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听不到不同意见怎么办?
本报讯 据《河北日报》报道:前不久,赞皇县楼底公社党委召集了一次大队党支部书记座谈会。座谈的题目是:听不到不同意见怎么办?
听不到不同意见,不一定是没有不同意见。那末,为什么听不到不同意见呢?
丈石岩大队党支部书记张太小说:我刚当支部书记时,觉得自己年轻,腰板软,遇事吃不准,委员们的意见,我都能听。后来,工作熟悉了,多少算有了点经验,个人作主的事就多起来了。一开会,我就先把自己那盘“菜”往外端。别人讲话合自己口味的就听,不顺自己心眼的,就冷不丁地给人家两句话头子。支委们见我挺倔巴,觉得反正说话不顶用,有的干脆就不言声了。这样一来二去,不管大事小事,都是我说了算。今年春天,我让人从外地弄来了一些玉米优良品种,没和其他支委商量,就硬当家种了四十多亩。不料想这种玉米在俺这儿“水土不服”,秋后一算账,比去年减产一万多斤。群众意见可大啦!
学习党的十一大文件,深入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罪行,俺们联系这件事,共同总结经验教训。有的支委说,原来我就看着不对头,思谋着先试种点,如果行的话,再推广也不晚。我问他,当时为啥不提意见?他说,你那脾气谁还不知道,提多少意见,你也听不到耳朵里边去。这话对我教育很深,使我认识到,听不到不同意见,不是说别人没有意见,是因为平时自己不让人家讲话,不愿听不同意见,所以人家有不同意见也就不愿说或不敢说了。
打这以后,我注意发扬民主作风,开支委会的时候,尽量先让大家发言,不管是相同意见还是不同的意见都耐心听;就是错误的意见,也让人家说透。支委们见我变了,有啥话都敢当面鼓对面锣地讲,积极出主意想办法。
有的人在会上不发言,是不是就没有不同意见呢?不见得。那末,怎样才能更广泛地听到各种不同意见呢?
软枣会大队党支部书记秦全贵说:一次,开支委会商量搞农田基本建设的事。大家一致主张垫河滩造地。这需要从山上取土。怎样把土运下来?多数委员的意见,是从山岗上往下修一条斜路,用小车把土直接拉到河滩。支部副书记赵兰祥,一直没吭声。这个同志早先开会总爱打“头炮”,这回为啥卡了“壳”?
散会后,我就找他谈心,问他有啥想法。兰祥说,垫河滩造地,我同意,就是运土的办法不好说。第二天,我又和他一起到现场转了一遭,实际看了看,他才一五一十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是不是可以从山岗上往下倒土,场面大,人手能施展开,省工省力还安全。我一听,是个好主意,随后就召开了支委会,重新定了方案。结果,比用原来设想的办法,省一半工还多。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当“班长”的不能光等着不同意见找上门来,还要找上门去征求意见。这几年,我在这方面也摸索出了点规律。你看吧,凡是在会上不表态的,去走访走访,八成他心里有疙绊。有的怕跟“班长”的意见闹顶了,有顾虑不敢讲;有的见多数人意见一致,自己再出一杠子,落个“少数派”,不愿讲;有的考虑不大成熟,怕说错了受埋怨,不想讲。不管那种情况,我都坚持会下谈心,个别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反正得要你把话说尽。


第3版()
专栏:编后

这个题目想得好
听不到不同意见怎么办?这个题目想得好。为什么听不到不同意见呢?是没有不同意见吗?不一定。人们的经历和看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对某些问题有不同看法,这是正常的现象。一个领导者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各种意见都发表出来。古语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可以减少主观片面性,对于开阔我们的眼界,依靠集体的智慧和经验,实现党委的正确领导,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近几年来,“四人帮”恣意践踏民主,流毒很广很深。有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人,自以为正确、高明,什么事情都要自己说了算,不愿意听也听不得不同意见,这样,人家就是有意见也不提了,因为提了也没用。张太小同志的体会,就很说明问题。
党的十一大号召我们恢复和发扬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用实际行动响应这个号召。要具有求言若渴的精神,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广开言路。在会上,要让大家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在会下,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那些有顾虑的同志也能把意见讲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3版()
专栏:党员来信

为什么要允许保留不同意见?编辑同志:
我们组织党员学习新党章时,发现有些同志对党内允许保留不同意见的问题,认识不清。有的同志认为,多数党员的意见一致了,少数人保留不同意见还有什么用?我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我们党的民主集中制规定: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在少数人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执行多数人通过的决议。不作这样的规定,党就不能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那末,为什么又规定允许少数人保留不同意见呢?因为思想认识问题,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少数人所持的不同意见,即使是错误的,在他们没有认识到以前,不能强制他们放弃。只有经过帮助和实践的检验,使他们认识到了错误,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才能做到思想上的一致。需要重视的是,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经过实践,如果发现少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或有某些正确的东西,多数人就应当接受正确意见或接受意见中的正确部分。可见,允许保留不同意见,是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可缺少的内容,有利于党内思想的一致,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北京市大兴县
