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5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他还是普通一兵
——记共产党员、某团副参谋长仲兆玉同志
“他职务变了,他的无产阶级的本色没有变。他还是普通一兵!”在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某团,战士们爱用这样的评语称赞团副参谋长仲兆玉同志。
仲兆玉同志出身于江苏省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今年五十岁,一九四五年参加革命。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多次荣立战功,被评为战斗模范。在保卫和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斗争中,他牢记毛主席关于“人们的工作有所不同,职务有所不同,但是任何人不论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间都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的教导,不搞特权,不谋私利,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多次受到上级党委的通令嘉奖。
咱们要带头破除剥削阶级的旧规矩
一九七一年底,仲兆玉从三支两军第一线回到了部队。当时,团里接受了一项国防施工任务,团党委决定抽调一部分干部,在工地附近成立一个施工办公室。仲兆玉主动要求到施工办公室去工作。团党委考虑,那里环境艰苦,他年纪大,身体不好,劝他留在家里歇一歇。仲兆玉说:“大家都在为建设社会主义出力,我怎能坐在家里享清福!”团党委最后决定派他担任施工办公室主任。
仲兆玉来到施工驻地,把背包往炕上一扔,便上了工地。晚上回来,他摊开被子挤在大家的中间就睡下了。办公室的干部和战士要为他单独找个屋子。他说:“大家挤一个炕头,这是咱们的革命老传统;如今革命胜利了,革命老传统可不能丢啊!”就这样,他一直和大家挤在一个土炕上。
仲兆玉经常组织施工办公室的干部,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批判林彪的反动谬论,教育大家不能因为当了干部,在生活上就闹特殊。他常说:“当了干部,生活上就要比群众高一头,这是剥削阶级的旧规矩,咱们要带头破除这种旧规矩。”他严格要求下级,更严格要求自己。他经常到工地跟班劳动。连队的同志看他年纪大,身体不好,吃饭的时候专门给他加个菜,他说啥也不同意,坚持和战士吃一样的饭。
仲兆玉家里有一个煤油炉子。有段时间,因为没买煤油,断了火。战士们知道后,就趁他不在家,送去一些洗机器的废柴油。他下工回来,见爱人点起了煤油炉子。他问清了柴油的来路,便立即熄灭了火。他一面从炉子里往外倒柴油,一面对爱人说:“利用职权,多吃多占,这是剥削阶级的官僚作风,咱们不能沾染。”他把废柴油送到了办公室,并专门召开了支委会,做了自我批评,还订出规定:无论干部和战士,不准占用公家一两柴油。后来,上级规定洗机器的废柴油,可以由本单位自行处理。他想到工地上的战士经常喝不上开水,便找来几只旧铁桶,作成简易的炉子,把废柴油分给连队烧水喝。他自己还是没有动用一两油。
汗水和战士流在一起,心才能和战士贴在一起
毛主席说:“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仲兆玉牢记毛主席这一伟大教导,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常年战斗在工地上。他经常说:“当干部不参加劳动,就不知道战士的辛苦。汗水和战士流在一起,心才能和战士贴在一起。”
上级规定,坑道作业每掘进一米用一根钻杆、两个钻头。有段时间,炮连却用了两根钻杆,四个钻头,超出了上级规定的指标。办公室管器材的同志,带着埋怨的情绪,向仲兆玉作了汇报。仲兆玉听了汇报,没有批评战士,也没有指责连队,而是亲自带领一个风钻小组来到炮连的工地,和战士们一起抱钻机掘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摸索节约钻杆、钻头的门路。他在炮连的工地上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经过四个作业面的实践,他发现这里的石质特别硬,上级规定的指标,在这里确实不适当。仲兆玉掌握了这个情况,便一面向上级写了增发钻杆、钻头的报告,一面热情表扬炮连的干部和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不向困难低头的革命精神。这个连的干部和战士很受鼓舞,干劲更大了。仲兆玉的行动,也使施工办公室的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们深深体会到,脱离了劳动,就脱离了群众,就没有领导权。从此,他们以仲兆玉为榜样,坚持跟班劳动,把连队的问题看成是自己的问题,把战士的困难看成是自己的困难。哪个工地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器材,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及时把器材送到工地。
仲兆玉还经常教育家属、孩子积极参加劳动。他给三个上学的女孩买了小粪筐、农具,督促孩子们为附近生产队拾粪。学校放假了,他又动员爱人带着孩子参加队里的集体生产劳动。开始,孩子们不理解他的心意,认为自己又不是这里的社员,队里的活干不干没啥。仲兆玉便给她们讲旧社会他想种地没有地,祖祖辈辈给地主扛长工的悲惨遭遇,语重心长地教育她们:“劳动是劳动人民的本分,认为爸爸当了干部,就可以不劳动,那就是忘本。”在他的教育下,孩子们都把参加队里的生产劳动,当作一门重要课程。姐妹三个起早贪黑,每年都为队里积上千斤粪,干上百个劳动日。贫下中农高兴地说:“老仲革命三十年,没撂下庄稼人的本分;老仲教育的孩子,是咱贫下中农的好后代。”把“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接过来,传下去
仲兆玉永远不会忘记:一九四六年,他参军不到一年得了伤寒病,经常昏迷不醒。在紧张的战斗中,战友们抬着他,连着二十多天,从这个阵地,转移到那个阵地。他也永远不会忘记:一九四七年,在苏北战场上,他的鞋底磨穿了,排长自己赤着脚,却把一双新鞋给他穿上。从那时起,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就开始在仲兆玉的心里扎了根。他常说:“咱们是毛主席领导的人民军队,官兵之间是阶级兄弟的关系。干部爱护战士,战士关心干部,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咱们要接过来,传下去。”
战士钱爱民从连队调到施工办公室当炊事员,觉得不光彩,思想上产生了波动。仲兆玉发现小钱的思想变化,就象自己在革命的征途上掉了队一样,心里十分不安。他白天到工地上劳动,晚上忍着腰腿的疼痛,多次找小钱谈心,帮助他学习毛主席著作,批判林彪、孔老二鄙视劳动人民的反动思想。在仲兆玉的帮助下,小钱丢掉了思想包袱,爱上了炊事员的工作。
