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联大关于裁军问题的辩论拆穿两霸假裁军的西洋镜
超级大国玩弄裁军骗局越来越不灵
许多国家代表指出苏美通过裁军协议大肆扩军备战
新华社联合国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九日电 第三十二届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从十月十八日到十一月七日就裁军问题举行了辩论。辩论的进程表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玩弄的裁军骗局,越来越不灵了。
同往年一样,苏联代表在会上一再高唱“缓和”的滥调,胡说什么“最近几年的局势已由爆炸性对抗转化到互利合作,由‘冷战’变为和平共处”,“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已经消退”,“各国在努力争取使缓和不可逆转”。
美国的代表也帮腔,大讲“裁军”和“缓和”的重要。
但是,两个超级大国加紧扩军备战,激烈争夺霸权的事实本身却有力地戳穿了它们散布的谎言。贝宁代表指出,“当代世界的特点是紧张加剧、不断发生侵略行为、实行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建立暴力和恐怖政权乃至日益降低人类大多数的生存条件。把这些情况描绘成另外一种样子,就会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缅甸、尼日尔等国代表认为,目前世界仍受到疯狂的军备竞赛的威胁。瑞典代表指出,“生活在超级大国领土之外的人们都担心这样一种前景:他们本国领土可能成为超级大国间一场军事冲突的目标。这种担心肯定不只是生活在人口密集的欧洲各国的人民才有。”
在会下,代表们对国际局势更是议论纷纷。一位中东国家的代表说,在最近几年里,非洲大陆和中东地区人民更明显地感觉到他们那个地区的局势在动乱。这是由于超级大国到这些地区进行疯狂的争夺。这些超级大国仅仅为自身的利益而采取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的作法。一位南亚国家的代表说,只有傻瓜才会轻易地听信关于“缓和”的说教。一位非洲国家的代表一针见血地指出,超级大国的代表不厌其烦地一再大谈“缓和”,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恰恰相反,他们空泛的议论已欺骗不了多少人。
在辩论中,两个超级大国在会上大肆宣扬它们所达成的各种“裁军”协议。许多代表指出,那些五花八门的裁军协议已经成了超级大国扩军备战的护身符。就在本届联大进行裁军问题的辩论期间,苏联又进行了两次地下核试验,美国也紧跟着在最近半个月之内进行了三次地下核试验。苏美两个超级大国间所谓的“裁军”协议究竟还有几分价值,对此,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及其他中小国家越来越清楚了。菲律宾代表说,“一年过去了,裁军方面仍然一事无成。一颗炸弹也没有销毁,一枚导弹也没有撤销,一架飞机也没有废弃,没有一艘军舰撤出现役”。科威特代表在发言中指出,正是通过裁军协议,超级大国大肆扩充军备。他说:“限制武器的协议往往成了进行武装的协议,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例如一九七四年十二月签订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参崴)协议就是这么一回事”。南斯拉夫、土耳其、叙利亚等国代表在发言中谴责超级大国扩军备战和到处争夺,使战争危险日益增长,威胁着广大中小国家的安全。
在本届联合国大会开幕前后,苏美两国鼓吹它们两家正在进行的所谓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即将达成协议,它们的代表在会内外进行频繁的活动,并向一些国家的代表进行游说、拉拢,甚至进行政治诱骗和讹诈。但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一些中小国家不顾超级大国的威逼利诱,强烈要求苏美承担义务,停止危害中小国家安全的军备竞赛和侵略扩张。巴基斯坦代表说,除非拆除超级大国的武器库,并禁止继续生产核武器,否则,无核武器的国家就有权要求得到保证:不得以使用或威胁使用这类武器来危害它们的安全。许多地区国家的代表为此强烈主张建立和平区、无核区和安全区。马达加斯加、孟加拉、斯里兰卡等许多印度洋沿岸国代表尖锐地揭露了超级大国在印度洋的军事争夺。
伊拉克、叙利亚、尼日利亚、中非帝国、加纳、刚果、苏丹等几十个亚非国家也主张以建立中东无核区和非洲无核区等措施,制止超级大国利用以色列、南非作为它们的工具,加剧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紧张局势,从而危害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国家的安全。巴基斯坦代表要求大国支持建立南亚无核区的主张。秘鲁等拉美国家的代表再次要求苏联签署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条约第二号附加议定书。
一年一度的有关裁军问题的一般性辩论已经结束。两个超级大国年年谈论裁军、军备年年剧增的事实,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进一步认识到它们高唱的裁军,只不过是一场掩盖其扩军备战、加紧争夺的骗局。而这种裁军骗局已越来越不灵了。


第6版()
专栏:

