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橄榄枝换成了剑
——从苏修有关卫国战争题材作品看新沙皇的侵略性
严军
任何文学艺术都是一定的政治路线的反映,都是为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从赫鲁晓夫叛徒集团上台迄今,苏联文坛上,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一直据有相当显赫的地位。乍一看,这个题材的作品似乎千篇一律: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等等。可是略加品味,就会发觉在这千篇一律中,却大有不同。
转折发生在六十年代中期。它把苏修的卫国战争题材文学分成前后不同的两个阶段。
六十年代中期以前,赫鲁晓夫狂叫必须放弃战争(包括正义的人民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否则,“任何一个小小的局部战争,都会成为引起世界大战的火灾的星星之火”,“会毁灭自己的诺亚方舟——地球”。顺应赫鲁晓夫的调子,苏联文坛上宣扬战争恐怖与反对战争的声浪甚嚣尘上。《一个人的遭遇》(一九五七年)哭诉战争破坏了人的幸福;《生者与死者》(一九五九年)把战争称为“该咀咒的生活”;《第三颗信号弹》(一九六一年)干脆骂道:“去它的吧,战争!”它赌咒“战争不会再有了,不应该再有”,宣扬“这场战争已经是最后一次了”。到了六十年代后期,这类文字渐渐销声匿迹,代之而起的是另一种腔调。《最后一个夏天》(一九七一年)扬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毕竟未必是最后一次”。《围困》(一九六八年——一九七五年)的作者认为写卫国战争的意义就在于世界大战“不仅是我们过去的问题,也是我们现在和将来的问题”。准备战争的鼓噪与日俱增。
打仗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回答也是前后不同的。一九六二年的《坦克排成菱形冲来》说是“想活”,因为两军对垒,“不是我打死你,就是我被你打死”。而一九六九年的《热的雪》则不然,它的回答是:要“赢”。这部小说里有一道命令,叫做“忘记死亡”。为了赢,个人的生死必须置之度外。《最后一个夏天》中的塔雷津师长,就是根据这种思想设计出来的一个人物。他在牺牲时,“没有时间考虑到死。在最后一秒钟,他还在考虑如何把炮弹打进德国人强击炮的装甲钢板里去”。《这儿黎明静悄悄》(一九六九年)中的几个女战士也一样,压根儿就和“想活”绝了缘,在战斗中“毫不犹豫地贡献了年青的生命”。
写战争,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死。可是原先,死受到无情的鞭笞,它被说成苦难的极限。死,中断了人的生命,断绝了他的子孙。真是哀莫大于死。而后来,死却受到了颂扬,成了英雄主义的顶峰。《最后一个夏天》宣扬,一个军人“在战斗中死去”,“就死得其所”。《活到黎明》(一九七二年)也高唱,军人的光荣牺牲将造福未来。
前期的作品不乏战死沙场的画面。不过,那时,死只是环境的必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后期的作品往往在生与死之间提供选择的可能。《方尖碑》(一九七二年)中的莫洛兹可以生,但他宁愿死,“自觉自愿地”“把生命送上了断头台”。《活到黎明》中去敌后执行任务的伊凡诺夫斯基舍弃了生还的机会,为“履行自己军人的义务”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作者吹捧他们的死表现了高度的自觉,非同寻常,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修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从祈祷和平变为鼓吹战争,绝非偶然。它反映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集团不同时期的政策。这伙叛徒篡权之初,为了磨灭苏联人民的革命意志,瓦解苏联人民的革命警惕,把社会主义的苏联推上修正主义的轨道,尤其重要的是,当感到自身力量尚不如美国时,他们认为打仗于己不利,就竭力宣扬“和平主义”、“活命哲学”,以稳住自己刚刚窃踞的地位,保住自己的利益。后来,在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中,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赶了上来,并在常规军备方面超过了美国,新沙皇便野心勃勃,虎视眈眈,要用剑与火来重新瓜分世界,要驱使其臣民为它侵略扩张卖命效劳了。
苏美争霸,争到头来就得打仗。野心勃勃的新沙皇不仅在军备上,也在舆论上积极准备新的世界战争。文学是制造这种舆论的一条途径。自从卫国战争文学纳入苏美争霸的轨道,它对各种问题的新提法,无一不服从于莫斯科夺取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叫嚷苏联面临两个世界的“生死决战”,目的在于要全国作好战争准备;鼓吹为胜利而战,是要扇动人民为克里姆林宫火中取栗;赞扬为祖国而死,是想欺骗读者充当新沙皇的炮灰。冠对方以“恶”的罪名,动干戈加以征伐,这样的丑剧在捷克斯洛伐克、安哥拉、扎伊尔不是都上演过了吗?
苏联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灿烂的篇章。他们在这场反侵略战争中显示出来的英雄气概,将为人们永世铭记。但是,当今苏联文坛上那些以描写这场战争为内容的作品,名义上是“重视过去”,实际上宣传的却是如何去为新沙皇称霸世界打仗。在这儿,军国主义的毒素包上了漂亮的装潢,煽动战争的狂热饰以华丽的词藻,一切罪恶的动机被涂上了一层灵光。比起一般的战争宣传,苏修的卫国战争文学确实更便于上市,也更具有欺骗性。
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克里姆林宫频繁地给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颁发全苏一级的奖金,鼓励文人们更卖力地为苏联的侵略扩张鸣锣开道。近来,苏联文艺界的头目进一步提出,要利用卫国战争题材,大写苏军的“解放使命”。对于这种野心毕露、咄咄逼人的喧嚷,人们很应当警惕。
世界战争的因素正在增长。从苏修的卫国战争文学的变化中,人们不是已经清楚地看到这种明显的动向了吗?