为了试验快速排烟的方法,仲兆玉亲自戴上防毒面具,冒着浓烟,钻进四十多米深的坑道里作试验。战士们要替换他,他怎么也不肯,他说:“烟里有毒,还是我去好。”去年八月的一个夜晚,下起了瓢泼大雨,山洪暴发,工地上一片大水,分不清哪是路,哪是沟。仲兆玉借着闪电,看着山沟里倾泻而下的泥水,担心在山上作业的战士被洪水冲走。他不顾风大雨急,踏着没膝深的泥水,跌跌撞撞地向山上摸去。深夜里,他从这个工地,转到那个工地,仔细地查看战士的作业位置有没有危险,工棚漏不漏雨……。一阵雷电闪过,排长王方举和战士们看到身体瘦弱的仲兆玉满腿泥浆,浑身透湿,感动得热泪盈眶,硬拉着仲兆玉到坑道里避雨。仲兆玉谢绝了大家的好意,又转身去查看别的工地。望着他隐没在雨夜里的背影,战士们激动地说:“仲副参谋长时刻挂念着咱战士,就是不想他自己。”
仲兆玉爱战士,战士也爱仲兆玉。他夜里跟班作业下工地,战士们经常悄悄地在背后护送……。毛主席的教导,阶级的深情,把仲兆玉和战士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仲兆玉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向剥削阶级的等级观念挑战,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个战士的心坎上,鼓舞了干部和战士的战斗意志。大家团结一致,连年超额完成施工任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做出了贡献。
最近,仲兆玉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心情十分激动。他深刻地认识到,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正确处理上下级之间、官兵之间的关系,保持普通一兵本色,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决心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时刻警惕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侵蚀,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永远前进。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自觉地同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决裂
——记广西荔浦县武装部副部长张发安的先进事迹
一九七三年冬,一天中午,一位身穿军装的同志,风尘仆仆,来到了荔浦县武装部。
这位新来的同志,叫张发安,是从桂林市调到这个县的武装部来担任副部长的。他不让组织上派车送,自己一根扁担,两包行李,坐上长途汽车,就“走马上任”了。
老张来到荔浦,武装部安排他住了个带套间的房子。他住了几天,就给自己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职务变了就得住宽房?……他坚决向党支部提出:把这两间房子让给一家有四口人的干部,自己搬到通讯员住的房里去住。他和通讯员住了一段时间,部里又腾出一间平房,叫老张搬进去住。过了不久,老张听说一个同志的爱人快生小孩了,这位同志想接老人来照料,可是房子小住不下。他便把这间房子让给他们,自己仍旧和通讯员住在一起。通讯员小邓问张发安:“你总是让房子干什么?别说住个单间,就是住个带套间的房子,你也是完全够条件的。”老张笑了笑说:“小邓啊,咱们是人民的军队,不兴有资产阶级的等级观念。”
的确,张发安同志常常以“不兴有资产阶级的等级观念”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勤务员。他经常帮小邓喂猪,打扫卫生;经常到厨房里和炊事员一起洗碗筷,擦桌子;经常挑粪挑水浇院里的菜地,还亲自冲刷厕所……。凡是这类平凡的活儿,他都样样抢着干。
一九五九年,老张在边防部队执行任务的时候,荣立过二等功。后来,他到北京出席“群英会”,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六四年和今年三月,先后出席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西军区的先进工作者代表会。在这样一些荣誉面前,张发安并不要求人民给予什么特殊照顾,相反地却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去年冬天,他患坐骨神经痛,住院刚回来,正碰上部里野营拉练。当时,武装部党委担心他参加拉练身体吃不消,决定把他留在家里,他却坚决要求参加。一天深夜,张发安带领战士迎着呼啸的北风出发了。天亮时,张发安发现跟在他后面的战士小卢扛的不是枪,而是一根扁担。他一看就明白了,这准是部里指定小卢给自己挑背包的。他暗中鼓励自己:“可不能辜负党委的关心啊!”行军途中,当坐骨神经痛得厉害的时候,他咬紧牙关,坚持前进。小卢几次动手抢他的背包,张发安怎么也不给。他还把大家招呼到一块,讲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革命精神,讲我军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革命传统,使大家很受教育,终于圆满地完成了那次野营拉练任务。
在部队里,张发安是普通一兵;到农村,他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开田造地他带头,出工下田他先到,脏活重活抢着干。去年春节前夕,为了多积肥,多打粮,栗木生产队戽干了两个鱼塘的水,准备挖塘泥。当时,有的社员说:“现在泥太稀,等晒干了再挑吧。”张发安想:大家好不容易才把水抽干,如果不马上挑肥,下起雨来,不就白抽了吗?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社员,喊了一声“民兵同志们跟我来”,就第一个跳进齐腰深的烂泥塘里去了。民兵和社员们也纷纷跳下去,挖的挖,运的运,冒着严寒奋战七天,挑了三万多担塘泥,为早稻丰收打下了基础。冬天,房东玉大爷想起老张的被子薄,给他抱来一床厚被子;玉大爷的孙女端来热水,让他洗脸,洗脚。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他在公社食堂里吃饭,社员家里的一个红薯、一块糍粑都不曾沾牙。这些事,社员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个个都夸老张。
在这次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广西荔浦县武装部的干部和战士讨论到如何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问题时,异口同声地说:“张发安同志自觉地和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决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发扬艰苦奋斗传统 认真转变工作作风
鱼台县实行精兵简政,大批干部深入基层,促进机关革命化
据新华社济南一九七五年五月十二日电 中共山东省鱼台县委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认真转变作风,实行精兵简政,大批干部深入农村社队蹲点劳动,机关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全县工作出现新的局面。
