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5月2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上海各专业剧团创作人员在除“四害”中深入生活
向工农兵学习 为工农兵创作
新华社上海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二日电 在深入揭发批判“四人帮”的伟大斗争中,上海各专业剧团的创作人员纷纷深入到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向工农兵学习,紧密配合斗争,积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革命文艺节目,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舞台,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长期以来,“四人帮”疯狂反对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妄图把文艺纳入他们篡党夺权的轨道。他们鼓吹“十年磨一戏”,千方百计地阻止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反映工农兵群众的斗争生活。相反,他们在文艺创作中提倡唱高调,说空话,大肆推行所谓“三突出”的创作原则,鼓吹大写所谓“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作品。“四人帮”搞的完全是“阴谋文学”。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把“四人帮”强加在文艺工作者身上的精神枷锁砸烂了。上海各专业剧团的创作人员心情欢畅、斗志昂扬,一面积极参加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一面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迅速拿起笔来从事创作活动。
在这些作品中,有歌颂和怀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的;有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老红军的;有歌颂毛主席亲自树立的大庆、大寨两面红旗和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还有的是直接反映革命人民与“四人帮”作斗争的节目。在上海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五周年而举行的盛大文艺演出中,各剧团新创作的节目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直接反映与“四人帮”反党集团斗争的重大题材的大戏有:上海话剧团的《暴风雪中的烈火》、《难忘的一九七六》,儿童艺术剧院的《十月金风》,还有一批歌颂大庆红旗、反映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等题材的新剧目,如上海越剧团的《浪里行》,上海交响乐团的交响合唱《大庆红旗》,上海歌剧院组歌《大庆红旗》和小提琴畅想曲《献给大庆的歌》等。
工农兵火热的斗争生活,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极大地鼓舞了创作人员的革命热情。去年十二月下旬,上海市文化局党委组织各剧团部分创作人员到大庆去学习、参观。在大庆,他们同工人、干部同学习、同生活、同劳动,一起参加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他们看到大庆人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在摄氏零下三十多度严寒中甩开膀子大干社会主义,特别是听到铁人王进喜为捍卫大庆红旗,与“四人帮”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事迹,受到深刻的教育,大大激起了他们宣传大庆、歌颂大庆的革命热情。上海话剧团以大庆人与“四人帮”作斗争为题材,创作了大型话剧《暴风雪中的烈火》。许多人一面学习,一面创作。评弹团创作人员在短短的几天中就写出了歌颂大庆工人顶住“四人帮”的压力,毅然坚持岗位责任制的短篇弹词《雪鹰》初稿,并把作品念给工人、干部们听,征求他们意见,加工修改。
创作人员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各条战线揭发出来的“四人帮”的大量反革命罪行,不仅给他们提供了活生生的创作素材,而且进一步使他们擦亮了眼睛,加深了对揭批“四人帮”这场伟大斗争意义的理解。去年十一月,儿童艺术剧院的创作人员,到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王洪文所严密控制和破坏的纺织厂深入生活。在工厂里,他们积极参加劳动,参加揭批“四人帮”及其在上海的余党的斗争。“四人帮”及其余党的滔天罪行,激起了创作人员的无比仇恨。他们在工人们的帮助下,立即投入创作,只花了十多天时间,就写出了九场话剧《十月金风》。
上海市各级党组织对于创作人员到工农兵群众中去深入生活,繁荣创作极为重视。他们经常组织创作人员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学习华主席的重要讲话,勉励大家向工农兵学习,刻苦改造世界观。同时还为创作人员深入生活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具体安排。在外地深入生活的创作人员,都受到当地各级党组织的热情关怀和支持。各剧团创作人员通过深入生活,创作热情普遍高涨,他们都制订了自己的创作规划,决心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大干快上,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4版()
专栏:

歌颂华主席 揭批“四人帮”宣传好传统
解放军业余文艺放异彩
据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二日讯 粉碎“四人帮”以来,人民解放军业余文艺活动十分活跃。广大业余文艺战士在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发扬我军文艺工作的光荣传统,满腔热情地歌颂英明领袖华主席,深入揭批“四人帮”,对加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人民解放军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培育下,既是一支英雄的人民武装力量,又是一支文化大军,有着用革命文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光荣传统。在长期的革命武装斗争中,队伍打到那里,文艺宣传工作就做到那里。指战员既是战斗员,又是宣传员,端起刺刀杀敌人,敲响竹板唱英雄,在战壕里编写节目,阵地前排练演唱,弹壳碗筷当乐器,战火硝烟做背景,尽管战斗频繁,生活艰苦,但部队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旺盛的战斗意志。战士们广泛开展兵写兵、兵唱兵、兵演兵、兵画兵的活动,唱英雄,学英雄,互相激励,杀敌立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部队一直保持和发扬了这个光荣传统,配合政治运动,推动军政训练,增强内外团结,保证我军胜利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四人帮”疯狂反对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竭力干扰和破坏部队文艺工作的光荣传统。叛徒江青凶相毕露地给部队业余宣传队扣上种种罪名,不准这个演出,不让那个演唱,妄图使部队业余文艺活动脱离火热的斗争生活,脱离连队战士,丢掉光荣传统,为其反军乱军,篡党夺权服务。
粉碎“四人帮”,革命传统大发扬。全军广大业余文艺战士奋起批判“四人帮”的罪行,迸发出了更大的革命热情。在波涛汹涌的海防前哨,在千里冰封的雪山边卡,在比学赶帮热气腾腾的各部队营区,业余文艺战士以笔作刀枪,舞台当战场,创作和演出了一批又一批文艺节目。仅据驻京部队的初步统计,粉碎“四人帮”以来,就创作了两千多个文艺节目,为部队、工厂、农村和首都人民演出一千多次,工农兵观众达三百万人。全军即将出版和准备出版的九十多篇中长篇小说、三十多本诗集、一百多个剧本以及一些美术、歌曲作品,大部分是业余作者创作的。
部队广大业余文艺战士遵照毛主席关于要宣传华国锋同志的指示,把宣传英明领袖和统帅华主席作为业余文艺活动的重要任务。
北京部队某部指战员满腔热情地歌颂华主席,七个月来共写出了诗歌一万八千三百多首,绘制幻灯三百七十多套,讲故事一百六十多个,编演文艺节目六百多个。广州部队去冬今春组织一批业余文艺骨干,到华主席工作多年的湖南省学习和创作,两个月写出歌颂华主席的诗歌、曲艺、散文、小戏一百一十多个(篇),整理故事七十多个。这些作品从各个侧面歌颂华主席一贯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忠实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人民群众心连心,不愧为毛主席的好接班人,党的好领袖,军队的好统帅。
广大文艺战士还以文艺为武器,深揭猛批“四人帮”,充分发挥了革命文艺的战斗作用。许多部队的业余创作组、演唱组、美术组、幻灯组,成了对“四人帮”作战的“尖刀班”。某部指战员把“四人帮”的罪行编成顺口好记的幻灯词,制成幻灯片,每周搞一次专题批判,干部战士都能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
各部队在业余文艺活动中,大张旗鼓地宣传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宣传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硬骨头六连”和雷锋等先进集体和英雄人物,鼓舞指战员在华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去夺取抓纲治军的新胜利。南京部队某部“硬骨头六连”演唱组,是个有光荣传统的先进集体,他们针对“四人帮”反军乱军,破坏军队建设的罪行,大演大唱革命的硬骨头精神,歌颂能文能武又红又专的硬骨头战士,为英雄连队的战旗增添光彩。
在隆重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五周年的日子里,各部队的业余文艺战士纷纷召开庆祝会、学习会,总结经验,交流体会,决心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在华主席、党中央领导下,继续发扬我军文艺工作的光荣传统,为加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4版()
专栏:

乌兰夫副委员长会见日中友好
长崎市青年之翼访华团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三日讯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今天上午会见了以长崎市长诸谷义武为团长,柴原佐市郎、田中吉次为副团长,俞云登为顾问的日本日中友好长崎市青年之翼访华团全体成员。
当乌兰夫副委员长来到会见大厅时,一百多名日本青年朋友热烈鼓掌。乌兰夫副委员长高兴地向他们招手致意,并同大家一起照了像。接着,乌兰夫副委员长同访华团全体成员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
会见时在座的有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负责人李权中,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外事办公室负责人刘向文,有关方面负责人曲琨、李铁英等。
今天上午,中日友协副会长张香山和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负责人李权中一起会见了访华团领导成员和团员代表。(附图片)
乌兰夫副委员长五月二十三日会见日本日中友好长崎市青年之翼访华团。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庆祝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公布二十八周年
魏克德大使举行招待会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三日讯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魏克德和夫人今天下午举行招待会,庆祝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公布二十八周年。
应邀出席招待会的有外贸部部长李强、外交部副部长刘振华、石油化工部副部长杨义邦、交通部副部长曾生、教育部副部长雍文涛、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钱三强、北京市革委会副秘书长王笑一。
各国驻中国的外交使节也应邀出席招待会。


第4版()
专栏:

教育部负责人李琦会见并宴请
澳大利亚语言教学考察团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三日讯 教育部负责人李琦今晚会见并宴请由澳大利亚教育部首席助理秘书休斯率领的澳大利亚语言教学考察团。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伍达德参加了会见并出席了宴会。
澳大利亚语言教学考察团是二十二日抵达北京的。


第4版()
专栏:

今日台湾——“文化沙漠”
蒋帮把每年五月四日定为“文艺节”。台湾报纸每年届时都要对台湾文艺事业的现状感叹一番。有的报纸一面感叹今日台湾没有一篇小说、一部电影称得上文艺作品,有的只是一些低级下流的东西;一面又不无讽刺地说:“谁说台湾是文化沙漠!”
公寓里的文艺
“公寓文艺”,这是《台湾新闻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这篇文章透露,在蒋帮的反动统治下,台湾的文艺工作者不能深入社会现实生活,写出反映台湾人民疾苦、为台湾人民真正需要的文艺作品,而只能关在与世隔绝的公寓里,胡撰乱编一些空虚无聊、低级下流的东西。
文章说,现在台湾的所谓文艺作品,“私人身边琐事成了最滥的题材。理发、拔牙、戒烟、挤公车、养热带鱼……大家写来写去,总离不开这些;张家的爱犬走失了,李家庭院的昙花开了,都会写一大篇;还有更多的作品,都是写儿女私情,花前月下,怀恋人、送情郎、寄相思,写个不完……”
这家报纸把这样一些“作品”称之为“公寓文艺”,《台湾新生报》则进一步称之为“没有根的文学”。它以此为题发表的文章说,在台湾,“文学有日趋商业化、市侩化的趋向。尽管市面上有不少文学书刊出版,可是绝大多数都是十分小家子气的东西,简直不配称为‘作品’。不是鸳鸯蝴蝶的情呀爱呀,就是虚无飘渺的海呀天呀。这些东西也还敢印出来,这怎能不教人掷笔三叹!”
蒋帮为了腐蚀麻醉台湾人民,维护它的反动统治,一方面鼓吹“反共文艺”,组织反共文人炮制“反共作品”;另方面又让黄色的及灰色颓靡的“作品”在台湾大肆泛滥。台湾有的报纸谴责蒋帮这样做是“荼毒社会,戕害人心”。《台湾新闻报》说,这些“作品”对于青年读者所产生的后果,“比鸦片烟、海洛英、大麻烟还要厉害千百倍”。《中华杂志》也指出,蒋帮让这些东西泛滥,会“僵化我们的文化,腐蚀我们的民族智慧”。
编剧人的辛酸
《中国时报》以《编剧人的辛酸》为题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这篇文章是在台湾舆论纷纷指责台湾影剧内容拙劣的情况下发表的,它反映了蒋帮当局通过“审查”牢牢控制台湾影剧的罪恶行径。
文章说,“就常理来说,剧本的好坏应由编剧人负责;但是今天的编剧人却成了电视公司、制作人、广告主外加新闻局共同管辖下的‘机器人’。而且管理这部‘机器人’的,大都是各随所好而又笨手笨脚的家伙,束缚了编剧人的思想,只有使编剧人随着他们转动。”文章说,“有一个妙不可言的故事,可为例证。据一位编剧人说,有一回把剧本退回来了,要求修改若干对白与情节后才准许上演。命令修改的是什么呢?原来是不要在某一段情节中提到‘辅大外文系毕业’字样。编剧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审查剧本的那位先生的尊夫人是辅仁大学外文系毕业的。原来犯了
‘圣讳’……一位编剧人说:‘这就困难了,我怎么去了解审查剧本的先生们都娶了什么样的太太?”
歌仔戏的没落
在蒋帮大肆贩卖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台湾歌仔戏日趋没落,现已奄奄一息。
歌仔戏是台湾地方戏,是由台湾民谣山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从它开始产生到现在,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受到台湾人民的喜爱,目前中年以上和接近中年的台湾人很少没有看过歌仔戏的。在歌仔戏兴盛时期,全省有数百个歌仔戏班,其数量之多,超过其它任何剧种。
然而,曾经这样盛极一时的歌仔戏,现在却没落了。据台湾报纸报道,歌仔戏现已沦落为“野台戏”,除了在乡间或城镇街头偶尔可以看到演出外,戏院里再也看不到演出。
《自立晚报》最近以《歌仔戏没落》为题发表文章说,“歌仔戏是纯粹的台湾民间艺术,而今弄到这种令人哀伤的景况,难怪老戏迷一谈起歌仔戏,就有无限的心酸。”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