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法国《人民日报》揭露苏联假缓和真扩张
苏联竭力利用赫尔辛基协议争霸欧洲
澳大利亚学联谴责苏联在印度洋扩张和对澳渗透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七年二月三日电 法国《人民日报》二月三日发表评论,指出苏美在欧洲争夺加剧,并且谴责苏联企图统治欧洲。
评论说,“赫尔辛基会议以来的十八个月,已经从各方面暴露了苏联的野心”,这就是要统治欧洲。
评论说:“苏联利用赫尔辛基会议的结果,加强了对东方(东欧)的统治,变本加厉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干涉西方(西欧)。”评论说:“对东欧各国人民说来,如象对苏联人民说来一样,这表明统治和压迫都加剧了。”
评论指出,赫尔辛基会议以来东西方经济关系的发展,一方面在为苏联向西欧渗透效劳,另一方面在为建立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的苏联战争经济效劳。评论说,“因此,看来苏联是所谓缓和政策的首先得益者”。
评论最后说:“定于七月份举行的检查赫尔辛基协议执行情况的贝尔格莱德会议,将在两个超级大国空前激烈争夺的背景下进行,赫尔辛基会议只是标志着这种争夺的一个阶段。”
新华社堪培拉一九七七年二月三日电 最近在墨尔本举行的澳大利亚学生联合会理事会年会通过一系列动议,谴责苏联的扩张。出席这次年会的有来自全澳大利亚七十多个大专院校二十五万名学生的代表四百多人。
理事会在会上重申,苏联“是同美国一样的反对国家独立和自由的帝国主义超级大国”,并谴责苏联在印度洋的海军扩张。
理事会通过的一项动议谴责苏联和美国在印度洋的军事活动形成了“侵略性威胁”,并支持建立印度洋和平区。
理事会通过的另一项动议谴责苏联谋求在汤加攫取港口设施,认为这纯粹是超级大国扩张势力以分裂太平洋各国人民。
理事会还通过若干动议,谴责苏、美在澳大利亚进行争夺,其中包括苏联“学者”和莫斯科人民银行对澳渗透活动和美国在澳大利亚设军事基地等。


第6版()
专栏:新华社记者述评

听其言 观其行
勃列日涅夫最近在图拉的一次讲话中声称,苏联的方针“不是取得军备优势的方针,而是裁减军备的方针”。克里姆林宫还一再宣扬,苏联第十个五年(一九七六年——一九八○年)计划(以下简称“十五计划”)是进一步为和平与国际合作而斗争的纲领。但是,事实是怎样呢?苏联正在积极推行的经济计划为人们提供了答案。
一九七六年是苏联“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人们从它的执行情况以及整个“十五计划”的一些规定中可以看到如下一些特点:
一、苏联为“取得军备优势”而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勃列日涅夫一伙在苏修“二十五大”上公开叫嚣,要“竭尽全力”使“苏联武装力量今后仍拥有一切必要的手段”,为此必须“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其中机器制造业“具有头等重要作用”。
“十五计划”进一步突出了重工业的发展,规定生产资料的生产要增长百分之三十八至四十二,其中机器制造业将增长百分之五十至六十。而生产消费品的生产只增长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二。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轻工业、食品工业仅增长百分之二十六至二十八。
根据苏联官方宣布的一九七六年计划执行结果,国民收入、工业和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用的工艺设备与备件等许多主要经济指标都未完成计划,不少工业加工的食品产量远远低于一九七五年的水平,而那些与军火生产关系密切的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以及化学和石油化工等部门,则超额完成了计划。据西方报道,近年来,苏联军工生产的年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十六,比整个工业产值的增长率高一点三倍。苏联许多武器的产量,远远超过它的对手美国。美国《纽约时报》承认,“从一九六五年以来,俄国人在制造坦克、装甲运兵车、大炮和战术飞机方面一直超过美国人。目前美国在直升飞机方面的优势到一九七七年将告终”。
二、苏联为准备侵略战争而加紧“改进生产力布局”。苏联报刊宣扬“从国民经济和国防的观点来看,在工业企业分布‘稀疏的’新开发的领土上,有计划地建立工业枢纽,是生产力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针”。
苏联为了分散工业布局以保存战时生产能力和加速开发资源,正在充分利用“工业企业分布‘稀疏的’新开发的领土”。苏联“十五计划”规定,为了“改进生产力布局”,将“进一步增强东部地区的经济潜力,提高其在全苏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东部地区将提供“十五计划”中规定的石油、瓦斯、铝增产量的全部、煤增产量的百分之九十、铜增产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十五计划”还明确强调要发展现有的并建立新的地区性生产综合体和工业枢纽。这实际上是要建立一些包括动力、原料产地和配套企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区。
与此同时,苏联当局还强调要使整个经济具有随时转入战时轨道的能力。莫斯科一再叫嚷,“国家应随时作好使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的准备”。苏联《武装力量共产党人》一九七六年第五期一再强调“军事经济的机动性(根据军事战略形势的要求迅速改造的能力)”。苏联前国防部长格列奇科更是歇斯底里地叫嚣,“一旦侵略者进攻时就使军事经济潜力迅速转变为现实的军事力量”。
三、苏联“十五计划”强调大力发展战略交通运输网。目前,苏联正按战时需要进行陆运、海运、空运和地下铁道的布局和建设。据报道,苏联已扩建了沟通波罗的海和白海的运河,这具有经济上和军事意义。苏联还同经互会国家在共同制定的长期专门计划的基础上发展运输业,进一步发展国际汽车和铁路运输。据西方报道,苏联已经开始把东欧国家某些地区铁路的标准轨改建成苏式宽轨铁路,并实行统一的自动挂钩体系,以加速物资运转。此外,苏联还胁迫一些东欧国家加速修建东西向战略公路。
四、苏联为准备战争正在加紧物资储备。苏联已有的储备中不仅有战略武器、常规武器、机器设备等,还有生活必需品。“十五计划”强调要“建立必要的国家农产品储备”。一九七五年苏修通过专门决议,一九七六至一九八○年,苏联将拨出三十五亿卢布的国家投资,再建造总容量为四千万吨的大型粮仓。西方报刊指出,苏联力图建立农产品储备正是为了准备战争。
事实证明,勃列日涅夫的“和平经”,什么绝不追求“军备优势”、什么“永远不走侵略的道路”等等,都不过是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角斗中用来麻痹对手的花腔。而克里姆林宫朝思暮想和正在不顾一切地追求的东西,正是如何去实现它那一整套为“取得军备优势”而制定的“经济计划”,盘算着如何建立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一统天下。


