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摆正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上海第一化工机械厂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批判“利润挂帅”的修正主义路线
上海第一化工机械厂党支部,在组织工人和干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过程中,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批判“利润挂帅”的修正主义路线,克服片面追求产值的错误倾向,摆正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上海第一化工机械厂,是一个只有一百七十人的小厂,主要生产牙膏设备和三辊研磨机。随着城乡市场牙膏销售量的增加,有关工厂和部门要求他们多生产牙膏设备,以适应增产牙膏的急需。但是,在厂里安排生产的时候,由于牙膏机是一种“料轻、工重、产值低”的产品,常常被“料重、工轻、产值高”的研磨机挤掉。至于牙膏厂急需的高精度的牙膏自动灌装机等新品种,更是一直上不去。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以后,这个厂的党支部决心以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为指导,认真解决这个问题。工厂理论小组的同志带着这个问题走访用户,调查研究。他们在上海牙膏厂访问时,看到那里有十条生产线,就因为缺少牙膏自动灌装机,不得不在灌装这道工序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如果能增加十台牙膏自动灌装机,就能使这十条生产线都实现自动化生产,牙膏的年产量就可增加三分之一,劳动力可以节省一百二十个,产值可以从七千万元增加到一亿元,还能腾出场地一千八百平方米,用以扩大生产的规模。上海牙膏厂的干部、工人,迫切希望第一化工机械厂能在今年为他们提供十台牙膏自动灌装机。理论小组的同志回厂后,写出了调查报告,在全厂范围内提出了这个问题。党支部组织全厂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结合理论小组的调查报告,发动群众充分讨论。在讨论中,许多同志说,牙膏机械上不去,主要是厂领导片面追求产值的思想在作怪:他们担心牙膏自动灌装机产值低,会影响完成全厂年产值计划,因而不愿生产牙膏自动灌装机。这是没有摆正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实质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工厂是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还是搞“利润挂帅”的原则问题。
这个厂的干部和群众分析了产生片面追求产值的思想根源,并对它的危害性作了深刻批判。大家谈到,片面追求产值的错误思想所以会在一部分同志的头脑中起作用,这是因为:第一,“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价值规律在生产和交换中还起一定的作用。在执行生产计划中,当发展新品种与提高产值发生矛盾的时候,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就会影响一部分人,他们只图完成产值计划,忽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第二,有些同志由于受私有观念的影响,滋长了本位主义,只顾自己单位产值上得去,不管别厂和国家对于某种产品的急需。马克思说:“资本的目的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所遵循的唯一原则。而我们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是为了不断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最本质的东西。如果不从理论上搞清楚社会主义企业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不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是片面地追求产值的增长,就会使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变成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就会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互相配合关系变成互相对立、尔虞我诈的竞争关系,最后导致社会主义所有制演变成资本主义所有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和批判,这个厂的干部和群众看清了片面追求产值的危害性,提高了抵制这种错误倾向的自觉性。他们一致表示:只要国家急需,我们就坚决干。他们决心在今年内拿下十台牙膏自动灌装机,积极支援兄弟厂发展牙膏生产。
