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小煤矿办成工农业的“小粮仓”、“小银行”
在中央关于“扭转北煤南运”的方针指引下,广东阳山县委带领广大群众掀起找煤办矿的热潮。现在,全县二十个公社中,有十七个公社办起了小煤矿,去年生产原煤四十万吨,有力地支援了农业。
阳山县委坚持围绕农业办煤矿,办好煤矿促农业,既发展了煤炭工业,又壮大了集体经济。全县用自己生产的煤炭,办起了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钢铁、水泥、化肥等二十五个县办企业,一九七六年的总产值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三倍多。与此同时,社队企业的总产值也成倍增长。
小煤矿和其他小工业的发展,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资金。几年来,先后用这些资金兴修中小型水利工程三千多项,建成小水电站八十二座,还购置了大中小型拖拉机三百多台,汽车十台,各种农业机械五千多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过去,阳山县年年吃粮靠外援,现在,基本上改变了落后面貌。贫下中农说,小煤矿是发展“五小”工业的“小粮仓”,又是发展农业的“小银行”。
去年,“四人帮”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的妖风吹到了阳山。他们攻击大办小煤矿是搞“唯生产力论”,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县委坚决顶住这股妖风,大张旗鼓宣传开发江南煤矿的意义,全县提前四个月完成了全年生产原煤计划。今年一月,原煤生产又比去年同期有很大增长。


第3版()
专栏:

杨梅山矿作出新贡献
湖南省资兴矿务局杨梅山小煤矿连续七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一九七五年原煤产量按设计能力翻了一番,一九七六年又提前二十五天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一九七一年二月,华国锋同志主持湖南工作期间,亲手把学大庆先进单位的奖状授予这个矿,勉励他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技术改造,大挖老矿潜力,为扭转北煤南运作出新贡献。
杨梅山煤矿过去曾被人认为“窿老山空,资源枯竭”。为了挖潜力增加产量,矿党委带领工人钻老窿,闯“禁区”,寻找资源。在新总井一个采区,工人们顺着一条薄煤线,侧着身子挖出一百三十多米长的探巷,找到了十三万吨煤炭。由老工人组成的探煤队,下小窑,钻老巷,爬掌头,三次到水牛山找煤探矿,走遍矿区,查遍了所有废采区,终于找到了大量的煤炭资源,使老矿更新了。
有人说,杨梅山“矿小条件差,难搞机械化”。矿工们不信这一套。他们决定自己动手,土打土闹,干啥革新啥,缺啥制造啥。机修厂工人深入井下调查研究,利用废钢铁浇铸零件,采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加工部件,终于试制成适合当地鸡窝煤矿的简易小型电溜子,实现了采煤工作面运输机械化。几年来,全矿制造小探煤钻、矿车等三百四十多件,还修理改造二百一十台旧机械设备,使采、掘、运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


第3版()
专栏:

合山一矿变四矿
广西合山煤矿广大职工响应中央关于“扭转北煤南运”的伟大号召,深入开展学大庆、赶开滦群众运动,大搞技术革新,大挖潜力,一九七四年原煤产量比原设计能力翻了一番。去年,广大职工坚决抵制“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继续革命不停步,使原煤产量达到一百八十八万吨,等于文化大革命前一九六五年的三点九倍,一个合山矿变成近四个合山矿,成为全国煤炭战线的一个大庆式企业。
合山地区由于水文地质复杂,涌水量大,海拔七十米以下被划为采煤“禁区”。为治服“水老虎”,群众创造了一套防、排、堵相结合的防水治水方法,打开“禁区”,向深部煤层挺进。到一九七六年底,全矿已在“禁区”内打了巷道十二万米,采出煤炭五百多万吨。
合山矿过去只有十几台残旧的设备,全靠人力装煤,手工装岩,手推车运煤。要大干快上,就必须大搞技术革新。机修工人豪迈地说:“困难吓不倒英雄汉”。他们奋战十六个昼夜,制造出六百吨的油压机,为制造其他设备创造了有利条件。几年来,他们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土打土闹搞了四百六十四项革新,制造水泵、绞车、皮带机等机械设备三千多台,使采、掘、运的机械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合山矿区狠抓了五对生产矿井的提升、运输、供电、通风系统的改造。他们用铁锤钢钎,人工撬打,改造了二千二百米巷道,用电机车代替人力推车,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他们还对井口车场和提升系统进行了改造。由于井口运输实现了机械化,运输能力由每小时六十车增加到一百车。整个矿井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多。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编后