东方红粮管所共产党员 杨先慧


第3版()
专栏:

不怕扣“白专”帽子 坚持走红专道路
——记青年化学工作者温元凯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很多同志都说:“打倒‘四人帮’,科学要大上,温元凯同志的革命精神应该发扬。”
温元凯是化学系的一位青年教师,共产党员。他原来是浙江绍兴县塑料厂技术员。一九七三年五月,调到中国科技大学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
温元凯在中学时候,就立志学好化学,为祖国争光。他勤奋学习,进步很快,在党的关怀下,这个普通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孩子,进了大学。他决心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都献给祖国的化学事业。在大学二年级,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开始了理论化学研究,并写出了有独创见解的学术论文。他把研究工作与社会主义建设大业联系起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研究。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下,小温因为钻研业务,被扣上“白专典型”、“修正主义苗子”的大帽子。有的同学为他担心,劝他:“别那么拚命钻研了,免得受气担风险。”小温说:“我是共产党员,树立的是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目标,钻研业务不是为我个人,我就要拚这个命!”一九六八年大学毕业以后,他一直在科研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坚持业余研究理论化学。
温元凯来到中国科技大学的第二年,“四人帮”以反“复辟回潮”为名,大批所谓“理论风”,向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实行反革命“围剿”。小温的耳边又听到“走白专道路”,“资产阶级接班人”的指责。他的研究工作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障碍。小温把自己选编的马列和毛主席关于自然科学的语录以及周总理关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指示,拿出来学习,看清了迎头刮来的这股风不正。他没有退却,干劲大增。这一年,他克服了许多困难,利用业余时间,普查了国内外从一九○七年以来理论化学方面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其中三千余篇做了抄录、摘要,并做了数千条索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理论化学积累了丰富资料。他还修改发表了自己的几篇学术论文,初步提出了理论化学中离子极化理论的定量模型、一套电负性新标度和离子晶体晶格能的新计算方法。同时,他和国内十几个科研单位、大学建立学术联系,利用假期参加了上海科研单位的理论化学研究。
温元凯很注意国内外化学发展的新动向,告诫自己:目前科学发展的速度很快,我的步子要加快,加快!他深知自己前进道路上横着两大障碍:一是个人的基础知识薄弱,二是缺乏指导。怎么办?他在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之外,抓紧点滴时间学习物理、数学、外文等基础知识。他出差或带学生到外地实习,总是在自己的行装里装上很多书籍,一有空就学起来。每到一处,只要当地有化学界的专家或有成就的化学科研人员,他就登门拜访,向他们请教,交流和讨论学术问题。他边学习,边总结,写了十几万字的笔记和文章。小温认为,这样一点一滴地吸收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不断改进学习和研究方法,就能弥补自己基础知识差的缺陷,较快地提高研究水平。
小温家在上海,每次休假,他都当作是一次很好的学习、研究机会。一到家,他就把整个假期的学习、工作时间安排好。在上海,他常去的三个图书馆,都离自己的家很远。为了多看些书,他清晨离家,带上饭,在图书馆一直呆到晚上才回家。
温元凯顽强地进行着研究工作。几年来,他处理了几十万个化学数据,发表了十六篇学术论文,编写、翻译了许多有关化学的资料,总字数达到二百三十多万。在唐敖庆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和鼓励下,他在理论化学的研究上做出了一定成绩,对离子极化理论的探讨也有较大进展,受到国内化学界的重视。打倒“四人帮”,在华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出现了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大好形势,温元凯浑身充满了战斗热情。他决心加快研究工作的步伐,更上一层楼,为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壮丽青春献农村
——记舍己救人的天津下乡知识青年屈路的先进事迹
一九七七年七、八月间,海河流域一连下了几场暴雨。霸县褚河港一带,地势低凹,满洼油绿茁壮的庄稼,受到严重的威胁。
褚河港公社褚河港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天津市下乡知识青年屈路,那些日子每天趟着积水,和大队干部一起,察水情,勘流向,制定防汛排涝措施;同贫下中农一块,疏渠道,围堤埝。她对知识青年们说:“现在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要向大寨人学习,灾害无所惧,抗涝夺丰收!”
