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化不化,要看挂”
——绥化县实行农机配套、实现机械化科学种田经验
“化不化,要看挂”。挂,就是实行农机配套,把拖拉机牵引的作业机具配全,还要使作业机具和机耕技术适应科学种田的要求。这样,各项作业才能真正实现机械化。三年来,黑龙江绥化县在“挂”字上狠下功夫,为我国多快好省地实行农机配套、实现机械化科学种田积累了经验。
今年,全县只用了十二天时间、百分之十五的劳力,就把二百万亩大田作物全部种完,而且一次全苗,出苗整齐。
今年,全县机播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二,而一九七三年,没有机播的面积恰好也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二。这个倒过来的百分比说明,农机配套大有可为。过去“一天一万次大猫腰”的人工播种的历史,在这里已经基本结束了。
坚持自力更生搞配套
在一九七四年以前,每年春播期间,男女老少总动员,早晨披星走,晚上戴月回,腰酸腿痛两手麻,一种就是几十天。一九七三年全县已有三百台拖拉机,人们为什么还这样忙这样累?就是因为拖拉机不配套,只能翻、耙、压“老三样”。群众不满地说:“拖拉机不顶用,只能翻不能种。”县委也认识到:有机无挂,等于没化。但是,谁来挂?有人主张“国家拨多少机具,就挂多少”。广大贫下中农急切地说:“解放双手靠双手,我们一不等、二不靠,自力更生搞配套。”群众的愿望和决心,增强了领导的信心。县委立即作出决定,书记动手,全党动员,从农业需要最迫切、增产效果最显著、减轻劳动强度最有效的方面入手,先在播种、中耕、深松等主要环节上突破农机配套的难关。
“解放双手靠双手,自力更生搞配套”的群众运动,象春风一样吹遍了全县。津河公社十七大队群策群力,攻机播难关。年轻的驾驶员张清海,根据大家的意见,在七铧犁大梁上安装了圆盘开沟器和播种箱,机播玉米、大豆、高粱、谷子成功,既能平播、垄播,又能清种、间种。
中耕机具的配套,更是急迫。过去,旧式农具起的垄,大小不均,弯曲不直,机械耥不了,只好在拖拉机后边挂上八、九副弯沟犁。拖拉机在前边开,社员扶着犁后边跟,拖拉机跑的快,社员喘的急,称为“犁后喘”。群众抱怨说:“快起车,拉坏犁,急刹车,戳肚皮,压了苗,干着急,满身汗,一身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四方台公社富荣大队的拖拉机手袁明志一马当先,到处问计。老贫农吴永富说:“马拉犁耥地,有时松开手,犁照样随沟就弯朝前走,为啥不能在犁上安个机器,调节方向呢?”袁明志受了启发,经过五次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中耕自动随行器。县委及时召开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
围绕科学种田搞配套
突破“老三样”,消除“犁后喘”,绥化县的农机配套跨出了一大步。但是,刘少奇散布的“精耕细作不能机械化”的谬论,流毒很广;加上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那种认为拖拉机“只能干粗活,不能干细活”的看法,仍然是实现机械化的阻力。“四人帮”攻击“搞机械化就是不要革命化”,更引起一些人的思想混乱。
县委引导干部和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并且结合秦家公社“顶牛田”的实例作宣传。一九七五年春,这个公社要种一块四十亩的玉米丰产试验田,有人主张机播,有人要手工埯种,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只好各种一半。结果,由于机播密度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亩产比手工埯种的增产五百多斤。事实最有说服力。排除了这些思想阻力,全县开始了围绕科学种田搞配套的新尝试。
过去,这里也按照农业“八字宪法”搞科学种田,但未在机械化上找出路,只在手工操作上下功夫。比如推广间作、混种、套种等作物布局,根本不考虑农机能否进田作业,结果出现了“科学种田大忙,拖拉机一边干闲”的现象。县委吸取过去的教训,实行老农、农业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的“三结合”,搞科学种田的试点,总结出了这样的经验:精耕细作的农艺技术要与机械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农机具不符合科学种田要求的就进行改革,农艺技术不适应机械操作的就进行革新。