许多国家代表在联大辩论塞浦路斯问题时强调
排除两霸干涉才能解决塞浦路斯问题
据新华社联合国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九日电 联合国大会十一月九日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各国尊重塞浦路斯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停止对其内政的任何形式的干涉,并且呼吁(塞浦路斯)两族代表立即恢复谈判,在坦率和平等的基础上尽早达成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从七日开始关于塞浦路斯问题的辩论以来,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以及一些第二世界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强调,只要排除外部大国的干涉,塞浦路斯的问题是能够解决的。他们呼吁塞浦路斯希土两族立即恢复谈判。
阿尔及利亚代表哈吉—阿祖特在介绍这项决议草案时指出,塞浦路斯不应遭受任何外国干涉或外来的压力,希、土两族在严格的平等基础上,通过对话是能够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的。
南斯拉夫代表雅克沙·彼得里奇说,南斯拉夫已要求冲突的各方在没有任何外部干涉的情况下,在两族完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对危机找出一项政治解决办法。
尼泊尔代表洛哈尼说:“我们反对妨碍双方进行和平和建设性对话的任何外部干涉。”
比利时代表埃德蒙·德韦代表欧洲共同体九国发言说:“九国认为,两族之间通过谈判一定能够找到一个持久的平等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国代表林兆南在八日的会上发言说:“尽管塞浦路斯希、土两族人民之间,希腊和土耳其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但是,他们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当前的共同点也毕竟是主要的。他们都主张维护塞浦路斯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都赞成通过两族谈判解决塞浦路斯问题;特别是他们都面临超级大国侵略、扩张的威胁。因此,他们有一切理由通过平等协商,早日解决相互之间的分歧”。
他指出:“这个问题在最近几年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并迟迟得不到解决,根本原因是两个超级大国在那里争夺和干预。一个超级大国在幕后操纵,兴风作浪,妄图乘机一举控制塞浦路斯,加强它在地中海的战略地位。但弄巧成拙,十分被动。另一个对塞浦路斯早已垂涎三尺的超级大国,则把这次事件视为它在东地中海和南欧打开缺口的‘良好机会’。三年多来,这个超级大国围绕塞浦路斯问题,作了种种丑恶表演。它还不厌其烦地一再兜售种种‘国际化’的建议和方案,妄图使它对塞浦路斯事务的干涉披上合法外衣。它的所作所为,严重损害了塞浦路斯两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激起他们越来越强烈的不满”。
林兆南强调说:“我们坚决主张塞浦路斯的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尊重。我们强烈谴责并坚决反对超级大国对塞浦路斯事务的干涉。我们衷心希望塞浦路斯希、土两族和有关方面,以团结反帝、反霸的大局为重,排除超级大国的干涉和破坏,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耐心协商,互谅互让,逐步清除分歧,争取塞浦路斯问题早日获得公平合理的解决”。


第6版()
专栏:

法外交和国防部长重申国防问题立场
法国不听苏美“禁止核试验”那一套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日电 法国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最近分别发表讲话和谈话,重申法国在禁止核试验、裁军和核武器问题上的立场。
法国外交部长路易·德居兰戈十一月九日在法国国民议会阐述了法国对禁止核试验问题的立场,他说:“我们打算保持我们原子武器的可靠性。禁止核试验应该同减少超级大国武器的数量和冻结它们的质量同时进行。”
他说,三十年来,美国和苏联进行了一千多次试验,而法国只试验了十次,法国只要认为有必要,将继续进行试验。
关于法国在裁军问题上的立场,路易·德居兰戈八日在国民议会会议上说:“法国对于某些国家在向日内瓦联合国(裁军)委员会成员国提出前秘密商定的局部性措施不能表示满意。”他说:“法国对于似是而非的东西或者目的只是在于巩固某些国家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所取得的优势的措施不能表示满意。”
《世界报》十日发表法国国防部长伊冯·布尔热对该报记者的谈话。布尔热在谈话中说:“法国把防务政策建立在威慑的基础上,因此,它没有否认核(武装)的优先地位。”


第6版()
专栏:

美国半个月内进行三次地下核试验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日讯 华盛顿消息:据美国能源部宣布,美国于十一月九日在内华达试验场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这是美国今年以来宣布的第十次核试验,是美国在最近半个月中的第三次核试验。
前两次核试验分别于十月二十六日和十一月一日进行。