第6版()
专栏:

日本社会、公明两党委员长在众院会议上提出质询
要求政府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七年二月四日电 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成田知已和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先后于二月三日和四日在众议院全体会议上提出质询,要求日本政府忠实履行日中两国联合声明,早日缔结符合日中两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
成田说:“日中恢复邦交已经过去了四年半的岁月,在此期间,(日本)历届内阁反复地向国内外表明要根据日中联合声明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但是,条约至今尚未缔结。其最大的原因是围绕联合声明中已经得到确认的霸权问题,(日本)政府表面上说的原则与其真心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
成田说:“作为政府最高负责人的(福田)首相应当向国内外明确宣布:所谓宫泽四原则已成空文,而把日中两国政府领导人的正式诺言——日中联合声明的第七条,原本照样地写进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正文中去,是理所当然的。”
成田说,福田首相应下决心缔约并付诸行动。
竹入说:“我前些天访问了中国。关于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问题,中国的态度是积极的,即主张忠实遵循日中联合声明,争取早日缔约。”
竹入说:“日中邦交正常化时,经过日中双方领导人讨论、同意、签署的日中联合声明的内容,应该忠实履行,并据此缔结条约,这从国际的信义来说也是理所当然的。”
竹入要求福田首相在忠实履行日中联合声明方面采取“实际具体行动”。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
苏修《消息报》说,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正在经受巨大的财政困难和经济困难”,因此“有理由认为”西欧某些政界人士主张增强防御力量,来对付苏联威胁的“宣传运动”“是不会带来显著成果的”。
西欧一些国家面临经济困难,这是事实。但苏联对西欧的军事威胁,也是活生生的现实。西欧国家难道因为经济困难就应该放弃防务,而在苏联的军事威胁面前束手待毙吗?苏修自己的经济也很困难,怎么就不减慢一点扩军速度,放松一点对西方的军事威胁呢?西欧国家不可能忘记希特勒蹂躏欧洲的历史教训,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苏修的这种“宣传运动”,才倒是不会有“显著成果”的。
塔斯社引用邱吉尔常常在讲稿上注上提醒自己“此处论据不足,应当提高嗓门”的话,来讥讽查尔方特呼吁西方加强防务对付苏联威胁的主张。塔斯社的意思是说,查尔方特指责苏联威胁“论据不足”,因而才“提高嗓门”呼吁西方应该加强防务。但是,塔斯社仍然拿不出任何论据来使西方相信苏联的威胁确是“神话”,而又一再提高嗓门大骂西方要求加强防务的呼声,这样,真正擅长于邱吉尔的宣传窍门的,不正是苏修自己吗?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克拉克总统就职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埃利斯·克拉克一月二十九日在总统府宣誓就职。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一九七六年八月一日宣布为共和国的。
非洲体委举行特别会议
非洲体育最高理事会执行委员会特别会议一月二十四日到二十六日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举行。
会议决定,第三届非洲运动会将于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三日至二十八日在阿尔及尔举行。(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债主的隐忧
林丁
放债,本来是西方金融资本的一个生财之道。债款放得越多,获利越大。债主们一向都是乐此不疲的。
但现在,西方银行家对于向苏联和“经互会”东欧成员国大量放债的后果,却“越来越感到不安”了。
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最近透露,美国和西欧的一些金融资本家们,几年前由于受到苏联大肆鼓吹的“缓和”骗局的影响,以为有利可图,一度“争先恐后地向苏联贷款”。如今则对“东方集团”“借债的速度之快和借款的数额之多”“感到吃惊”了。
他们扳起指头一算:苏联欠西方的贷款总数,已从一九七○年的十七亿美元猛增到一九七五年的一百八十亿美元——五、六年内增加十倍以上,而整个“经互会”向西方借债的总额,到去年年底竟然高达四、五百亿美元。至今看来,还“丝毫没有迹象表示要放慢借债的趋势”。
自夸为“发达社会主义”的苏联,不惜靠向西方借债过日子,而且越欠越多,越多越借。莫斯科那块金字招牌是剥落殆尽了,西方有什么可以“吃惊”和“不安”的呢?
原来,他们发现,苏联借债的用处,是大有奥妙的:
农业歉收、粮库空虚了,苏联就借西方的钱来进口大量谷物;
工业停滞、技术落后了,苏联就用西方贷款来捞取大批机器设备;
商品短缺、市场紧张了,苏联又向西方借债来购买种种衣食用品,装点市场门面……
更加使西方不安的是,照英国《星期日电讯报》的说法,他们“向苏联提供的财政和技术援助”,不但使“苏联经济体系中的内部资源得以开发”,而且还被用来“为其军事机器加油”。这个国内经济捉襟见肘、民生用品处处欠缺的超级大国,近年来之所以能够把大量资金用来拚命扩军备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说不是得力于从西方源源而来的贷款。他们只要付出一点利息,捞取大笔贷款,就可以增加军费,腾出手来发展武器,扩充兵力。虽然吃点小亏,却占了大便宜。
正是有鉴于此,过去“争先恐后”地为苏联慷慨解囊的西方银行家,据说“已变得不太愿意继续进行这种规模的贷款”了。这家英国报纸意味深长地写道:向苏联放债所造成的后果,现在不光是使西方银行家“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成了“西方政治家们主要关心的问题了”。
放债和借债,究竟谁得利?光算经济帐,还是应当算一算政治帐?今天给苏联输血加油,明天又会得到什么报应?这样的问题,对于西方来说,的确是再也不能回避了。


