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解放双手 靠双手——遵化人民向农业机械进军
河北省遵化县人民,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发扬书记动手,全党办社的光荣传统,顶着“四人帮”的干扰和压力,发扬“穷棒子”精神,自力更生向农业机械化进军。目前,全县机耕、机耙面积达到百分之七十三点五,机播面积达到百分之六十四,机灌面积达到百分之六十二,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工程有百分之八十使用机器操作。他们还建立了县、社、队三级农机修造网。一九七一年以来,全县生产了耕作、收获、植保、农副产品和饲料加工机械五万多台,还创制了适合本地情况的农机具七十多种、三千八百多台(件),增加了农机作业项目,大大提高了拖拉机的使用率。
办农业机械化,是伸手向上,等、靠、要,还是自力更生,干、闯、造?县委第一书记王国藩和县委一班人,深入基层,带领群众反复学习毛主席对“穷棒子社”的光辉批示,解放了思想,振奋了精神,提出“解放双手靠双手”的响亮口号,继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有山的靠山,有矿的采矿,广开副业门路,大搞多种经营,从资金和物资上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的优越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多年盼望的“耕地不用牛”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人们更加热爱社会主义,向往共产主义。
遵化县在一九七二年成立了农机具研究所,社、队普遍建立了科研小组。几年来,他们改革、研制农机具七十多种,为农机配套作出了贡献。这是县农机具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在田间同老农、拖拉机手一起研究自制的手扶筑埂器的性能。
由于生产和配备了多种农机具,目前全县大中型拖拉机由原来只能进行耕、耙、轧三项作业,发展到推土、铲运、筑埂、开沟等十八项,做到一机多用,由原来的“半年闲”变成了“全年忙”。这是配上推土铲的履带式拖拉机在工作。
遵化县自制的开沟犁正在修梁。
“机器迷”佟春,是当年办社的“二十三户”贫农里最年青的一个,现在是公社农机具研究小组成员。几年来,他设计制造了筑埂器、播种筑埂联合器等农机具,为农机配套作出了贡献。
这种小麦播种筑埂联合器,是建明公社机修站设计制造的,播种、筑埂一次完成,深受社员欢迎。
优秀拖拉机手朱佳成,一九七二年开始驾驶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由于经常注意保养、维护,创造了五年作业十九万八千亩无大修的好成绩。手扶拖拉机原来“有头无尾”,作业项目有限,经过自己动手,大搞配套,作业项目已经增加到十一个。
遵化县办农业机械化,始终坚持“穷棒子”精神,勤俭节约,能修理的修理,能重新利用的重新利用。这是鞋业生产合作社职工把已经磨损报废的轮胎,重新上胶翻新。
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为抢种麦茬玉米争得了时间。
几年来,遵化县培养了二万五千多人的农机队伍,朝气蓬勃地活跃在农机战线上。这是建明公社农机站第四作业队的机手们准备出车。
(本版照片为本报通讯员本报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