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6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第三世界发展区域合作推进民族经济
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赞扬西非国家成立经济共同体
拉美石油互助协会举行专家会议强调开展技术合作
新华社讯 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最近继续赞扬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加纳国家元首、救国委员会主席阿昌庞六月十六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对出国访问途经加纳的几内亚总理贝阿沃吉谈话时说,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是朝着正确方向走的一个步骤”。他保证加纳将尽一切努力使共同体达到其有利于本地区人民的目的。
他说:“共同体是有着光明前途的,加纳对此毫不怀疑。”
贝阿沃吉总理六月十五日在阿克拉机场对记者说,几内亚欢迎上月在拉各斯建立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他还说,几内亚认为非洲的经济解放要靠非洲大陆所有国家的团结,几内亚将为达到这一目的而继续同所有非洲国家合作。
冈比亚总统贾瓦拉前不久在冈比亚国会上讲话时说,签署了关于建立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条约的西非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它预示着西非地区的美好前途。贾瓦拉总统还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这项条约是促进有关国家集中它们的资源和执行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的工具。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最近曾经打电报给尼日利亚国家元首戈翁,向他和其他西非国家领导人祝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成立。他在贺电中说,这是“走向非洲统一的一个积极步骤”,“这进一步表明了非洲人民要求按照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实现更紧密的合作和统一的愿望”。
新华社雅温得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日电 喀麦隆总统阿希乔六月十九日在一次谈话中,强调发展地区合作的必要性。
他说:“在发展和巩固非洲统一的进程中,地区性合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喀麦隆联合共和国十分重视同所有邻国保持真诚合作、兄弟般的友好和睦邻关系”。
阿希乔总统是在为即将离任的加蓬驻喀麦隆大使举行的宴会上说这番话的。
阿希乔总统在谈到由喀麦隆、刚果、加蓬、乍得和中非共和国等国组成的中非海关和经济同盟时说,这个组织的成员国人民本着协调和友好的精神,保持着互利的合作,这种合作对于中部非洲这个区域的平衡和发展是必要的。
阿希乔总统强调指出,为了使仍然面临着不发达、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这些艰巨问题的非洲各国人民获得全面繁荣,必须实现非洲统一组织团结的根本目标。他还说,只有非洲人在相互间能够保持和平与相互谅解的气氛,这一团结才更有成效。
新华社加拉加斯电拉美国家石油互助协会在六月九日到十三日举行的第二十一次专家会议上,强调拉美国家之间在石油工业方面开展技术合作,以便更好地开发石油资源。
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乌拉圭和委内瑞拉国营石油公司的代表出席了在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城举行的这次会议。与会的代表们广泛交流了经验,制定了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技术转让细则。
会议就石油技术合作问题通过了一些决议。决议指出,必须推动参加互助协会的拉美国家国营石油公司普遍建立综合科技小组,并促进这些小组之间更加直接的交流,以便为建立一个有助于发展技术、更好地开采石油的拉美技术中心作准备。
这次会议的总协调员、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乌利塞斯·拉米雷斯·奥尔莫斯在六月十三日会议闭幕时指出,发展中国家有必要摆脱工业化国家强加于它们的技术依赖。拉米雷斯还指出拉美国家在石油技术方面的合作对它们在其它领域进行更多的联系和合作的意义。


第5版()
专栏:

阿根廷报纸发表文章
谴责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加紧进行核扩军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九七五年六月十九日电 阿根廷《多数报》六月十八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最近几年苏联已成为竭力增加核潜力的大国”。
文章说:“很久以来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取达成它们之间不断裁军的政治保证所进行的努力已经遭到失败,也许是彻底的失败。”
文章接着说:“美苏之间削减军备的两次会谈,即中欧裁军会议和一九六九年开始的苏美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成绩很少或根本没有成绩。”文章说,第一项谈判没有获得任何具体的成果,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达成的临时协议为继续执行它们各自的计划留有充分的余地。去年在苏联举行的最高级会议上,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协定。
文章引用大量数字揭露两个超级大国在军备竞赛方面的紧张活动。文章说:“充满世界的巨大不稳定、经济危机和地球上若干地区存在的紧张局势预示着在战略武器方面,也就是原子武器方面的进攻性体系的力量在增长”。


第5版()
专栏:

