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敢驱虎豹 不畏熊罴
索马里宣布废除索苏“友好条约”
驱逐全部苏联专家取消苏联在索一切军事设施
新华社摩加迪沙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电 索马里新闻和国家指导部长阿卜杜勒·哈桑十一月十三日在一项声明中宣布,索马里决定废除索马里—苏联“友好条约”,并驱逐全部苏联专家。
哈桑部长说,这一决定是索马里革命社会主义党中央委员会十一月十三日的会议作出的。这次会议通过的决定如下:
(一)索马里方面决定废除一九七四年签订的索苏“友好条约”,并宣布这个条约从现在起无效。哈桑部长指出,因为“苏联政府在文字上和精神上已经单方面废除了这项友好条约”。
(二)苏联必须立即撤除它在索马里民主共和国领土和领海以内的一切军事设施。
(三)全部苏联军事和文职专家必须在一周之内离开索马里。
(四)苏联驻索马里大使馆及其所属机构的外交官员和工作人员必须减少到与索马里驻莫斯科大使馆同等的数目。
(五)由于古巴政府公开派遣它的部队到非洲之角并使用攻击性语言反对索马里,索马里政府决定断绝它同古巴政府的外交关系。全部古巴外交人员和专家必须在四十八小时以内离开这个国家。
哈桑部长在声明中提醒国际社会,应当理解到非洲之角的冲突的危险性。他谴责苏联政府和古巴政府正在公开地干涉非洲之角的事务,企图使整个非洲之角服从于实现它们的战略利益。


第5版()
专栏:

日本鸟取县各界群众集会
强烈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二日电 日本鸟取县各界群众十一月十日在鸟取市举行集会,强烈要求苏联归还日本的北方领土。
这次集会是由日本总理府北方对策本部和北海道厅主办的。
鸟取县各地的农民、渔民、市民、青年、妇女约一千五百人参加了集会。与会者头上都戴着写有“还我北方岛屿”的特制的帽子,讲坛幕布上挂着北方领土的地图和两条要求早日收复北方领土的大字标语。
集会开始时,由北海道青年组织的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宣传车队开进会场。这些青年远道来参加集会,给会场增添了活跃气氛。
日本总理府北方对策本部审议官永山贞则和北海道知事堂垣内尚弘先后在会上讲话,一致强烈谴责苏联非法霸占日本北方领土的行径,强调今后要继续为早日收复北方领土而努力。
会上宣读了日本外相鸠山威一郎的书面讲话。这个讲话指出,“齿舞、色丹、国后、择捉等北方四岛,无论从历史上看或从国际法上看,都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不管苏联的态度如何,日本都要坚持实现一揽子收复北方领土、缔结和约的立场。”
会上,还宣读了众院议员古井喜实等发来的表示支持这次大会的电报。
据新华社东京电 日本电视网系统的电视台从今年七月到九月的三个月期间,在东京、大阪、札幌、冲绳等十五个地方,播放了一组题为《还我北方领土》的专题节目,表达了日本人民迫切要求苏联早日归还北方领土的愿望与决心,受到各界群众欢迎。这组节目通过原北方四岛居住者的谈话、各界人士的座谈以及记者采访等形式,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的态度和主张。它详细地阐述了北方领土的历史和有关北方领土问题的国际法,无可辩驳地证明北方领土是日本固有领土,指出苏联霸占北方领土是非法的。


第5版()
专栏:

日本人民收复北方领土的斗争深入发展。这是日本出版的有关北方领土问题的刊物。
新华社稿


第5版()
专栏:

