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正确处理队办企业与农业的关系
——上海宝山县凤城大队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调查
上海市宝山县五角场公社凤城大队党支部,联系在队办企业问题上的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弄清楚了队办企业的方针。他们认识到:队办企业必须根据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正确处理办企业与办农业的关系,正确处理企业人员与农业劳动力在分配方面的关系,对资产阶级法权加以必要的限制。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发展,才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凤城大队地处杨浦工业区。一九六七年,大队办第一个企业的时候,对于办什么样的企业问题进行了一场斗争。当时,上级领导交给队里两项工业产品的加工任务:一个是五金加工,另一个是纸品加工。搞五金加工,产值高,利润高,但只有青壮年才能干;搞纸品加工,利润低,每人每天的收入只相当于五金加工的十分之一,但是有些不适于农田劳动的老弱社员都能做。究竟接受哪项任务,办什么样的企业?大队党支部召集生产队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开座谈会,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指示。由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凤城大队过去陆续选送了一批青壮年进工厂,有的生产队青壮年劳动力比较少,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经过群众代表同意,党支部作出决定:从全局出发,为了保证农业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动力,宁可收入少一些,也要选择纸品加工作为队办企业。以后,他们又按照上级领导的统一安排,有计划地陆续发展了清砂、竹器等队办企业。几年来,这些企业坚持不抽调青壮年劳动力,安排的人员大多数是不适于参加农田劳动的老弱劳动力。
有人说,凤城大队企业里人老体弱,干活不多,这样做不合算。大队党支部认为,队办企业不能光从赚钱多少着眼,这些年老体弱的贫下中农参加农田劳动有困难,把他们安排到队办企业里,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全局来看是真正的合算,这恰恰是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的一种体现。八年来,队办企业越办越兴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个大队以生产蔬菜为主,蔬菜年产量比八年前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二;出售生猪由每年每亩平均不到一头增加到将近三头。队办企业产值增长了二十多倍,为农业生产积累了资金。同时支援了国营工业和适当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原先农业生产上不去的生产队,也改变了后进状态。
队办企业的收益怎么分配?凤城大队的同志们认为,要从缩小三大差别着眼,不能扩大企业人员与农业人员之间的差别。在企业里工作的社员与在农田里工作的社员一样,按实际工作时间记工分,在一般情况下做到同时出工,同时收工。在队办企业里工作的社员在企业里评工,回生产队分配。这样,在企业中劳动的社员也关心农田生产,关心生产队的事,从事农业生产的社员也关心队办企业。
凤城大队党支部的同志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些办法有利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社员的思想革命化,有利于加强社员之间的团结。这样做,既办好了企业,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人担心,这样做会影响参加队办企业的社员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参加队办企业的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都很高。如竹器加工项目,原单位经办时需七十八个人,大队承接的时候安排了四十八人,现在只有二十七人。人虽然少了,但完成的任务比原来的还多。
队办企业社员的劳保福利待遇,也以农田社员为标准。生产队有啥制度,企业也执行啥制度;农田社员享受什么福利,企业社员也享受什么福利,不搞两种待遇。如果在一个生产大队里搞两种制度、两样待遇,就会扩大社员之间的差别,就会助长某些人轻视农业劳动的倾向,影响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
凤城大队队办企业能够正确处理与农业的关系,坚持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关键是党支部领导成员以身作则,树立了好榜样。他们时刻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不搞特殊化。党支部领导成员对自己家属或亲属进企业控制得特别严。他们认为,农村干部的权力是贫下中农给的,应该用来为群众服务,不能为自己谋私利,更不允许把队办企业变成搞不正当交易的场所。党支部副书记的岳母因生活困难,几次要求到队办企业工作;但是,这位副书记不同意,他说:“有困难我可以帮助解决,你进企业不合乎条件,不行。”凤城大队的干部注意自觉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并请社员给评工记分。有时群众给干部的工分评得高一点,他们主动要求合理记工,坚持和社员同工同酬。他们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滋长特权思想,就会脱离群众,发展下去,就有可能滑到修正主义的泥坑里  去。