马来西亚报纸撰文
揭露苏修建立“亚安体系”的野心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六月十九日讯 吉隆坡消息:马来西亚《光华日报》在六月十六日发表的题为《亚安体系和苏联的野心》的文章中说,苏联建立“亚安体系”的真正目的是“实现同另一个超级大国在亚洲争霸的野心”。
文章说,“许多事实表明,苏联建立‘亚安体系’的真正目的,就是在‘维护亚洲安全’的幌子下,巩固其既得利益,加紧向亚洲地区渗透扩张,以实现他们同另一个超级大国在亚洲争霸的野心。苏联曾公开说过,他们搞‘亚安体系’是要在亚洲‘更好更替’美国的势力,也就是所谓‘填补真空’。这些年来,美国在越南战场上节节败退,苏联就乘机向亚洲扩张,大批的苏联舰队越来越多地开进印度洋炫耀武力,并力图向海湾、孟加拉湾和马六甲海峡扩展势力范围。”
文章说,苏联“还指望通过这个体系的建立使它的冒牌‘亚洲国家’的身份合法化,以便更直接地干涉亚洲事务,在亚洲地区建立它的军事和经济势力。”
文章说,苏联竭力向亚洲国家推销“亚安体系”已有六年之久,但“大多数的亚洲国家都看出这是苏联想把他们推到它的势力范围之内的一个圈套。许多国家公开声明,对‘亚安体系’‘不赞成’,‘不参加’,‘不能接受’或‘不感兴趣’。”
文章指出:“虽然碰壁多年,但苏联还不死心。现在,越南和柬埔寨的战争已经结束,美国的势力基本退出了印支三国,苏联乘机又打起了‘亚安体系’的招牌”,“苏联又要玩弄什么花样,这是值得注意的。”


第5版()
专栏:

雇佣主的鬼名堂
啸楼
鲁迅曾经打过这样一个辛辣、形象的比喻,蚊子在叮人吮血的时候,总要哼哼地发一篇大议论,说明人血应该给它充饥的理由。这个比喻,用于今天的苏联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是颇为相象的。他们这伙贪婪的雇佣主在压榨苏联广大劳动人民时,往往也要搬出冠冕堂皇的旗号,讲一番骗人的大道理。
今年二月,苏修中央在为纪念战胜德国法西斯三十周年所作的决议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关这次纪念活动的“所有宣传工作和群众性鼓动工作”,都应在动员劳动人民完成一九七五年计划和整个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标志”下进行。这是什么意思呢?说穿了,就是以纪念战胜德国法西斯为幌子,不择手段地驱使苏联人民为苏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卖命。
为了这个目的,勃列日涅夫亲自登台鼓吹“突击性劳动”,并搞了许多榨取劳动人民血汗的鬼名堂。例如,他们借口要为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人加紧干活,提出了“儿子为父亲”、“弟弟为哥哥”、“同志为同志”的欺骗口号,在全国推行为死者多完成一份劳动定额的运动。其实,这根本不是为了死难烈士以及烈士们为之献身的革命目标,而是要工人和农民一人干两人的活,从而在活着的人身上多剥一层皮。他们还在一些地区提出要为每一个英雄城搞十天的“突击性劳动”,苏联共有十个英雄城,也就是要人们突击劳动一百天。他们甚至无耻地盗用列宁提倡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名义,对苏联人民进行敲诈剥削,四月十九日这一天仅在工业生产方面就从工人身上榨取了七亿四千万卢布。