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6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努力向资产阶级思想作战
——记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天津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二工区
(一)
在天津市工业学大庆的先进单位——天津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二工区,人们都把革委会副主任、党总支委员高崇岭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高崇岭是个干过十多年混凝土工的老工人,他从一九六六年当了领导干部以后,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干劲。九年多来,他天天在工人上班之前就来到工地,把重点施工现场转一遍,那里任务重、问题多,他就在那里干起来。工人们夸奖他是班班见得到的好领导。
象高崇岭这样的干部,在二工区是不少见的。这个工区的干部都是有十几年工龄的老工人,他们拿起瓦刀能垒墙,登上脚手架能抹灰。他们手不丢瓦刀,身不离工地,和工人一样劳动,手上的老茧和工人一样厚。他们制定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他们说: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保持工人阶级本色,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反修防修,继续革命,掌好无产阶级印把子的大事。如果在上边指手划脚,光说不做,时间长了,瓦刀拿在手里感到重,推起小车两臂痛;就会离劳动人民越来越远。
党总支书记毛文波的一个老同事,想把自己一个亲友的孩子从其它工区调到二工区来,由灰土工换成技术工,希望毛文波开“绿灯”。毛文波觉得,一下拒绝难开口,答应下来又不应该。正在这时候,高崇岭对毛文波说:“党和群众把权交给咱,只能掌好,不能掌坏,可不能利用职权谋私利。”毛文波听了,回绝了那个老同事,并指出这样做的危害,使他的这个老同事也受到了一次教育。
二工区革委会副主任强万长,是一九七三年进入领导班子的青年干部,后来又被选为天津市建工局的党委委员。有人拍着他的肩膀说:“二十刚出头就上去了,大有前途!”开始时,这话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后来,有一件事给他敲起了警钟。一次,他回到自己原在的灰土班去劳动,刚刚把工具拿到手,一位老师傅急忙抢过来说:“我来,别把衣服弄脏了!”话虽不多,却引起了强万长的深思。他想,在他刚开始当干部的时候,在办公室坐不住,几天不到工地就感到难受;但是后来对坐办公室慢慢习惯了,工作服也不穿了。这种现象说明自己的思想在变哪!批林批孔运动中,强万长和大家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批判林彪“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批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和“上智下愚”的反动唯心史观,进一步认识到,“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从此,强万长更自觉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还经常征求老师傅的意见,不断从工人群众中吸取政治营养,增强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去年春天,强万长的哥哥盖房,要他代买建筑材料,强万长一口拒绝,耐心地对哥哥说:“当干部有了权,这是人民给的,我们只能为革命,可不能为自己!”
(二)
二工区的工人们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必须同雇佣观念和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作斗争,牢固地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对于这个问题,第一施工队瓦工班班长马克健有深刻的体会。
马克健是在一九六二年开始当建筑工人的。那时,他的热情高,那里脏,那里累,他就到那里干,人们说他象只小老虎。可是,刘少奇推行“物质刺激”、“奖金挂帅”的修正主义路线,“多干活就要多拿钱”的歪风逐渐吹进了马克健的耳朵。这时,一些资产阶级思想严重的人对他说:“凭你这一手瓦工活,到那里不是呱呱叫的好师傅,如果干临时工,最少闹个
‘五级工’。”这颗“炮弹”打中了马克健,不久,他果然向工区领导提出离职,要求到街道去干临时工。
