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深受群众欢迎的“扁担医院”
“扁担医院”,是建瓯县房道公社贫下中农对公社卫生院巡回医疗队的亲切称呼,现在成了这个卫生院的代名。几年来,“扁担医院”的医务人员,肩挑药箱,身背医疗器械,长年巡回在房道山区,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成为福建省卫生战线的一面红旗。
房道公社地处闽北著名的“万木林”深山林海之中。全社十八个大队,二万八千多人,分居在纵横六十多里、海拔四百至一千多米的高寒山区。文化大革命前,这里虽然有了公社卫生院,但基本上是坐院行医,等病人上门。贫下中农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批评卫生院是“坐镇医院”。
在文化大革命的斗批改阶段,公社党委和卫生院党支部,组织全院人员研究办院方向,讨论如何落实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开始,一些原来就在卫生院工作的同志认为:我们天天生活在农村,天天给农民看病,办院方向还有什么问题?从城市医院下放到这里的同志说:我们已经下到了底,再也没有地方可下了。
是不是这样呢?院党支部引导大家讨论了这样一件事:吴墩大队有一个产妇,因胎盘滞留引起大出血,当眼看就要把她送到医院时,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产妇家属见到医生,只说了一句:“我们离卫生院太远了!”
“是贫下中农离卫生院远,还是卫生院离贫下中农远?”全体医务人员把讨论会变成了批判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会,变成了自我教育的会。从城市医院下放的同志说:我们来到农村卫生院,工作地点虽然变了,不能说明为贫下中农服务态度的转变,更不能代替思想革命化。原来就在卫生院的同志说:我们过去坐院行医,只能为走上门来的一部分贫下中农服务,没有面向更多的贫下中农。大家都说:“等上门”和“走出门 ”,只是二字之差,却反映了两条不同的医疗卫生路线。认识提高后,大家纷纷要求:深入到大队去,进行巡回医疗。
开始,下去的医务人员,大多是背一个出诊包,单人巡回。这虽然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碰到稍许严重些的疾病就治不了。卫生院领导组织大家讨论了这个问题。有人说:要满足贫下中农的要求,就要带设备器械,这不是要搬个“医院”下去吗?这能背得动吗?可是,大多数同志表示:背不动,我们就挑,用扁担挑它个医院下去。只要是贫下中农的急需,我们就要干。
认识上的提高,带来了行动上的自觉。医务人员把出诊包换成药箱、药担,装上各种常用医疗器械和药品;人员也由单人巡回,发展成为四、五人的医疗队。全院十八名医务人员轮换下去,由正副院长带领,长年巡回在村村队队。群众一见他们,总是亲切地招呼:“扁担医院”来了。
一天,院长、共产党员魏永恩带领“扁担医院”的同志们,冒着蒙蒙细雨,来到了山根村。刚放下担子,群众就抬来一个重病号。大家顾不得休息,立即进行检查,发现病人患的是坏疽性阑尾炎,已经穿孔并发腹膜炎。这样的手术,过去只有在卫生院的手术室才能做,但这里距卫生院十五里,时间不允许。魏永恩决定就地抢救。他们把民房当成手术室,门板当作手术床,蒸笼代替高压消毒锅,手电筒代替无影灯,前后用了四十分钟,成功地为患者做了手术。
象这样的手术,从一九七一年三月到今年五月,“扁担医院”共做了九百余例,全部成功。他们还配合赤脚医生,查治各种病例十二万多人次,抢救重危病人二百三十多例。
怎样做到既下乡巡回医疗,又不影响门诊呢? 开始,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一些专科医生随“扁担医院”出发了,这个科的门诊就得暂停;专科医生不下去,巡回医疗中碰到有些问题又解决不了。大家提出用开展多面手活动的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全院从上到下,立即开展了一专多能、互帮互学的活动,为革命刻苦学习业务。复员军人谢德厚在部队是个卫生员,通过在实践中学习,现在掌握了诊断、透视、麻醉、检验等技术。内、外、妇各科的医生,除看本科病外,都能处理其它两科以上的一般病症。中医可以开西药,切脓包,缝合小创伤;西医可以开中药,会针灸和识别常用中草药。原来全院只有一套医疗技术班子,开展多面手活动以来,还是那么多人,可以同时配出三套医疗技术班子。院内留一套坚持日常门诊,“扁担医院”从一挑发展到两挑。
