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鼓吹“外因论”是个政治阴谋
——清算“四人帮”一伙鼓吹“外因论”破坏冶金工业的罪行
冶金工业部批判组
“四人帮”及其在冶金部的亲信鼓吹的“外因论”,是他们破坏冶金工业,嫁祸于人,向党中央、国务院进攻的反动谬论,它在冶金战线流毒甚广、为害很深,必须彻底批判。
党的十大以来,“四人帮”伙同冶金部的那个亲信利用批林批孔,搞三箭齐发,在冶金系统搅乱班子,搅乱队伍,搅乱思想,搅乱管理,严重地破坏了冶金工业。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及时地识破了“四人帮”的罪恶阴谋,一九七五年,毛主席亲自批发了对发展钢铁工业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件。这个文件一开头就尖锐地批判了把钢铁工业上不去的原因归之于煤、电、运等外部条件的“外因论”。文件指出,前一段有些人总是说,钢铁上不去,是由于煤炭运输等外部条件跟不上,这只是问题的一面。他们对于钢铁工业内部的问题,则往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而这恰恰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并明确指出,凡是生产上不去的冶金企业,都要认真检查一下,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不是落实到基层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击中了“四人帮”的要害。正是在这个重要文件的指引下,一九七五年,冶金工业排除“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从端正思想政治路线入手,调动内部的积极因素,革命和生产大有起色。可是“四人帮”这一伙穷凶极恶的反革命,在一九七六年象疯狗一样反扑过来,变本加厉地破坏冶金工业,同时,更加明目张胆地散布“外因论”。他们狂叫乱喊:钢铁上不去,原因在煤、油、电和运输跟不上;钢铁生产完不成计划,找原因,主要在国务院、计委。在“外因论”烟幕弹的掩护下,“四人帮”一伙向党中央、国务院的猖狂进攻达到了顶点。在冶金系统,一时人妖颠倒,是非不分,祸首成了原告,而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中央领导同志被诬蔑为罪人。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外因论”也和“四人帮”的其他种种谣言诡辩一样,一起破产了。
“四人帮”一伙鼓吹的“外因论”谬论,一曰“上面不支持,困难大”。冶金工业为什么出现新的徘徊?“四人帮”在冶金部的亲信说,因为“没有哪位副总理管我们”,使“我们工作困难很大”;许多问题向国务院汇报,“没人处理”。这完全是造谣诽谤。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是十分重视和关怀冶金工业的。这几年,为了解决一些重点企业的问题,华国锋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曾多次召集专门会议,作过多次重要指示,采取过很多重要措施。为了排除“四人帮”的干扰,实现周总理在四届人大提出的两步宏图,把冶金工业尽快搞上去,一九七五年,国务院专门召开了钢铁工业会议,除了张春桥别有用心地躲在阴沟里搞阴谋没有露面外,好几位副总理参加了这次会议,亲切接见了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并从路线、方针到工作部署作了许多重要指示。“四人帮”及其在冶金部的亲信拼命反对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丧心病狂地攻击说:“什么‘徘徊’,这是‘今不如昔’,‘算文化大革命的帐’,翻案风。”针对当时冶金部的实际状况,经伟大领袖毛主席同意,中央决定充实和加强冶金部的领导班子,解决冶金工业发展的内部问题。那个亲信猖狂反扑,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诬蔑为什么“口喊加强、支持,实则打击、拆台”。那么,他们到底要什么样的支持,什么人的支持?张春桥曾当面对上海的余党交代:冶金部那个亲信“也是受压的,要同情他,支持他”。那个亲信赶忙就冶金工业发展问题编造了一个诬蔑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黑材料,送给张春桥。这就不难看出,那个亲信叫喊什么上面“不支持”,无非是要撇开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取得“四人帮”的支持,为“四人帮”建立帮天下效劳罢了。
二曰“计划不落实,缺口大”。钢铁生产上不去的关键在那里?冶金部的亲信攻击说:“首先是煤,煤中有运”,“电的矛盾也很突出”,“由于上边的官僚主义”,造成原材料“也有很大缺口”。谎言掩盖不了事实。早在一九七五年,中央就尖锐地指出:“前一段时期有些人总是说钢铁上不去,是由于煤炭、运输等外部条件跟不上。”“他们对于钢铁工业内部的问题,则往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而这恰恰是问题的主要方面。”煤炭、运输上去了,但钢铁上升缓慢,“如果再拿外部条件作为上不去的理由,那就更加说不过去了。”事实上,许多冶金企业根据中央指示精神,针对“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整顿领导班子,批判资产阶级派性,落实党的政策,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发展了革命的大好形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创造了新的生产水平。这个事实有力地揭穿了“四人帮”一伙所谓的“计划不落实”,完全是一派胡说。至于“缺口”,确实是有的,但这是人为制造的,制造“缺口”的罪魁祸首,就是“四人帮”。“四人帮”进行“三搞一篡”,严重地破坏了国民经济,在许多方面造成了“缺口”。例如,“四人帮”丧心病狂地破坏铁路枢纽,宣扬“晚点论”,曾经造成了“有煤运不出”的严重局面,蓄意给冶金工业制造了许多困难。另一方面,那个亲信紧跟“四人帮”,在冶金战线另搞一套,大扣所谓“唯生产力论”和“管、卡、压”的帽子,造成某些重点企业思想和管理的混乱,生产大幅度下降,人为地扩大了“缺口”。