三年来,县委广泛发动群众,双管齐下:一方面改革配套农具,把全县三百五十台七铧犁、扣种机,全部配上播种部件、中耕自动随行器、深松铲、护苗器、割茬机、施肥追肥部件、滤水装置等,改成能进行多种作业的“万能机”;一方面革新农艺技术,除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谷子五大作物全部改为机播外,又在土壤耕作上,改过去年年平翻为少翻深松,减少翻地比例,加深耕层,保墒增温。在种植方式、施肥方法、中耕作业等方面,也进行了改革,不断提高了机械化科学种田的水平。
现在,全县已有四千一百多台(件)大型机引农具,平均每台拖拉机可挂七、八种机具和部件,田间作业项目由过去的六项增加到十五项。翻地、整地、播种、中耕、深松、追肥、铲茬等田间作业和非田间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土法上马搞配套
绥化的农机工业基础差,设备简陋,原材料又不足,要造这么多的配套机具,完全是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土打土闹造出来的。
一九七五年冬,正当“四人帮”叫嚣“农业机械化是业务部门的事,党委不要抓”的时候,县委顶住这种干扰,组织群众热火朝天地大搞农机配套。胜利公社没有小红炉,临时砌起地火炉代替;没有吹风机,就用手拉风箱。他们苦战七天七夜,在九台七铧犁上安上了播种箱、护苗器和深松铲,保证了春播的需要。
试制矮棵作物收割机,是绥化县今年要突破的主要项目之一。秦家公社农机人员和社员群众承担了这一试制任务。他们看不懂图纸,就用黄泥作模型;没有翻砂设备,就用锻打代替;需要七、八十种不同规格的钢材,硬是用小钢锯切出所需要的各种规格的钢材。他们只用了一个月时间,把全县第一台矮棵作物收割机造出来了。
短短三年中,绥化普遍建立了县、社、队三级修造网、四个大修点。机具维修,已做到大修不出点或县,中修不出公社,小修不出大队。机具制造,县、社、队三级工业实行了合理分工,难度大的部件由县里搞,一般部件公社搞,简易部件大队搞。这样分工合作,大大加快了配套农机具的生产。一九七五年以来,全县就生产了五万七千多件农机零部件。
土打土闹搞配套,节约成绩很显著。全县三年中节省了五百多吨钢材、二百余万元资金。
“铁牛”添“翼”,农业高“飞”。一九七四年,全县粮食亩产上了《纲要》。三年来,平均每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三亿五千多万斤,平均每个农村劳力交粮二千五百多斤。
由于机械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全县腾出百分之五十的人力和畜力,组成了农田建设、植树造林、养猪积肥、多种经营四个常年专业队,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经过三年努力,全县已有一半耕地实现了方田化,灌溉面积扩大到五十万亩,喷灌面积达到了四万多亩;植树造林总面积共二十三万多亩;去年每人平均养猪零点八头;养鱼水面四万亩;社队企业发展到六百二十个,全年总收入达一千五百多万元。集体经济壮大了,近两年又为大办机械化提供了资金八百多万元。
新华社记者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短评

谁说机械化不能精耕细作?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69页)实现农业机械化,能不能把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保持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同修正主义路线尖锐斗争的一个问题,是到一九八○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绥化县和其他地区实现机械化科学种田的经验说明,实行机械化精耕细作,是完全可能,是大有可为的。他们的初步成就,是对刘少奇所谓“精耕细作不能机械化”的谬论的有力批判,是对“四人帮”扼杀农业机械化的阴谋的沉重打击,并且为破除因循守旧的小农经济思想作出了榜样。
