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5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代表在海洋法会议上发言
谴责超级大国企图霸占海底资源
据新华社日内瓦电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一委员会四月二十五日和二十八日举行全体会议,讨论关于开发国际海底资源的国际机构问题。
秘鲁代表作为“七十七国”集团的协调人,在会上提出了关于未来国际机构的职能、结构和权力的建议。他主张未来的国际机构由全体参加国的大会、理事会和专家组成的指导机构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负责制定政策、指导和监督海底资源开发的活动。这一建议得到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许多代表认为,这个国际机构应当是强有力的,应该拥有广泛的权力并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他们主张这个机构应当是一个民主的机构,坚决反对少数国家在这个机构中拥有否决权或加权表决。
中国代表在二十八日的发言中支持秘鲁等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他说,国际海底机构应是一个由所有主权国家共同管理的组织,国家不分大小,都应平等地参加管理,绝不能容许超级大国对它的控制和垄断;它应该为全世界人民谋福利,绝不能容许超级大国利用它来对人类的共同财富进行控制、掠夺和垄断;它应具有广泛的权力,包括直接勘察和开发国际海底资源,管理国际海底的一切有关活动,如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等。反对超级大国把国际机构变成一个没有实际权力而只管行政事务的空架子。
中国代表指出,大会和理事会的组成,应遵循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按地区合理分配名额。发展中国家占世界的大多数,应在理事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理事会及其下属机构都不能容许超级大国以任何方式实行控制和操纵。
中国代表在谈到国际机构的表决制度时指出,有关程序问题可以由简单多数通过,实质问题可以由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反对超级大国用各种手段制造变相的否决权制度。
会上,美国代表在发言中继续鼓吹所谓管理局只应限于进行直接有关的国际海域的勘探和开发活动,并且声称要“保护少数国家集团的基本权利”和“保护少数的利益”等等。他竭力妄图缩小管理局大会的权力,企图由少数国家和以少数“专家”来控制理事会。美国的这些无理主张,遭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坚决反对。
另一个超级大国背后指使一、两个国家的代表在会上发言,和美国代表唱一个腔调。然而他们的主张同样遭到了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断然拒绝。
新华社日内瓦一九七五年五月五日电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三阶段会议就勘探和开发国际海底的基本条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强烈反对以第一委员会主席名义提出的“无名氏”文件中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塞进的私货,谴责超级大国企图霸占海底资源的阴谋。
秘鲁代表代表“七十七国”集团指出,“无名氏”文件中收进来的苏联提案的建议,即“在国际海底指定专供缔约国开发的地段”,把海底分给缔约国,并永久地享有专有开发权,而把管理局排除在外,这完全违背“七十七国”提出的管理局直接开发海底并对开发活动经常保持直接有效的控制的主张。秘鲁代表还指出,这个文件中还收进了美国提出的“保留区”的建议,这项建议把国际海底分为两半,一半由多国公司开发,一半保留给管理局。而“七十七国”主张,整个国际海底是人类共同继承财富,应受单一制度管辖。他说,保留区的概念与“共同继承财富”的概念是不相容的。保留的时间短,最后还是由多国公司拿去,使管理局无法直接开采,“七十七国”不准备支持这项建议。
坦桑尼亚代表指出,某些国家拒绝接受“共同继承财富”的概念,想尽办法来掠夺海底资源。有人就是想在管理局之外顽固地保持其特权。他说,“坦桑尼亚人民不允许我参予制定一个保护发达国家特权的公约”。他还说,苏联建议的保留地段专供缔约国开发,各国领取数目有限的合同。很清楚,只有那些具有开发手段的国家才能领取合同,这也就是所谓“先来先得”的原则。他指出,只有发展中国家的建议而不是苏联的建议才能保证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许多国家的代表还反对美国鼓吹的所谓建议,即百分之五十的国际海底由管理局与开发公司分享利润,另外百分之五十的地区作为管理局的“保留区域”,供管理局自行开发或由管理局签订合同让私人公司开发。
阿尔及利亚代表说:我们不是来这儿同多国公司瓜分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富的国际海底的。保留百分之五十的国际海底给谁?给美国人?给美国公司?我们发展中国家不会受骗了。
巴巴多斯代表在发言中谴责了美、苏的无理主张。他说,工业发达国家强烈反对管理局有权处理人类共同继承财富,认为国际海底是“无主物”,谁都可以据为己有。这是帝国主义的破产的哲学。他谴责苏联建议“将国际海底的一部分保留专供缔约国开发”的主张,并且指出,这里所指的缔约国显然不是发展中国家,因此苏联的建议是不能接受的。
中国代表在发言中指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发言证明,在开发国际海底的基本条件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立场和观点。“七十七国”集团的文件是完全正确的,而一个自称“照顾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超级大国的代表却公然反对这一文件的基本规定。这就充分说明了他们声称的“照顾发展中国家利益”是假,千方百计要霸占国际海底资源是真。
中国代表在发言中逐点驳斥了两个超级大国的无理主张。他指出,关于开发国际海底的基本条件的争论,集中到一点,就是国际海底管理局是否应当拥有广泛的权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其他不少国家都主张国际海底管理局应当拥有广泛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超级大国霸占国际海底资源,保证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世界人民的利益。但是超级大国就是要处处限制和架空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权力。只有超级大国放弃它们的霸权主义立场,真正承认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富这一根本原则,接受国际管理局应拥有广泛权力,包括对开发的一切有关活动经常保持直接有效的控制的原则,关于开发国际海底的基本条件的讨论才能取得真正的进展。