三曰“冶金部抓企业,无能为力”。怎样扭转冶金工业的被动局面?中央当时明确指出:“冶金工业部要主动依靠和帮助各地党委,抓好重点企业的革命和生产建设”,给冶金部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可是那个亲信硬是同中央“对着干”,一口咬定对“革命形势有问题的冶金企业,我们确实无能为力”。事情果真是这样吗?不!作为“四人帮”的亲信,在干阴谋勾当方面是颇为能干的。他不是无能为力,而是为“四人帮”搞乱生产、乱中夺权大卖其力。叛徒江青不是叫嚷“抓住了武钢,就抓住了武汉,抓住了湖北”吗?他就是按照这个反革命的“指示”,直接插手武钢,当面造谣,背后捣鬼,竭力破坏武钢党委的团结,给武钢的革命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他对我国最大的冶金企业鞍钢的破坏,更是不遗余力。他伙同“四人帮”在辽宁的那个死党,指使在鞍钢的帮凶,狂热地煽动资产阶级派性,竭力分裂工人阶级队伍,搞什么“大风高温”“层层烧透”的“吹氧会”,吹瘫了各级领导班子,吹散了队伍,吹乱了思想,吹垮了生产。这些事实难道不足以证明,他叫嚷“无能为力”是假,死心塌地为“四人帮”卖力是真吗?
毛主席在《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一文中深刻指出:“孙猴子七十二变,有一个困难,就是尾巴不好变。”“不管他怎样伪装,他的尾巴是藏不住的。”冶金部的那个亲信贩卖“外因论”,时而造谣说“上面不支持”,“计划不落实”,时而散布抓企业的革命“确实无能为力”,可是他有一个困难,就是不管怎样变来变去,妄图把冶金工业作为“四人帮”在工交战线篡党夺权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个反革命祸心,是怎样也隐藏不住的。
“四人帮”及其亲信在冶金战线鼓吹“外因论”,是个政治阴谋。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中,我们要彻底粉碎他们的阴谋。就我们的工作来说,我们批判“外因论”,不是不讲外部条件。如果要讲条件,那么,冶金工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条件一直是很好的。目前的状况是,有些企业,包括一些重点企业存在着“四多一少”:人多,钱多,设备多,材料多;就是缺少一点大庆精神,缺少一点王铁人那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我们只要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抓纲治国学大庆,发扬大庆人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内部潜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多快好省地实现冶金工业的大跃进。


第2版()
专栏:

重庆钢铁公司大平炉车间广大职工深入揭批“四人帮”,高举大庆红旗,齐心协力夺高产。 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本钢广大职工紧密联系实际
深入批判“四人帮”破坏社会主义生产的谬论
本报讯 据《辽宁日报》报道:本钢广大职工在大打一场深入揭批“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及其在各方面表现的人民战争中,密切联系实际,紧紧抓住“四人帮”及其在辽宁那个死党和党羽、亲信以及在本溪市委、本钢党委内那几个人对本钢革命和生产严重干扰和破坏的罪行,进行深入的清算和批判,分清了路线是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革命和生产捷报频传。
本溪钢铁公司广大职工在大批判中着重批判了三个谬论:一是批判“不为错误路线生产”这个煽动停工停产的反革命口号。广大职工指出,“四人帮”所指的“错误路线”,就是毛主席革命路线。“四人帮”把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诬蔑成是“为资本主义复辟打基础”,“为走资派脸上涂脂抹粉”,其险恶用心就是要把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老干部统统打成“修正主义分子”、“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把那些所谓“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打砸抢者、贪污盗窃犯、阿飞流氓等牛鬼蛇神封为“反潮流英雄”,并以他们为骨干,结成资产阶级帮派,篡党夺权。正是由于这些人篡夺了领导权,生产造成了瘫痪,使本钢三年倒退了三大步,靠国家贷款过日子。工人们愤慨地批判说,什么“不为错误路线生产”,说穿了就是不要社会主义生产,不让工人做工、农民种地,搞垮无产阶级专政的物质基础,搞乱社会主义经济,他们好乱中夺权,让我们劳动人民重新回到灾难深重的旧社会去。
