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今年全国羽毛球比赛在广州举行
据新华社广州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一日电 一九七七年全国羽毛球比赛于十一月二十一日至十二月七日在广州举行。广东男队、上海女队分别获得成年组男女团体赛冠军;上海男队、福建女队分别获得少年组男女团体冠军;阎玉江(江苏)、徐蓉(江苏)分别获得男女单打冠军;汤仙虎和林诗铨(福建)、高慧兰和谢乐平(福建)分别获得男女双打冠军。
参加这次比赛的有来自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和人民解放军等单位的三百三十多名男女运动员。据统计,参加这次成年组比赛的二百四十多名运动员中,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约占百分之七十四。他们普遍掌握多点快拉、快吊,以及上网登步和登跳等先进技术,大大加强了各队的进攻力量。在各单项比赛中,我国著名羽毛球老运动员侯加昌、汤仙虎、陈玉娘和方凯祥等不辞劳苦,边打边带,为年轻新手的成长作出了努力。


第3版()
专栏:

王震副总理会见奥地利驻华大使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一日讯 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今天上午会见即将离任的奥地利驻中国大使乔普。
会见时在座的有外交部副司长徐维勤、刘华。


第3版()
专栏:

我新任驻马来西亚大使离京赴任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一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马来西亚特命全权大使叶成章今天离京赴任。


第3版()
专栏:外事往来

外事往来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郁文十二月十日会见了以赵正男为团长的朝鲜科学院激光考察团,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会见后郁文设宴招待朝鲜同志。
朝鲜科学院激光考察团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和朝鲜科学院一九七七至一九七八年科学合作计划于十一月十日来华考察的。考察团在我国期间,曾同北京和上海的有关科技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座谈。
 以朝鲜国际旅行管理局副局长文基龙为团长的朝鲜国际旅行管理局代表团十二月十一日乘火车到达北京。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负责人孔筱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二等秘书金勇男等,到车站迎接。
晚上,旅游局负责人杨公素会见和宴请了朝鲜朋友。
 巴基斯坦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十二月九日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有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薛光军等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和群众三百人。
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馆参赞纳伊姆、巴基斯坦民间传统遗产研究所副所长奎泽出席了开幕式。
 由领队弗朗西斯·汤普森率领的澳大利亚女子体操队结束了在北京的友好访问,十二月十一日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昆明和广州访问,然后回国。澳大利亚女子体操队在京期间,同中国女子体操队进行了友谊比赛和共同表演。客人们还在北京参观、游览。九日晚,弗朗西斯·汤普森领队举行答谢宴会。
 以长谷川周重为团长的日本化工界友好访华代表团十二月十日乘飞机离京去我国南方参观访问。日本朋友在京期间,外贸部副部长王润生,石化部副部长陶涛,贸促会副主任肖方洲,分别会见了他们,并就发展化工品贸易、加强化学工业的技术合作等问题,同他们交换了意见。
 由外贸部副部长曼努埃尔·埃斯特法尼率领的古巴政府贸易代表团前来中国进行一九七八年度中古贸易谈判,十二月十一日乘飞机抵达北京。
前往机场迎接的有外贸部副部长王润生,古巴驻华大使冈萨雷斯等。
 中捷科学技术合作联合委员会中方组主席、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孙友余十二月十一日晚上举行宴会,欢迎以中捷科学技术合作联合委员会捷方组主席、技术和基建发展部副部长安托宁·姆腊泽克率领的捷克斯洛伐克科技合作代表团。代表团是前来参加中捷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第十九届会议,于十一日乘飞机到达北京的。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省革委会副主任、成都部队副司令员
谢正荣同志追悼会在成都举行
华主席,中共中央,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副主席送了花圈
刘伯承陈锡联聂荣臻徐向前赵紫阳王震罗瑞卿同志等也送了花圈
赵紫阳同志主持追悼会孔石泉同志致悼词
新华社成都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一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部队副司令员谢正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四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九岁。
谢正荣同志追悼会今天上午在成都举行。
英明领袖华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送了花圈。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伯承、陈锡联、聂荣臻、徐向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赵紫阳,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中央军委负责人罗瑞卿,以及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办公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国防科委、国防工办,也送了花圈。送花圈的还有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革委会,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革委会,中共沈阳部队委员会,中共西藏军区委员会等。
送花圈的还有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中共成都部队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省军区、西藏军区、驻川部队、军事学校,四川省政协,中共成都市委和成都市革委会,四川省各地、市、州委及革委会,中共湖北省红安县委员会、红安县革委会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四川省革委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部队第一政委赵紫阳主持追悼会,并向谢正荣同志的家属傅玉珍同志等表示亲切慰问。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部队第二政委孔石泉同志在追悼会上致悼词。
悼词说,谢正荣同志从十二岁起就献身于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事业。他于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五年十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九三○年四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勤务员、通讯员、班长、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营长、营政委、副团长、团长、副旅长、师长、副军长、军长、成都部队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等职。
悼词说,谢正荣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热爱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忠于党,忠于人民。几十年来,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积极工作,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他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党的第十一次路线斗争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拥护华主席和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带头同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进行斗争,坚决贯彻执行华主席提出的战略决策和党的十一大路线,为党、为人民做出了新的贡献。谢正荣同志忠实地遵守毛主席提出的“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三项基本原则,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党忠诚,襟怀坦白,顾全大局,遵守纪律,团结同志,联系群众,艰苦朴素,作风正派,朝气蓬勃,大干苦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悼词最后说:谢正荣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同志、好战友,是我党、我军的一个损失。我们沉痛悼念谢正荣同志,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优良品质,紧密地团结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大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把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为实现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十二月八日下午,陈锡联、赵紫阳、王震等同志在北京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向谢正荣同志的遗体告别。谢正荣同志病重期间,赵紫阳同志以及中共四川省委和成都部队的其他负责同志曾前往医院探望。谢正荣同志的骨灰盒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盒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
参加追悼会的还有:国防工办的代表宋良甫,第三机械工业部的代表李周书,以及四川省委、省革委会,成都部队党委、成都部队,四川省军区,成都市委、市革委会,四川省政协,四川省、成都市的有关方面负责人和谢正荣同志的生前友好:徐驰、唐克碧、王黎之、许梦侠、杜心源、鲁大东、韦杰、王诚汉、肖永银、梁中玉、陈明义、魏伯亭、段思英、余述生、李文清、郑本炎、徐成功、顾永武、孙洪道、邓经纬、张力行、杨万选、郄晋武、曲竞济、张希庸、张卿云、彭迪先、杨以希、武峰光、王育智、王统、肖凤山、袁天禄、彭长兴,中共红安县委常委张树礼等。


