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为壮丽的事业谱写最美的乐曲
——记革命音乐家郑律成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
歌声在剧场里回荡。郑律成作品音乐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
幕布又一次拉开,观众惊奇的目光一齐射向舞台:台上出现的合唱队怎么几乎全是鬓发斑白的老同志?
热情的报幕员告诉观众,这支合唱队是由郑律成同志在延安时期的老战友组成的。当年,在宝塔山下,延水河畔,他们曾经跟郑律成同志并肩战斗过,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砸碎了“四人帮”强加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的精神枷锁,他们能纵情唱几首律成同志创作的延安时代的革命歌曲,感到格外亲切,格外高兴。这不仅表达了他们对粉碎“四人帮”这一大喜事的无比兴奋的心情,而且也寄托着对战友的深切怀念。六十多岁的吕骥同志领唱,李焕之同志指挥,瞿维同志钢琴伴奏,他们一气唱了《延安颂》、《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三首歌曲。激昂的歌声,热情的演唱,激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许多老同志以及郑律成同志的亲人,坐在台下,两眼噙着泪花,听着,听着,歌声把人们带回到那难忘的岁月。
(一)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了。就在这一年冬天,十九岁的郑律成来到了延安。
延安,是抗日的中心,是革命的圣地,全国各族青年怀着对真理的向往,从各地来到延安,又从这里把革命的火种带到四面八方。在那里,大家吃的是小米饭,住的是土窑洞。生活虽然很艰苦,可是到处都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到处都洋溢着热情和明朗的歌声,郑律成一到延安,就深深爱上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革命圣地。火热的斗争生活,一次又一次地激动着他年青的心。他日夜琢磨着,想写一支这样的歌:它应当是优美的、战斗的、激昂的,让人们用这支歌永远为延安歌唱。
一天的傍晚,郑律成参加了一个群众大会。散会后,他站在北门外半山坡上,看到成群结队的战友,沐浴着夕阳的余辉,奔向各自的岗位;正在操练的抗日战士,喊着响亮的口号,威武雄壮;全城内外,歌声四起……。一幅多么雄伟壮观的图画,深深地印在郑律成同志的心中。著名的《延安颂》,就这样在他胸中酝酿成熟。他请莫耶同志写好歌词,很快就谱出了乐曲。后来,在毛主席参加的一个晚会上,郑律成亲自演唱了这首颂歌。
《延安颂》表达了千百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真挚感情,象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从延安飞到前方,从解放区飞到国统区,直至海外。当时,很多人正是唱着这支歌,寄托着对毛主席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思念;许多国统区的青年正是唱着这支歌,披荆斩棘,冲破艰险,奔向延安,投入革命的洪流。直到最近,还有不少老同志写信给郑律成的亲人,倾吐他们对《延安颂》的喜爱之情,倾吐他们对战友郑律成的怀念。
(二)
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二年,郑律成一直生活、战斗在延安。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热情忘我地工作。曾经跟他在一起工作过的同志回忆说:“如果说群众的歌声象烈火,那么郑律成就是一颗火种。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爆发出烈火般的歌声。”郑律成在革命摇篮里逐步成长,一九三九年一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期间,他耳闻目睹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的故事,井冈山的业绩,遵义会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还有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辟根据地,打击日寇的捷报不断飞来。所有这些,都激动着年轻的郑律成,成为他音乐创作的食粮。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影响下,他同公木合作,写了《八路军大合唱》。郑律成把自己对毛主席亲手创建的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谱进了乐曲。他在曲谱的卷首亲笔题了八个大字:献给英雄的八路军。这部大合唱一九四○年在延安鲁艺首次演出,他亲自指挥,获得成功。这些歌,很快又传到了前方,传到了各个根据地。其中,《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以高昂激越的旋律,刻画了人民军队的英勇形象,表现了我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深受广大指战员的喜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指战员们高唱着“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同敌人拚死血战,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八路军进行曲》后来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一九四九年,在首都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时,这支名曲回响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以后,又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成为我们人民军队所向无敌的象征。
