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国际随笔

不是笑话的笑话
司马达
拿熊来比喻俄国,早已是世人所熟知的了。然而,不少人可能没有想到,马克思也曾经不止一次地用“俄国熊”这个字眼来讽刺沙皇俄国。一八五三年七月一日,马克思在《俄国对土耳其的政策》一文中引了一个笑话:有两个研究熊的波斯学者,其中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熊这种动物,就天真地问道:熊究竟是下崽呢还是产蛋呢?另一位较熟悉的学者则回答说:“这种动物什么事都能做。”在引完这个笑话之后,马克思写道:“俄国熊无疑也是什么事都能做,特别是当它知道它要与之打交道的另一些野兽什么事也不能做的时候。”
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染指巴尔干半岛和中近东地区,野心勃勃地企图瓜分已经衰落的土耳其帝国。而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则以“容忍态度”对待沙俄,使它得以利用西方的“胆怯心理”来推行霸权,步步扩张。马克思的话,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说的。
一个多世纪以前的历史虽已成为陈迹,可是上面所引的这个笑话和这段语录,现在读来仍有现实意义。
今天,西方国家不是也在进行着俄国熊究竟“下崽还是产蛋”式的争论吗?许多记取了近代和现代历史教训的有识之士,看到苏联加紧扩军备战和侵略扩张的严重威胁,不断敲起警钟,强调未雨绸缪,力主增强防务,以便对付俄国熊的尖牙利爪。但西方的某些部长、议员、权臣、谋士之流,却对此熟视无睹、心安理得。他们眼看着苏联在拚命争夺核优势,却满足于维持所谓的“核恐怖均衡”。他们借口避免卷入,容忍新沙皇在非洲和其他地区得寸进尺。他们甚至设想不惜以撤出前沿领土来换取西欧的安全。他们把从莫斯科吹来的“缓和”迷雾当作彩霞祥云,却闭眼不看那迷雾后面的刀光剑影。这些自命为跟熊打交道的老手,对熊的本性的了解,简直比那个波斯学者还要迂腐可笑。因为他们并不懂得,好斗的俄国熊是“什么事都能做”的。
西方国家对待俄国熊的两种不同态度,不禁令人想起三十年代欧洲对希特勒德国的绥靖与反绥靖之争。当时以张伯伦和达拉第为代表的英法绥靖势力,为了把这股法西斯侵略狂的祸水引向东方,求得苟且偷安,不惜牺牲小国主权利益,对希特勒曲意迎合,妥协退让。他们对丘吉尔等人的大声疾呼置之不理,却对希特勒的花言巧语信以为真,梦想用慕尼黑协定的一纸空文来阻挡希特勒的步伐。而到头来,他们终于逃不脱历史的惩罚,成了历史的罪人。
今天,当俄国熊的魔影越来越大,战争阴云越来越浓的时候,人们看到,大西洋两岸政治舞台上的某些西方头面人物,又在作张伯伦式的表演了。他们面临俄国熊的步步进逼,仍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这种状况,岂不正好迎合了那头粗野、贪婪而又狡猾的俄国熊的胃口,使它无所顾忌,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对于这样一些跟熊打交道的人来说,他们的头脑是不是要等到挨了熊掌的猛击之后,才能清醒过来呢?不过,到了那时,即使想要保全糊涂的脑袋,恐怕也来不及了。


第5版()
专栏:

种蒺藜得刺
池北偶前天在埃及,赤条条地露了底。昨天在苏丹,眼睁睁地碰了壁。今天又在索马里,灰溜溜地丢尽了脸皮。口蜜腹剑费心机,偷鸡不着蚀把米。在别人头上乱拉屎,落得个屁股挨脚踢。挂不住那“社会主义”假招牌,玩不成那“天然盟友”鬼把戏,耍不转那超级大国指挥棒,翻不得那殖民主义老皇历。种蒺藜的得刺,搬石头终要砸了自己。这不是破题儿第一遭,也绝非最末后的一次。看吧,不知哪天又有风暴起。