工区党总支从小马身上看到了资产阶级思想对工人阶级腐蚀的严重性。为了帮助马克健转变思想,总支书记朱子明多次同他谈心。马克健的二哥,解放前从小就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当学徒,在旧社会受过苦。当他听说马克健要离职,就连夜赶回家,和弟弟一起忆苦思甜。老书记和哥哥的帮助,使马克健扫掉了思想上的尘埃,擦亮了眼睛。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中,特别是在最近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的过程中,他联系自己的思想经历,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进一步提高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
思想变,面貌新,干劲足。马克健在提高认识以后,以国家主人翁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带头工作。在他的影响下,他们班里的工人都争分夺秒,勤奋劳动,受到大家的好评。
二工区党总支从马克健的思想变化中汲取经验教训,积极组织职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批判旧思想、旧意识、旧观念,树立新思想、新风尚,提高群众抵制资产阶级思想腐蚀的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去年上半年,这个工区帮助一个工厂修建一座大型车间。任务完成之后,这个厂赶制了一批玻璃杯,作为廉价的“内销产品”给工人们“留念”。当时,工区有的人说,多快好省地施工是我们建筑工人应尽的责任,这些玻璃杯我们决不能要。有的人则主张收下来。党总支就这个问题,组织职工进行讨论。大家表示,要坚定地执行党的政策,谢绝了这一批玻璃杯。同时,他们还作出了不要建设单位送锦旗、物品,不要特殊招待的规定。一种克己奉公、严守革命纪律的好风尚,已经在二工区形成。
(三)
二工区的工人们在思想领域里批判资产阶级思想,也注意在经营方向上不断批判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一九七三年,这个公司同时接受了两项工程的施工任务:一项是用工少、省时间的仓库;一项是结构复杂、费工费时的医院疗养楼。开工后,仓库很快就竣工了,而疗养楼却拖了一年多,迟迟不能交付使用。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工人们就这件事贴出了题为《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是资本主义的营造所》的大字报,指出,近几年来,在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的情况下,有的领导背上了包袱,由于想保住先进指标,对复杂、费工、投资额不易完成的工程项目不抓紧施工;对省时、省工、投资额大又容易完成的项目就大干、紧干,结果,部分工程拖延工期或“竣工”后不能投产。这是资本主义经营思想的表现。这张大字报受到了工区领导的重视。他们立即和工人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并联系实际批判“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资本主义经营思想。
认识提高了,行动就自觉。去年,这个工区担负柳滩小学的施工任务。开始时设计部门只交给他们一张教学大楼的建设图纸。工人们想,如果不同时把锅炉房、厕所等建起来,这座教学大楼就是建成后也不能使用。于是,他们主动和建设单位、设计部门联系,建议增加这些工程项目,同时还主动把建设这些项目的材料备好。结果,这项工程提前竣工交付使用。
为了使投资尽快发挥效益,这个工区在工人们的倡议下,组成一支小分队,开展了“一扫二保三回访”工作:组织人力扫除过去工程中留下的“尾巴”,回访已经交付使用、投产的工程项目,保证工程质量,保证配套使用。几年来,他们走访了几十个单位,检查了三十四项工程,使一万四千多平方米的工程及时“扫尾”。对于基本建设工作中出现的这种新气象,职工们都看作是思想革命化的成果。他们说:我们不仅割掉了建设工程的“尾巴”,更重要的是割掉了资本主义经营思想的“尾巴”,端正了企业的方向,使企业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一九七○年,这个工区平均每人完成投资额七千六百元,竣工面积五十五平方米;到一九七四年,平均每人完成投资额一万元,竣工面积九十五平方米,成为全国基本建设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大庆油田的广大妇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图为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女工在高空作业的情景。
 新华社记者 摄


第3版()
专栏:

大庆油田一二○五钻井队学习理论提高反修防修自觉性
坚持战斗 继续前进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后,大庆一二○五钻井队广大职工,联系实际深入学习理论,认真总结反修防修的经验,深入批判修正主义,进一步发展了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