第6版()
专栏:

我国代表在海洋法会议上申述原则立场
柬王国和越南南方共和合法权利应立即恢复
新华社日内瓦一九七五年五月五日电 出席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三阶段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在五月五日举行的全权证书委员会会议上强调指出,已经彻底垮台的朗诺卖国集团和阮文绍反动政权继续窃据柬埔寨和越南南方的席位,是完全非法的。
全权证书委员会这一天下午开会,讨论和审议海洋法会议秘书处提交的关于出席第三阶段会议的各国代表团证书的备忘录。中国代表团在会上申述了中国关于柬埔寨和越南南方代表权问题的原则立场。
中国代表团副代表林家森强调说,柬埔寨人民在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和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五年的英勇战斗,现在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柬埔寨全国获得了解放,朗诺卖国集团已经彻底垮台。谁也无法否认,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是柬埔寨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代表团认为有必要强调指出:朗诺卖国集团窃据柬埔寨在海洋法会议的席位以及这个现在已经彻底垮台的朗诺卖国集团的所谓“证书”,是完全非法的。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合法权利应该立即得到恢复。
关于越南南方代表权问题,林家森强调指出,越南南方人民为了保卫民族权利,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现在,西贡反动政权已不复存在,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是越南南方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代表团认为,原西贡当局“代表”出席这次海洋法会议及其所谓“证书”,是完全非法的。
中国代表团要求全权证书委员会将中国代表的上述发言载入提交海洋法会议的报告。
在五日的会议上讨论南非代表的证书问题时,象牙海岸代表团代表非洲国家发言,谴责南非政权实行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重申非洲国家反对这一政权,表示会议应该重新审查南非代表的证书。
中国代表团支持非洲国家的上述立场。


第6版()
专栏:

不平则鸣
范秀竹
近来,保加利亚舆论对苏修控制的“经互会”在工农业产品比价问题上的不平等一再表示不满,指出“经互会”内部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大大低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使保加利亚这个农产品和食品的出口国受到很大损失。不平则鸣,这是很自然的,无可非议的。
有比较才能鉴别。苏修是“经互会”内的燃料出口国,可是当世界市场的燃料价格上涨时,它就背信弃义,撕毁协议,随意提高价格一倍以上,并且制造种种“涨价有理”的谬论。什么提高燃料价格是为了“适应于世界市场的条件”,是因为开采成本高昂、“要花许许多多的钱”,必需搞“严格的经济核算”,如此等等。总之,苏修乘人之难,任意提高燃料价格,是一万个“有理”!可是,人们不能不问,当保加利亚要求把农产品、食品出口价格“适应于世界市场的条件”,理由也是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苏修为什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呢?高唱“互利”曲调的苏修先生们,为什么不对保加利亚的农产品和食品的出口价格,搞一点“经济核算”呢?
多年来,苏修在“经互会”中强制推行“生产专业化”,硬要把保加利亚变为它的果菜园,使保加利亚深受其害。今天,苏修这个“大庄园主”,唯利是图,大搞贱买贵卖,不顾别人的难处,这怎能不叫人发出几声不平之鸣呢?马克思说:“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苏修在“经互会”成员国中,垄断原料,操纵价格,雇佣劳力,输出资本,真可谓把对其他成员国的“掠夺”当成自己“生存的原则”。因此,说实在的,那个在苏修控制下的所谓“经济互助委员会”,改名为“经济掠夺委员会”,不是更符合实际吗?