第6版()
专栏:国际随笔

历史的报应
何江
宗教迷信里有一种因果报应论,即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说法,当然是唯心主义的。因为在社会生活中,行善者未必得善报,作恶者却未必不得善终。希腊寓言中农夫救活冻僵的蛇而被蛇咬的故事,就是对报应论的否定。
但从人类历史来看,是存在着某种类似报应的规律的。这实际上是指历史运动中的因果关系和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马克思在评论一八五七年英国在印度本地人中招募的雇佣军的反英起义时说过,“人类历史上存在着某种类似报应的东西,按照历史上报应的规律,制造报应的工具的,并不是被压迫者,而是压迫者本身。”
马克思当时举了两个例子:第一次打击法兰西君主政体的是贵族而不是农民;印度的起义是由英国人精心培育的雇佣军而不是由受尽英国人折磨的村社农民发动的。在实际生活中,有更多的例子,可以证实这样一种类似报应的规律。
远的不说,就说二次大战以后吧。美帝国主义用大量军火武器“援助”蒋介石屠杀中国的革命人民,中国革命人民却正是用这些美国武器消灭了蒋家王朝,把美国侵略势力干净彻底地赶出了中国大陆。美帝国主义为了称霸世界,一再发动侵略战争,然而正是这些侵略战争削弱了美国的力量,使它的称霸世界野心成了一场场春梦。
现在轮到后起的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来领教这个历史报应的规律了。举例来说,苏联用武装干涉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而布拉格街头苏联坦克的隆隆声却唤醒了东欧千千万万的人民,使他们看清了自己所处的悲惨地位,懂得了要怎样进行斗争。苏联为了同美国争霸,抢占战略要地,在中东、非洲疯狂进行控制、干涉、渗透、颠覆等等侵略扩张活动,然而正是这种控制、干涉、渗透、颠覆活动使它从一个又一个国家滚了出来。苏联想用控制埃及来达到保持中东不战不和的局面,以便它同美国争夺中东,然而正是埃及摆脱了苏联的控制,进行了一九七三年十月之战,打破了不战不和的僵局。苏联利用雇佣军对安哥拉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把安哥拉变成它的殖民地,然而正是这支雇佣军的存在,使安哥拉成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背上的一个沉重包袱和它的活罪证……。由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异常革命的性质,历史发展的进程十分迅速,一年当中引起的变化和革命要多过以往整整一个世纪,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得到的历史的报应必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向它的反面转化。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侵略扩张来说,这个转化所需要的条件,就是它们帝国主义真面目的暴露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国人民的觉醒和斗争,而这种暴露、觉醒和斗争,尽管过程可能有长有短,却是必然要发生的。历史的车轮已经驰过了一个又一个帝国的废墟,它让人类凭吊超级大国的废墟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


第6版()
专栏:

克里姆林宫辞岁曲
池北偶
腊残岁尽更添愁,
一年往事难回首。
看国内,
皱眉头。
粮食收成打折扣,
有了大炮缺黄油。
到处借债受奚落,
“发达社会”丢尽丑。
“精神病院”患人满,
“全民国家”名声臭。
太平日子何尝有?
屁股坐在火山口。
吹牛白吹牛,
遮羞难遮羞,
扯住衣襟露出胳臂肘。
望国外,
眉头皱。
“缓和”把戏看客稀,
“裁军”假药难销售。
特务间谍多落网,
雇佣卒子碰破头。
红海之滨呼反霸,
非洲角上响怒吼。
“天然盟友”现本相,
超级大国栽跟斗。
被轰的被轰,
挨揍的挨揍,
画虎不成反类丧家狗。
一声长吁,
几回短叹,
多少哀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但愿从今交好运,
万事如意皆顺手。
怕只怕无可奈何花落去,
来年落花还依旧。