几年来,“扁担医院”先后在大队、生产队和院内举办新针疗法、中西医结合、妇幼卫生等学习班一百多期,对全社五十六名赤脚医生和一百一十七名卫生员,进行过培训和复训,使他们学会了防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技术。全社十八个大队,队队建立了合作医疗站,队队有赤脚医生;九十个自然村,村村有医疗箱和不脱产的卫生员。全社初步形成了一个群防群治的基层医疗卫生网,改变了农村卫生面貌。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扎根农村 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
——记下放到涿县高官庄医院的医务人员先进事迹
五年前,河北省保定地区第四医院和涿县医院的二十六名医务人员,响应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来到涿县高官庄公社安家落户。他们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对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面貌做出了贡献。
自力更生建医院
高官庄公社地处涿县、新城、固安三县交界地,医疗条件差。中共涿县委员会决定把公社卫生所扩建成高官庄医院,下放到这里的医务人员很受鼓舞。他们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院方针,利用早晚时间自己动手和泥,脱坯,备料……。广大贫下中农主动前来支援。苦战了两个多月,用上级拨给的只能盖三十间房的投资,盖起了有七十五间房子的一座土坯医院。大家继续奋发图强,自制设备:手术室用镜片把阳光折射到手术台上,代替无影灯;化验室用几个度数不等的电灯泡组成土温箱,解决了手术时的输血配血问题;制剂室自制了灌注器、喷灯、冲洗器、土水塔、土真空泵等。
可是,不知从哪里吹来一股“冷风”,有的地方出现了下放医务人员“回流”城市的现象。放射科医生索金秀,原来是保定地区四院放射科的负责人,来到农村表现很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个城市医疗单位想拉他回城市,索金秀回答说:“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就要坚决彻底,决不能半点动摇。”
索金秀不仅没有回城市,他还把爱人孩子全搬来农村安家落户。索金秀经常肩背X光机,带领医疗小分队巡回医疗。他严冬一身雪,盛夏汗水流,走遍五个公社、六十多个大队,积极开展防病治病工作,一颗火热的心和贫下中农贴在一起。
下放到这里的医务人员,既有夫妻不在一起,家居大中城市的职工,也有携带两三个孩子的女同志,但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以“特殊情况”为理由,要求调离农村。他们和索金秀一样,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为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服务一辈子。
一心扑在贫下中农身上
四年多来,高官庄医院坚持派出医疗小组,实行巡回医疗。他们夏迎酷日,冬冒严寒,高官庄周围五个公社、一百多个大队,队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一次,医疗小组来到小义合庄,听说大队党支部书记田忠信患大肚子病,全身浮肿,有时吐血,每天大便十几次。医疗小组的同志怀着对阶级兄弟的满腔热情,把田忠信接进医院。经过中西医多次会诊,确诊为脾功能亢进和食道静脉曲张,需要进行脾切除手术。做这样的手术,要担很大的风险,稍不注意,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为了抢救阶级兄弟的生命,他们迎着困难上。在外科医生、共产党员张殿友的带动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全院密切协作,终于成功地为田忠信做了手术。
为了方便群众,对患者负责,这所医院取消了定时挂号的制度,建立了综合门诊,一天二十四小时看病。坚持中西医、内外科集体会诊,集体处方,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作用。