为了早日生产出牙膏自动灌装机,党支部成员同工人群众一起劳动,一起钻研,一起攻关。科室人员也走出办公室,深入现场,和工人一起战斗,一起解决问题。干部的实际行动,激励了群众的斗志,许多工人睡在厂里,日夜奋战。他们还提出“在一专上下功夫,多能上挖潜力”的战斗口号,积极搞好协作,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和社会主义积极性。经过全厂职工的努力,已制造成功第一台牙膏自动灌装机。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学好理论 端正企业方向
广西梧州市第一金属制品厂党支部,在组织工人和干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引导大家围绕企业发展的方向、路线问题,剖析典型事例,总结经验,提高路线斗争觉悟,推动了全厂革命和生产的发展。
这个厂是生产汽车配件和小五金产品的综合五金厂。过去,由于有的领导干部片面追求产值,在考虑生产任务的时候,往往先抓“用工少、产值高”的产品,而对“用工多、产值低”的产品,则一拖再拖。结果,产值计划年年完成,产品品种却年年拖欠。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过程中,厂党支部引导干部和工人联系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楚完成计划产品和提高产值的关系。他们首先从剖析一份停产报告入手,认清片面追求产值的危害。去年六、七月间,厂里有的领导人看到上半年产值计划完成得不好,就向上级领导机关打了一份报告,要求停止生产计划内的锯条生产。同时,却承包了外单位来料加工的油桶,因为加工油桶用工少、产值高。为了抽出劳动力去加工油桶,不仅压掉了锯条、小五金的生产,还把生产国家急需的汽车配件的工人统统调去突击加工油桶。结果产值计划提前完成了,国家计划产品却大部分没有完成。
接着,厂党支部又组织大家认真总结今年以来抓理论学习、促工业生产的经验,进一步分清路线是非。今年初,在上级党委的帮助下,这个厂广大工人、干部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深入批判“利润挂帅”等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划清了社会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的界限,摆正完成国家计划产品与提高产值的关系,从而端正了企业的发展方向。这样,今年一至五月份,不但国家计划产品完成得比较好,而且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六。
通过总结,大家认识到,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树立全局观念,才能全面完成国家生产计划。我们批判片面追求产值,并不等于不要产值;而是反对那种不顾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片面追求产值的错误倾向。事实说明,只要充分依靠群众,开展技术革新,努力提高劳动效能,就可以做到既完成产值计划,也完成品种计划。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泥腿子”办起了化肥厂
一九六九年四月,中共河南辉县县委决定县里自办小化肥厂。当时,有人怀疑地说:“‘泥腿子’能办起化肥厂吗?”
五年时间过去了。辉县化肥厂坚持工业学大庆的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小到大地逐渐发展起来了。一九七○年九月,这个原设计年产五千吨合成氨厂投产以来,年年增产,年年有盈余,年年有发展。一九七一年生产合成氨六千多吨,一九七二年达到八千多吨,一九七三年上升到九千多吨。一九七四年比原设计产量翻了一番。这一年又扩建了一个五千吨合成氨的新系统,并及时投入生产。目前,全县九十五万亩耕地,已全部施用这个厂生产的化肥。这对辉县粮食产量由两亿斤增加到四亿多斤,起了一定的作用。
当初持怀疑态度的人,现在不得不承认:“泥腿子”能够劈开太行山引水、修路、造田,也能办化肥厂。事实充分说明,“泥腿子”只要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又有一种拚命精神,就能无往而不胜。
刚刚来到化肥厂的“泥腿子”,虽然不懂得办厂,但是,他们带来了贫下中农为发展农业生产迫切需要化肥的强烈愿望,带来了贫下中农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
建厂初期,他们发扬革命精神,苦干实干,自己动手,安装了全部生产设备,制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备品配件,盖了一百七十多间职工简易宿舍。在扩建第二个五千吨合成氨系统和硝酸铵配套工程的时候,他们为了用花岗岩代替不锈钢,在设计人员和贫下中农的帮助下,从太行山上搬来了七千五百多块、总重量达一千四百多吨的花岗岩石,砌起了九个吸收塔,为国家节省了八十吨不锈钢。在制造变换炉时,为了加工炉体,他们自力更生,奋战半年,造出了大型卷板机。变换炉封头,需要九百吨水压机锻压,工人们说:“我们虽然没有水压机,但我们有的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十二个工人在高温炉旁,抡着二十八磅的大铁锤,苦干了几昼夜,硬是一锤一锤地把它打成了。