现在,凤城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决心在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的指引下,进一步学好弄通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更加自觉地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注意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把农业生产和队办企业办得更好。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办好社队企业的一例
郭大江
凤城大队的队办企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正确地处理了生产关系中的几个方面的关系。他们的实践为办好社队企业提供了经验。
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是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一种形式。社队办农业也好,办副业也好,办工业也好,首先要有正确方向,要有全局观点。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经过艰巨复杂的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在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资产阶级法权,时时在诱发资本主义倾向。这就使得一部分人对于队办企业只着眼于利润的大小,着眼于从分配方面“刺激”参加办企业的社员的“积极性”,而忽视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所有制,加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对资产阶级法权不加以必要的限制,而是扩大它,发展下去,所有制就会发生变化,名义上是社会主义所有制,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凤城大队的同志们处处注意防止扩大办企业的社员和办农业的社员之间在分配上的差别,时时教育社员齐心协力地搞好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干部带头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这样,队里的农业和工业都有很大发展,对国家、集体、社员都大有好处。这个事例说明,办社队企业,应当把正确处理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的问题放在重要地位。


第3版()
专栏:

兰考新一代
近几年,兰考县各级党组织根据毛主席关于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条件,从工人、贫下中农、基层干部和回乡知识青年中,选拔了二千五百多名新干部,充实到县、社、队和县属工厂的领导班子中。这批新干部,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带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兰考。这里介绍的几位青年干部的事迹,反映了兰考新一代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
南彰公社张庄大队过去是个有名的“老大难”单位,由于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影响,生产上不去,年年吃国家返销粮。去年一月,公社党委调整充实了这个大队的领导班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革命小将张建军,被选为大队党总支书记。张建军狠抓阶级斗争,发动群众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大家一心为革命种田。平日,他学习焦裕禄同志的榜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天中午,他路过十一生产队的菜园。看菜园的社员,见他满头大汗,顺手割了一根甘蔗说:“这是南方的新品种,又甜又脆,尝一尝,解解渴吧!”张建军无论如何不肯尝,并且说:“你尝一根,我尝一根,全队两千多口人,不就把这片甘蔗尝光了吗?”张建军晚上又在党总支会上提起这件事,说:过去咱们队有的干部犯错误,往往就是从小事开的头,今天多吃队里两个瓜,明天多拿队里二斤葱,慢慢走上了蜕化变质的道路。焦裕禄同志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干部不要看“白戏”,我们应该把这个革命传统接过来,传下去。在张建军的建议下,大队党总支做出了“三不许”和“三带头”的决定:大小队干部不许受贿吃请,不许在瓜果园尝鲜,不许请客送礼;带头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带头破旧立新,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去年,张庄大队的干部和群众团结战斗,不仅摘掉了后进队的帽子,还给国家贡献了十万多斤商品粮。
兰考的青年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以后,象焦裕禄同志那样,经常深入实际,做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他们敢想、敢干,敢闯新路。
一九六七年被选为县革委会常委的青年干部杨捍东,刚走上领导岗位,就和其他干部,怀揣毛主席著作,肩背行李和铁锨,跋山涉水,一条河一条河地调查,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地勘查,寻找积水的流向,察看飞沙的起落,研究治碱的门路,重新制订了治水、治沙、治碱的详细规划。第二年春天,全县按照这个新规划,挖了五条大型灌溉渠、四条排涝河,使兰考新淤出二十多万亩良田。
杨捍东前年春季被提拔为县委副书记。那年秋季,一连下了十多天大雨。五天中,黄河连续来了三次洪峰。当时,杨捍东正担任兰考县黄河防汛抢险总指挥,为了保护社员的生命安全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他及时率领青年抢险突击队,冒着瓢泼大雨,把老人和小孩安全地背上黄河大堤,把滩区生产队的粮食等物资搬上避水台。
第一次洪峰过后,上游又来了紧急电话,很快就要来更大的洪峰。杨捍东根据几年来对黄河的调查,权衡了小局和大局,提出了扒开兰考生产堤的主张。一听说要扒生产堤,一个管水利的干部瞪着眼睛吃惊地问他:“你说什么?”