第6版()
专栏:外论摘要

西方向苏联放债弊多利少
最近几个月来,许多西方银行家对于东方集团(即苏联、东欧——编者注)欠资本主义西方的钱的数字日益增长越来越感到不安。它们借债的速度之快和借款的数额之多,使许多观察家感到吃惊。一九七○年,苏联欠西方的纯借债数字估计为十七亿美元。但到一九七五年,私营银行界人士认为,苏联实际的纯借债数字更接近于一百八十亿美元。
由于东欧集团作交易搞得很神秘,因此很难判断东方集团(即经互会)同西方的财务交道有多么大。
国际银行界的其他一些人士认为数字更高些,在四百五十亿至五百亿之间。
西方大量借钱给东方是在七十年代初期出现缓和局面的时候开始的。西方政府和银行家都争先恐后地向苏联贷款。
这些贷款的一大部分用于买美国和加拿大的谷物和买西欧的肉类。其余大部分用于资助购买西方的技术。
只是在现在,当对缓和的激情开始渐渐消失时,西方银行家们变得不太愿意继续进行这种规模的贷款了。
目前,整个问题进入了一个政治辩论的领域。因为越来越多的西方战略思想家认为,西方的援助和先进技术正被苏联用来加强其军事机器。
随着东方集团债务的不断增加,这个问题渐渐主要不是西方银行家们关心的一个问题了,而是西方的政治家们主要关心的问题了。(一九七七年一月二十三日英国《星期日电讯报》)(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苏修借助西方解决困难
仅仅在一九七六年头六个月里,苏联对西方的贸易已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二,达到了一九八○年的计划指标,而对经互会国家贸易增加不到百分之七,与第三世界国家贸易则下降了百分之九。
莫斯科向西方劲头这样大的出口努力是因为它急需进口大量粮食,进口粮食的负担超过了其他一些负担,这就使它已经是困难重重的财经状况更加恶化。尽管苏联这样大幅度增加对西方的出口,但仍然阻止不了它与西方贸易逆差的增长,一九七六年六月为止,对西方贸易逆差高达三十亿美元。
多年来,苏联的工业还是没有能力大量生产可在国际市场上出售的商品。苏联对西方的出口主要是液体燃料和其他原料,其中石油比重在不断地增加。为此,苏联唯有减少对经互会国家的义务才有可能增加向西方出口石油。苏联对经互会国家已经商定的石油供应量也要削减,并对经互会国家施加压力限制它们的消费量——这一切都是为了要有尽可能多的石油来向西方换取可能多的外汇。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英国
《苏联问题分析》双周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