可是,谁能料想到,八月十一日下午两点钟,屈路回村路过一条干渠时,为了抢救掉进深水的阶级姐妹、下乡知识青年王桂芬,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以农为荣,以苦为乐
一九七四年三月七日,天津长城无线电厂打字员屈路,响应党中央大办农业的号召,主动要求到霸县褚河港公社褚河港西大队插队落户。她在申请报告中写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是个城市青年,虽然已经进了工厂,但决不能认为改变农村面貌与己无关,我愿以农为荣,以苦为乐。”
屈路进村的第二天,队里正脱坯换炕。早晨,她刚吃完饭,挑起水桶就往外走。房东曹大伯见了,一把抓住扁担说:“屈路,你才进村,今个就干这泥水活可不行,呆两天再干!”屈路小辫一甩,笑着说:“大伯,我下乡是来参加生产的,可不是走亲戚的,怎么能呆着呢!”她从大伯手里夺过扁担,挑起水桶就走了。不少社员见她身体单薄,又头回干这么累的活,抢着要换她,她说嘛也不肯,半天挑了三十多担水,肩压肿了,不吭一声。贫下中农看这个新社员进村就这样拚死拚活地干,心里热乎乎的。一块干活的老队长赵忠兴心疼地说:“孩子,你初来乍到,就这么扑下身子干,可别伤了身子骨啊!”屈路坚定地说:“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练,为建设新农村,越苦越累心越甜。”
这年初冬,大队党支部计划在村西南挖一条七百多米长的大渠。刚准备动工,县里下达了海河配套水利工程任务,大部分男劳力和干部要抽调到工地。大渠还修不修?支部正在着急,担任大队党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民兵连副指导员的屈路站出来说:“请组织把这任务交给我们妇女吧!”屈路发动一百五十多个妇女,吃在地,干在洼。她抢着抡锤打钎破冻土,手起血泡不喊疼,虎口震裂不叫苦。她们奋战十天,动土八千二百方,胜利完成了任务。
一九七五年二月,屈路担任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担子重了,可她带头大干的劲头更足了。她和支部其他成员轮流到十二个生产队参加劳动。这年秋冬,在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她和党支部成员一起,带领贫下中农社员搬沙丘,造良田,削平大小沙丘一百多个,平整沙碱地四百多亩,打机井十六眼。
学而不厌,斗而不倦
一天晚上,屈路和团支部的王均宝等几个同志,在她屋里研究团的工作。小王问她:“路姐,你天天没黑带晌地干,这股劲儿哪来的?”屈路从桌上拿起几本马列著作和《毛泽东选集》,往小王跟前一放,说:“就从这!革命理论是最好的老师,能给人们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以后咱们一块学!”