这个队回顾历史,认识到自己走过的道路,就是认真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反修防修,积极开展三大革命运动,发扬共产主义革命精神的过程。
五十年代,他们在老队长、铁人王进喜同志的带领下,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决抵制修正主义的“物质刺激”。那时候,在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颁发了十来种巧立名目的“奖金”。老队长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有关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的论述,批判“物质刺激”的修正主义路线,带领全队大干社会主义,终于在较短时间内打出一口高产油井。就是这样,不要奖金要革命,取得了“月上千(米),年上万
(米)”的优异成绩。
六十年代,在大庆石油会战的艰苦岁月,王铁人和许多老工人,不分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撂下饭碗就上井,睁开眼睛就会战,从不计较个人待遇。大家一心想的是粉碎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妄图卡我们脖子的阴谋,甩掉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进入七十年代,由于我国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一批老工人陆续输送出去支援新油田会战,他们队又补充了大量的新鲜血液。现在青年工人占全队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员新了,但为革命艰苦创业的传统却进一步发扬光大了。第七任队长高金颖同志,是一九六六年参加工作的青年工人。一次油田会战中,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未好,就身穿“钢背心”,上井扶刹把。为实现一九七四年首战开门红,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季节,他连续在风雪怒吼的井场上奋战了三十多个日日夜夜。困了在值班房里躺一会,醒来又上钻台打井,打出了严寒季节钻井进尺的新纪录。
在这个队,也不是没有路线斗争的。一九七一年正当他们向王进喜生前提出的战斗目标前进,决心攀登十二万米的新高峰时,有的同志产生了“按酬付劳”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他们集中学习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光辉著作,发动工人群众,狠批了“物质刺激”一类修正主义黑货,让大家分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修正主义。他们还回忆了老队长王进喜一心为公、忘我工作的革命精神。老队长讲过:“牛吃草,不吃料,出力最大,享受最小,我甘愿当一辈子革命的老黄牛。”比比老队长,看看自己,大家感到差距很大。通过学习、批判,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群众的路线斗争觉悟,激发了大家大干社会主义的革命热情,不断刷新钻井进尺纪录。仅开发新油区的会战,就接连创造了班日进尺一千二百五十米,月进尺一万六千二百六十米等六项会战新纪录。同志们说:“我们大庆工人阶级,不比待遇,比贡献,要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大庆油田会战十五年来,这个队继一九六六年年钻井进尺突破十万米大关,首创钻井新纪录之后,一九七二年的年钻井进尺又达十二万七千多米,登上了新的高峰。他们取得这些成绩,靠的是长年艰苦奋战。
有人说,一二○五队的条件那么艰苦,为什么革命干劲那么高?他们的体会是,最根本的一条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批判修正主义,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广大职工,不断提高大家的社会主义觉悟。十五年来,这个队共为国家打井七十多万米,相当于大庆地区每个钻井队平均钻井水平的三倍。但他们从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们决心在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的指引下,进一步提高反修防修的自觉性,继续革命,努力作战,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酉水河上的女船队
——记湖南省永顺县王村航运社“三八”运输队的事迹
条条江河归海洋,
土家船工心向党;
毛泽东思想指航向,
飞舟万里不迷航。
歌声起处,一支女船队穿过晨雾的纱帐,身披朝阳,劈波斩浪,飞驶在酉水河上。这就是永顺县王村航运社“三八”运输队。这个队是一九七一年成立的,由十一个土家族年轻姑娘组成。姑娘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的教导,冲破孔孟之道反动思想的束缚,驾船使舵,闯险滩,战恶浪,在凤滩至保靖一百七十华里的水运线上,谱写了一曲曲为人民服务的新篇章,被人们誉为“酉水河上的女将”。