第5版()
专栏:亚非拉反帝反殖史话

“自己靠自己,独立而自由”
——索马里民族英雄赛义德·穆罕默德的召唤
梅鹰
“自己靠自己,独立而自由。”
这是十九世纪末领导索马里人民反英武装大起义的民族英雄赛义德·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哈桑痛斥英国殖民者时发出的战斗誓言。
一八九一年,二十七岁的赛义德·穆罕默德在埃塞俄比亚、苏丹、肯尼亚、沙特阿拉伯漂泊几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苏丹人民在马赫迪领导下同英国殖民者英勇斗争的事迹,深深地启发和鼓舞着这个贫苦牧民的儿子。穆罕默德一踏上故乡的土地,就触目惊心地看到英国殖民者给索马里带来的悲惨情景:到处是饥饿、贫困和枯瘦的乞丐。有一次,他遇到一群孩子,问他们属于哪个部落,孩子们竟毫不思索地回答:“神甫们的部落。”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使他认识到,外国侵略者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精神上摧残祖国的人民。火一样的爱国热情,使他不畏艰难,在清真寺和街头,利用一切机会控诉殖民者侵略索马里、奴役索马里人民的罪恶行径。
穆罕默德用本民族的语言写下许多动人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他大声疾呼“祖国在危急中”,号召人民拿起武器,赶走外国侵略者。与此同时,穆罕默德开始收集、制作长矛、弓箭等武器,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索马里人民在穆罕默德的召唤下,踊跃从军。起义军发展很快,到一九○○年底,几乎整个英属索马里都燃起熊熊烈火。到一九○二年初,起义军就扩大到一万二千多人。
一九○一——一九○四年间,英国在意大利的支持下,对起义者发动了四次大“围剿”,企图一举扑灭革命的火种,捕获穆罕默德。
起义者采用游击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把英国殖民军打得晕头转向,抱头鼠窜。一位欧洲资产阶级军事史家曾以钦佩的心情写道,穆罕默德的军队“能够分散、能够运动、能够象水银珠那样迅速而且不可捉摸地复聚在一起”。起义者英勇作战,不断取得新胜利,终于在一九一○年把英国侵略军赶到了沿海的柏培拉、泽拉等城市,使英属索马里基本上获得了解放。英国殖民者不甘心失败,三年后又派出一支新的讨伐军,但同样遭到覆灭下场,其头目也被击毙。殖民者哀叹:“我军在索马里遭到一场可怕的灾难。”
殖民当局为了消灭起义者,在加紧“围剿”的同时,妄图诱使穆罕默德改“邪”归“正”,放弃武装斗争。穆罕默德怒斥他们“命中注定将永远愚蠢如驴。”他对自己的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一九一七年三月,他给柏培拉的英国官员写了一封长信,痛斥英国的侵略,驳斥了英国人诬蔑起义者“力量薄弱”的谰言。他义正辞严地指出,虚弱的不是起义者,而是英国侵略者:“正因为你们是虚弱的,所以你们同……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意大利人……结成联盟”,到处拼凑队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意反动当局加强了对起义者的武装镇压。一九二○年初,英国出动了陆海空军,意大利派出飞机、坦克,狂轰滥炸,烧杀抢掠,终于攻陷了起义者的根据地——塔勒赫。穆罕默德退到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伊米,建筑堡垒,坚持斗争,后来不幸病逝。
穆罕默德领导的索马里近代史上一次长达二十余年的反英武装大起义,在非洲人民反帝反殖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今天,在摩加迪沙,还经常有不少人聚集在穆罕默德当年号召人民起来斗争的大树下,深切怀念这位为国为民英勇奋战的不朽英雄。
“自己靠自己,独立而自由。”穆罕默德铿锵有力的声音,在索马里、在非洲之角回响着,传颂着……。他的英雄事迹,正在鼓舞着为维护独立而斗争的索马里人民!(附图片)
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自由战士纪念碑”。


第5版()
专栏:

彩色缤纷的花圃
——访巴基斯坦民间遗产研究所
云飞
伊斯兰堡的十月,天高气爽,景色宜人。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来到巴基斯坦民间遗产研究所,简直就象进入一座彩色缤纷的花圃。
巴基斯坦朋友满怀真挚的友谊,带领我们观光这座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艺术之宫,使我们能从一些侧面,领略巴基斯坦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
巴基斯坦的民间遗产丰富多彩。同一种手工艺品,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风格。每件展品,都有独特的用途和来历。我们看到一件女子婚服,饶有风趣。它是信德省一个村庄的农民集体制作的。按照当地风俗,每家都要为这件婚服做一小片衣料。各家都想出奇制胜,因而想方设法,用最好的材料,最美的设计,精心制作。各家做好后,再把这一片片斗奇争妍的衣料缀缝在一起,成为一件女子婚服。这件婚服,远看五彩缤纷,艳丽异常,近看则每一小片都各具匠心,耐人寻味。这个村庄的女孩子举行婚礼时都穿上它,一个一个轮流穿下去。据说,这象征着共同的努力和劳动带来了新的生活。还有一部纺车也引人注目。它是一位六十五岁的老人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制成的。纺车的每个部件,从造型、花纹到色调,都做得十分精致,富有传统特色,纺起纱来又很轻巧。它反映了巴基斯坦人民对劳动和劳动工具的热爱和艺术才能。
巴基斯坦民间遗产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五千多年之前莫亨焦达罗为代表的印度河文明时代。莫亨焦达罗文化遗址就在卡拉奇以北二百多英里的印度河岸,至今保存完好。我们不久前在那里参观时,发现一些挖掘出来的古代装饰品和用具,其同类物品,至今仍在巴基斯坦一些地方流传。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造型和装饰已有所变化和改进,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却是清晰可见的。
巴基斯坦朋友告诉我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巴基斯坦的民间遗产还吸收了土耳其、阿拉伯、波斯等民族的某些特点。他指着一个花瓶笑着说,这就是中国的景泰蓝!的确,从古远的年代起,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把我们两国人民联系在一起。那时以来,我们两国之间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其中就包括绚丽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的交流。
参观结束,巴基斯坦朋友谈起巴基斯坦民间遗产的一段曲折经历。虽然巴基斯坦民间遗产在历史上曾放射出灿烂的光辉,但在殖民统治下,却遭到了严重的歧视和打击。谈到殖民者为了倾销他们的纺织品而野蛮摧残巴基斯坦的纺织业时,他忿怒地控诉说:“那时候,在一些地方,谁要是被殖民者发现用手摇纺车纺纱,就有被砍掉双手的危险。”英雄的巴基斯坦人民在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同时,也为保存珍贵的民间遗产而努力。巴基斯坦独立后,民间遗产受到了普遍重视。一九七四年建立了民间遗产研究所。它的任务是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民间遗产。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它不仅收藏了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品,还收集了已经出版的各种关于民间遗产的图书、资料和刊物,录制了大量民间歌舞曲、童谣、传说、说唱文艺等。它也十分重视加强同其它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和交流。
最近,巴基斯坦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在北京举行。这次展出的几百件展品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巴基斯坦民间遗产的概貌,增进了中巴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我们衷心祝愿巴基斯坦民间工艺美术之花,越长越繁茂,越开越绚丽!(附图片)


第5版()
专栏:

生活在冰天雪地的
爱斯基摩人
在千里冰封、一片银海的阿拉斯加沿岸和附近岛屿,居住着以捕猎海豹、海象、鲸鱼为生的两万多爱斯基摩人。
爱斯基摩人属蒙古人种。他们的语言属古亚细亚语系的爱斯基摩语。直到十九世纪后半期,爱斯基摩人还处于原始公社阶段。后来,他们的经济、文化都受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破坏,逐渐沦为外来资本家残酷剥削的对象。阿拉斯加州当局为了保护商业资本家和白人猎手的利益,制订了许多歧视、限制爱斯基摩人活动的法律,例如只许爱斯基摩人夏季捕鱼,而夏季是爱斯基摩人出外寻找季节性零活的时候。连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最近的报道也说:“不准在规定季节以外时间捕鱼,实际上就是要把爱斯基摩人活活地饿死”,“爱斯基摩人按自己的生活方式过活竟也算犯罪活动”。
爱斯基摩这个词的原义是“吃生肉的人”。因为过去极缺燃料,爱斯基摩人的主食是生肉。他们住的房子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固定的、用石头砌成的小屋,屋外涂上一层厚厚的泥炭或泥土以抵御严寒;另一种是他们到达新猎场时,就地取材,用雪块砌成的小雪屋。他们的交通工具是狗拉的雪橇。
爱斯基摩人喜爱艺术,擅长雕刻和版画。他们的创作材料是海豹皮、石头和鱼、兽的骨头,创作内容主要是动物形象和日常劳动生活情景。
现在全世界总共约有十万爱斯基摩人。他们散居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和丹麦的格陵兰等地。他们正在发出组织起来,为争取生存权利而斗争的呼声。
(林晖)