西班牙劳动者组织领导人谴责苏联争夺欧洲霸权
苏联威胁西班牙独立和主权
新华社马德里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电 西班牙劳动者革命组织政治书记十一月九日在《日报十六》上发表文章,揭露苏联已经成了当今世界的战争策源地和主要危险。
这篇题为《昨日的榜样,今日的威胁》的文章说:“一九一七年,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和农民在俄国夺取政权,是一个对本世纪和对现代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它并作为一个打破历史上资本主义时代进程和开创社会主义的决定性事实而载入人类历史。”
文章揭露了苏修叛徒集团对十月革命事业的背叛。它说,通过赫鲁晓夫的手,在苏联打开了复辟资本主义的道路,使苏联成为战争策源地和主要危险。文章说:“今天,在世界上,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谅解仅仅是暂时和有限的,而冲突却是永久的。”“尽管这种争夺在第三世界国家表现得特别激烈,而欧洲——工业和技术都十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心脏——却是美国和苏联争夺的主要中心。”
文章最后说:“西班牙无论就其所处的战略位置,还是它所处的政治状况,都引起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特别注意,这个特别关注的非常明显的事实在加那利群岛上已十分清楚,并在最近几个月来也在全国越来越清楚。”“我们应当看到苏联的渗透对我国独立和主权是真实而具体的危险。苏联已经变成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第5版()
专栏:

塞舌尔总统呼吁使印度洋成为和平区
据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三日讯 维多利亚消息:塞舌尔共和国总统弗·阿·勒内最近在一次讲话中要求超级大国停止向印度洋地区运送武器,保证这个地区成为和平区。
塞舌尔共和国总统弗·阿·勒内说:“我们对印度洋成为和平区的呼吁必须得到认真的对待。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种办法,即目前在印度洋地区活动的超级大国必须同意实现非军事化,并且还必须停止向这个地区的国家供应武器。”
他还说,超级大国从这个地区撤走军事机器时,不得把它们的武器贩子留下来,否则就会造成更大的混乱。


第5版()
专栏:

痛击苏联霸权主义的正义行动
新华社记者述评
十一月十三日,索马里新闻和国家指导部长阿卜杜勒·哈桑在一项声明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索马里已经决定废除它同苏联签订的“友好条约”,勒令苏联立即撤除它在索马里的一切军事设施,限令苏联的军事和文职专家在一周内撤离索马里,并要求苏联减少它驻索马里大使馆及其所属机构的外交官员和工作人员。
这是继去年埃及废除埃苏条约和今年五月苏丹驱逐苏联军事“专家”之后,又一个非洲国家采取的一项有重大意义的反霸正义行动。索马里这一果敢行动,彻底撕下了苏联“友好援助”的画皮,沉重地打击了苏联霸权主义。这一行动反映了索马里人民保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反对超级大国干涉的坚强意志,标志着非洲国家和人民的新觉醒,是非洲和整个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斗争中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
长期以来,苏联为了同美国争夺红海和印度洋的霸权,对位于非洲之角、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索马里垂涎欲滴。它表面上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给予索马里以“真诚的”“军援”和
“经援”,实际上乘机向索马里大肆伸手,进行渗透、颠覆活动,把数千名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派进了索马里,并且得到了使用港口和修建军事设施的“便利条件”。一九七四年,苏联还同索马里签订一个“友好条约”。但是,苏联的假援助、真掠夺,假友好、真控制的阴险伪善面貌通过它自身行动而日益暴露于世。
今年春天,苏联从争霸非洲之角和红海地区的战略利益出发,精心炮制了一个关于建立亲苏“邦联”的建议,要求包括索马里在内的三个非洲之角的国家同红海对岸的另一个国家参加这个“邦联”。然而,这个建议刚一出笼,就首先遭到了索马里的抵制和反对。索马里的这一行动,使苏联新沙皇大为恼怒。从这以后,苏联一再挥舞大棒企图迫使索马里就范。苏联还继承老殖民主义者的衣钵,利用非洲之角历史上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争端和分歧,从中挑拨离间,煽风点火,破坏非洲国家的团结。它悍然把大量现代化武器、军事物资和大批古巴军事人员运进非洲之角,大大加剧了这里的紧张局势。
苏联对索马里的霸道行径早已激起了索马里人民的愤怒。据美国《洛杉矶时报》前不久报道,“把索马里当作一个苏联卫星国来指使的俄国人”,“从未得到人们的喜欢”。英国《每日电讯报》十月上旬在刊登一篇发自索马里哈尔格萨市的文章中指出,在索马里,“甚至大部分不识字的游牧人也认为俄国……是头号敌人。”
西亚德总统十月二十一日到十一月二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接连两次愤怒谴责苏联对索马里的恶劣态度。他义正词严地宣布:“索马里民主共和国过去没有,今后也决不会充当任何人的傀儡”。“我们反对成为任何人的附庸”。他警告:苏联和古巴两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正“损害”着索马里同它们的关系。然而苏联对西亚德总统的警告置若罔闻,顽固地一意孤行,继续蛮干。
种荆棘者得荆棘。索马里人民不是好欺负的。索马里革命社会主义党中央委员会十一月十三日会议断然作出了关于废除索苏条约、驱逐全部苏联专家等项正义的决定,这是霸权主义者罪有应得,必然的下场,是索马里政府和人民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响亮回答和有力的反击。
索马里的这一正义行动,再一次证明,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是一只色厉内荏的纸老虎。小国弱国只要敢于斗争,就一定能够击败它的侵略、干涉、控制和欺负,赢得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为世界人民的联合反霸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人们在密切注视着,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可能还要进行反扑和捣乱,但是,超级大国的任何倒行逆施,都阻挡不了非洲和整个第三世界联合反霸斗争滚滚向前的洪流。正义在索马里一边,全世界人民站在索马里一边。


