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6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葡共(马列)《人民团结报》发表文章指出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是葡萄牙争取独立的主要敌人
德共《红旗》强调苏美争夺日益加剧,欧洲爆发战争的危险在增加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六月九日讯 葡萄牙共产党(马列)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团结报》不久前发表一篇文章指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是葡萄牙争取国家独立斗争的主要敌人。
文章说:“葡萄牙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和美帝国主义这两个帝国主义超级大国疯狂争夺的目标。”
文章强调指出:“社会帝国主义者对我国的态度就如同任何一个帝国主义大国对待它的殖民地一样。他们极力阻止葡萄牙成为一个经济独立的主权国家,以便苏联新资产阶级能够以最便利、最残酷和最有利可图的方式掠夺我国的财富。”
文章揭露说,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为了维护或加强他们在一些国家的利益,和其它帝国主义一样,不断对别国进行军事干涉和颠覆活动。
文章说:“葡萄牙是一个大西洋海岸国家,它拥有进入地中海的通道”。因此,“控制葡萄牙是社会帝国主义者争夺欧洲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章指出,“如果葡萄牙被社会帝国主义控制,西欧和地中海将受到两面夹攻。社会帝国主义在‘港口便利’和向他们的捕鱼队和商船队‘恢复供应’的借口下,企图为他们的海军取得基地”。
文章号召葡萄牙工人阶级“警惕两个超级大国为控制葡萄牙而进行的竞争对欧洲和世界和平造成的危险”。文章说:“葡萄牙人民应该对这种严重现实有所准备,这是欧洲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
文章强调指出,葡萄牙应该努力同维护国家独立的欧洲国家团结在一起,同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在一起。
新华社波恩一九七五年六月七日电 德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红旗》六月四日发表文章指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日益加剧,欧洲爆发战争的危险在增加。
文章说,“驻扎在东欧的社会帝国主义的军队在数量上的巨大优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南翼的虚弱和社会帝国主义海军的强大武装,都标志了苏联在欧洲——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斗争的战略重点——处于有利地位。美帝国主义在印度支那遭到彻底失败后,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而首先是欧洲的战争危险迅速地加剧了。”
文章在揭露苏修关于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缓和和和平”这一欺骗宣传时指出,“克里姆林宫新沙皇以此来为其攫取世界霸权的目的披上伪装,并且麻痹各国人民的警惕性”。文章还说,“每一个会思考的人每日每时都可以看到和听到,帝国主义内部矛盾,首先是两个超级大国的争斗在世界范围内尖锐化”。
文章强调指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会有战争。只要存在着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只要存在着两个超级大国的争斗,就永远会爆发各种各样的战争。


第6版()
专栏:

意大利百万工人举行全国大罢工
印度政府雇员、职工和教师罢工罢教
新华社罗马一九七五年六月六日电 意大利一百多万劳动群众六月五日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就业和重新签订合同。
这一天,意大利全国各地七十万化工部门职工举行了四小时罢工。属于意大利国家碳化氢公司等一些化学企业的职工都参加了罢工。他们的斗争还得到了农业工人的支持。
八十万旅馆和饭馆等服务行业的工人从六月五日起举行四十八小时罢工,要求重订合同。
此外,卡拉布里亚大区的劳动群众举行了总罢工。撒丁岛的煤矿工人也举行了罢工。
新华社罗马电 意大利一百二十万交通运输工人五月二十七日举行三小时的全国范围大罢工,要求保障就业和改善工作条件。
参加罢工的有公共汽车、电车司机以及汽车、飞机、轮船、机车车辆制造厂等工厂的职工。菲亚特汽车公司和其它一些汽车厂的职工还在工厂里举行了集会。
罢工使意大利全国的公共交通运输一度陷于瘫痪。
五月二十八日,意大利一百七十万农业工人也举行了罢工。
新华社讯 新德里消息:据印度报纸报道,最近,印度政府雇员、职工和教师纷纷举行罢工、罢教,要求增加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四十三万政府雇员要求增加物价津贴,从四月十九日起罢工,到五月四日已坚持了十六天。这个邦的维达尔巴和纳西克两地的职工为了声援政府雇员罢工,分别在五月一日和三日举行了罢工、罢市。
五月三日,印度北方铁路局五千名铁路工人为了反对铁路当局在学徒升级问题上的不合理规定举行罢工。四月四日,印度国家银行的职员要求增加物价津贴举行罢工,使这家银行在首都和全国各地的分行停业。四月二十九日,孟买的四千三百多名公共汽车司机也举行了罢工。同一天,比哈尔邦丹巴德县耐火砖厂的工人举行了反饥饿示威。
从三月初以来,印度各地教师陆续举行罢教、集会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和取消在工资待遇上歧视教师的规定。新德里四万名教师、比哈尔邦三万八千名教师分别从三月一日、三月六日开始罢教,西孟加拉邦八万六千名中学教师和奥里萨邦七万五千名小学教师也分别在三月二十日和四月八日罢教或游行示威。教师罢教的浪潮逐步扩大到北方邦、喀拉拉邦、安德拉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以及许多城市。仅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买就有一万八千多教师罢教。西孟加拉邦全部七所大学中的六所以及私立学校中的职工、教师也举行了罢工、罢教。北方邦首府勒克瑙一万名教师、奥里萨邦首府布巴内斯瓦尔一万五千名教师和新德里等地的教师还先后举行了集会和示威游行。一些大学的学生也采取各种行动声援教师的斗争,反对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要求发给伙食津贴。孟买大学五千多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新德里的尼赫鲁大学学生占领了学校的行政大楼,阿拉哈巴德大学学生举行了罢课。
为了镇压教师的斗争,印度政府逮捕了大批教师,仅在比哈尔邦就逮捕了三千五百多人。(附图片)
意大利罗马工人举行示威,要求保障就业、增加工资,抗议法西斯分子的暴行。新华社记者 摄