第6版()
专栏:

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访问伊朗
侯赛因副主席说两国的和解堵住外国在这地区玩弄阴谋的道路
据新华社德黑兰一九七五年五月一日电 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萨达姆·侯赛因四月二十九日至五月一日对伊朗进行了正式访问。
伊朗国王礼萨·巴列维会见了他。伊朗首相阿巴斯·胡韦达同他举行了会谈。
公报说:“关于双边关系,双方宣布,他们坚决完全履行阿尔及尔协议、德黑兰议定书和巴格达的部长级会晤中作出的决定。他们也对双方为履行阿尔及尔协议和为解决两国之间所有的主要分歧而采取的认真的步骤表示满意”。
伊朗《德黑兰日报》四月三十日就萨达姆·侯赛因副主席访问伊朗发表社论说,伊朗和伊拉克之间达成的阿尔及尔协议,给了“某些方面对波斯湾怀有的明显阴谋”一个打击。
另据伊朗《世界报》(国际版)四月二十七日报道,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萨达姆·侯赛因说,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和解堵住了外国在这一地区玩弄阴谋的道路。


第6版()
专栏:

葡萄牙举行制宪议会选举
新华社讯 里斯本消息:四月二十五日葡萄牙全国举行了制宪议会选举,以选出一个由二百四十七名议员组成的制宪议会,来制订葡萄牙的新宪法。
这次选举是在推翻法西斯政权的军事政变(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五日)一周年时举行的。
根据接近完全统计的结果,在参加这次制宪议会选举的十二个政党中,社会党得票最多,获得百分之三十八的选票;其次是人民民主党,得到了百分之二十六的选票。
在这次选举前,执政的葡萄牙武装部队运动革命委员会向参加选举的各政党提出了一项将在“三年至五年的过渡时期”内有效的纲领性文件——《葡萄牙武装部队运动和各政党宪法协议》。这个文件的条文将列入新宪法。参加选举的十二个政党中的六个党(包括参加了目前的临时政府的四个主要政党)已于选举前两周在这一文件上签了字。这一文件对葡萄牙“未来的权力机构的组成及其职责”作了详细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在三年至五年的“过渡时期”内,武装部队运动革命委员会将掌握葡萄牙的最高政治权力;武装部队运动将“制度化”,武装部队运动革命委员会和由二百四十名武装部队代表组成的武装部队运动大会都将“作为永久性的机构存在下去”。
武装部队运动革命委员会是在今年三月十一日挫败了一次企图推翻现政权的军事政变以后成立的。它行使了将近一年来葡萄牙国务委员会、武装部队运动救国委员会和武装部队三军参谋长委员会所担负的职能。


第6版()
专栏:

驻泰美军将再撤走七千五百名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五月五日讯曼谷消息:泰国政府宣布,到今年六月底为止,美国将再撤走七千五百名驻泰美军。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泰国政府就这一问题发表的一项公报说,泰美两国政府是经过协商后宣布这一数字的。
据报道,从去年五月中开始,驻在泰国的美军削减了一万名后,剩下两万七千名。这次再削减后,驻泰美军的人数还剩下一万九千五百名左右。


第6版()
专栏:

苏修控制“经互会”大搞贱买贵卖引起不满
保加利亚舆论要求提高农产品和食品价格
苏修在燃料供应问题上刁难捷克斯洛伐克给捷造成困难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五月四日讯 保加利亚舆论继续要求苏修控制的“经互会”提高农产品和食品价格,改变不平等的工、农业产品比价,以减少农产品出口国所受的损失。
保加利亚《国际关系》季刊一九七四年第四期发表文章,抱怨“经互会”内部现行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价格不符合“互利原则”。文章援引苏联一个经济学家的材料指出,一九七一年“经互会”成员国相互贸易的合同价格根本脱离了世界市场价格,机器和设备的价格比世界价格高百分之十九,而农产品和食品价格比世界价格低百分之十九。文章说,“由于许多客观原因,农业和食品工业的生产费用继续上涨”,世界市场的农产品近年来也因这种趋势而提高了价格,但是“经互会”国家这方面的贸易价格“几乎未变”。这样,“经互会”内出口农产品和食品的国家就“不能保证收回生产费用”,“互利变成了对出口国的不利和损失”。
不久前在保加利亚出版的一些书籍也指出,“经互会”内现行的工、农业产品比价“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过时”,“经互会”现行的价格制度“存在着一系列缺陷”,不利于出口农产品的国家。
按照“经互会”的“国际分工”,保加利亚是一个生产和出口大量农产品和食品的国家。它出口给苏联的新鲜蔬菜、水果、卷烟占它这些产品总产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食品罐头占百分之七十八。长期以来,由于“经互会”内不平等的工、农业产品比价,保加利亚受到很大损失。一九七一年,保加利亚向苏联的出口总值为十四亿零九百二十万列弗(保加利亚货币),其中农产品和食品占百分之四十四点二。如按前述苏联经济学家的计算,这一年“经互会”的农产品和食品的贸易价格比世界市场低百分之十九,仅此一项,苏联就剥削了保加利亚一亿四千六百多万列弗。
近年来,保加利亚农业和食品工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据保加利亚报纸报道,“为发展供出口的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比发展供出口的机器制造产品的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多将近五倍至八倍”。面临这种情况,保加利亚舆论曾多次呼吁,要求提高农产品出口价格,改变不平等贸易的状况。然而,由苏联控制的“经互会”对保加利亚的要求置之不理,致使这个矛盾依然尖锐存在。
据新华社讯 最近一个时期,苏修一直在燃料供应问题上刁难捷克斯洛伐克,给捷克斯洛伐克经济造成了困难。
捷克斯洛伐克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是一个传统产煤国。六十年代以前,它的燃料动力工业几乎全部是用国产煤来保障的。捷克斯洛伐克铀矿蕴藏也很多,是欧洲藏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苏修在“经互会”内部推行“国际分工”、“生产专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捷克斯洛伐克的铀矿开采工业被苏修完全控制,使捷克斯洛伐克不能利用自己这一战略物资和动力资源;捷克斯洛伐克本国的煤炭开采工业也受到限制。因此,全国用于生产的热能中,煤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而必须从苏联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在化工原料中,煤也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把捷克斯洛伐克置于燃料和动力不得不仰赖苏联的地位。
六十年代期间,捷克斯洛伐克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几乎全部来自苏联。最近几年,苏联的石油和天然气连年完不成原定生产指标。石油生产从一九六七年起几乎年年落后于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为了转嫁经济困难,近几年来苏修一直不愿意满足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一九七三年,他们甚至没有如数履行向捷克斯洛伐克提供石油的合同。一九七四年,苏联只答应提供石油一千四百万吨,对捷克斯洛伐克所需要的一千六百万吨打了百分之十二的折扣。
在“协调”从一九七六年开始的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捷克斯洛伐克原先提出的从苏联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计划同样遭到莫斯科的拒绝。据捷克斯洛伐克报刊透露,根据捷苏两国的会谈结果,捷克斯洛伐克在今后五年内不得不降低燃料的进口速度。而且能不能按削减了的计划如数进口还要“取决于顺利解决捷克斯洛伐克参与开发苏联奥伦堡天然气资源的情况”。今年二月一期的捷克斯洛伐克《经济世界报》在谈到这一情况时指出,过去,捷克斯洛伐克每个五年计划期间初级燃料动力资源的消耗量大约增加四分之一,但鉴于现实情况,下个五年计划“只能考虑增长百分之十五左右”。下个五年计划是捷克斯洛伐克燃料“特别困难的时期”。
苏修先用垄断燃料供应的一手把捷克斯洛伐克置于不得不依赖苏联的地位,现在又采用限制供应的一手转嫁困难,卡捷克斯洛伐克脖子,这就是苏修对东欧“兄弟国家”的所谓“国际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