第6版()
专栏:外论摘要

“恐怖均衡”论可以休矣
编者按 在西方国家流行着一种所谓“恐怖均衡”论,它成了泛滥一时的绥靖主义思潮的一个理论基础。这一理论认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都拥有足以摧毁对方的大量核武器,这种核力量的“均衡”起着互相威慑的作用,使得谁也不敢贸然发动战争。英国《每日电讯报》十一月三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俄国:侵略熊》的文章,指出苏联根本不相信所谓“全面战争是交战双方的自杀行动”一类说法,而却宣传这种论调,目的是在于麻痹对方,以便在“缓和”的掩盖下竭力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加紧准备战争。此文的分析,对于西方的绥靖主义者们,不失为一服清醒剂。
苏联军事领导人否定自从原子弹轰炸广岛以来主宰西方舆论的那种思想,即认为核武器是“绝对的武器”,是无法防御的,它的存在使得全面战争变成交战双方的自杀行动。苏联军事领导人认为战争永远就是战争,核战争从根本方面来说同以往的常规战争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确保同归于尽”的理论认为核战争是一种不可行的政治选择,这在苏联是被否定的,苏联主要是把它当作一种出口品加以利用,用它来影响外国的舆论反对防务开支。
无论按什么标准计算,苏联实际上在所有军事领域都是在不断前进,力图超过任何潜在的敌人而取得明确的战略优势和常规兵力优势,接触过有关资料的苏联持不同政见的经济学家估计,苏联也许有多达三分之二的工厂是从事军工生产的。在战略武器方面,除了现在正部署之中的四种新式洲际弹道导弹系统以外,另有一批这类导弹正在研制之中,在八十年代当可问世。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估计,在战略武器投掷重量方面,苏联现在享有超过美国一倍的优势。而在八十年代初可能享有两倍或两倍以上的优势。苏联在继续大力研究并试验那些用来挫败美国威慑力量的战略防御兵器,例如反卫星武器,其使命是要使美国威慑力量所依赖的警报系统陷于瘫痪。
在战略武器取得进展的同时,常规部队也有了明显进步。近来,俄国人已悄悄地增加了现有地面部队的人力和火力,因此,苏联目前部署在欧洲的三十一个师,其实力相当于一九七○年以前的三十八个师。这方面和其他方面的种种改进,同苏俄在欧洲的防御需要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关系。然而,俄国至少面临两个严重的问题。一个问题是人力日益短缺,这迫使苏联政府越来越严重地依靠它自己国内所无法生产的先进技术。另一个问题是美国享有巨大的技术优势,因而使苏联军队始终面临着美国突然在武器方面取得某种突破的威胁。
苏联领导力图通过西方的技术转让解决第一个问题,取得了某些成功;对第二个问题,则通过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其收效更大。从苏联的观点来看,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要达到的目的,是防止或者至少限制和延缓美国恰好享有重大的和危险的领先地位的那些武器的部署,这包括一九七二年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和今天的战略巡航导弹。这一目的的实现,并不能妨碍苏联加强其战略力量;由于苏联在导弹发射器数量和投掷重量方面享有很大的优势,它就可以集中力量从事质量上的改进,而质量上的改进一般说来是不受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约束的。
当然,苏联的这两项政策都需要维持缓和。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
痴心妄想
勃列日涅夫十一月七日通过日本电视发表讲话说:希望苏日关系“呈现一派信任、亲善与合作的气氛”。怎样才能创造这样一种气氛呢?勃列日涅夫这回并没有言明,但是苏联的领导人早就对日本作过反复的训诫,那就是:一要容忍苏联的军事威胁,二要承认苏联对北方领土的霸占,三要遵守苏联宣布二百海里渔业专管水域的“王法”。一句话,要对苏联的霸权主义逆来顺受。老实说,勃列日涅夫之流希望出现这样一种“信任、亲善与合作的气氛”,完全是痴心妄想,因为正如毛主席早已指出的,“日本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岂会任人欺凌!
徒托空言
苏联驻埃及的大使最近装出“友好”的姿态,公开发表声明,表示苏联要加强同埃及的关系,实现“兄弟般的合作”,而且准备“采取实际的步骤”云云。克里姆林宫的老爷们应该懂得,要想改善同埃及的关系,一切花言巧语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拿出实际行动来。苏联如果真要“采取实际的步骤”,那也很简单,不妨先做一两件象样的事情,譬如说,把埃及为了抗击以色列侵略而欠下它的军火债一风吹,如数送去曾经许诺供应的武器零件等等。否则,侈谈什么“兄弟般的合作”,那只能激起埃及人民更大的愤慨和厌恶。