这些“泥腿子”始终保持着贫下中农艰苦奋斗的本色,勤勤恳恳,忘我劳动。共产党员、工人秦启文,一心为了生产化肥,坚守岗位六年如一日,年年出满勤。在一次修高压机时,他中毒晕倒,夜里十二点进了医院,第二天清晨五点,又跑回厂里继续参加劳动。有一次,一个班五十名工人利用大倒班时间回家探亲。可是不巧,当夜下起了倾盆大雨,第二天仍然下个不停。厂领导估计这些工人可能不会按时回厂上班,便到车间动员当班工人打连班。但换班前二十分钟,探亲的工人除了两名因河水暴涨断路未能回厂外,其余四十八名工人,带着一身水一身泥准时回到了工厂。
他们一面做工,一面种田。每年除了组织职工轮流到农村的社队同贫下中农一起劳动一至三个月外,平时还要抽一部分工人到工厂农业基地去种田。农忙季节到来,厂里还抽出三分之一的人去搞农业生产。五年来,他们已在乱石滩里开荒造地二百多亩,收了两万多斤粮食、一万多斤油料,并实现了蔬菜自给。他们这样做,不仅减轻了贫下中农的负担,改善了职工生活;更重要的是,密切了同贫下中农的联系,有利于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
“泥腿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办起了化肥厂,不靠“物质刺激”、“奖金挂帅”之类的修正主义黑货,靠的是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个厂的职工大都来自贫下中农,并且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经过锻炼。但是今日穿上工人装,并不等于就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要建设一支思想革命化的工人队伍,就必须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职工的头脑。
第一批一百三十名工人到天津蓟县化肥厂去培训时,工厂的党总支书记赵恒富亲自带队,还特地请了三位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当随队老师。到蓟县不久,锅炉工王克生不安心自己的工作,认为锅炉工是“上班一脸黑,下班一身灰”,很不光彩,借口身体不好,要求调换工作。领导考虑到他在部队受过伤,便调他到水泵房工作。不久,他还是不安心。这件事引起了厂领导的深思:工作调动了,但并没有解决王克生的思想问题。于是,就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光辉著作,讨论怎样当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人的问题。通过学习,忆苦思甜,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王克生提高了认识。他坚决要求重返锅炉房,学习张思德,为革命烧一辈子锅炉。
培训期间,他们坚持住在离县城十多里路的贫下中农家里,睡大地铺,吃粗粮。他们还帮助贫下中农种地、担水、扫院子。培训结束时,赵恒富带领大家背着行李,从蓟县步行一百八十里搭火车回厂。经过半年磨练,他们既学到了技术,又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他们提出四比四不比:比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比团结、一心为公,比保持贫下中农艰苦奋斗的本色,比学习技术精益求精。不比吃穿,不比住房,不比工资待遇,不比物质享受。这已经成了辉县化肥厂的厂风。
化肥厂的领导成员也都是“泥腿子”出身。这几年,生产不断发展,工厂条件不断改善。厂里几个领导干部却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仍然集体住在建厂初期的简易房里,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他们吃饭时经常碰头商量问题,群众叫它“端碗会”;临睡前又一起研究工作,大家说是“床前会”。五年来,他们坚持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说:“要让群众大干,领导首先要流汗。”赵恒富五十多岁了,身体有病,但参加劳动从不间断。去年六月,有一次水泵坏了,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赵恒富立即组织抢修。他边指挥边干,由于干得太猛,腿撞伤了。工人们再三劝他去包扎,他说:“这点伤算不了什么,抢修水泵要紧,贫下中农在等着要化肥哩!”水泵修好了,生产正常了,他才去医院。党总支副书记袁自成同志,是厂里有名的“土专家”、生产总指挥,他成年累月和工人一起干。党总支十七个委员,有十三个委员能顶班操作,有十个委员长期不脱离生产岗位。
近几个月来,这个厂的广大职工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今年一至五月份化肥生产已经完成年计划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目前,全厂职工正在团结一致,乘胜前进。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工人阶级本色永不变