苏修这伙列宁主义的叛徒们,把社会主义的苏联蜕变为社会帝国主义,使苏联人民从国家的主人沦为被雇佣的奴隶,竟然还谈论什么“共产主义劳动”,真是莫大的讽刺!此外,他们还采用“争取近卫军集体”,“在胜利旗帜下照像”等花样,刺激劳动群众搞所谓生产竞赛,以便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苏修叛徒们这样卑鄙地把庄严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变成对苏联人民的榨取日,这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污辱和对苏联人民的背叛,而且也说明这帮家伙的所作所为,恰恰是在把苏联劳动人民当作雇佣奴隶的“标志”下进行的。勃列日涅夫之流真是一小撮地地道道的贪婪而狡诈的雇佣主。
苏修叛徒集团还借助于他们惯用的“物质刺激”手段,对本国劳动人民巧取豪夺。他们提出“五天工作四天做完”、“每班要提前”的煽动口号。勃列日涅夫还以个人名义向“先进集体”写信,逼迫工人提出“更高的”指标,承担“更大的”义务。他们胡说什么只要工人“好好干”,就能从集体挣来的利润中“获得自己的一份”。可是,他们拿出的一点“物质鼓励”资金,用勃列日涅夫自己的说法,“将得到百倍的补偿”。正在大力宣传的罗斯托夫阿克萨伊塑料厂的做法便是一例,那里作为对提高定额的奖励发给工人的每一个卢布,至少可以收回十六个卢布六十戈比。显然,这一切的目的是“以三倍于原先的速度榨取雇佣奴隶一点一滴的神经和筋肉的能力”。
他们在搞“物质刺激”的同时,还制定了诸如“劳动规划示范守则”之类的压制工人的许多反动法令。并利用什么企业“法律处”、“共青团探照灯”等等,对不听使唤的工人进行监督和制裁。苏修中央宣传部不久前还在土拉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如何加强对工人的控制和压榨。
苏修叛徒集团这样挖空心思地要劳动人民出力卖命,也反映了他们的困难处境。勃列日涅夫就招认过,他们在执行第九个五年计划中“也常有失算之处”。苏修中央去年十二月全会透露的材料也表明,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四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仅完成五年计划前四年指标的五分之四。正是在这种不妙的情况下,勃列日涅夫之流企图利用苏联人民对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自豪感和激情,驱使他们加倍劳动,把这个纪念日作为向苏联人民敲骨吸髓,以解脱自身经济困难的一个好机会。
然而,苏修依靠上述种种手法,既不能挽救他们困难重重的“九·五”计划,也解脱不了由于疯狂扩军备战、大搞国民经济军事化所造成的严重经济困境。这些用社会主义词句包装着的资本主义剥削手段,已越来越被苏联劳动人民所识破,不断遭到强烈的抵制和反抗。近几年,苏联工人的旷工和怠工斗争不断发展,群众性的罢工和示威也接连发生。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苏联人民必定要摆脱雇佣奴隶的地位,重新成为自己国家的真正主人。勃列日涅夫之流如此贪婪和残酷地剥削和压榨苏联劳动人民,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加速修正主义反动统治的崩溃。