第5版()
专栏:

外国报刊评论苏联内外交困的窘况
克里姆林宫日子很不好过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四日讯 最近许多外国报刊在评述十月革命六十周年后的苏联国内外形势时指出,蜕变为社会帝国主义的今日苏联在国内外都陷入重重困难。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十一月七日从莫斯科发出的一篇报道说:对苏联人来说,十月革命六十周年的纪念日是“一个并不太欣喜的节日”,“有种种迹象表明,高级领导层越来越意识到今后日子难过”。
《巴拿马明星报》十月三十日在一篇题为《没有笑容的苏联纪念日》中指出,面临“对外政策的失败和问题以及脆弱的经济形势”,“克里姆林宫并不乐观”。瑞士《日内瓦日报》十一月三日也指出苏联“根本上是一个忧心忡忡的帝国”。
在谈到苏联外交方面四处碰壁的情况时,许多外国报刊指出,苏联近年来在南亚、中东、北非遭到一系列挫折。《巴拿马明星报》说:“在对外政策方面,莫斯科遭到最大打击之一就是它在非州之角建立战略基地的企图遭到了严重挫折”。西德《时代》周报说,“苏联政权不可能给予非俄罗斯的东欧前沿阵地居民比本国居民更多的自由权利”,莫斯科与东欧国家之间“不排除会出现紧张”。另一些外国报刊还指出,苏联多年来鼓吹的“缓和”政策“并不完全如愿”,苏美关系时紧时松,但从根本上说这两个超级大国“犹如装在一个瓶子里的两只蝎子”,它们之间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是不会停止的。
西德《时代》周报十一月四日一期中刊登这家报纸总编辑特·佐默尔的一篇文章,指出十月革命六十年后的苏联“现在给世界的印象是一个僵化的大国形象”,“同沙皇时代差不多”,稍许不同之处是“当时俄国是五大国之一,而今天苏联是两个超级大国之一”。文章讽刺说:“亚历山大五世或者尼古拉四世也可以执行今天莫斯科的对外政策”。这篇文章还形象地说,苏联“这个大国是个瘸腿:军事上的这条腿强大有力,民用上的这条腿软弱无力”。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同样指出了苏联国民经济畸形发展的状况:它“可以把导弹发射到轨道上绕着星球运行,但是却要进口粮食”。
法国《新经济学家》杂志最新一期(十一月七日出版)发表的题为《苏联:革命在倒退》的文章指出,“在今天,以及在今后的许多年中,苏联已经陷入和将继续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文章在谈到苏联农业问题时说,苏联六十年的“成绩的总结是不太好的”,目前,“农业产量仍然不足”,“非常奇怪的是,苏联既是世界上小麦的主要生产国,又是谷物的主要进口国。畜牧业也受产量不足的影响,而且,如果没有自留地的供应,城市的粮食供应便会是不稳定的”。美联社也指出:“苏联今年粮食收成令人失望”,“这是自从一九七五年粮食欠收以来最低的数字,比今年的计划指标少一千九百万吨”。