一天,大连染料厂七车间液氯岗位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地疏通着被杂质堵塞的液化槽管路。浓重的氯气迎面扑来,虽然透过了滤毒盒,还是熏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时只听一名工人高喊:“德欣,你已经干了十多分钟了,快到外面换口气吧……”
“德欣”,这是七车间工人对车间主任李德欣的称呼。早在李德欣当工人的时候,工人就这么称呼他。那时候,他在劳动中从来不计较苦和累。一九七○年,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李德欣,走上了领导岗位,当了车间主任。工作不同了,他还整天穿着工作服,和工人滚打在一起,一边劳动一边谈心。工人们赞扬说:“我们的德欣,还保持着工人阶级的本色。”
李德欣当了干部以后,经常和工人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一起批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孔孟之道。他常说:“当了干部以后,就自以为高人一等,这是剥削阶级的旧思想,咱们要用实际行动破除这个旧思想。”
全车间十个生产岗位,李德欣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干过,大小四百二十九台设备,没有一台设备他没摸过。艰苦的地方,危险性大的工作,他总是抢着冲上去。干燥岗位的设备受氯气和酸的腐蚀比较严重,为了避免设备跑、冒、滴、漏的现象,常常需要在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进行密封。这项工作干起来比较危险。每次李德欣总是提前跑来,抢过工具第一个干起来。工人们看他当官不象官,有时便风趣地说:
“德欣,看你身上的油泥比我们身上的还多,这那象个当干部的样子。”李德欣笑着说:“身上的油泥越多,心里越舒坦。”
为了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改变生产面貌,李德欣经常到兄弟单位取经学习。每到一个单位,他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到生产岗位参加劳动。有一次,他带领几名工人去北京一个化工厂参观学习。一进厂就换上工作服,戴上手套,来到生产岗位,一边操作一边学习。兄弟单位的工人同志过意不去地说:“你们都是客人,那能让你们干活。”李德欣说:“咱们都是工人,走到那里都是主人。”
今年年初,在蒸发岗位实行自动化工艺改革的那些日子里,李德欣白天和工人们一起大干,晚上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工人们见他眼睛里充满血丝,本来就瘦弱的身体更加消瘦,心疼地劝他说:“德欣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可要注意休息呀。”李德欣回答说:“革命的本钱就要花在革命上!”他带病坚持干到这套自动化装置投入了生产。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他脏活累活干在前
姚生荣担任宁夏海原县油面厂的领导工作以来,和群众吃住在一起,劲使在一起,汗流在一起,心贴在一起。他除了开会,每天坚持顶班劳动。有人劝他说:“你工作那么忙 ,就少干点活吧!”他说:“要说干活,多我一个,少我一个,没啥要紧,可是一个厂子里的领导干部,不参加劳动,就会脱离群众,滋长资产阶级特权思想,就办不好社会主义企业。”
老姚坚持参加劳动,脏活累活带头干,排除困难抢在前。今年二月,榨油车间蒸锅上的控制器坏了,影响送料,需要修理。当时锅里的温度高达一百多度,如果等锅凉后再修,就要影响生产。老姚和工人们心如火燎,当锅里温度下降到六十度时,老姚对大家说:“搞社会主义建设,就要争分夺秒,再不能等了。”于是,他带头进行抢修。热气憋得他浑身直淌汗,衣服全湿透了。他的行动鼓舞了在场的工人,大家争着轮换修理,结果,控制器修好了,生产也没有耽误。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以后,姚生荣认真学习。他把干部参加生产劳动提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继续革命和反修防修的高度来认识。他虽然患肾炎,但从不因病而放松参加劳动。由于他坚持参加劳动,亲自实践,因而对全厂生产情况了如指掌,话能说到点子上,活路安排得好,问题处理得及时。全厂职工团结战斗,不断取得革 命和生产的新胜利。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江苏省海安磷肥厂职工坚持自力更生,大干快上,硫酸车间当年建成,当年投产,为支援农业生产作出新贡献。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杭州齿轮箱厂各级党组织领导成员,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参加劳动,做到对生产上的关键问题心中有数,及时带领群众一起解决关键问题。这是厂党委委员顾关兴(中)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改革过渡盘钻机。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