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华主席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的讲话
建设速度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特别是从国际阶级斗争的形势来看,这个问题的政治性质就更加尖锐。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本性就是战争。我们一定要准备打仗。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者、每一个爱国者,都应当认清这个形势,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努力做好我们的工作,尽快地使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


第1版()
专栏:

真心学大寨 争得高速度
昔阳县十一年粮食增长三倍
今年平均亩产九百斤以上,每个农业人口向国家交售近六百斤
编者按: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建设速度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粉碎“四人帮”以来,国民经济各条战线都在大干快上,万众一心,坚决要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力争高速度,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在喜人的形势下,作为“基础”的农业能不能高速度发展,适应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需要呢?全国第一个大寨县昔阳县和鱼台县,作了肯定的回答。昔阳县十一年来粮食产量增长三倍,鱼台县八年粮食产量增长二点六倍,这就是高速度。
有的同志对高速度发展农业信心不足,强调他那个地方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多,“四人帮”干扰破坏严重,等等。这些同志应该想一想,昔阳县原来的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就很不好,自然灾害几乎年年有,但粮食还是高速度增产。鱼台县本是个“老灾县”,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也不算好,几年来坚持学大寨,粮食亩产跨过了“长江”。可见事在人为,任何不利的自然条件,经过主观努力,都是可以改变的。
应当看到,这些年来,“四人帮”对农业的干扰破坏很严重。有些地方农业发展所以不快,确实存在一些实际困难。现在,“四人帮”已被粉碎,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扫除了。各级领导只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决遵照华主席的指示办事,树雄心,立壮志,把广大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带头深揭狠批“四人帮”,把清查工作进行到底,彻底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带头真学大寨,象大寨干部那样,带领群众真干、大干、苦干,就一定能干出一个农业发展的高速度来。
据新华社太原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我国第一个大寨县——山西省昔阳县最近十一年来粮食产量增长三倍。他们的实践证明,只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真正学大寨,农业是能够高速度发展的。
中共昔阳县委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了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打了一场深揭猛批“四人帮”的人民战争,各级党组织经过整党整风,进一步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昔阳县虽然今年遇到了比较重的旱、涝、风、雹、虫等自然灾害。光是八月中旬的两场大风,就有二十八万亩庄稼大片地倒伏,有许多秆茎折断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斗志昂扬,挽起袖子大干社会主义,终于在这大灾之年,获得了农业大丰收。全县粮食总产量由去年三亿零四百五十万斤增长到三亿三千多万斤,平均亩产量由去年八百三十多斤增长到九百斤以上,总产和亩产都比一九六六年增长了三倍。在一九六六年,昔阳县每个农业人口只占有粮食四百七十斤;而今年全县农业人口比一九六六年增加了三万人,平均每人占有粮食增加到一千五百七十多斤。
粮食增产了,对国家的贡献就大了。一九六六年,昔阳县交售给国家的粮食,按当时农业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只有三十七斤。去年昔阳向国家交售了粮食一亿斤。今年昔阳向国家交售粮食一亿二千万斤,比一九六六年多十六倍以上,相当于一九六六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一百四十三。今年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向国家交售的粮食近六百斤,比去年多百分之二十。
昔阳在一九六七年开始认真学大寨的时候,人缺粮食,牲畜缺饲草,生产队缺资金,县里没有化肥厂、水泥厂,也没有推土机。真是困难重重。但是,昔阳县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教育全县人民懂得一个真理:听毛主席的话,真心学大寨,就有出路。县委把困难的情况摆出来,发动群众同大寨比,找差距。通过对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批判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分清路线是非,重新认识大寨的经验,改进工作作风。这样一来,大家从心眼里爱上了大寨,从大寨看到了自己光明的未来,从过去不学大寨的痛苦的教训中认识到了非学大寨不可。他们狠斗资本主义,打击了破坏社会主义的阶级敌人,坚决堵住资本主义的路。他们硬是靠自己的双手,使用镢头、箩筐和扁担修造大寨田,推广大寨科学种田的经验。他们苦干了三年,就初步改变了面貌。全县粮食总产量,一九六七年比一九六六年增长了三千五百八十六万斤。以后两年每年递增两千一百一十多万斤。一九六九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一亿六千三百万斤,平均亩产四百三十六斤,超过了《纲要》。昔阳县的干部和群众从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家底薄不可怕,怕的是路线不对,人没志气;路线对了,人有了志气,就能够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很快改变家底薄的状况。
十一年前,昔阳的五条大川,河床很宽,一片乱石头。耕地都挂在山上,尽是些没楞没堰的坡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全县地面水、地下水都少,十年九旱。因此,不少人认为昔阳农业生产要快上,是不可能的。但是,昔阳县出了一个大寨。大寨原来的自然条件并不比全县其它地方好,它证明自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从一九六七年起,昔阳县委积极领导全县人民以大寨为榜样,按照大寨海绵田的标准,在“土”字上下大功夫,大大增强农田保水抗旱的能力。他们在五条大川打石坝,把河水逼到了一边,把大片乱石滚滚的干河滩造成了良田。同时,把过去洪水横流的三千多条荒沟也改造成了良田。以上这两项,全县共增加了高产良田六万五千多亩。他们还大建蓄水池和水库,千方百计蓄水;同时修建了许多高灌站和截潜流工程,使全县水浇地面积由六千多亩扩大到八万多亩。加上大办农业机械化事业,昔阳人民就把农业生产条件改变了。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认真推广大寨科学种田的经验,粮食产量便大幅度地增长。
在十一年中,昔阳算得上风调雨顺的年头只有一九七一年。然而,十一年来,除了三年历史上罕见的大旱期间,有两年粮食产量受到影响外,其余年头粮食产量年年增长。昔阳县委认真推广了大寨人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经验,发动群众,深入地批判了“见灾就怕,见灾不斗”的懒汉懦夫世界观,提倡大家要象大寨人那样,学会战胜自然灾害的本领。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干部和群众,立足于抗灾夺丰收,虽然自然灾害频繁,粮食还是高速度增产。
大寨在昔阳。在林彪、“四人帮”猖狂地阴谋篡党夺权的时候,昔阳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要学大寨有不小的风险。昔阳县的同志在激烈的两条路线斗争中,坚信毛主席革命路线一定胜利,一个心眼学大寨。谁反对大寨,谁反对批判资本主义,谁反对大干社会主义,就领导群众坚决同谁斗。这就保证了昔阳全县干部群众,方向明确,安定团结,各项工作不受大的干扰,使生产日益发展。
昔阳县委的同志说:要高速度地发展农业生产,中心环节在于调动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让广大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自觉自愿地大干社会主义,认真办好每一件他们认为应该办好的事情。昔阳是怎样调动起这种积极性的呢?这方面的关键在县委,就是县委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大寨。昔阳人民的斗争实践,雄辩地证明了华主席所指出的:“建成大寨县,县委是关键。”