第6版()
专栏:世界一角

纳沙布地角的灯塔
向光
从日本根室市往东,车行四十五分钟,就可到达北海道东部根室半岛最东端——纳沙布地角。这里是有名的浓雾地带,早在一八七二年就设立了著名的纳沙布灯塔。一百多年来,灯塔光芒四射,为过往航船和出海渔民指引着航向。
冬天,纳沙布地角北风凛冽,寒气逼人。来自北方鄂霍次克海的寒流,带来了大量流冰,把根室半岛几乎包围。这时节,船只不能航行,海峡不能通过,港口开始沉睡。然而,好些年来,不管春夏秋冬,人们在这里看到的,却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所制造的无比冷酷的现实。
被苏联霸占的日本北方四岛之一的齿午群岛,就在纳沙布地角眼底。隔着一条狭窄的珸瑶瑁海峡,属于北海道的贝壳岛与它相距只有三点七公里。每当天气放晴、雾散云消,岛上景色历历在目。所谓的日苏国界,就在不到两公里远的水面上。界线那边,不时有苏联舰艇和监视船游弋。出海的日本渔民稍有“越界”,就会被这些舰艇或监视船以“侵犯领海”的罪名拘捕,轻则罚款,重则毒打或长期关押。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得不到保障。出海的渔民提心吊胆,家里的亲人忧心忡忡。被苏联赶出家园的北方四岛居民,更是有家归不得,流浪他乡,在痛苦中艰难度日。
从北方领土被赶出家园的日本人民,为了表达收复北方领土的坚强意志,为了便于眺望亲爱的故乡,于五年前在纳沙布地角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两层建筑物——“望乡阁”。这里设有望远镜、雷达和巨大的砂盘模型。在资料馆内,还陈列着记载北方领土史实的宝贵资料。每年,数以十万计的日本各阶层人民,前来这里眺望祖国的北方领土,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发出收复四岛的誓言。正因此,这里成了日本人民收复北方领土群众运动的一个中心。到这儿来的,有争取收复北方领土群众运动的积极分子、政府官员、国会议员,有老人、妇女和儿童。晴天,他们登上“望乡阁”,凭栏眺望苏联霸占的北方四岛,义忿填膺;雾天,他们通过雷达屏幕观看北方诸岛的方位,心如刀割。有时人们突然看到一艘苏联巡逻艇闯来,在日本渔民采集海带的作业区横冲直撞,甚至蛮横地把他们的亲人抓走,不禁怒火中烧!
近年来,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的运动不断高涨,广大日本人民发出了更加强烈的“还我北方领土”的忿怒吼声。屹立在纳沙布地角的灯塔,正是日本人民坚强不屈地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的象征。(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古城堡下话今昔
明远
斯德哥尔摩以西六十公里,有一座名叫格里波斯霍尔姆的古城堡,它是十六世纪时瑞典王国奠基人瓦萨国王兴建的。城堡座落在梅腊莱湖滨。碧波潋滟,环绕着以四座高大楼塔为主体的古堡。雄伟的红色建筑,被湖对岸苍翠的山峦衬托着,恍似一幅风景画,每年吸引着十几万游客。
我们在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到这里参观。信步跨过原始的小吊桥,进入城堡的大门,蓦地震耳的“呼拉”声从游客中传来。我们好奇地赶了过去,只见人们围着两门大铜炮,炮旁立着一个白色大木牌,上面写着“这里展出的两门大炮,是一五八一年和一六一二年从俄国人手中缴获的”。几个年轻瑞典人,有的踩在炮尾上,有的正向围拢的人群讲些什么。侧耳倾听,他们忿忿然议论说:“俄国沙皇太贪婪了,太霸道了……”“就是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些家伙……”。
经打听,方知这几位青年来自瑞典在波罗的海上的哥特兰岛,都是岛上的渔民,今天来城堡参观,一进大门就见到这两门俄国大炮。他们先是为自己祖先战胜老沙皇而自豪欢呼,但是亲身体验到的新沙皇的所作所为,又不能不使他们愤怒满胸膛。
由于哥特兰岛地位重要,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横行霸道,以大欺小,硬要把它的大陆架划到哥特兰岛的东岸,妄图进一步把哥特兰岛也霸占过去。苏联的蛮横无理,早已激起瑞典举国强烈不满和愤慨。这几个青年接着愤怒控诉了苏联拖网捕鱼船队无视瑞典的主权,时常闯入哥特兰岛附近非法捕鱼的罪行。苏联渔船甚至夜间偷入瑞典的领海,丧心病狂地使用仅有瑞典规定规格三分之一大小网孔的拖网,妄图把瑞典的鱼群捞尽捕绝。尽管瑞典军方和海关应渔民的正当要求,曾对苏联捕鱼船队采取了措施,但苏联捕鱼船队仍死皮赖脸,继续入侵瑞典海域。
这几位渔民,还向人们述说,苏联不但派渔船前来偷鱼,而且时常有间谍船只侵入瑞典的军事防区。瑞典政府当局为此几乎年年都要向苏联提出抗议。年轻渔民接着说,每当瑞典军事演习时,总会有来自波罗的海东岸不明国籍的潜艇“光临”监视,有时甚至深入到哥特兰岛首府维斯比海岸三四百米的地方。这些不速之客往往等到尝了瑞典给他们的深水炸弹后才悻悻然离去。几位年轻渔民对此种种表示出无比愤慨,其中一位生气地把拳头朝着炮身狠狠地一击,他高声地说:“我们脚下踩的不正是从俄国缴获的战利品吗!”于是人群中“呼拉”之声再起。
我们对瑞典这段历史并不十分了解。在场的一位叫安德逊的教授介绍说,波罗的海东岸一带的广大土地,直到十八世纪前,都是瑞典的版图。沙皇们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改变其内陆国的不利地位,从十六世纪起,就不断地和瑞典作战。一五八一年,伊凡雷帝在现在爱沙尼亚的纳尔瓦,被瑞典国王约翰三世的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此后,瑞典国王卡尔九世及其儿子古斯塔夫二世都曾先后和沙皇交手,打过不少的胜仗。这里两门铜炮就是那时缴获的。到了一六二三年,古斯塔夫二世把这每门七吨半重的家伙,弄到这个行宫来,以这两件战利品作为城堡的装饰。这两件东西,经过三百多年的冷落,今天在这个游览胜地,正好成了成千上万瑞典人温故知新、警惕新沙皇侵略的好教材。
我们说话间,只见那几位哥特兰岛的渔民,一个个骑在炮身上。其中一位轻蔑地说:“就是北极熊,我也要把它擒来,骑在它身上,让它乖乖地当我的俘虏。”于是游客中又响起了一阵哈哈大笑……。
这时候,仰望城堡塔上黄蓝两色的瑞典国旗,在灿烂的秋阳照耀下,正迎风飘扬。我们自然而然地感到,她是瑞典人民独立、主权、不畏强暴和自豪的象征。而这古老的城堡,此刻也显得年青和更庄严了。