(三)
解放以后,郑律成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激流之中。郑律成在延安学习工作期间,曾多次幸福地聆听过毛主席的教诲。特别是毛主席一九四二年五月底亲自到鲁艺的讲话,更使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几十年来,他一直遵循着毛主席的教导,为工农兵而创作。他常说,要为壮丽的中国革命史实谱写最美的乐曲。他以满腔的热忱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歌颂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和英雄的人民的歌曲。翻开这位革命音乐家作品的目录,可以看到,他一生创作的十几部大型音乐作品和近三百首歌曲,几乎都是这类题材。他的作品紧密地配合了革命斗争的需要,为群众所传唱。为了创作更多更好的为群众喜闻乐听的音乐,他常常不辞辛苦地深入海岛哨所,雪原林场,水乡渔村,向群众学习,体验生活,构思作品。在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前线,他和志愿军战士并肩前进,在战壕里写下了《十赞志愿军》、《歌唱白云山》;在群峰叠翠的井冈山、文家市,他访问老赤卫队员、老贫农,参观革命纪念馆,写出了《秋收起义大合唱》;在滚滚的嘉陵江上,他和船夫们一起唱着号子拉纤行船,写出了合唱《江上的歌声》;在白雪皑皑的兴安岭,他和伐木工人一起采伐木材,写成了《采伐歌》、《兴安岭上雪花飘》等一组歌曲。他为海军战士写了《强大的舰队在海上行进》,为空军战士写了《前进,人民空军》,他为社员写了《人民公社万岁》等乐曲,为孩子们创作了儿童歌曲《我们多么幸福》、《星星歌》……。我们留意一下他的歌曲的歌词作者,就会发现,其中许多是非专业的,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拖拉机手,有的是解放军战士。这些合作者都是他在体验生活时交下的朋友。他永远生活在群众之中,孜孜不倦地为工农兵创作,创作。
(四)
郑律成常说:“毛主席诗词本身就是壮丽雄伟、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每首都是中国各个革命历史时代的最强音。为毛主席诗词谱曲是一件无上光荣的工作。”从一九五八年开始,他就把为毛主席诗词谱曲作为他后半生最重要的任务来完成。他以满腔的热情、严谨的态度从事创作。为了了解毛主席诗词的时代背景,他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党史,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为了加深理解毛主席诗词的意境,他踏着红军长征的足迹体验生活。经过十几年的艰辛劳动,他终于为公开发表的毛主席诗词全部谱曲。他的这部分作品,艺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峰。这次在音乐会上演出的,为毛主席在长征路上写的几首诗词所谱的歌曲,特别是《十六字令三首》,旋律挺拔,节奏明快,气势磅礴,浑厚有力,塑造了毛主席率领的英雄红军在万里征途中勇往直前,气壮山河的音乐形象,较好地体现了毛主席诗词的意境,受到听众的热烈好评。郑律成在这首歌曲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高度,在目前我国为毛主席诗词谱曲创作方面还是少见的。为了表达他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和深切的敬意,在一九七○年,他选了自己为毛主席诗词谱曲的二十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工工整整地抄谱,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核对,还专门制作了一个封面烫金的皮套子装好,在党的生日的前夕亲手捧送到中南海,献给伟大领袖毛主席。可是,这些作品却遭到“四人帮”的无理扣压。“四人帮”在文化部的亲信于会泳,根本不许发表和演唱。郑律成对“四人帮”的卑劣行径深恶痛绝。他没有屈服,坚定地表示:“决不为他们歌功颂德写一个音符!”
(五)
一九七六年,郑律成在不停息的战斗中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两个月。那时,病魔已悄悄向他袭来,可是他全然不放在心上。他积极参加了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同时又抓紧一切时机制订创作计划,开始新的创作。逝世前一周,他还带病夜以继日地工作,谱写了一曲歌颂英明领袖华主席的歌《跟着华主席,胜利向前进》。这时,他的血压已很高,有时实在支持不住,就伏在桌上歇一会再写,终于写成。逝世前两天,他一路风尘赶到张家口,采集资料,准备写一部歌颂敬爱的周总理的组歌。就在逝世的当天早上,他还一再对亲人讲起自己的创作规划,准备写纪念建军五十周年的大型作品。万万没想到,正当党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却遽然病逝,离开了我们!