怎样实现机械化精耕细作?从绥化的经验来看,就是要坚持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既要把拖拉机牵引的作业机具配全配好,使之适应精耕细作的要求,又要革新农艺技术和耕作制度,以便充分发挥机械作业的效率。要做到这一些,就要加强党对机械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发挥农机人员的技术专长,吸取老农精耕细作的经验,切实实行这些方面的“三结合”,经过试验,取得成效,发动群众,认真推广。
绥化的经验告诉人们:人少地多、耕作较为粗放的地区,只有通过农业机械化,实现精耕细作,才能达到高产稳产;人多地少、耕作一向精细的地区,更要注意把机械化和丰富的精耕细作经验密切结合起来,必能争取高产更高产。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无论那种地区,都要认真注意基本的一条:“靠精耕细作吃饭”。


第3版()
专栏:

豫东人民把“三害”打下去了
因靠国家救济素有“黑锅底”之称的豫东老灾区,如今,抛掉旧貌,换了新颜。
这片老灾区,包括河南省商丘、周口两个地区和开封地区东部一共二十五个县、市。在这块大平原上,有近三千万亩土地和一千六百万人口。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和蒋介石一九三八年扒开黄河大堤,给这里留下了满天风沙、滔滔洪水和一片片白茫茫的盐碱地。解放前,豫东人民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解放后的一个时期,他们仍然靠吃国家救济粮过活。现在,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这里的人民已经结束了“一碗端着十三省的粮食”的历史,从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中胜利地站起来了。
秋收时节,记者访问了豫东平原。
汽车在公路上疾驰。以往,这里黄沙漫漫。而今,车窗外却闪过一个绿色世界:黄泛区四千多里的公路干线全部绿化;黄河故道是四百六十万亩农桐间作区;村村树木郁郁葱葱,农田里林网如织,果园果实累累,林场林木参天。一位从事林业工作的干部告诉我们,一九六○年,一只“知了”在这里飞了几天,找不到一棵树落脚。那时,每年春秋刮风季节,满天黄色尘雾,弄得人睁不开眼。风沙大时,能把庄稼连根拔掉,把水井填平。现在,整个豫东平原平均每人有树五十多棵。片片林场堵住风口,条条绿带捆住沙龙。豫东人说:“在沙区,有树就有粮!”
的确如此。树木锁住风沙,大地就生机勃勃。如今豫东的秋天,同绿化以前,到了收割的时候,稀疏的庄稼还瘦弱的遮不住地皮的情况相比,根本不同。现在,放眼望去,尽被农作物覆盖的千里平原,庄稼黄熟,棉桃吐絮,秋色绚丽,气象万千。今年,由于这里坚决贯彻执行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样样农活干得出色,已经收打的早秋粮食产量,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晚秋作物长势之好,也为最近几年所没有。
今天,在豫东大地上能够长出这样的好庄稼,不只是因为这里的人民同风沙作了斗争;他们同内涝、盐碱的斗争也起了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整个豫东平原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的治理面积,已占原有“三害”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同时,在这块土地上还出现了一千六百万亩水浇地。
十年前,黄河故道一位叫文修娥的贫农老大娘,想到自己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尽的责任,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啥时候我能提上一手巾兜余粮到粮店里去坐一坐?”现在,豫东人民的这个愿望实现了。去年豫东平原有三分之一的县、市,粮食亩产上了《纲要》,全豫东向国家提供了十亿斤商品粮,一亿三百万斤皮棉和一千三百万斤油料。豫东大平原,正在成为河南省的粮、棉、油、桐木的生产基地。过去运输救济粮的公路,如今交售公购粮的车辆络绎不绝。