“三八”运输队把全心全意支援农业,当成自己的首要任务。一次,“三八”运输队承担了给列夕公社运送八十吨良种的任务。列夕公社位于王村上游酉水支流的猛洞河边。由于猛洞河水枯滩浅,机动船开不进去。所以,托运手续只办到猛洞河出口的新码头。新码头距列夕公社还有十多里路程。“三八”运输队把第一批良种从王村运到新码头以后,她们想,当时正是春耕大忙季节,为了支援春耕生产,宁肯自己吃千般苦,也要把良种直接送到列夕公社。机动船开不进去,她们决定改用小船载运。在共产党员、队长董祖香的带领下,大家把良种卸到小船上,拉的拉,推的推,遇到水浅搁滩,就争先恐后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里,搬石头,开航道。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开出了一条简易航道。她们往返百次,把八十吨良种及时运到了列夕公社,受到了贫下中农的热烈赞扬。
哪里有困难,“三八”运输队就出现在哪里。今年四月,王村有二十四吨化肥需要运送到镇溪公社。当时酉水河正值枯水季节,行船很困难;如果等到涨水后再运,又会影响镇溪公社稻苗施肥。
“三八”运输队急农业之所急,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从王村到镇溪有七十多华里水路,中途有九个陡滩,水流湍急,不能开发动机,必须靠人力拉纤。
顺港滩是九滩当中又陡又长的一个,滩长四百多米,水位落差两米多。船上滩的时候,十一个女将人人身背纤绳,拉船逆水前进。滑倒了爬起来,纤绳断了重新接上。当她们把船拉到滩中间的时候,纤绳一下断了好几根,眼看船有被急流冲下去撞坏的危险。在这关键时刻,副队长陈平翠机智而迅速地跳下水推船前进,另外几个女将也跟着跳下了水。船刚推上滩,又被急流冲下去了,她们又奋力拉上来。就这样几上几下,最后终于征服了顺港滩,把二十四吨化肥按时运到了镇溪公社。
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三八”运输队的姑娘们茁壮成长。这个运输队成立以来,年年超额完成运输任务,为支援工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今年以来,她们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决心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夺取革命、生产的新胜利。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遵守纪律的模范
——西安建筑段基建队老工人薛金生的事迹
在西安建筑段基建队里,有一位五十九岁的老工人薛金生,他十几年如一日,始终自觉地遵守革命纪律,争分夺秒为社会主义多作贡献。
薛金生同志常说:“遵守革命纪律,是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重要保证,绝不能迟到一分一秒。”他说到做到。无论是漫天飞雪的寒冬,还是阴雨连绵的深秋,也不管家里有多少事纠缠,他天天按时上班,从不迟到。
在西安东站华清村住宅楼施工中,薛师傅承担了安装门窗的任务。他天天起早摸黑地干,恨不得一口气把活做完。这时候,他家的房子该大修了,房管局通知他暂时搬迁。他利用早晚上班前后时间搬。一天早晨,他和老伴、孩子起了个大早,搬着、搬着,一看表,发现离上班时间只差二十多分钟了。薛师傅放下家具,转身拿起工具袋就走。老伴拦住他说:“你扔下这一摊子叫我咋办?”薛师傅焦急地说:“我是个老工人,要带头遵守纪律,现在任务又这么紧,你一个人先慢慢搬吧。”邻居们看到这种情况很受感动,说:“薛师傅,你快走吧,我们来帮你搬。”薛师傅一路小跑,还早两分钟赶到了工地。
基建队是个流动单位,今天在南郊,明天在北郊,常常离家很远。薛金生同志没有自行车,来回都靠步行,但他从不因此迟到一分一秒。冬天的一个早晨,薛师傅开门一看,鹅毛大雪下得足有半尺厚。他心想:“平常好天去南郊上班也得走五十多分钟,今天雪深路滑,可得早走点。”不巧,家里的表坏了。他看了看天色,决定立即动身,宁可早到一点钟,也不迟到一分一秒。路上,寒风刺骨,一步一滑,他终于提前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工地。
薛师傅干起工作来,更是争分夺秒。在修建义和巷住宅楼的主体工程中,薛师傅承担了熬沥青的工作。他是个木工,没有熬过沥青。但他清楚地知道,熬沥青容易出事故,需要很强的责任心。他不怕困难,勇敢地把这个任务接了过来。为了防止事故,他三天三夜守在炉旁。打瞌睡睁不开眼时,他就用冷水冲冲头。任务胜利完成了,领导和同志们看他熬红了双眼,都劝他回家休息两天,但第二天早晨,他又按时来到工地,投入了新的战斗。
今年二月下旬的一天,薛金生同志和其他两位同志一起,负责挖地基灰土井。他们三人,鼓足干劲,一天就挖到见水处。这时,有人说:“今天算了,剩下几分钟就下班了,等明天带来胶鞋雨衣再干吧。”薛师傅心想:搞社会主义建设,要和帝、修、反抢时间,争速度,一分一秒都要抓得紧紧的,绝不能白白浪费。想到这里,薛师傅便脱下鞋子,跳进冷透骨髓的井水中,带头挖井,其他两位同志也跟着干起来,直到挖完这口井为止。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