(六)
郑律成同志离开我们一周年了,但是他创作的中国革命历史的战歌,却仍然活在人民中间。最近,首都文艺工作者举办的《郑律成作品音乐会》,共演唱了他的作品三十四首,受到热烈的欢迎。郑律成一生为人民而歌唱,人民也将永远纪念他。正如他的老战友们说的:“郑律成的歌将他的生命延续到永久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张万象 韩舞燕(附图片)
由六十几位在抗日战争时期和郑律成一起工作的老同志组成的老战友合唱团,怀着满腔激情,演唱了他们早已熟悉而且永远难忘的《延安颂》、《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新华社记者 摄


第3版()
专栏:

人民不会忘记他
写在《郑律成作品音乐会》之后
陈莲
我从小就熟悉郑律成叔叔,爱唱他的歌。在我学习音乐的道路上,他是我最敬重最亲近的前辈之一。
但是,直到今天——在他离开我们一周年的日子里,参加了《郑律成作品音乐会》,我又仿佛是第一次真正认识了他。
鲁迅先生说过:“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律成叔叔是位作曲家,他把满腔热血化作源源不断的激情的旋律,热情歌颂中国的革命。从一九三八年的《延安颂》,到一九七六年底他的最后一首作品——《跟着华主席,胜利向前进》,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他所创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包括歌曲、大合唱、歌剧、电影配乐等)共约三百余部(首)。他的作品同聂耳、冼星海等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者的作品一起,鼓舞中国人民奋勇前进,永远在我们的工农、战士、学生、老人、青年、儿童中间传播……
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善于用旋律去塑造形象。他的歌个性鲜明,意境深,格调高,不落俗套。他的音乐就象他的性格一样,朴素亲切,乐观豪放,激情澎湃,坚毅刚强。他为毛主席在长征路上所作诗词谱写的交响合唱,每一首都象是一幅立体的音乐的图画。在歌声中,我们似乎能看到巍峨险峻的山峰,看到蓝天、薄云、如血的残阳;一支钢铁的军队正以锐不可当之势,越过万水千山,向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向着世界人民的彻底解放,勇敢进军!
他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从不信手拈来,粗制滥造;绝不哗众取宠,趋炎附势。他的创作不是在报纸上寻章摘句,也不是坐在房间里闭门造车。从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从来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劳动,不脱离斗争。他与同志们一起开荒,和战士一道站岗,同工人农民一块劳动,跟渔民一同撒网。他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用心灵去倾听,在大自然中酝酿,一有了比较成熟的构思,立刻去找诗人共同切磋,待诗人的歌词写完,他的音乐也一气呵成了。他的许多作品就是这样写成的。因此,他的创作总能抓住时代的脉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著名的《延安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早已成为伟大的延安时代和我们革命军队的象征,列入了革命的史册。
律成叔叔从朝鲜来到中国,应该说在汉语的表达和音乐语言的运用上都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他勤奋地学习,向人民群众学,向一切中外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他的作品就具备了丰富的表现力,无论是创作大型的抒情段落,还是短小精悍的群众歌曲,他都得心应手。音乐会上我们听到的几首描写劳动生活的歌,象《生产谣》、《伐木歌》、《采伐歌》,曲调是那么淳朴,非常口语化,富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劳动者自豪的主人翁感情表达得真实、自然,很有感染力。他为部队写过许多歌,它们都有鲜明的战士的性格,乐句简短,节奏分明,音调刚健有力。战士们好学,易记,爱唱,有些歌在部队已唱了二三十年。今天,当上百名海、陆、空军战士组成的合唱团在音乐会舞台上,高唱律成叔叔为他们谱写的歌曲,他们朴实憨厚的气质,嘹亮粗犷的歌喉,威武雄壮的气势,唱出了我军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震撼了整个大厅。
律成叔叔的艺术造诣在《兴安岭上雪花飘》这首歌中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境地。一九五三年,他深入林区体验生活。在那茫茫的林海雪原之中,伐木工人顽强地同风雪搏斗的劳动场面,深深打动了他,他自己写下了这首歌的词,并谱了曲。我们在音乐会上欣赏了这支歌。它的文学和音乐的构思,形象的对比,词与曲的结合都是那么巧妙!那雪花飘落的宁静与伐木场上如火如荼的劳动情景交织在一幅画面上,优美的旋律清晰地勾出它的轮廓,激昂的歌声揭示出工人们崇高的精神世界:“刚强的人们不怕寒风,寒风吹不散我们劳动的热情,刚强的人们不怕寒风,寒风凉不了我们爱国的热血。”这歌声在我们面前树立起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伐木工人的形象,这是整个工人阶级形象的艺术概括,也是作家内心真情的剖白。我又一次记起了鲁迅先生的断语——“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这是从战士火热的胸膛里涌流出来的不灭的滚烫灼人的热血啊!