第6版()
专栏:工农兵论坛

美国工人失业大军日趋扩大
北京新华印刷厂工人国际形势研究小组
当前,美国战后第六次经济危机仍在深化。由于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倒闭,资本家大量解雇工人,使得美国的失业队伍迅速扩大,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失业大军。今年五月,美国官方公布的失业人数已达八百五十多万。这是一九四一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如果进一步分析一下美国的失业情况,那么可以发现,黑人和青年工人的失业率是最高的,分别为百分之十四点七和二十点六。其中黑人青年的失业率更高达百分之三十九点九。此外,由于资本家采取缩短工时,强制工人“休息”的办法,使大量工人处于半失业的状态。
事实上,美国官方的失业统计大大缩小了失业的严重程度。最近,《纽约时报》一篇报道透露,官方公布的失业数字只有实际失业人数的一半。
列宁曾指出:资本主义的“危机把成千上万的失业工人抛在街头。工人的贫困真是骇人听闻”。目前,广大失业工人颠沛流离,艰难困苦的惨状在美国是大量存在。三月二十六日的《前卫》周刊报道,美国失业工人带了全家老小“象游牧民族一样到处流浪,寻找工作”。在亚利桑那州的塔克森市,要招收一名扫垃圾的工人,申请者竟有一千人之多。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严重威胁之下,美国广大失业工人的处境是越发艰难了。
美国统治集团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欺骗广大工人,实行了一套所谓失业救济制度。这种救济金本来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何况真能领到救济金的只是一小部分人。根据《前卫》周刊提供的数字,失业救济金的数额只有正常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六,至多只能使失业者维持十分贫困的生活。据报道,去年八月,五百万失业者中,只有二百万人领到失业“救济”。因此,随着失业人口的增加,美国一些大城市的赈济站门前,等候领取救济食物的队伍越排越长,在纽约市中心排队领取救济食物的人数达到五十年代以来的最高峰。其中百分之四十是三十岁以下的失业青年工人。
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战后美国垄断资本为了追求超额垄断利润,加强竞争能力,不断扩大固定资本的投资和技术设备的更新,广泛采用新机器和自动化。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在某些部门和企业中有时甚至是绝对的减少。但是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不断增长,大量农民和中小企业主的破产以及童工、女工的广泛使用,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越来越多,从而更加深了美国失业问题的严重性。例如,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七四年,美国的煤矿工人从四十八万人减少到十三万人。成千上万煤矿工人被抛进了产业后备军的队伍。正是由于大量失业工人的存在,美国垄断资本就可以根据它的需要,随时找到可供剥削的劳动力;就可以压低就业工人的工资,提高劳动强度。正如恩格斯所指出,“这支后备军在工业开足马力工作的时期可以随意使用,而由于必然随着这个时期到来的崩溃又被抛到街头”。目前美国工人失业日趋严重,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政治、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的结果。
有压迫就有反抗,有剥削就有斗争。近年来,美国垄断资本疯狂地向工人阶级转嫁危机,加紧压榨和剥削,激起了劳动人民的反抗。在去年一年里,美国就爆发了五千九百起罢工,还不包括非工会人员和小规模的罢工,这是美国官方有罢工统计以来的“创纪录的数字”。这一年因罢工而损失的工作日就有四千八百万个。不少基层工会冲破上层工会头目不准罢工的限制举行了罢工。许多从未参加工会的女工和少数民族工人也纷纷起来组织工会,进行联合斗争。美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新的觉醒之中。
美国工人阶级具有英勇斗争的传统。我们相信,美国工人阶级将在反对垄断资本的压迫和剥削的斗争中不断前进。


第6版()
专栏:

美国经济危机仍在深化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开始的美国战后第六次经济危机,在最近几个月中急剧恶化。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迅速增加,通货持续膨胀,财政赤字庞大,对外贸易状况不佳,美元地位更为虚弱。这些迹象表明,美国这场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还在深化。
生产下降,失业激增
到今年四月,美国工业生产的总指数已比危机前的最高点下降了百分之十四点二,这一下降幅度超过了战后的历次经济危机。从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到去年九月这十一个月内,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约百分之二,而从去年十月到今年二月这五个月中,却下降了百分之十二。在这五个月中,住房建筑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七(比危机前最高点下降了百分之六十);汽车生产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九(比危机前最高点下降了百分之五十六);纺织工业和家用电器工业各比最高点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六。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下降已从第二部类(消费品生产)发展到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生产)。从去年十月到今年四月,钢铁生产水平下降了约百分之二十一,机械工业下降了百分之十四。在去年一年里,主要原材料工业生产水平下降了百分之十以上,石油和天然气也下降了百分之四。三月份工业的开工率平均只有百分之六十五点五。
失业情况也越来越严重。据美国劳工部的数字,今年五月失业率已达百分之九点二,是一九四一年以来的最高失业率。官方登记的全失业的职工达八百五十三万八千人,还有四百万左右半失业职工。据报道,今年以来,美国百分之八十的工业部门都在解雇工人,原料、纺织、橡胶、塑料和建筑等工业解雇的工人更多。从去年十月到今年三月的六个月中,美国全国就业总人数减少了二百六十万人。目前在各工厂工作的工人人数已降到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商业周刊》认为,“就业情况是糟的,而且越来越坏”。
固定资本的投资也已出现大幅度下降。去年第四季度各企业固定资本投资总额比去年第二季度下降了百分之七点六。
据美国官方估计,今年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将比去年减少百分之八点五。
在经济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今年第一季度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二十二,这是十七年来罕见的。今年头三个月破产的企业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六。
通货持续膨胀,财政赤字空前庞大
在经济危机深化的同时,通货膨胀仍在持续发展。今年头三个月消费物价都上涨折合年率达百分之八点五。这个幅度虽然比去年的平均幅度为低,却超过一九七二年一倍。
最近几个月美国物价上涨的势头略有减弱,并不表明美国政府已经控制住通货膨胀,而是反映了经济危机的深化。因为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工业生产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对各种原料的需求大为减少,再加上美国向原料生产国转嫁危机,在国际市场上工业原料价格的总指数去年十二月比去年四月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从美国国内市场来说,随着危机的发展,劳动人民购买力萎缩(去年十月到今年一月的四个月中,制造业职工的实际工资下降了百分之七点七,农业人口的收入今年二月比一年前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市场萧条,垄断企业为了出清存货不得不放慢物价上涨的速度,甚至被迫削价。
但是,目前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正孕育着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危险。二月初,美国总统福特提出的一九七六财政年度(今年七月一日起)预算,赤字高达五百一十九亿美元。三月底,福特又签署了在今年减税二百四十八亿美元的法案,这就使财政赤字更为庞大。
据美国政府公布,去年第三季度联邦政府的赤字为十六亿美元,第四季度已猛增至二百四十五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高达五百四十七亿美元。美国财政部估计,一九七六财政年度赤字实际上将达到八百亿美元,有些报刊甚至估计将达一千亿美元。
联邦储备银行在今年已多次降低对商业银行放款的贴现率,以放松信贷。各商业银行的利率也随着不断降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已表示,它将允许“适当扩大”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以满足美国政府的大量赤字开支。最近两个月内,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已大幅度增加。
美国政府采取赤字财政、放松信贷等刺激经济的人为措施,势必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财政部长西蒙最近不安地说,美国“正朝着一种灾难性的巨额赤字前进”。他说,过份刺激经济“很快将会使我们再次骑上老虎,这个老虎就是甚至更为凶猛的通货膨胀”。《时代》周刊也说:“一九七六财政年度的赤字真的膨胀到一千亿美元或者更多的话,将点燃起]通货膨胀的新爆炸”。
外贸状况仍然不妙,美元地位更加虚弱
去年美国基本国际收支逆差高达一百零六亿美元,对外贸易逆差达三十亿美元。这是仅次于一九七二年的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年度国际收支和外贸逆差数字。今年一月对外贸易的逆差又有二亿一千万美元。二月份虽然有了顺差,但是却出现了值得严重注意的现象,这就是二月的出口额比一月下降了百分之六点六。
随着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化,各资本主义国家市场销售情况普遍不景气,去年资本主义世界总贸易量只增加了百分之五,这是战后近三十年来增长最少的一年。各国报刊对今年的贸易前途更是一片悲观,预计将出现战后第一次的下降。为了争夺狭小的国际市场,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政府已采取奖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措施。这意味着市场争夺战将进一步激化。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外贸易的前景更为暗淡。
由于经济危机恶化,外贸逆差数字庞大,再加上利率不断降低,从去年九月以后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就持续下跌的美元汇价,今年以来下跌得更厉害了。半年来,美元对瑞士法郎的汇价跌了百分之二十三,对西德马克下跌了百分之十六。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希腊、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家为维护民族经济利益,已先后宣布它们的货币同美元脱离固定的挂钩关系。这些都说明了美元地位进一步下降。
最近,美国官方不断放出“乐观”空气,但是不少报刊舆论对此表示怀疑。合众国际社说:“在经济新闻的地平线上依然是乌云密布”。
(新华社记者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