第3版()
专栏:

积极发展农村各级各类教育事业
——湖南省桑植县西莲公社教育革命调查
编者按:西莲公社党委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路线,紧密结合本地区的特点,从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江西共大为榜样,依靠广大贫下中农,自力更生,大办教育,仅仅用了八年时间,就在全公社先后普及了初中、高中和幼儿教育,为农业学大寨输送了大批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初步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材,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步伐。
为了加快培养科学技术人材,造就宏大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多种办学形式。西莲公社大力发展普通教育、业余教育、幼儿教育,逐步形成农村五·七教育网,是普及农村教育、培养农业科学技术力量的一个好经验,值得借鉴。
湖南省桑植县西莲公社地处桑植、石门、慈利三县交界,是一个土家族、汉族杂居的大山区。这个又穷又白的山区公社,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正展现出一幅最新最美的图画。
建成了五·七教育网
全公社九个大队,四十三个生产队,一个农科站,共八百七十一户,四千七百口人。旧社会,这里只有一所小学,五十来个学生,绝大部分是地富子女。贫下中农百分之九十以上只字不识。解放后,这里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到近百分之五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西莲公社党委领导广大贫下中农,在实行大办农业的同时,遵照毛主席的《七·三○指示》,以江西共大为榜样,大办教育。从一九六九年起,他们更加自觉地把农业学大寨和教育革命结合在一起。八年来,这个公社共办起中小学三十五所,五·七大学一所,在校学生一千一百一十七人。同时,还办了业余学校九所,政治夜校四十九所,参加学习的二千零三十四人。农村儿童大部分进了幼儿班。全公社逐步形成一个包括普通教育、业余教育、幼儿教育的农村五·七教育网。受教育的人员,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三。一九七二年普及了小学五年教育,一九七四年以来,先后普及了初中、高中和幼儿教育。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革命的深入,加速了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步伐。由于农村技术力量的增长,队队建立了科研组,形成了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农科网,促进了农副业生产的发展。一九七四年,公社粮食亩产跨过了《纲要》;药材、茶叶、畜牧都有很大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实现了机械化。
改革旧的教育制度
西莲公社党委从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需要出发,结合当地实际,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八年来,在教育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一是改革领导体制,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校。在这个公社,各级学校都分别由各级办学单位领导。公社党委、大队党支部主要负责人,就是公社、大队学校的主要负责人,生产队长就是队办学校的校长。这样不仅有效地加强了党对教育的领导,而且使国家办学和群众办学两个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加快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骡子岭大队,一九七二年以前,同邻近大队共一所小学。分级办学、分级管校以后,群众办学的热情高涨,七个生产队办了五所小学,一所中学,学生由三十二人增加到一百四十四人。另外,还办了业余中学一所,政治夜校八所,参加学习的二百五十七人。利用学校课堂办了政治夜校,大大方便了贫下中农学政治,学文化。
二是改革学校体制,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公社中学与公社企业合办。社办五·七大学的茶叶科、药材科、畜牧科,分别办在公社的茶场、药场、畜牧场。大队学校与大队厂、场等有关企事业单位合办。实行政治思想工作统一做,教学、生产、科研计划统一定,教学、科研班子统一配,经济财务统一管。学生既读书,又生产,每所学校既把培养人放在首位,又同时努力为社、队创造物质财富。一九七六年,全公社教职工口粮、工资自给有余,学生全部免费入学,做到办学不要国家一分钱。
三是改革教学体制,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公社各类学校坚持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在教学中进行科研、生产,在科研、生产中进行教学。