二是批判“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谬论。这是“四人帮”给大干社会主义人们头上戴的又一顶大帽子。在“四人帮”的眼里,谁大干了社会主义,谁就是犯法,就要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反之,谁破坏社会主义,谁就领功受赏,倍受青睐。在这种反动谬论的毒害下,本钢许多厂矿的职工埋头苦干的不香,游手好闲的不臭;埋头苦干的同志成了“保守势力的代表”,成天耍嘴皮子、唱高调子的人却是“路线斗争觉悟高”。工人们说,“四人帮”一伙的倒行逆施,真是反动透顶,我们工人不千方百计多出产品,农民不多打粮食,那还算得什么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我们就要象大庆人、大寨人那样,大干社会主义,大干了还要大干,就是要尽最大力量“多搞几千万吨钢铁”,“多生产几亿斤粮食”,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三是批判“革命搞好了,生产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的谬论。广大职工说,这是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观点。搞好革命是搞好社会主义生产的前提,但革命并不能代替生产。抓革命促生产,是通过“抓”来达到“促”,只抓不促,生产是永远也不会“自然而然地上去”的。“四人帮”鼓吹这个谬论,就是要以此取消党的领导,把人们引向不抓生产,不懂技术,放弃对生产的组织工作,把生产引向无政府状态,只抓他们所说的实为篡党夺权的“革命”,叫资本主义“自然”复辟。


第2版()
专栏:

“胜利的消息要传开”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剧团演出的歌剧《刘胡兰》观后
中国话剧团 张家声
在庄严雄伟的《国际歌》旋律的音乐声中,舞台上红旗漫卷,杀声四起,我解放军和民兵战士,向着纷纷逃窜的蒋阎匪帮冲去。在一片硝烟弥漫的背景前面,女英雄刘胡兰的塑像从百花丛里冉冉升起,昂首前瞻,屹立云端。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横空而起,光彩夺目,满台生辉。台下观众满脸泪痕,心潮激荡,热烈地鼓掌……
多少年来,歌剧《刘胡兰》不仅以它那刚健清新的曲调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作为一部阶级斗争的生动教材,激励着千千万万革命者,去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朱委员长都观看过并给予了热情赞扬。
然而这样一出优秀歌剧,还有其他一些优秀歌剧,连同歌剧剧种本身,都被“四人帮”禁锢,长时间不准演出。海政歌剧团以及其他一些歌剧团也因此遭到了砍杀。直到
“四人帮”被粉碎,这一切才得到解放。
今天,“胜利的消息要传开”。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遵循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海政歌剧团演出的歌剧《刘胡兰》从剧本改编到音乐修正,从舞台处理到演员表演,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剧本的主题鲜明,情节单纯,使刘胡兰的英雄行为和精神世界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音乐在原有的奔放高亢的主旋律的基础上,作者根据剧情需要,创作了一些新的曲调。整个演出具有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手法简洁凝炼,表演朴实,有激情。剧组成员是一代新人,虽缺乏舞台实践,但他们象战士冲向战场一样,跃上舞台,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刘胡兰》的演出,对“四人帮”妄图取消革命传统教育,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是个有力的回击。刘胡兰同志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崇高革命气节,对江青的可耻叛徒行径,是个有力的批判!其中有几场戏特别令人难忘。
例如在敌人占领了云周西村的第五场戏里,是一个阴冷的黑夜,寒星瑟瑟,大地无声。在这种压抑、沉重的气氛笼罩中,舞台中央刘胡兰的家里,区妇联主任(戏中党的领导)薛梅和刘胡兰等同志,围拢在火盆旁,正在研究除掉伪村长的计划。火盆里火焰熊熊,映照得屋内景物一片火红。人们容光焕发,神色坚毅,充满胜利的信念。
同一舞台上,咫尺之间,屋外冷光寒气逼人,屋内暖光火热明亮。两种色调、两种气氛、两种节奏的对比,有力地烘托了英雄人物,展示了在毛主席英明领导下,不管斗争多么残酷,刘胡兰所代表的革命一代终将战胜顽敌,革命的星星火种终将燎原。
又如在刑场斗争的第八场戏里,敌人妄图用骨肉之情诱使刘胡兰屈服,特地安排姐妹俩相见。当爱兰子看到姐姐遍体伤痕时,痛哭失声,胡兰子安慰、鼓励她说“好妹妹,你不要哭。你不是说,到了社会主义……”,讲到这里,语言停顿,凝视前方,紧紧地拉着妹妹的手,仿佛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一道朝前走去,然后满怀豪情地继续讲:“你不是说,姐姐在前面开拖拉机,你在后面拿着鞭子使劲儿的赶吗?”妹妹含悲忍泪,凝望着姐姐,当姐姐发出朗朗笑声时,妹妹忍不住扑到姐姐怀里,发出撕裂人心的一声:“姐姐呀!”这坚定自豪的笑声,这悲愤欲绝的哭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力量,使得共产主义战士刘胡兰的形象更丰满、更完整。