古时候,豫东杞县出现过一个有名的寓言,叫做“杞人忧天”。现在的中共杞县县委门前,却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叫做“杞人胜天”。这四个大字,正是全体豫东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他们坚决按照毛泽东思想办事。最近几年,每到冬春都以“建设大寨田,杞人要胜天”的英雄姿态,开展大规模的治水、治碱、治沙等农田基本建设,在豫东大平原上绘出了一幅幅气势磅礴的“战天图”。现在,几百座拦河闸、几千个提灌站、几万条排灌沟渠、几十万眼机井布满豫东大地;在改土治碱的斗争中,他们削平几万个沙岗,填平几十万个坑洼,把几尺深的淤土从地下翻了上来。把上述工程开挖的土和石头加在一起,一方方排起来,可以绕地球三十多圈。
民权县李堂公社的土山寨大队,在黄河故道边的一个大风口上。风沙大的时候,能把这里的地皮揭掉一层。歉收年景,全队一年只收几十斤粮食。为了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大队党支部书记赵鸿均到远离村庄的风口上搭个草庵子,植树造林斗风沙。有时风沙把庵子拔掉,他再搭一个;有时风沙把草庵子埋住,他从沙土堆里钻出来又继续战斗。一棵树苗,往往也要和风沙搏斗七、八次才能栽活。开始是他一个人干,后来很多社员和他并肩战斗。就这样,他去时迎着一片风沙,离开风口时留下一片绿林。土山寨的社员用“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奋战十几年,营造了四条林带,然后又用六年时间削平全队大大小小八十一个沙岗。现在的土山寨绿化得象一座花园,粮食亩产连续三年过“长江”,成为黄河故道上由穷变富的一面红旗。
豫东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摘掉了“老灾区”的帽子,结束了“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活靠贷款”的历史。现在他们不仅能为国家做贡献了,而且涌现出一批一年能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一百万斤的大队,一千万斤的公社,一亿斤的县。
万里长征继续走,为了革命永向前。现在,豫东人民正在沿着党的十一大路线,奔向更为美好的明天!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治沙愚公——沙木腾
被鄂尔多斯高原的人们誉为治沙愚公的共产党员沙木腾,已经年过六旬。凡是来到他的家乡——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苏米图公社参观的人,看到过去黄漫漫的沙海上长起了大片郁郁葱葱的林木,看到滚滚的沙丘变成了绿洲,无不被他的革命精神所感动。
沙木腾出身穷苦牧民家庭,从小就给牧主当牛做马,在旧社会受尽了人间苦。一九四九年,他的家乡解放了。沙木腾翻身当了主人,分得了牛羊,盖起了新房,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打心眼里热爱毛主席,热爱共产党。他多少次在毛主席像前立了誓言:要永远跟着毛主席干革命,就象草原上的骏马那样,不跑到目的地不罢休。
沙木腾如饥似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下乡干部带着毛主席著作,他就晚上不睡觉,一字一句地抄在笔记本上。他说:草原上迷了路要看北斗星,我们穷苦人干革命就要听毛主席的话。
一九六○年,鄂尔多斯高原遭到一场特大风沙灾害,一块块草滩被吞没,牲畜受到了严重损失,牧民们纷纷赶着畜群离开沙化了的草原。看到这种情景,沙木腾心里很难过。夜晚,他睡不着觉,从炕上爬起来,点着油灯,打开笔记本学习他一笔笔抄下来的《愚公移山》。毛主席的话象一盏明灯,把沙木腾的心照得透亮,他决心把家搬到风沙最严重的地方去,就象愚公移山那样去战胜风沙。当时他就叫醒老伴商量。开始,老伴说:“人家从沙窝子里往外搬,咱们为什么从好草滩上搬到沙窝子里去讨苦吃?”沙木腾回答说,如果大家都躲着风沙走,好草滩用不着多久也会变成沙窝子。毛主席要我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战胜困难,我们就要甘心吃苦,同风沙斗,把毛乌素沙漠改造成绿洲。
沙木腾和老伴赶着羊群到沙窝子里,扎起一间柳条棚子。白天,他一边放牧一边观察流沙的规律,晚上和老伴一起围建草库伦,以便来年育苗种树。深夜,他点起小油灯学习毛主席著作,考虑改造沙漠的措施。