内科医生任焕忠,是天津医学院毕业生。初到农村,虽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但不时表现出旧的医疗作风,思想感情总是与贫下中农隔着“一堵墙”。通过学习和访贫问苦,他的立足点起了变化,医疗作风有很大改进。他经常为病人端屎端尿,送药喂药,工作不分昼夜,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一次,新城县老王庄大队社员王治忠患严重尿毒症,这病比较难治,本来可以让病人转到大医院。但是任焕忠本着对阶级兄弟负责的精神,要求把王治忠留下治疗。为了治好王治忠的病,他专程到天津和附近的几个医院,学习治疗这种病的经验。同时组织本院中西医生反复研究综合治疗方案,终于治好了王治忠的病。
从涿县、新城、固安来高官庄就诊的人越来越多,医院的病床不够用,他们就让那些家在附近、需要住院的病人在家设病床。对家庭病床的病人,同样办住院手续,同样进行检查治疗。负责家庭病床的医务人员,一天串二十几个村子,跑百余里路程,雨雪无阻,为病人早日恢复健康而辛勤工作。去冬的一天,泥瓦铺大队贫农社员王永霞患阑尾炎穿孔。外科医生杨翠敏毫不迟疑地带着几个医务人员,迎着北风,踏着积雪,赶到那里,及时给王永霞做了阑尾切除手术。他们在这里设了家庭病床,杨医生每天准时前来查房、换药,负责到底。
四年多来,下放到高官庄医院的医务人员,做了大、中型手术千余例,抢救了一批危重病人,治愈了许多病人。
热情支持革命新生事物
下放到这里的医生通过实践感到,只靠自己为群众看病,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医疗卫生面貌。他们把帮助农村建立和巩固合作医疗、培养赤脚医生作为自己的光荣职责。
四年多来,他们利用巡回医疗的机会,广泛深入地向群众宣传合作医疗的意义。在当地党委的领导和他们的具体帮助下,附近五个公社、一百一十七个大队,全部办起了合作医疗。他们还帮助一些生产大队落实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创办土药厂和土药房,为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做了大量工作。
他们还办了“院办卫校”,为农村培养赤脚医生。医院党支部把各科室主治医生组成教学小组,中西医轮流讲课;让学员经常深入到门诊、病房等科室,亲自参加医疗实践。每一批新学员入学,他们首先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提高学员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在教学中,他们认真进行传、帮、带:手术时,让学员当助手;医疗小组下乡时,带学员一块儿巡诊,在实践中手把手地教他们听诊、摸脉和开处方。老中医张汉儒将自己多年搜集整理的单方验方,传教给赤脚医生。药房和制剂室的同志,带领赤脚医生采药、种药,并一起自制了八十多种药品。现在,“院办卫校”已办了十九期,为五个公社培养赤脚医生二百二十多人,每个生产队有一名。经过培训的赤脚医生,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和医疗水平,普遍学会了预防、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战地救护技术,有的还学会了X光透视、照相和造影等技术。
合作医疗的巩固,赤脚医生的成长,使这一带形成了高官庄医院、公社卫生院、合作医疗站三位一体的医疗预防网,卫生面貌焕然一新,人民健康有了保障。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北京部队某医院医疗队翻山越岭,深入到河北省平山县塔崖公社,热情为贫下中农防治疾病。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高山苗寨的好医生
一九六四年八月,印尼归国华侨梁永唐在湖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了。他填写毕业分配志愿书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应该到哪里去工作呢?经过考虑,他在志愿书上写下了两点意见:一、服从党的分配;二、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去。许多人听说梁永唐要到交通不便、条件较差的湘西地区工作,议论纷纷。有的说梁永唐不要党的照顾,思想境界高,值得学习。也有少数人说梁永唐“傻”,“米桶不跳钻糠箩”。梁永唐坚定地说:为了革命,我就是要“钻糠箩”。
梁永唐来到湘西地区后,被分配到州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在医院工作期间,他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担任了外科负责人。