第1版()
专栏:

干部带领群众学大寨 齐心打好农业翻身仗
鱼台县八年粮食增长二点六倍
据新华社济南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山东鱼台县坚持学大寨,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今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又跨过“长江”,总产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二点六倍。
八年来,这个县平均每人每年增产粮食一百一十一斤;从去年起,全县每个农户每年给国家提供一吨商品粮。过去这个经常吃返销粮的县,如今已成为全省按人口平均给国家贡献粮食最多的县了。
地处鲁西南地区南四湖西岸的鱼台,地势低洼,百分之七十的地面低于湖河水面,历史上就以洪涝灾害频繁而闻名。据县志记载,近百年来,鱼台县城曾三次被洪水逼迫搬迁。解放后,特别是集体化后,这个县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一直是全省有名的“老灾县”,一九七○年以前,几乎每年都要吃二、三百万斤返销粮,花国家几百万元贷款。
鱼台县农业生产大发展是从一九七○年开始的。实现大发展的关键,是县委领导下定决心真学大寨。当时的县革委会领导人以昔阳县为榜样,坚决转变作风。他们背起背包,扛起铁锨,深入到群众中,带领群众开展学大寨运动。这年春前,他们来到条件非常困难的罗庄大队,带领群众学大寨,打农业翻身仗。领导带头大干,群众干劲倍增。他们治涝治碱,大干六个月,使一千一百亩涝洼盐碱地达到旱涝保收的标准,罗庄大队的生产面貌迅速改观。县委把罗庄的经验推向全县。全县范围出现了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热潮,一年内全县兴建了三千多条水渠,七处排灌站,水稻田从七万亩扩大到二十五万亩。这一年,全县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了百分之七十。
鱼台人民从这里看到了前途,新成立的鱼台县委也从这里看到了农业学大寨的道路应该如何走。一九七一年春天,他们结合贯彻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总结了前一年的经验和历史上的教训,做出了县委领导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带领群众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决定。县委决定先抓东片五个公社。他们带领一千多名县、社干部来到这里的二百一十多个大队,带领干部群众大批资本主义,大批修正主义,大干社会主义。一九七二年他们又集中力量抓西南片四个公社,一九七三年再抓西北片五个公社。三年抓了三个片,迈出三大步,全县粮食产量迅速增长,平均亩产从二百多斤增加到五百多斤,大步跨过了《纲要》。
八年来,鱼台县下苦功夫切实整顿了各级领导班子,不断端正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踏踏实实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全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涝洼地基本上实现了旱涝保丰收。一九七六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过了“长江”;今年虽然遇到历史上少见的大旱,粮食仍然比去年稍有增产。(附图片)
山东省日照县秋粮获得丰收。这是奎山公社前留大队的社员适时收好粮食。 新华社记者摄


第1版()
专栏:

继续革命的带头人
——记临颍县委第一书记刁文坚持参加集体劳动的事迹
中共河南省临颍县委第一书记刁文,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干部,一九七五年春从许昌地区革委会调到临颍。他牢记毛主席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指示,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带头大干社会主义。
一九七五年隆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工地急需石料。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刁文带领县委二十多名机关干部,同杜曲公社五百多名社员一道,连夜赶到伏牛山。第二天,他迎着刺骨的寒风,拉着千斤重的架子车,和群众一起下了山。老刁就这样拉了一趟又一趟,为农田基本建设拉石、运煤三万多斤。
去年十一月,瓦店公社瓦店大队的干部和社员,满怀粉碎“四人帮”后的胜利喜悦,冒着初冬的寒风,给村西麦田送茅粪。刁文检查工作,路过这里,看到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动人场面,立即脱掉棉衣,找来一副茅桶,加入担粪的行列。茅粪沾在手上,溅在身上,他全然不顾。生产队长过意不去地说:“刁书记,这活太脏,你还是干点别的活吧!”老刁却说:“你当队长,我当县委书记,这是分工不同,可咱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啊!你和社员都不怕脏,我怎能怕脏?”
刁文为了保证参加集体劳动时间,常常在地里或在车间听基层干部汇报工作,一边干活,一边听。他下乡检查工作,走到那里,就劳动到那里;还常常拉着支农物资到社队,拉着农副产品回县城,努力做到工作、劳动两不误。每年参加集体劳动都在一百天以上。
去年,刁文同县委“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带领全县人民大干苦干,决心奋战一年建成大寨县。可是,“四人帮”到处煽风点火,大肆攻击和诬蔑干部参加集体劳动,有人说他们“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抓住芝麻,丢下西瓜。”刁文想起一九五八年在郑州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的幸福情景,当时毛主席对他们说:要把人民公社办好,要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刁文更加心明眼亮,顶住“四人帮”的压力,坚持继续革命不停步,去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又比上一年增加十二天。
刁文把参加劳动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在劳动中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问题。通过解剖“麻雀”,总结经验,指导面上工作。远离县城的石桥公社大吴大队,原为全县有名的“老大难”单位,阶级斗争复杂,生产落后。有个当过伪保长的外地富农分子,在土地改革时畏罪窜到大吴,冒充贫农,采取种种卑劣手段,施放糖衣炮弹,在领导班子中寻找代理人,煽动劳力挖鱼塘办渔场,挂着社会主义招牌,干着资本主义勾当,严重破坏农业学大寨运动。
一九七五年春天,刁文在石桥公社参加劳动,有一次上山拉煤,和大吴大队的老贫农刘土岭伙拉一辆车。当天,老刁同刘土岭住在路旁一个小店里,一起用石头支起自带的小锅煮夜饭,一起睡在地铺上。刘土岭对此深为感动,第二天一上路,便把大吴大队严重的阶级斗争情况,向刁文作了详细的反映。
老刁回到县里,马上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立即着手解决大吴大队的问题。他亲自带领工作组深入大吴大队调查,证明那位老贫农反映的情况都是事实。他配合这个大队的党支部,对干部和社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放手发动群众,狠狠打击阶级敌人,整顿大队领导班子,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使这个大队迅速改变了面貌。
去年春播时,老刁来到杜曲公社王风楼大队,同社员们一起拉耧种谷子。他看到出勤的劳力不多,又大都是妇女;休息时,社员们告诉他,很多男劳力出去搞单干副业去了。刁文在其他大队调查时,也发现劳力外流情况。于是,他帮助公社党委广泛发动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教导,狠斗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迅速把各大队的单干副业纳入集体轨道,正确处理农、副业之间的关系,保证了农业有足够的劳力。
由于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刁文同贫下中农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
去年正月初二,刁文来到城关公社邢庄大队第九队,同干部社员一起劳动。休息时,他拉着队长,走进“五保”户李大娘家里,详细询问日常生活情况,对大娘的衣食住行做了妥善安排。队长告诉李大娘,这是县委刁书记来看望你,老人家热泪滚滚,一把拉住老刁的手说:“毛主席真好,他老人家教育出来的干部也好,大年里还把我这个老婆子的生活放在心上。”
一九七五年八月,颍河流域遇到特大暴雨。紧靠颍河岸边的三家店公社高宗寨大队很多社员被洪水围住。正在查看水情的刁文,听到这一情况,立即绑起一只木筏,同几个干部挥动竹篙,朝着高宗寨方向划去。群众看到老书记冒着生命危险,浑身湿淋淋地出现在面前,眼泪止不住往下掉。刁文通过调查,摸清了水灾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许多困难,很快返回县城,带领抢险队,把各种生活物资送到高宗寨,并鼓励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夺回水灾造成的损失。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贫农说:“旧社会穷人遭了灾,狗官们趁机发横财;今天俺们遭水灾,县委书记冒着生死来,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两种制度两样官啊!”
几年来,在刁文和县委“一班人”的带领下,临颍县粮食产量一年超《纲要》,两年过《长江》,跨入大寨县的先进行列。最近,刁文认真学习了华主席关于干部要认真转变作风,参加集体劳动的重要指示,决心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大精神,在继续革命大道上阔步前进!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