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5月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马克思主义者的战斗标志
——读鲁迅后期杂文有感
倪墨炎
列宁说过:“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同庸俗小资产者(以及大资产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测验是否真正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
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一生,是不屈不挠地战斗的一生。他是从正在崩溃的旧社会中出来的,对于旧社会的腐败,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初期的著作中,曾经把当时的旧社会比作“漆黑的染缸”和“人肉的筵宴”,他决心要打破那“染缸”,掀掉那吃人的“筵宴”,扫荡那些食人者。当他后期在世界观上有了飞跃的进步,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时候,他不但确信“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承认阶级斗争,积极投入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且拥护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并为在中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而努力奋斗。鲁迅结合当时的斗争需要,学习了列宁的著作。对于有的革命者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的动摇,和某些“同路人”在无产阶级专政面前终于背叛了革命,鲁迅作了分析和批判。这是鲁迅作为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战斗标志。鲁迅虽然没有能够亲身经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但他的许多论述,今天,对于我们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依然有一定的启示。
鲁迅后期,正是国际资产阶级和中国反动派疯狂攻击列宁缔造的、斯大林领导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苏联的时候。鲁迅认识到,从资本主义社会到“无阶级社会”,必须经过无产阶级专政。他说:“无产阶级专政,不是为了将来的无阶级社会么?”只有无产阶级专政“成功”,那“阶级的消灭也就早”。(《我们不再受骗了》)也就是说,只有无产阶级专政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即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行到底,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实现。因此,要实现“无阶级社会”,不能靠梦想,而必须经过激烈的斗争。在“建设这样社会以前的阶级斗争”,是十分激烈的。鲁迅说,如果看不到这样的斗争,那“好社会是不会来的,无论怎么写得光明,终究是一个梦,空头的梦”。我们不应陶醉在共产主义的“梦境”中,而应该“致力于达到这一种将来”的斗争,重要的“是做”,要革命,要不断前进。(《听说梦》)鲁迅曾经把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发展,作过这样的概括:“战斗,变革,战斗,建设,战斗,成功。”鲁迅确切地相信只有经过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出现。
鲁迅指出: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社会,“对于穷人有了好处,那么对于阔人就一定是坏的”,因此,“为穷人设想,所以觉得好,倘若替阔人打算,那自然就都是坏处了。”鲁迅在这里指明,那些攻击十月革命的人,是“替阔人打算”的人,是日夜梦想恢复反动统治的人。鲁迅为无产阶级专政这个革命新生事物大喊大叫,同攻击、污蔑十月革命的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鲁迅认真地学习了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著作。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对旧社会的势力和传统进行的顽强斗争”,“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如果不同旧习惯势力进行长期的、顽强的、拚命的、殊死的斗争,那就不能最终地铲除资本主义复辟的土壤。对于列宁的一系列论述,鲁迅十分敬佩和拥护。他说:“真实的革命者,自有独到的见解,例如乌略诺夫先生(按:即列宁),他是将‘风俗’和‘习惯’,都包括在‘文化’之内的,并且以为改革这些,很为困难。我想,但倘不将这些改革,则这革命即等于无成,如沙上建塔,顷刻倒坏。”(《习惯与改革》)而要使无产阶级专政不是建立在“沙”上,不至于“等于无成”,夺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就必须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同旧习惯势力进行顽强的斗争。鲁迅说:否则,革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整个社会又会被习惯势力“拉回旧道上去”。
鲁迅坚决反对把脑力劳动看作高人一等的观点,反对培养特权阶层。针对当时周扬一伙俨然以精神贵族自居的情况,鲁迅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是有着许多方面的内容的,有许多工作要做,文学艺术只是这场革命中的“一翼”,并没有比其它“翼”特别高贵的地方。诗人和文学家也不能认为自己“高于一切”。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不能要求“从丰报酬特别优待请他坐特等车,吃特等饭”。鲁迅的这些论述,对于当时周扬等“四条汉子”是有力的批判。可是周扬等仍然“我行我素”。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他们竭力推行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大搞“三名三高”,培养精神贵族和特权阶层,扩大资产阶级法权,扩大三大差别,妄图复辟资本主义。
鲁迅还十分热切地希望从工人、农民中培养作家。他当时感叹:“所可惜的,是左翼作家之中,还没有农工出身的作家。”(《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当家作了主,才有可能在文化上得到解放,成为文化的主人。“必待工人农民得到真正的解放,然后才有真正的平民文学。”(《革命时代的文学》)
鲁迅对某些革命者在无产阶级专政面前的动摇,曾经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和批评。鲁迅认为:一个革命者如果没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动摇,那么,当阶级敌人对无产阶级专政用“种种谣诼,竭力企图中伤的时候”,当敌人用“自由”、“人道”这些资产阶级口号来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的“专横”的时候,他就会顶不住那种逆流。
十月革命以后,高尔基由于脱离了工农兵群众,远离了火热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第一线,在彼得堡“受到那些满怀怨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包围”,竟抱怨苏维埃镇压反革命太“残酷”,甚至发牢骚说自己和共产主义的“分歧在加深”。对于高尔基的动摇,列宁热情而又严肃地进行帮助。当时无产阶级专政刚刚建立,阶级斗争十分激烈。列宁要高尔基别只看到某些贫穷、困苦和疾病的暂时现象,而应该走出彼得堡,冲破那个包围圈,“到农村或外地的工厂(或前线),去观察人们怎样以新的方式建设生活”。
对于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过贡献的高尔基,鲁迅一直给予高度的评价。他曾向中国的读者推荐过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说:“高尔基的小说《母亲》一出版,革命者就说是一部‘最合时的书’。而且不但在那时,还在现在。”这里的“革命者”,就是指的列宁。作为无产阶级的作家曾经生气勃勃地参加了革命战斗的高尔基,鲁迅认为“是伟大的”。但对于高尔基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的动摇,鲁迅却给予了毫不含糊的批评。鲁迅认为,高尔基没有能够顶住那股反动逆流。鲁迅说:在当时反对和抱怨无产阶级专政的声音中,“我还疑心连高尔基也在内,那时他正为种种人们奔走,使他们出国,帮他们安身,听说还至于因此和当局者相冲突。”鲁迅在这里尖锐地指出了:高尔基抱怨无产阶级专政,已经到了和资产阶级划不清界限的危险境地。高尔基替一些反动家伙奔走、辩护,结果怎样呢?鲁迅说:“然而几个为高尔基所救的文人,……他们一出国,便痛骂高尔基”。阶级斗争的现实是无情的,高尔基实际上干了象农夫怜悯毒蛇那样的傻事。鲁迅对高尔基的分析批评,表现了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坚定信念。
鲁迅还曾多次批判了某些所谓“同路人”的背叛行为。
鲁迅曾经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时,确曾有许多文人愿为革命尽力。但事实的狂风,终于转得他们手足无措。”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面前,他们恐惧了,失望了,有的甚至自杀,逃跑,颓唐。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终于不是革命文学家”。(《革命文学》)就是说,他们在革命的队伍里,抗拒改造世界观,反对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到工农群众中去,世界观仍然是资产阶级的。他们对于无产阶级专政是格格不入的,有些人就会以各种方式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走上背叛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耻道路。
最近,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我们必须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搞清楚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问题,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第3版()
专栏:

摆脱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束缚
湖北省话剧团演员 肖惠芳
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怎样联系实际搞清楚对资产阶级专政的问题呢?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在我们今天的文艺队伍里,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还有哪些反映?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是一个话剧演员。我们剧组自从接受参加文艺调演的任务以来,在上级党委和剧组党支部的领导下,坚持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狠抓了队伍的思想革命化。剧组里出现了团结战斗的新气象。在角色的安排上,虽然这次演员更换的幅度比较大,大多数都能从革命的需要出发,正确对待,服从分配,能上能下。但就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仍然会顽固地冒出来。比如,这次我由A角换为B角,思想上就产生了一些波动。我心想:为什么要呼拉一下子把我换下来,顶上个年轻的?培养青年也不能不要老演员哪!怎么发挥老演员的作用呢?想到这里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认为不那么光彩。
我的这些想法,反映了这么几个问题:怎样对待A角与B角、老演员与年轻演员的关系?通过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我才认识到:我在这些问题上所以不能正确对待,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在作怪。
当A角或B角,都是革命事业的需要。我扮演的这个角色,原来就是一个青年同志演的。后来由于分队演出的需要,这个青年同志调到另一个剧组工作,我才担任了这个角色。当时,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可是,今天换下来就产生这么多的想法,这不正说明我只能上不能下吗?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只要革命需要,当A角也好,当B角也好,当配角也好,都是革命的岗位,根本不存在什么光彩不光彩的问题。而我呢?却把演员分成几等几级,觉得A角比B角高一些、体面一些,让我演A角,就感到高兴,让我演B角,就觉得不光彩。这显然是资产阶级的等级观念的反映,是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和孔孟之道流毒的反映。孔老二就是把人分成上智下愚、分成高低贵贱的;刘少奇、林彪及周扬一伙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黑线,是要复辟资本主义,因而他们大肆鼓吹“三名三高”,竭力扩大资产阶级法权。我作为一个革命文艺战士,在演什么角色上计较,这不正是受了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侵蚀吗?
新老同志之间,应该是接力赛跑的关系。看到青年演员的成长,我们应该为无产阶级文艺事业后继有人而高兴,为自己是个老演员而感到责任重大。但是在我头脑里,却把“老”也当作一种资本,觉得自己是老演员,经验多一些,技巧高一些,A角的位置理所当然是我的。现在青年演员赶上来了,顶了自己的位置,就觉得不舒服了,这不是说明我头脑里“艺术私有”的资产阶级思想还在作怪么?
回顾在修正主义文艺黑线控制下,某些人争名争角的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我们有的演员本来政治上表现不错,业务上也比较刻苦,可是在做出了一些成绩以后,没有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的袭击,被庸俗的捧场和喝彩弄昏了头脑,向党伸手,讨价还价,飞扬跋扈,最后蜕化变质,被资产阶级俘虏过去了。那时,A、B角的关系也特别紧张,特别别扭。关键在哪里?就是被个人主义的名缰利锁束缚了手足,没有解决好为什么人这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今天,如果我们不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自觉地改造世界观,就不能识别并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就会上当受骗。
今天,我们为工农兵演出,A角和B角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我们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为塑造好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而努力。谁演主角,谁演配角,在演一个角色时又是谁演A角,谁演B角,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为谁演戏”这个问题搞清楚。究竟为谁演戏,是为广大工农兵,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还是为自己的名利?这是我们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改造世界观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我们老一些的同志应该看到这个大好形势,要满腔热情地对待年轻一代,培养好无产阶级文艺事业的接班人。我决心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努力改造世界观,做一个自觉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