第6版()
专栏:波兰通讯

克拉科夫纪行
晚秋时节,我们来到波兰南部城市克拉科夫旅行参观。克拉科夫古老的文化、光荣的历史和英勇的斗争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民族文化的摇篮
克拉科夫位于华沙以南三百公里。全市人口七十余万,是波兰的故都,素有波兰“民族文化摇篮”之称。
市内的瓦维尔宫是克拉科夫悠久历史的象征。从十世纪起,波兰比亚斯特王朝的统治者在瓦维尔修建了第一批宫廷建筑,到了十四世纪中期,瓦维尔宫已大体具有今日的规模,成为当时波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一五九六年以后,波兰王都迁至华沙。
瓦维尔宫不仅是波兰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而且收藏着大量古代的艺术珍品,如刺绣挂毯、油画、石雕和各种武器。据介绍,当年这里收藏的各种艺术珍品不下数万件,但由于多次遭到外国入侵者抢劫和破坏,目前只剩下其中的一小部分。
在历史上,波兰民族曾涌现哥白尼和密茨凯维奇等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们是波兰民族的骄傲,也是波兰古老文化的杰出代表。哥白尼和密茨凯维奇这两位伟人今天就安息在瓦维尔宫下。
地下盐矿
世界著名的维利契卡地下盐矿位于克拉科夫东南郊的山谷中。古代波兰人在公元八世纪前后就已发现这一盐矿,到了十三世纪后半期,人们在这里开凿了第一口井,正式开采。时至今日,盐矿还在继续生产。现在全矿共有五百余名职工,每昼夜生产原盐七百五十吨左右。
地下盐矿共分九层,第一层离地面六十五米,第九层深达三百二十七米。矿下坑道,阶梯总长度达三百余公里。人们进入地下后,但见各种坑道和盐岩洞穴综错交差,在灯火照耀下,恰似一个水晶宫。
地下盐矿更象历史雕刻陈列馆。我们在历史最久的一、二、三层的坑道和工作面见到大量古代艺术雕刻,包括盐岩雕刻和木质雕刻,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当年开凿者的劳动和生活以及波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民族精神的象征
我们到达克拉科夫的第二天正是十月十五日。大街上一队队青少年吹号击鼓,整齐地走向古城和塔·科希丘什科广场。据介绍,这一天正是波兰著名的民族英雄、杰出的起义军领袖科希丘什科逝世一百六十周年纪念日。
科希丘什科生于一七四六年,死于一八一七年。这段时期,正是波兰历史上灾难最深重的年代。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三次瓜分波兰,使之完全丧失了独立、主权和自由。一七九四年三月二十四日,科希丘什科在克拉科夫领导人民奋起抗俄,并于腊茨瓦维采附近首战告捷,大败俄军。接着,他挥师北上,进逼华沙,与其他起义军密切配合,终于把华沙从俄国驻军手中解放出来。从此,科希丘什科就成了波兰争取民族独立的旗手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波兰通讯社最近在一则通讯中说:“他为祖国的独立贡献了一切。”“今天,在波兰任何一个城市,至少有一条街道或一个广场是以这位为波兰带来荣誉的科希丘什科命名的。”
这天中午前后,科希丘什科广场和当年科希丘什科举行抗俄宣誓的克拉科夫广场,是人们汇集的中心。青少年们先到科希丘什科铜像前敬献花圈,然后又来到克拉科夫广场,缅怀先辈的光辉业绩,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
一位正带着全家在那里漫步的老年中学教员对我们说:“为了让孩子们记住祖国的过去,记住科希丘什科,我每年都要带他们来这里几次。”他在谈到广场历史时说:“克拉科夫广场是波兰民族历史的最忠实、最权威的见证者之一。我们克拉科夫人从中吸取了鼓舞的力量。”
《解放》
离开克拉科夫前一天的晚上,我们应邀观看了历史剧《解放》。一位波兰朋友介绍说:“《解放》自一九七四年上演到现在快四年了,仍然场场满座,很难买到票。”当记者问到原因时,对方却笑而不答。我们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了斯塔里剧院。
历史剧《解放》主要反映波兰人民争取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顽强战斗精神,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波兰著名剧作家斯·维斯平斯基一九○二年的作品。当时的波兰已被瓜分百余年。作者目睹外国入侵者不仅瓜分了他的祖国,而且正进一步“加强消灭波兰民族的共同行动”,力图“取消与‘波兰’这个名称有关的一切东西”。
正是在这个时候,作者以其伟大的爱国主义激情,描写了主人公柯拉德为了争取民族解放而坚定不屈、顽强战斗的故事。他号召人们发扬“波兰精神”,要用战斗去消灭一切邪恶和黑暗。当全剧以柯拉德在高举战刀,奋力砍杀敌人而告终时,整个剧场掌声雷动,台上台下,感情交融。
克拉科夫斯塔里剧院已经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多年来,这个剧院一直不顾外界的压力和非难多次把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剧《先人祭》和《婚礼》等搬上舞台,再现了波兰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和社会生活。这不仅给观众以难忘的艺术享受,而且给他们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新华社记者
汪大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