“扒开生产堤,让洪水从滩区漫灌!”杨捍东回答。
“扒错了,上级批评谁负责?”
正在激烈争论的时候,第二个洪峰咆哮着冲了过来。杨捍东果断地带领一千多个民工,迅速地扒开了兰考生产堤,让洪水漫灌过来。这一着,不仅降低了洪峰水位,护住了黄河大堤,还使滩区灌淤出二万多亩良田,当年获得了丰收。
兰考这批新干部平日勤勤恳恳地工作和劳动。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他们总是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堌阳公社大付堂大队党支部书记杨世森,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
大付堂大队村北有一千八百亩火沙岗地,无雨苗枯黄,有雨苗冲光,粮食产量很低。为了把这片火沙岗变成水浇田,杨世森率领打井专业队日夜奋战。可是一打到十几米深就塌方,一连报废了三眼井。有人主张换个地方。杨世森说:“换来换去,换到哪里算个头?我下井底看一看!”说着,把衣服一甩,下到十几米深的井筒里。他不顾初春的严寒,冒着生命危险,站在泥浆里上上下下地检查,用胶泥把塌方的地方堵起来,一直坚持了三个多小时的井下作业,解决了火沙岗地打井的问题。
最近,兰考的青年干部,正在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总结担任领导工作以来的斗争经验,决心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劈风斩浪 奋勇向前
——记东台县弶港渔业公社建设大队女副驾驶员梅德凤
在波涛翻滚的黄海海面上,一对崭新的机帆船,劈风斩浪,奋勇向前。航行在前面的那条船的驾驶台上,站立着一位年轻姑娘,两手紧握着方向盘,熟练地发出各种航行信号。她就是江苏东台县弶港渔业公社建设大队共产党员、副驾驶员梅德凤。渔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女老大”。
梅德凤今年二十一岁,生长在渔民家庭,从小就有闯海行船的强烈愿望。一九七三年,她听到公社要培养一批“女老大”、女司机的消息,三番两次地要求参加学习。党支部批准了她的请求,并把培养德凤的任务,交给了二十号船老大王益泉。
德凤上船后,老王就给她上了一堂阶级教育课。老王从德凤的家史讲到弶港的村史,从旧社会妇女受人歧视讲到新社会妇女翻身作主人……。最后,深有感触地说:“德凤啊!只有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才有你们妇女今天的地位,你可要为革命学好行船本领啊!”德凤越听越激动,拳头握得紧紧的,表示一定要为新中国妇女争气!
出海以后,德凤碰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晕船。她坚持锻炼,头晕了,就站到船头,随浪颠簸;作呕了,吐了也坚持再吃。就这样,她渐渐适应了海上生活。
当老大,必须熟悉大海的情况。弶港这一带,港汊交错,航道复杂,稍一疏忽,就会搁滩出事。德凤虚心向王老大学习,熟记海图,学会使用罗盘。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锻炼,她就能够独立航行了。一九七四年八月,德凤参加了海洋机动船驾驶员考试,获得优秀成绩,领到了副驾驶员执照,正式成了“女老大”。
一年一度去浙江捕带鱼的季节到了。梅德凤来到最大的一条机帆船——五十一号船上当副老大,和大家一起闯过黄海,跨过东海,来到了渔船云集的嵊泗渔场。德凤在船老大张家春指导下,驾驶渔船,风雨无阻地寻找、追捕鱼群。五天五夜,德凤和渔民们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大家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战斗了七天七夜,捕到了大量带鱼。
紧张的战斗一个接着一个。一天,省指挥船的电台发出通知:某海区发现大批鱼群,要求各船立刻前往追捕。大家考虑到这个海区离港很远,风浪很大,女同志去可能不适应,都劝梅德凤留下来。她说:“我就是出海来锻炼的,风浪越大越是要去。多一次实践,长一次见识,多积累一点经验嘛!”大家被她的这种精神感动了,一致同意她去。航行途中,一个个小山似的过船浪,从船头掠过驾驶台,一直打到船梢。德凤被打得湿漉漉的,可是她毫不在乎,把脸上的海水一抹,继续驾驶。渔船驶近那个海区的时候,风浪更大了,六十吨的大渔船在浪里荡开了秋千。在那万分紧急的关键时刻,德凤紧握方向盘,驾驶渔船冲破恶浪,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渔场,投入捕鱼的紧张战斗。
梅德凤身在船头,心怀革命。她牢记党的基本路线,时刻想的是,作为一个船老大,不仅要管渔船在海上航行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使渔船永远行驶在社会主义航道上。