第5版()
专栏:

外国谚语
(非洲)捉住蛇头,不可松手。毒蛇不会因有毒而死亡,只有用石头才能打死它。油灯将熄时突然闪亮,敌人临死前越发猖狂。杀了雄鸡,阻止不了天亮。路再长也有终点,夜再黑也有尽头。煤块就是用水冲洗,也不会变成白玉。绳子总是在最不结实处断掉。受人爱戴的人永不死亡。懦夫死后,腐肉一堆;英雄死后,英名永存。


第5版()
专栏:世界一角

阿拉斯加今昔谈
毅华
茫茫的雪原,亘古的冰川,没有白天的漫长冬季……多少年月,阿拉斯加给人的印象是:严寒、死寂和奥秘。
可是,近些年来,随着阿拉斯加资源的开发,随着两霸争夺的加剧,这块三分之一面积处在北极圈中的辽阔土地,日益吸引了更多的人的视线。
阿拉斯加是美国最大一个州。它和美国本土并不相连,中间隔着加拿大的领土,处于美洲大陆西北角。阿拉斯加北部北冰洋沿岸,冻土千尺,棵木不长。但是,每当夏季来临,表层融化,短时期内也生长花草。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受日本海暖流影响,气候温和,适于耕种;森林密布,河谷与冰川交织,景色别具一格。阿留申群岛上的阿留申山脉还有著名的活火山。远在白种人来到阿拉斯加前,爱斯基摩人、阿留申人和印第安人已在此定居。他们勤劳勇敢,性情慓悍,擅长捕鱼狩猎。在阿留申语言中,阿拉斯加的意思是“伟大的土地”。
谈起阿拉斯加的过去,有这样一段历史:一七一五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了向外扩张,雇佣了一名丹麦探险家维图斯·白令到北太平洋地区探险。一七四一年,白令的探险队发现了阿拉斯加,从阿拉斯加带回大批水獭皮向俄皇进贡。一七九九年,俄国在阿拉斯加建立俄罗斯美洲公司,成为阿拉斯加最早的殖民者,对阿拉斯加进行了几十年的殖民统治。一八五六年,俄国在克里米亚俄土战争中失败,国内矛盾激化,无暇顾及在北美的这块殖民地。美国乘机向阿拉斯加扩张势力,于一八六七年以平均每英亩零点二美元,即总共七百二十万美元的价格,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手中买得了这块面积为一百五十一点九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本土六分之一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据说,当年三月二十九日晚,美国国务卿威廉·西沃德正在打牌,俄国驻华盛顿使节爱德华·德·斯托克尔紧急求见,说他接到沙皇谕旨,要和美国谈判转让阿拉斯加的问题。西沃德喜形于色,立即推开牌桌喊道:“何必等到明天,今晚就签约吧!”经过通宵讨价还价,清晨四点双方签订了草约。从此,阿拉斯加就归属美国。
阿拉斯加天然资源极为丰富,矿藏主要有金、石油、锡、铜、煤等。在布鲁克斯山北坡发现的大油田,估计储量为九十六亿桶,天然气储量为七千四百亿立方米。美国花了八年时间,铺设了一条贯穿阿拉斯加南北的油管,长一千二百八十多公里。由于地理条件复杂,需要越过三条山脉,跨过二十条大河,工程浩大,费用达九十九亿美元,比当年购买整个阿拉斯加的费用大一千四百倍。
阿拉斯加三面临海,位于从日本和远东通往北美、北欧最短的途程上。它的最西端离苏联亚洲部分仅八十多公里。在苏美争霸愈演愈烈的今天,阿拉斯加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目前,苏联正在北冰洋地区加紧活动。美国则在阿拉斯加设立一系列军事基地,包括防空系统、监听站、巨大的雷达网和指挥系统等,防备着北极熊进一步渗入北冰洋。(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