几年来,人们常常见屈路下地时兜里装着学习文件和材料,休息时跟社员们一起学习。收工回来吃饭,她也是一手拿块饽饽,一手拿本书,一边嚼,一边看。跟屈路住在一起的小曹说:“屈路学习起来就忘了睡觉,就是一天有三十六个钟头,也不够她用的。”一天晚上十点钟,小曹到大队副业场上夜班,走时见屈路正聚精会神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凌晨四点下班回来,她见屈路还在灯下专心致志地学习。屈路以这种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选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中的三十多篇文章,写了许多心得体会和日记,大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水平。
屈路经常和支委一起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学习毛主席关于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指示,学习大寨大队党支部思想革命化的经验。通过发动群众,开门整风,党支部讨论制定了把看书学习放在首位,狠抓阶级斗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不吃请,不受礼等“约法七章”。几年来,党支部坚持定期学习制度,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批判资本主义倾向,抵制不正之风,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褚西大队第十一生产队各项工作长期上不去。一九七四年冬天,在公社党委的支持下,屈路和几名支委先后两次,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到这个队蹲点劳动、调查研究。一天晚上,看完《青松岭》电影以后,一位贫农社员跟屈路说:“我们队也有个‘钱广’式的人物。这几年,队里生产搞不上去,同他煽动社员搞资本主义有关……。”屈路顺着他提供的情况,深入调查了解,发现这个“钱广”式的人物经常拉拢干部,骗取信任,挑拨干群关系,把持了生产队的鞭杆子,把社会主义大车往资本主义道上赶。屈路发动群众夺回了鞭杆子,调整了领导班子,这个队的落后面貌很快起了变化。
一九七五年,正当大队党支部发动群众,为建设大寨式大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时候,屈路发现第十一生产队出工的人少了。经了解,这个队把集体的芦苇分到户里,由个人织席拿到集市上卖高价。党支部意识到这是资本主义倾向,必须坚决纠正。可是,有的干部怕得罪人,不敢抓。屈路说:“群众是要搞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路非堵死不可。”她同党支部书记于建学等,向群众大讲“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道理,学习华国锋同志《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报告,和干部社员一起批判资本主义倾向,提高路线觉悟。社员们自动把苇席卖给供销社,积极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战斗。
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在公社召开的欢庆胜利的大会上,屈路满怀激情第一个发言,衷心拥护华主席,愤怒声讨“四人帮”。她还利用去天津办事的机会,进工厂,跑学校,收集揭发批判“四人帮”的材料。她和其他支委商量,起草了批判“四人帮”破坏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四篇讲话材料,在政治夜校宣讲,使揭批“四人帮”的运动在全大队扎实地开展起来。为人民,象蚕一样吐尽了丝
屈路深深地爱上了褚西大队和这里的贫下中农。屈路在日记上写道:“为人民,象蚕一样吐尽了丝。”在唐山一带强烈地震发生的危险时刻,是她,冲进贫下中农的屋里,抱小孩,扶老人,组织群众安全转移;在抗震救灾的紧张日子里,是她,走东家串西家,一夜间七遍挨户检查防震措施;是她,组织和带领青年顶烈日,冒寒风,利用休息时间给烈军属、五保户、贫下中农抹房、挑水、扫院子;是她,把分给自己的白面、红糖送给有病的社员;又是她,不声不响地拿出自己的安家费和节省下的口粮,帮助有困难的贫农社员买药、治病。
屈路刚下乡那阵子,见有的贫下中农带病坚持劳动;有的怕耽误队上的活计,孩子有点小伤小病也不送医院治疗。对此,屈路动了心思:自己虽然不是医生,但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于是,她学习一些医药基本常识,特意自备了一个小药箱,每逢外出开会,就用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一点常用药品,放在小药箱里。只要她知道贫下中农哪户有病,总要热情地去看一看。缺什么药,她想方设法送上门去。
前年夏天,这个队有些孩子长黄水疮,好多日子也不见好。屈路特意托人从天津买来几盒土霉素药膏。一天晚上,大雨哗哗下个不停,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贫农社员赵忠仁夫妇正为身上害了黄水疮而哭闹的儿子焦急,只见屈路满身雨水,给送土霉素药膏来了,她说:“给虎子用着看看,不行再想办法。”赵忠仁接过药膏,没来得及谢谢,屈路说了声还到别的家有事,就随着手电的亮光消失在雨夜中了。
屈路对自己要求这么严,对一些人利用职权搞特殊化的行为,也坚决抵制。有一回,屈路去天津办事,一个认识的领导找她说:“你在村里是干部,又有名气,我打算让我的孩子到你那里插队,以后上调也好办……。”屈路乐呵呵地说:“到我们村插队我欢迎,但是上调我帮不了忙。”事后,有人对屈路说:“老领导找上门来,这么点事也不给办?”屈路严肃地回答:“无论谁找,符合党的利益的事难办也要办,违反党的原则的事容易办也不能办。”
屈路的不幸牺牲,使知识青年创业队失去了一位亲密的战友,使褚河港西大队失去了一位好书记。全村男女老少深切地怀念着这位把壮丽青春献给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英勇战士。知识青年创业队的战友们表示:一定要以屈路为榜样,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坚定地走上山下乡的道路,和贫下中农一起把褚西建成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乐园。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大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有关单位的协作下,研制成功JCY—2型精密激光测距仪。这种测距仪精度高、重量轻、操作方便、计算简捷。 新华社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