房子,只有几顶帐篷,雪山映蓝天,风沙漫荒原,夏天穿皮棉,雪水拌炒面(糌粑)。但是,困难吓不倒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的战士。当时,这段公路弯曲不平,有些地段还没有固定的线路。冬天一堆沙,雨季一滩泥,经常陷车、阻车。职工们战胜重重困难,逐步修筑了一百一十五道涵洞和暗沟,填筑并加宽了路基,挖了边沟,做了路拱,改善了公路状况。他们还自己动手改建线路八十九点六公里,没要投资,没用民工,为国家节约了四十五万元。为了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他们学习大庆“干打垒”的精神,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在全段盖了四千平方米的房子,使职工都住上了新房。
这个段的职工还遵照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在被称作“农业禁区”的高原上,连年开荒种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全段种地一百二十亩,几年来共生产青稞十二万六千七百多斤,卖给国家二万四千斤。同时,还修建了一座每年可加工五万斤糌粑的水磨,养了二百多头猪和羊,基本上做到了蔬菜、马草、燃料自给,肉食、饲料部分自给。在千里风雪运输线上,建设了以工为主,工、农、牧、副相结合的新型养护段。并且自力更生在荒滩草原上办起了第一所职工子弟小学,使全段适龄儿童都入了学。为了照顾过往的旅客,这个公路养护段主动办了旅客接待站。
艰苦的环境锻炼了一支吃大苦、耐大劳的革命化职工队伍。这支队伍热爱毛主席,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也热爱祖国的公路。几年来,党支部没有收到过申请调动工作的报告,没有听到过怕苦怕累的怨言。职工们对上级下达的任务,坚决完成,从来不讲价钱。有的道班工人,白天劳动,晚上自动放哨,保卫公路上的桥梁。老工人普穷和仓木觉,不论是狂风暴雪,总是按时走到自己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四十五岁的女工穷达带病坚持白天劳动,晚上守桥站岗。大家把她送到医院治疗,才发现她已患了严重的胆结石病。出院后,党支部调她到晚上没有守桥任务、气候稍好一点的地方去工作,她说:“我要坚持在这里战斗一辈子”。
加加公路养护段党支部在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十分注意带领职工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培养铁人式的工人队伍。建段初期,全段职工能看懂藏文书报的只有三个人,识汉文的几乎没有。党支部就采用集体学习的办法,请文化程度高一点的同志一字一句地教,十年来从没间断。现在有一半的人能看懂藏文书报,有一批工人能写通讯稿件和批判文章,成为藏族养路工人中第一批理论骨干。职工们有了毛泽东思想,就摆脱了三大领主和宗教迷信的枷锁,对阶级敌人敢揭、敢批、敢斗。他们把被三大领主称为“神山”、“神水”的石头和水塘炸掉了,填平了;在那些所谓“菩萨占有”的、人们不能进去的地方,硬是修上公路、盖上房屋,在那里耕种和放牧。
这个段的第三十五道班,是由四名藏族姑娘组成的。一九七二年刚建立时,这几个姑娘年龄最大的二十二岁,其他三个姑娘都才十六七岁。当时,她们住的是一顶单帐篷,仅有几把铁锹和一辆架子车。住在深山荒野里,经常刮大风,沙子打得人睁不开眼,阶级敌人又活动猖狂,山里还有野兽。在这种条件下,养护八公里的公路,能完成任务吗?别人担心,她们自己心里也没数。党支部组织她们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介绍革命英雄事迹,讲毛主席关于妇女解放的教导,批判刘少奇、林彪散布的“妇女落后论”、“妇女无用论”,批判孔老二“男尊女卑”等谬论,使她们提高了勇气,增强了信心,坚决担起革命重担,立志把青春献给党。为了把公路养好,她们把毛主席著作带在身边,在公路上边吃饭边学习,晚上也不回道班,就在能避一点风的石崖下或是沙坑里住下。夜晚冻得睡不着觉,她们就打亮手电筒,捧起毛主席的书,学习革命的真理。想着毛主席的教导,党的期望,浑身是劲。经过几年的努力,四个人把八公里公路养护得又平、又直、又宽。为了建设边疆,改善居住条件,她们自己动手盖起来六间新房。现在,“铁姑娘班”的四个同志,班长普赤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他三人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这个段党支部经常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开展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提高大家的阶级斗争觉悟。老工人痛诉旧社会的血泪史,表示“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青年人表示“提高警惕不上当,站稳立场干革命”。大家说:“路靠人养,人要心红。要铲掉公路上的搓板,先要铲掉思想上的搓板。思想上的搓板不及时铲除,就发展成为坑槽,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