律成叔叔不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虚伪的资产阶级艺术家,也不是某些“风车式”的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人,更不是那种标榜“革命”,而用音乐去作商品或阶梯以营私,甚至当作屠刀去剿杀同志的帮凶。他是一个革命者,一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战士。一九三三年,他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为了寻求马列主义真理,他远离家乡故土——朝鲜,踏上中国的山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冼星海同志鼓励他走上从事革命音乐工作的道路。他到了延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聆听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经历了延安的文艺整风运动。此后,他的生活道路、创作道路,就象他自己歌中所唱的——“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征途漫漫,风云变幻,无论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面对何等严峻的考验,他都不消极、不气馁,即使是在“四人帮”横行霸道,滥施淫威,许多人苦闷、彷徨,也有人动摇屈膝的时候,他都没有为敌人写过一个音符!“四人帮”打击他,排斥他,不准演出、广播、出版他的歌。生前,他的有些歌,他自己都没有听到过。只是到了今天这个音乐会上,才第一次和群众见了面。但他不屈服,更不向敌人讨好。他到工厂去为工人辅导业余文艺活动,到农村去和贫下中农谈心。他没有放下笔。这期间,他精心整理并继续创作从一九五八年开始为毛主席诗词谱写的歌曲,亲手送到中南海,敬献给伟大领袖毛主席。他同受“四人帮”迫害的诗人郭小川同志相约,创作一组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歌。今天,我们听到他当时为毛主席诗词谱写的歌《七律·登庐山》和同郭小川同志合作的战士歌曲《常备不懈》,这歌声中哪里找得到一丝一毫的愁云怨意!那里倾诉的是多么坦荡奔放的革命乐观主义的情怀啊!只有那些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的革命者才会有如此高尚的情操。卖国贼林彪葬身荒漠之后,“四人帮”变本加厉,磨刀霍霍。敬爱的陈毅同志在严冬中含恨同我们永别了!悲愤和仇恨象巨石般压在每个革命同志的心头。律成叔叔四处奔走,找来了陈毅同志尚未发表的诗,愤笔疾书,将它们谱成歌曲。在那风如刀割的日子里,这样的歌不用说无处演唱,只要被“四人帮”发觉,即会招来大祸。今天,他谱写的《梅岭三章》在音乐会上演出了。听到那深沉的歌,我的心在颤抖,眼睛湿润了……这是有声的悼念,也是无语的誓言!犹如当年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战一样,面对敌人疯狂的反革命“围剿”,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期望着“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的一天……律成叔叔的心和陈毅同志的心,和一切真诚革命的同志们的心是相通的啊!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春雷驱散了乌云,“四人帮”被粉碎了!人们含着热泪奔向街头去庆贺这又一次的“解放”!律成叔叔写下了《跟着华主席,胜利向前进》,那热情昂扬的旋律,那雄健刚毅的进军步伐的节奏,唱出了亿万人民发自内心的胜利的喜悦,唱出了亿万人民信心百倍的继续革命的意志!
去年此时,当革命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刚刚迈开大步,律成叔叔却突然离开了我们。他把自己整个的生命,火一般炽烈的革命感情,无私地全部奉献给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给中国人民。他是一个国际主义战士,生前为中朝友谊努力工作,也为朝鲜人民创作过一些优秀的歌曲。
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附图片)
郑律成同志热爱毛主席亲手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他对人民军队的一大贡献。这是解放军某部战士合唱团在演唱这首歌。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