一九六八年,州第一人民医院为了落实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决定下放一批医务人员到农村去。梁永唐一次又一次地向医院党组织提出到农村去的请求。党组织批准了他的要求。一九六九年二月的一天,梁永唐和爱人邓二尼,带着只有七个月的小孩,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白雪皑皑的腊尔山区。
梁永唐长期生活在城市,初到山区工作,困难是很多的:生活不习惯;山高气候冷,出门就爬坡;医院创办不久,人员缺少,设备简陋;苗族人民来看病,讲的是苗话,听不懂。为了更好地为苗族贫下中农服务,梁永唐刻苦磨练自己,天天练习爬山、走路;向苗族医生和群众学习当地语言。梁永唐很快适应了苗族山区生活,学会了防病、治病常用的苗语,与贫下中农逐步建立了感情。
腊尔山公社苏马河大队贫农社员刘冬安,患小腿慢性溃疡十五年,腥臭难闻。梁永唐热情地把病人扶进病房,洗净患处,打针上药。他既当医生,又当护士,有时还送饭送菜,端屎倒尿。刘冬安的小腿溃烂处长出新肉芽后,梁永唐给他做了植皮手术。他病愈出院后,逢人就说:“梁医生待我,真比亲人还亲啊! ”
一次,梁永唐为一个小孩治肺炎合并心衰症。两天以后,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孩子的妈妈几次要求把孩子背回家去。梁永唐热情地安慰她,要她让孩子继续住院治疗。但孩子的妈妈趁老梁不在时,抱上孩子就往家里走。梁永唐回到病房,不见了孩子,心里一阵难过。他想,自己没有能够解开她的顾虑,没有尽到责任,就转身追了出去。当老梁满脸汗水,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孩子妈妈的面前时,她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小孩回医院后,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治疗,终于病愈出院了。
腊尔山医院共有医护人员十一名,不仅担负本区五个公社的治疗任务,还为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盘吉区部分贫下中农看病治病。一九七一年冬,腊尔山公社发生麻疹,梁永唐被分配到全社疫情最重的苏麻河大队。这个大队有二百多户,一千多人,分住在四个自然村寨,寨与寨相距七、八里。老梁和大队赤脚医生,身背药箱,脚踏半尺深的积雪,昼夜不停地来回奔跑。下队第七天的一个早晨,梁永唐已经精疲力竭,正准备躺下休息,第九生产队又来人找他,说是老贫农欧燕福的小孩病危。梁永唐背着药箱又出诊了。途中,他在跨过一个溪坑时,突然两眼一黑,摔倒在溪坑里,被溪水浸透了的衣服,很快结成冰块。他全然不顾,继续赶路。一到欧家,他顾不得换衣服,就迅速给病孩检查、打针、开处方。他又经过十多个日日夜夜不间断的治疗,又治愈了这个大队别的一些病人。贫下中农望着梁永唐那熬得通红的眼睛、深深下陷的脸颊,十分关心地说:“老梁,你真为我们贫下中农操碎了心啊!”梁永唐回答说:“为革命就是掉几斤肉,也是应该的嘛!”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留医部”
广西田东县义合大队壮族赤脚医生、共产党员黄桂斌,怀着对贫下中农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看病不分县内县外、队内队外,有求必应,并主动给病人提供方便。
三年前的一天,平果县那六大队的瑶族社员韦廷业,背着病重的小孩翻山过坳,跑到桂斌家里求医。桂斌发现小孩患的是重型肺炎,立即打针治疗。由于小孩病情比较重,桂斌决定把他留下继续治疗,并动员爱人腾出床铺给小孩用。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治疗,小孩病愈回家了。
一次,一个患痢疾的病孩在桂斌家治好病回去后,桂斌的一个小孩也患了痢疾,他的爱人叫他不要再收留病人在家治疗。桂斌就和爱人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教导,帮助她提高了思想觉悟。打那以后,凡远道病人到桂斌家“留医”,他爱人都为病人烧开水、熬稀饭,热情接待。前不久,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罗皮大队,又有五个重病人到桂斌家里“留医”,桂斌都一一亲切接待,精心治疗,使病人很快恢复了健康。广大社员热情地称赞说:“桂斌家里的病房,是我们壮族瑶族人民的贴心‘留医部’呵!”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