首先,正确处理主学与兼学的关系,恰当地安排教学和劳动的时间。根据农事季节和学生年龄,使学习、劳动互为调剂。劳动时间一般是:小学每周四至五节,初中每周一天,高中一天或略多一点。五·七大学原则上一半时间学习,一半时间劳动,雨雪天整日学习,大忙季节集中劳动。学生的生产劳动,以校内基地劳动为主;校内基地,以种植、饲养为主;种植、饲养以科学实验为主;科学实验,以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例如,公社中学高一班,一九七六年,包括春种、春收和“双抢”在内,学生全天劳动时间六十三天;全天学习时间一百八十天;用于科学实验,一边教学,一边实践的时间,一百天。全年除教完省编通用教材外,语文还增讲了一些补充教材。农业基础知识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各个学校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科学研究,主要围绕社队科学种田中的问题进行。公社中学为促进社队耕作制度的改革,提高旱粮复种指数,广泛开展了良种繁殖和三熟制耕作试验。几年来已先后培植成功和推广了“五七○一”、“五七○二”、“新双一号”等九个适应高寒山区的玉米良种,为县内外一百八十三个单位,提供了良种二万九千余斤。这个公社霜冻期长,历来认为不能种油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一九七二年起,他们进行科学实验,通过杂交,培育成功“西油一号”,大面积种植,产量高的亩产四百三十多斤,现已推广到各个大队。这个学校还对二十多种名贵药材以及茶叶的栽培,进行了各种试验,为大量发展药材、茶叶生产,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五·七大学畜牧科,去年繁殖饲养了十种良种猪,为社队集体猪场提供良种猪一百零三头。他们结合教学,开展了猪的疾病防治、饲料、喂养等多方面的革新试验,也取得了积极成果。
四是改革单一办学形式,实行普通教育、业余教育、幼儿教育并举。一九七五年以来,这个公社的各级学校,学习攸县里旺大队的经验,把培养年轻一代同提高老一代结合起来,大队、生产队,基本上都是一校“三班”:日班(普教),夜班(农民业余教育)、幼托班(幼教)。“三教”并举,好处甚多。普通教育的发展,为幼儿教育、业余教育提供了师资(许多日班学生回到家里、屋场都是小先生);业余教育的发展,便于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幼儿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普通教育、业余教育的巩固。“三教”并举,对于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整个农村阵地,具有重大的意义。
教育为农业学大寨贡献力量
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毛主席曾经指出,各级党组织在进行全面规划的时候,必须有“文化教育规划,包括识字扫盲,办小学,办适合农村需要的中学”。(《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03页)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西莲公社认真举办适合农村需要的学校,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四人帮”反对毛主席的教育路线,否定按照农村需要办教育的正确方向,攻击教育为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服务“毫无实际意义”。西莲公社的教育革命实践,是对“四人帮”的有力批判。
几年来,这个公社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对学生进行“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教育,切实改革教学制度和方法,有效地培养了一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的知识青年。这些青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九七二年初中毕业学生王先礼,回队担任石门垭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以后,为改变一个后进队的面貌,长期住在这个生产队。他和这个队的贫下中农一起,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批判资本主义倾向,整山治水,建设稳产高产田,改革旧的耕作制度。一九七五年,这个队粮食大幅度增产,第一次向国家卖了余粮。一九七六年,粮食和林、牧、副业又有很大发展。社办五·七大学茶叶科学生夏德凤,原是双鹤大队袁家垭生产队副队长。他在学校一边学习种茶理论,一边挤出时间回队进行科学试验,在他的带动下,生产队已经老化荒废的旧茶园得到了较好的改造,茶叶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回乡后担任丰合大队石板溪小学民办教师的范春华,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七·三○指示》,在坚持上好文化课的同时,带领学生艰苦建校。两年来,在贫下中农的支持下,开辟了七亩学农基地,开展了小麦、油菜、马铃薯丰产试验。一九七六年做到了办学经费自给有余,学生全部免费入学。
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在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的鼓舞下,西莲公社党委正在认真总结教育革命的经验,决心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搞好教育革命,更好地使教育为农业学大寨贡献力量。
湖南省教育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 桑植县教育局联合调查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