第3版()
专栏:

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颂歌
——彩色故事影片《平原游击队》观后
章柏青
毛主席在抗日战争初期,曾经指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将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在毛主席伟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人民在辽阔的国土上,在敌人的后方,展开了长期的抗日游击战。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游击战争上升到了主要的地位,我八路军开展了广泛猛烈的游击战,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我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人民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重新摄制的彩色故事影片《平原游击队》正是以此为历史背景的。影片通过我八路军基层指挥员李向阳率领的一支游击队的活动,从一个侧面歌颂了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胜利。
《平原游击队》写的虽是李向阳率领的一支游击队的活动,但它却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整个敌后游击战争的缩影。李向阳游击队的战斗行动,是为了拴住日寇松井,不让他增援进犯山区的日寇,确保我山区大部队反“扫荡”取得胜利。影片围绕这一点,通过李向阳游击队钳制敌人,最后协同主力部队全歼敌人的英雄业绩,表现了游击战争的伟大战略作用。
毛主席指出,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是“一般地用袭击的形式表现其进攻的”。李向阳和他所领导的游击队,忠实地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狠狠打击敌人,始终牵着日寇松井的牛鼻子转,牢牢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影片开始,李向阳游击队受命一进入平川,就兵分几路,虚虚实实,迷惑敌人,造成了松井军事上的错觉,赢得了主动。尔后,李向阳率领游击队员神出鬼没,声东击西,变化莫测,使松井坐卧不宁,草木皆兵,疲于奔命。智取西河口炮楼、烧毁敌军火和粮食仓库这三次战斗的共同特点,都是“采取秘密和神速的行动,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很快地解决战斗”。这充分表现了李向阳领会和运用毛主席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自觉性。影片结尾的歼灭战则生动地体现了毛主席关于“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光辉思想。李向阳按照预定计划,将松井部队诱至李庄。这时,山炮轰响,地雷爆炸,机枪、手榴弹一齐开火,我主力部队、游击队、民兵协同作战。松井陷入重围,盲人瞎马,仓惶应战,终于全军覆灭。
这支游击队的胜利,是毛主席关于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人民的子弟兵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对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军民关系正如鱼水一般紧紧相连。李向阳率领的游击队所以能在狡猾、凶残的日寇松井部队的眼皮底下自由驰骋,能在封锁极为严密的平川上周旋,根本原因,就是这支部队得到了广大革命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
影片中的李庄,是抗日战争年代无数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典型,而孟考、李大娘、老勤爷则是抗日根据地千百万人民的优秀代表。正是由于李庄抗日群众挖地道、埋地雷、割电线、送情报,同游击队一起协同作战,才使日寇松井耳聋眼瞎,如野牛陷入火阵。军爱民,民拥军,军民组成了一道攻不破的铜墙铁壁。影片中有一段激动人心的描写:汉奸地主杨老宗告密后,李庄的地道被敌人挖开了。面对日寇的刺刀,李大娘英勇不屈,视死如归,坚决不吐露李向阳和粮食的下落;区委书记孟考挺身而出,掩护群众;老勤爷和小宝子为了掩护区委书记和游击队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此同时,李向阳率领的游击队,为了抢救群众,及时赶回李庄,驱走日寇,保护了乡亲。通过这些描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游击队的坚强后盾,人民军队又是人民群众的可靠支柱这一生死相依的关系。
怎样看待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同的世界观有截然不同的回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主人。我们进行的战争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因此“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而满脑子唯心史观的林彪一类的机会主义分子,则无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林彪迷信腐败无能的国民党军队,恶毒污蔑人民群众只知道“油盐酱醋柴,妻子儿女”。《平原游击队》所展示的人民战争的壮丽图景,是对林彪散布的反动谬论的有力批判。
重新摄制的彩色故事影片《平原游击队》与原来的黑白片相比,更加突出了毛主席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突出了人民战争,比较正确地处理了正规军、游击队、民兵三者之间的关系。它的上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但是,影片也有不足之处。如对于主要英雄人物的刻画还不够细致,有的演员表演缺乏足够的深度,在火烧敌人粮食仓库的战斗中,李向阳采取的“声东击西”的战术未能充分表现出来,在摄影、美工等艺术处理上,有些地方还比较粗糙。我们期待着革命电影工作者,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认真总结经验,勇于实践,敢于创造,拍出更多更好的影片来。


第3版()
专栏:

广西文艺工作者在农村和社员一起参加劳动。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