在船上,经常碰到的是鱼货如何处理的问题。是把优质鱼货交售给国家,还是不顾国家利益自由买卖?德凤和班长崔连喜一起,经常向船员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国家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每次出海捕鱼,她那条渔船总是把优质的鱼货卖给国家,争先超额完成任务。一次,他们只捕到几担鱼。德凤担心天气暖和,鱼放在舱里容易腐烂变质,就喊大家一起来腌鱼。有个水手说:“一个汛期,我们要捕成千上万担鱼,几条鱼质量差一点,有什么关系!”德凤说:“为国家提供优质鱼货,是我们渔民应作的贡献。绝不能把破鱼当作好鱼卖给国家,损害国家利益。”说着,她和几个水手一起,跳进鱼舱,撒盐的撒盐,拌和的拌和。他们在这个渔汛期间,捕获的二十多万斤带鱼,都精心加工,及时交售,保证了鱼货的质量。
渔业虽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但是旧的思想和旧的习惯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相当严重。这些人往往从本船本队的利益出发,争渔场,抢撒网,影响团结。德凤在捕鱼中,经常批判这类旧思想、旧习惯,发扬“龙江风格”。有一次,五十一号和五十二号船在嵊泗渔场发现了一股密集的鱼群,立即开网。这时,旁边来了一对外省的渔船,按旧规矩,先开网的船,可以不让档,但德凤和张老大却想: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来捕鱼,外省渔船多捕一点鱼,同样是为国家多作一分贡献。两人商量以后,立即让出海面给那对船撒网。结果两对船都获得了丰收。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以后,德凤挤时间学习,不懂就问,联系本地阶级斗争实际,努力弄懂什么是产生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土壤,为什么要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她表示要同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决裂,为加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要自力更生积肥造肥编辑同志:
当前,正是各种作物需要肥料的时候,但是,我们这里不少生产队的肥料,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我们大队的干部、社员,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焕发了革命精神,决心自己动手,积造农家肥。不少生产队都成立了积肥造肥专业队,通过起猪圈、牛栏、厕所、院土,拆旧锅灶,挖坑湾淤泥,打扫垃圾等,积造了大量的土杂肥、颗粒肥和草木灰,给两千亩作物及时追施了肥料,为小麦和各种春播作物丰收打下了基础。可是,有的生产队不是立足于自己动手,积极找肥积肥,而是消极等待国家拨给化肥。我们认为,这种思想是不对的。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为了夺取农业丰收,为国家多作贡献,我们都要自力更生狠挖潜力,大力积造农家肥,自制各种菌肥、磷肥,增加肥源,为作物施足肥料。
山 东 兗 州 县
黄金屯大队队委会


第3版()
专栏:来信

拖拉机要用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上编辑同志:
过去,俺大队在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重副轻农。大队的拖拉机经常在外边搞运输,抓现钱,很少用来耕地、运粪。
今春以来,大队党支部带领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认识到经常用拖拉机外出搞运输,赚现钱,是错误的。通过革命大批判,大队规定拖拉机必须首先用来搞好农业生产;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农闲时可用来搞点正当的副业。俺大队往年因运粪赶不上,拖了播种时间,今年春耕前,我们重修了路,用拖拉机运粪,为适时播种创造了条件。
建议各生产大队的拖拉机应立足本大队,为搞好农业生产服务。
山东省莒南县北岗公社严乔旺大队
严兴刚


第3版()
专栏:

农业学大寨
中共湖北省松滋县委认真带领广大群众,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组织部分劳力对农田基本建设进行常年施工。这是文家河水库工地一角。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