让小煤矿遍地开花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中央关于“扭转北煤南运”的方针,充分反映了亿万人民开发江南煤炭资源的意愿,极大地鼓舞了江南人民的斗志。在声势浩大的找煤办矿运动中,在很短时间内,江南几省都找到了煤。新煤矿不断开发,许多小煤矿越办越好。这对于改善煤炭工业的合理布局,加速建立江南地区独立的工业体系,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对于支援江南九省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都有重大的意义。
英明领袖华主席十分关怀的江南煤田的开发,是当前搞好我国煤炭工业布局的重点。各级党委正在进一步调动江南人民大办矿业的积极性,立足当地资源,一手抓新建,一手抓改造,大搞技术革新,努力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许多事实说明,只要认真贯彻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小煤矿就会越办越多,江南煤田就会多快好省地得到开发,早日实现中央关于“扭转北煤南运”的英明决策。


第3版()
专栏:

书记挂帅 加强领导
湖北农田基本建设出现新高潮
据新华社武汉一九七七年二月四日电 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湖北省七百八十多万农田基本建设大军,顶风雪,战严寒,劈山平岗,筑坝开渠,改河造田,平整土地。从大别山麓到长江两岸,从江汉平原到鄂西山区,到处都有农田基本建设工程。许多地区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湖北省的农田基本建设从去年秋后已经开始。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传达,把全省农田基本建设推向了新的高潮。这些天来,各地通过召开干部会、广播会,举办学习班,把大会的精神迅速传达到广大干部和群众,还有许多地方派代表深入到边远山村和农田基本建设工地,直接向干部和群众传达,做到家喻户晓。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华主席的重要讲话和陈永贵副总理的报告,迅速掀起了一个学习、宣传、落实大会精神的热潮,打响了深揭狠批“四人帮”的人民战争。各地都把农田基本建设当作一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来办,书记挂帅,加强领导,修订规划,增添措施。许多地区的领导同志还带领机关干部,深入到各县、社、队农田基本建设工地,和广大群众实行三同,促进农田基本建设更加蓬勃地向前发展。
深揭狠批“四人帮”的斗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地处江汉平原的荆州地区,目前投入冬季农田基本建设的人数达到二百万人,平整土地、改造低产田,都大大超过去年同期的工程量。山区坚持以改土为主,改造现有平坝地,大搞坡地改梯田,建设稳产高产田,同时治水、治山,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把蓄、引、提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农村小水电。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经完成土石方六亿七千多万方,坡地改梯田三十多万亩,旱地改水田十一万亩,平整土地一百三十万亩,造田造地四十万亩,改造低产田和深翻土地、园田化等一百三十多万亩。


第3版()
专栏:

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
内蒙古农牧区掀起农业学大寨新高潮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以后,内蒙古自治区迅速掀起了宣传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热潮。各族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和华主席的重要讲话以及陈永贵副总理的报告,深揭狠批“四人帮”篡党夺权和破坏农业学大寨的罪行。各盟市、旗县、公社、生产队,对照大寨、昔阳,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纷纷制订和修改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规划。
现在,由自治区和各盟市、旗县干部组成的农业学大寨宣传队两万八千多人,已开赴农村牧区生产第一线。广大干部和群众不畏天寒,开山撬石,打井修渠,为改变生产条件大干苦干。自治区主要粮食产区乌兰察布盟十五个旗县,有六十多万人奋战在农田水利建设工地上。全盟去冬以来开工的工程有一万二千七百多项,现在已完成三千九百多项。全区各地检修农机具,积肥送粪,平整土地等各项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也在积极进行。地处河套灌区的巴彦淖尔盟,全盟总动员大搞肥料会战,全盟积的肥料已保证了一百五十万亩春小麦每亩万斤肥的需要。牧区的各族干部和牧民,在积极围建草库伦的同时,合理安排劳力,紧张地投入了抗灾保畜和接产冬羔的战斗。


第3版()
专栏:

雷锋精神浇开大寨花
——某部九连“学雷锋小组”支援农业学大寨的事迹
沈阳部队某部九连和黑龙江省阿城县玉泉公社矿山四队是邻居。九连的“学雷锋小组”和矿山四队的广大社员,从一九七五年五月起就共同战斗在农业学大寨的第一线。那时,矿山四队刚学习种水稻。有一天,战士陈贵芝和周家桥外出办事回来,路过四队的地头,这两个从江苏稻区来的年青人,发现社员们有些干得不对路。一打听,原来是四队社员为了给国家多做贡献,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把旱田改水田,才开始种水稻。因此,干起来还不太入门。小陈和小周想起雷锋同志在看病回来的路上,不管肚子疼,主动帮一个小学建筑工地推车运砖的事迹,认为自己应该象雷锋那样,主动帮助生产队种好水稻。从此,凡是九连的休息日,四队的水稻田里,就增加了两位“新社员”。他们同社员边干边唠,小周根据家乡的经验,把散播和插秧两种方法做比较,使社员明白散播既不利于水稻分蘖,又不利于田间管理,不如插秧好的道理。这个队就全部改成了插秧。刚开始插秧,许多社员不懂要领,往往秧苗插下去,又浮上来。小陈他们就手把手地教,帮助社员很快掌握了插秧技术。
小周和小陈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生产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夺取农业大丰收上。南方和北方的地理、气候不同,水稻生长的规律不完全一样。为了摸索出当地切实可行的种植经验,小陈和小周向生产队要了一亩地作试验田。他们把七高八低的地整得平平展展,把地里的石头砖块拣得干干净净,又从营房挑来大粪,撒在田里,放水插秧。他们根据北方特点,对株距、行距、每一穴的苗数、水的深浅,以及什么时候施肥、灭虫、除草等一系列问题都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实践。他们每天早上三点就下地,干到营房里起床号响,才跑回去出操,从不耽误连队的正常工作。五月北方的早晨,仍然是寒气袭人,水田里冻着冰碴,两个战士光着脚,在田里干,两脚冻红了,冻麻了,毫不在乎。社员见了,又喜欢、又心疼,都要把自己的水靴脱给他俩穿。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五个月的辛勤劳动和精心管理,试验田亩产高达一千二百多斤。水稻丰收了,小陈和小周初步摸到了在寒区种水稻的规律和特点,心里有底了。四队的社员在试验田里,也学到了种植、管理水稻的技术。
正在他们准备来年大干一场,夺取农业大丰收的时候,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召开了。在华国锋同志“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战斗号召鼓舞下,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新高潮。在这火红的岁月里,“学雷锋小组”也由原来的两人增加到六人。
在连队党支部的支持下,“学雷锋小组”运用试验田的经验,向生产队提出了一个个合理建议,同他们并肩战斗。
队里土地不平,军民并肩平整土地,把全队八十一块小田连成十一块大田。
四队用的是井水,比较凉,对水稻生长不利。军民并肩挖了八百多米的晒水渠,先把井水抽到渠里,经过日晒,提高水温后再灌入田里。
“学雷锋小组”的同志们帮生产队干了这么多活,却从没有拉下一堂课、一个训练日。
“学雷锋小组”的星期天,就是支援农业学大寨大干的一天。他们坚持这个制度,风吹不动,浪打不摇。雷锋的精神,社员的汗水,滋润着稻苗茁壮成长。可是,正值分蘖时节,严重的旱灾袭来了。连续六十多天滴雨未落,稻田干得裂开了一寸来宽的缝,眼看着葱绿的稻苗一天天变黄了。正在这节骨眼上,“学雷锋小组”的同志们赶来了,他们用脸盆、水桶、饭锅,从营房的水井里打来水,浇到田里。久旱的稻田,一盆水倒下去,很快就渗没了,但是,他们并不气馁,他们一边干,一边鼓励社员说:“大寨人当洪水冲垮了苞米田后,他们没有趴下,而是用手一棵一棵地把苞米扶起来,夺得了好收成。我们也一定能够用脸盆、水桶救活稻苗,夺得好收成。”军民团结战斗,硬是靠脸盆和水桶,战胜了干旱。
这一年,四队水稻亩产平均八百五十斤,跨过了“长江”。年近六旬的周大爷,手捧圆鼓鼓的稻谷,赞叹地说:“今年有这样的好收成,粒粒稻谷都有‘学雷锋小组’的心血、汗水啊!”丰收的喜讯,象长上了翅膀,带着“学雷锋小组”的事迹,传到远庄近屯。生产队写感谢信表扬他们,宣传队演节目歌颂他们,连队党支部也作出了“向‘学雷锋小组’学习”的决定。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