第5版()
专栏:

法国《费加罗报》揭露莫斯科军事政策的罪恶目的
苏联为了同美国争霸大力扩充军备
据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二日电 法国《费加罗报》十一月九日发表文章指出,苏联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和完善战略手段是为了在世界各地进行干涉。
《费加罗报》在题为《莫斯科军事政策的头号烦恼:与美国竞争》的文章中说,苏联长期关心的事是保持它的常规力量的优势。文章说:“今天,苏联负责人仍然有在一旦发生冲突时迅速地使用许多师的想法。他们始终认为,迅速和大规模地展开攻势,如果可能的话,加上突然袭击的效果,是取得成功和唯一能迅速取胜的基本因素。”
文章指出:“最近,人们非常强调苏联成了海军大国,这必然是东西方力量对比中最有重要意义的新现实之一。这种海军方面的努力显然是为了满足常规的使命:抗衡美国的各大舰队,威胁西方的交通联络线,保护某些海路。”
文章说,“苏联的对外和军事政策的核心,仍然是苏美争夺。这种争夺,今天、而且长期以来都表现为双方以异乎寻常的努力为代价,来保持所谓核均势。……两国都参加了威慑力量的竞赛。”
文章认为,苏联企图用军事力量和不断地完善它的战略手段来弥补它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许多弱点,“因此,它采取行动——用干涉来进行威胁,提供援助,供应武器和直接派驻军队——……来保持对邻国领土的控制、或者干涉世界上由于发生危机而使它有机可乘的地区。”


第5版()
专栏:

西德报纸评苏美限制战略武器会谈
美国向苏联让步危及西欧安全
新华社波恩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电 西德《星期日世界报》十一月十三日发表文章,批评美国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向苏联让步。
文章指出,美国在几周前制定的谈判立场“再也谈不上是坚决维护西欧联盟伙伴安全政策的利益了。”
文章说,“美国为了使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成功,正是在那些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西欧盟国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武器系统上作出了让步。”“苏联新的SS—20型中程导弹射程约为四千公里,美国根本没有将它包括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去”,“美国甚至同意把对于实现威慑和欧洲战略平衡尤为重要的、以陆地和海洋为基地的巡航导弹的射程限制在战略上意义不大的射程以内。”文章说,美国在今年七月单方面“放弃生产B—1战略轰炸机,但并没有换取到苏联方面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作出相应的让步。”
文章最后指出,美国向苏联的妥协“对于实现西欧的威慑和安全很不利。这样,对于西欧来说,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就将导致一场悲惨的结局”。


第5版()
专栏: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
自欺欺人
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署长沃恩克为美苏“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辩护说,两国将达成的协议“能使双方都得到安全”,理由是双方的“威慑力量将得到保护”,保证了双方“稳定的战略力量平衡”。把安全寄托在双方保持大量的战略核武器这种“恐怖均衡”之上,岂不玄乎?何妨沃恩克也不得不承认,“无论哪一方都没办法具体地强制执行协议”,也就是说这种“均衡”随时都可以打破的,那末,又有什么真正的“安全”可言呢?自欺欺人,莫过于此。
奇谈怪论
一个叫做布雷肯的美国研究分析员最近在报上发表长篇大论,一本正经地驳斥“剥削的神话”,说什么象美国这样的富裕国家“并不是因为剥削了比它们穷的国家才富裕的”,甚至断言“殖民地的经历”对一些新独立的国家有“明显的好处”等等。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居然有人发表这样的奇谈怪论,实在可惊。可惊的是,美国垄断资本豢养的辩护士竟拙劣到如此地步,还在高唱早已发霉的所谓“殖民主义创造文明”的滥调,真是可怜亦复可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