第6版()
专栏:国际副刊

非洲的猴面包树
在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地区,有大片草地和稀疏分布的伞状灌木。但也能看到一种高大粗壮而奇特的树,这就是波巴布树。因为猴子(特别是狒狒)很喜欢吃它的果子,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猴面包树。
猴面包树是木棉科植物,与我国广东、云南的木棉树是“近亲”。树叶和木棉相似,果实的形状和木棉树的果子差不多,但较之长大。果肉富淀粉质,可溶于水中作清凉饮料,掺到牛奶、麦片粥或其他食物中,可作酸味调剂或调味品,味鲜美。有些地方把种子发酵或晒干作为食品。果、叶、树皮均可入药,具有收敛性。树皮的纤维可制绳子,也可编织或造纸。硬果皮可作水瓢、盛酒和盛其他东西的用具。
猴面包树的繁殖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由于这种树寿命长,即使每五十年甚至一百年有一次萌发成功,也不会绝种。
正因为猴面包树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当地人很少砍伐。但是,在殖民者侵入后,由于开矿和进行经济掠夺,猴面包树遭到大量砍伐。现在许多非洲国家采取措施进行合理规划和人工繁殖,使猴面包树得到很大的发展。
丁上


第6版()
专栏:外国谚语

外国谚语(美国)
*狼虽掉牙,凶性不改。
*甜言蜜语,是魔鬼射向心脏的箭。
*豺狼朝圣不可信。
*恶人的恨虽可憎,恶人的爱更危险。
*口吐甜言蜜语,难使嘴巴变甜。
*有的人用说大话来掩饰恐惧。
*狐狸说教,意在偷鸡。
*思危才能居安。
*一人发财,万人破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