舞台上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整个舞台形象的塑造。剧组的同志们,对于剧本和音乐,乃至一个小道具,都加以精心的推敲,表现了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比如过去的演出,刘胡兰临刑前,是将一枚戒指交给母亲,现在改为一枚顶针。这一改动具有生活的合理性,符合艺术真实。顶针虽小,但在那艰苦的战争年代,是革命战士刘胡兰手中的战斗武器之一,戴着它缝军衣,做军鞋,支援前线,支援人民战争。这闪光的顶针,凝结了刘胡兰对党、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意,它是历史的见证,是革命的传家宝。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息,她珍重地把它留给母亲,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舞台上胡兰子姐妹二人偎依在一起,凝视北斗,深情地思念着毛主席,娓娓畅述着明天将要去西山见到当时游击队文(水)、交(城)支队的华政委时,剧场里顿时沸腾起来。“华政委最听毛主席的话,毛主席指路他紧跟随”的歌声,和着观众掌声,台上台下沉浸在一片激动中。
这场戏较充分地发挥了音乐的作用。它利用转调,使旋律陡然而上,配上乐队和伴唱的浑厚音响,造成一种热烈而又深情的意境。此时,演员以饱满的革命激情,抒发出对华政委的爱戴;天幕上众星拱卫北斗,光华四射,使人精神振奋。
这场戏赋予了剧本更鲜明的时代感,收到的艺术效果是强烈的。这一神来之笔,是对人民的共同心愿的艺术再现,是剧组全体同志的心血结晶。
华主席挥手,东风吹遍祖国大地,在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题词三十周年的日子里,耳聆目睹这出优秀的歌剧《刘胡兰》,我们情思万端,浮想联翩:党的十一大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勾勒出了无比壮丽的图景,灿烂、辉煌的明天,靠我们不懈的劳动去实现。祝愿歌剧、歌剧团、歌剧演员在百花齐放的文艺园地里引吭高歌,把胜利的消息传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把刘胡兰的革命精神洒满人间。


第2版()
专栏:

满怀深情颂“骄杨”
总政歌舞团舞剧《骄杨颂》创作组
杨开慧同志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九六二年,我团根据毛主席的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创作了歌颂杨开慧、柳直荀二位烈士的大型舞剧《湘江北去》。敬爱的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等许多领导同志,先后观看过,并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但是“四人帮”却不准宣传杨开慧烈士,不准演唱毛主席的壮丽诗篇《蝶恋花》。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怀着对杨开慧烈士的敬爱,对“四人帮”的仇恨,重新创作了舞剧《骄杨颂》,在今年五月一日同观众见面。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对杨开慧同志的高度评价,毛主席的光辉诗词《蝶恋花》,赞扬了烈士崇高的革命精神,抒发了无限怀念的感情。开慧同志牺牲后不久,毛主席闻讯深为悲痛,寄款为开慧同志修墓立碑,并寄去悼词,其中写道: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表达了毛主席对杨开慧同志牺牲的无限痛惜和悼念。这些都是我们认识和塑造杨开慧同志形象的主要依据。
杨开慧同志既是毛主席的亲人,又是毛主席的战友,因此,塑造杨开慧同志的形象,必须热情歌颂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表现杨开慧同志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崇高品质。如《红缨在手》这场戏,通过歌颂毛主席发动和领导轰轰烈烈的湖南农民运动的伟大革命实践,表现杨开慧同志坚定地站在农民运动第一线,积极发展农民武装,和敌人进行斗争的形象。第三场《秋收暴动》,在歌颂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中,表现杨开慧同志在革命处于低潮时,坚决执行毛主席武装斗争的革命路线,带着毛委员“秋收暴动”的指示,组织领导工农起义,组织队伍跟随毛委员奔向井冈山的英雄事迹。在《湘江火种》、《铁窗红心》、《气贯长虹》几场戏中,我们强调表现杨开慧同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坚信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路线一定会胜利的思想。在《战友情深》这场戏中,通过杨开慧同志日夜为毛主席整理材料,抄写文件,站岗放哨,研墨送衣,表现杨开慧同志无限热爱毛主席、关怀毛主席,坚定地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上的形象。
在创作中,我们紧紧把握住革命史实和杨开慧同志的思想特征和性格特征,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努力使杨开慧同志的舞台形象既符合人民群众所熟知的烈士的生平事迹,又比生活更集中、更典型。例如,战斗在毛主席身边的《战友情深》,领导农民运动的《红缨在手》,领导秘密斗争、发展党组织的《湘江火种》,以及在板仓被捕,狱中和刑场的斗争等,都基本上是以真实事件为依据加以表现的。
我们一定要在实践中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把杨开慧烈士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