第5版()
专栏:伦敦通讯

中国武术代表团在英国
伦敦的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阴冷的天气开始转暖。在这宜人的时刻,中国武术代表团载着中国人民和运动员的友情来到英国进行访问演出。在短短的三个多星期中,他们表演了我国传统的武术节目,参观了工厂、港口和学校,处处感受到英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中国武术代表团的访问演出为中英人民之间的友谊增添了一枝新花。
在五月十九日首场演出一结束,武术运动员们没有卸妆,就去参加招待会。这时,在门口,一位英国朋友送给武术团同志一卷布轴,打开一看是一条五米长半米宽的旗帜,上面绣着“欢迎来自北京的中国武术团”的字样和许多图案。当人们想要再一次表示感谢时,这位朋友已经走了,留下的只是他亲切的笑容。过了几天,武术团接到这位朋友的来信,他写道:“我是一个年青的艺术工作者,那天开幕式晚上送给你们小小的旗帜,上面的图案是我参照小册子上武术动作绣制的。我希望这将成为英国人民对你们的友谊的象征,请你们带回国去作为纪念。”人们展开旗帜细细观看,这一针针,一线线凝聚着多少友谊的心血,它象一股暖流,在人们的心田里萦回不已。
类似的动人事例是不少的。在武术团演出的科利西姆剧场附近,住着一位八十三岁的退休铁路工人。前年,中国杂技团来的时候,他每天在剧院后门迎送杂技团员。现在,他听说中国武术团来演出,又高兴地每天等候在剧院门口迎送武术运动员。武术团在伦敦整整两个星期的演出期间,不管天寒天暖,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武术运动员来到剧场和深夜离开的时候,他总是站在那里,不断说着中国话“朋友”两个字,同武术团员握手言欢。他还精心制作了一块标语牌,把节目单上运动员的照片剪下来贴在标语牌上,上面写着:“向中国朋友们致以最好的祝愿”。这位老工人的珍贵的友情使运动员们永远难忘。
在英国逗留期间,中国武术代表团就是生活在这种友谊的气氛之中。无论是在伦敦、曼彻斯特演出,或者在利物浦港口和牛津城参观,当武术团驱车经过时,常常有人向他们热情招手,伸出大姆指表示赞扬。不少到过中国的英国朋友,看见武术团的同志就象故友重逢,拉着他们回忆在中国度过的愉快的日子。当一位英国朋友知道年青的运动员孟耿成是从山西省来的,就述说起他参观大寨大队的感受,赞扬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战斗意志。在代表团拜访“英中了解协会”的时候,他们亲眼看到了许多英国朋友,有的甚至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都在为促进英中人民的友谊和了解,志愿地、默默地进行着辛勤的工作。这一切不能不使武术运动员们深为感动。
中国武术运动员的表演,受到英国公众的热情欢迎。英国皇室和政府高级官员以及曾经访问过中国的英国前首相希思观看了首场演出,并同运动员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英国的重要报纸都发表了评论和报道,赞扬武术团的演出。许多观众向代表团和中国使馆写信,打电报,热情洋溢地庆贺武术运动员的精采表演,祝愿他们在英国过得愉快。每当演出结束后,一批批热情的观众向运动员赠送鲜花,有的走上舞台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情谊。年仅八岁的黄兆祥是代表团中最小的运动员,特别受到观众的喜爱。在后台常常有许多小朋友来找他合影。有的英国朋友还带了自己的孩子来向他祝贺。孩子们天真烂漫地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不需要翻译就能进行感情的交流。
在英国的舞台上,演出中国的传统武术还是第一次。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充塞着一些所谓“武侠”影片,“功夫”影片,它们窃取了某些武术的动作,贩卖着暴力、神化和色情。中国武术代表团的表演,象一股清风,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气息。一位英国朋友说:“功夫”把观众引向邪路,它“用于杀人,打斗,为了赚钱去刺激观众,而你们的武术是一种体育,增强人们体质,又是反映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优美的艺术”。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也指出:“中国武术团在伦敦大剧院的演出,使我们看到了武术这项在西方被人曲解滥用多于被人了解的艺术,原来是这样丰富多采。”
这次来英国访问的中国武术代表团带来了具有各种特色的南拳、集体太极拳、棍术、飞虹剑、蛾嵋刺、螳螂拳、九节鞭、团体剑等近六十个表演节目。许多观众不仅喜爱表演高度技巧的单练,灵敏刚劲的对练,也十分欣赏柔和优美的集体太极拳。反华小丑安东尼奥尼在他拍摄的《中国》电影中,不是极力丑化太极拳,并造谣说中国要消灭具有传统的太极拳吗!事实给了这个无耻之徒一记响亮的耳光。太极拳经过多年来整理和发展,已经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武术之花。许多到过中国的英国朋友都说,他们在中国每天清晨在公园里可以看到成群的老年人、青年人,都在练太极拳,这是中国人民喜爱的并得到大力提倡的锻炼身体的好方法。一位朋友说:“太极拳近年传到西方,很多人想学习,能看到整理简化而又精采的表演,我是十分欣喜的。”
武术在中国具有古老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伟大号召下,武术运动按照“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原则进行了研究和整理,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和可喜的成果,特别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进一步剔除了武术中一些封建色彩的糟粕,发扬了优良的传统。这次来英访问演出的中国武术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是二十二岁,绝大多数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成长起来的,也有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培养起来的少年运动员。他们学习革命样板戏和英雄人物,从中得到启发,对武术进一步进行改革和提高,使它更好地反映中国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更好地为增强人民体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许多爱国华侨看了演出以后感慨地说:在旧社会武术完全被反动统治抹杀,武术师只能流落江湖卖艺混饭吃。现在已经完全不同,有新的创造,新的一代,这是新中国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的巨大成就。
英国《每日邮报》评论文章指出:“在中国的日常生活里,武术是增强体质的活动。把武术提高到那样的水平,那简直是精采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一些英国朋友也说:你们的表演不仅动作准确,技巧高,而且反映了中国人民健全的体魄,高昂的意志和愉快的心情。
现在,中国武术代表团的访问已经结束。在他们满载英国人民深厚情谊行将离别的时刻,许多英国朋友总喜欢说这样一句话:“这次是中国武术团第一次访问英国,我们希望这不是最后一次,希望能够看到你们很快再来。”
新华社记者
本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