进入沙窝子的第一个春天,沙木腾在沙漠里种上了一百株杨树。他每天一早就起床,一担一担地挑水浇树,树苗被风沙埋住了,他又一棵一棵地扒出来。精心培育了一年,到第二年春天,那一百棵树苗只有一棵发了芽。沙木腾没有气馁。他说,活了一棵就是胜利,就是希望,能活一棵就说明能活一千棵、一万棵。他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信心更足了。这年春天,他又种上六百棵杨树苗。到一九六三年,这六百棵树苗全活了。
树是活了,但稍不注意,牛羊就跑到树林里来乱啃。沙木腾遇到问题就向毛主席著作请教。他认真学习《实践论》、《矛盾论》,心里开了窍:矛盾是正常现象,要解决矛盾就得调查研究。他就留心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牲畜的生活规律。一天,他在一个草滩发现有一撮草长得又高又旺,但牲口却不吃它。沙木腾一撮一撮地把草拨开,发现草上沾有牲畜粪。他心里豁然开朗,沾上粪的草牲畜不吃,把粪刷在树苗上,牲畜不也就不啃了吗?他就把牲畜粪和农药“六六六”溶拌后刷在树上,效果很好,不仅解决了牲畜啃树的问题,而且防治了树木病虫害。
沙木腾就这样十七年如一日地把一千五百亩明沙变成了林海,使三千亩流动沙丘变成了绿洲。他不仅在沙漠里栽活了杨柳树,而且让东北的松柏,山东的苹果,河南的泡桐,也在这里落了户。
十七年过去了,沙木腾种的树已经大面积成林,其中一万三千多棵高杆树已经成材,果树已经结果。为了使整个毛乌素沙漠逐步变成绿洲,他还骑着毛驴到附近的社队宣传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改造沙漠的教导,宣传植树造林的伟大意义。与此同时,他扩大了苗圃,大量培育苗条,无代价地送给周围社队。几年来,他共育出三十多万株苗条支援了周围十三个社队。现在,在沙木腾老人畜群点的周围,不断出现片片绿洲。
英明领袖华主席继承毛主席的遗志,一举粉碎“四人帮”,沙木腾老人高兴得竟象小伙子一样手舞足蹈起来。他重新修订了学习毛主席著作和植树造林的计划,决心每年植树二千株,到一九八○年要植树万株。今年春天,他一季就种了一千五百株,用实际行动响应了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斗号召。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百色县云木耳丰收
广西著名云木耳产地百色县,今年云木耳又获丰收,到九月二十日,全县已收购云木耳十二万二千斤,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多。在发展云木耳生产过程中,许多社队还通过开现场会等办法,总结推广外地用人工培养云木耳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使云木耳高产稳产,一年四季都有收成,产量比传统自然生长增长三、四倍。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人工培育鲍鱼成功
鲍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既是名贵的海产,又是重要的中药材。我国广东、福建、台湾、山东、辽宁等省沿海地区都出产鲍鱼。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福建省东山县水产局在一九七一年首先对杂色鲍鱼进行人工育苗试验,获得了成功。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在一九七三年,对皱纹盘鲍鱼进行了人工养殖试验。经过三年努力,共培育出了近万尾鱼苗。现在,人工培育的第一代鲍鱼苗,经过两年时间的人工饲养,不但长得很好,而且进行了繁殖,在福建海区安下了家。


第3版()
专栏:

家种川贝母成功
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农牧民,积极开展中药材川贝母变野生为家种的科研活动,取得可喜成果。
产于四川省的贝母,通称川贝母,对润肺、止咳、祛痰有良好效果。阿坝藏族自治州是川贝母的主要产地之一。从一九七三年起开展川贝母变野生为家种的科研活动以来,今年,全州家种的川贝母已达到一百多亩,长势普遍良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