鱼台县委抓机关革命化建设,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斗争过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鱼台县广大干部和群众批判了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打破重叠的行政机构,实行精兵简政,使机关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后来,由于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被精简的机构又恢复了。为了认真解决这个问题,鱼台县委领导成员重温了毛主席关于政权建设的教导,联系实际,揭露矛盾。许多老干部回忆了在过去战争年代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情况。县委通过学习和回忆党的斗争历史,进一步认识到加强机关革命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且在一九七一年作出了彻底转变机关作风的决定。县委、县革委会机关及其所属的五个组、十一个局,除留少数人员坚持日常工作外,绝大多数机关干部由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和各部门负责人带领,深入到五个公社、三十一个生产大队蹲点,他们向广大干部和社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帮助社队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一九七三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比一九七○年增长了百分之九十三,总产增长了百分之八十五。这时,有的人又产生了自满的思想,在基层蹲不住了,想“收兵回营”。于是县委发动全县机关干部批判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开展“是继续深入基层,还是收兵回营”的大辩论,总结三年蹲点的经验,使大家认识到改进机关作风,干部深入基层蹲点,决不是搞一阵子的“权宜之计”,而是实现机关革命化,密切联系群众,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重要措施。一九七四年,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县委领导成员又带领七百多名干部坚持深入基层,机关工作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
四年来,鱼台县委认真改进机关作风,带来了以
下一些变化:
一、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掌握了阶级斗争的主动权。
二、各行各业形成了一个整体。过去,县的一些部门脱离实际,不大了解农村情况,不能有力地支援农业生产。通过干部到农村蹲点,这些部门看到了自己工作的广阔天地,真正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许多部门把支援农业看成是分内的事情,都想方设法,为农业大干快上贡献力量。
三、有助于领导干部深刻地懂得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过去有的领导干部不了解基层情况就发号施令,讲了不少错话,放了不少空炮。蹲点的实践,使越来越多的干部认识到:领导机关的正确思想、意见、计划和办法,都是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是从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来的。从此,他们在工作中,自觉地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四、机关工作人员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


第2版()
专栏:

精兵简政 密切联系群众
平武县委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改进领导作风,推动革命和生产大好形势的发展
据新华社成都一九七五年五月十二日电 中共四川省平武县委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指导下,领导县级机关切实实行精兵简政,抽出更多的领导力量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密切了领导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了全县革命和生产大好形势的发展。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以后,平武县委领导成员在带头认真学好的同时,立即组织县级机关干部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在学习中,大家联系国家政权建设问题展开了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县委领导成员和许多机关干部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国家机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要加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就必须搞好国家机关的革命化建设。毛主席提出的“精兵简政”是实现国家机关革命化,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使上层建筑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项重大措施。认识提高以后,县委决心实行“精兵简政”。他们按照“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的要求,在县级机关撤销了一些重叠的行政机构,把工作人员下放到基层。县委还带头精简会议和文件,并要求县级各部门不随便向下面要材料、要表报,不轻易下发文件。据统计,今年以来,县上召开的会议比去年同期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抽调到农村蹲点劳动和下放基层工作的机关干部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留在机关工作的少数干部,每逢星期五、六两天,还到附近社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高兴地说:“往年下面为开会、送材料、报数字跑县上多,今年县上干部下来蹲点、调查、劳动多,领导机关的作风变了。”
平武县委领导成员从以往的经验中认识到,实行精兵简政,改进领导作风,作到密切联系群众,这是一场尖锐的、深刻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县委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自觉地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县委第一把手在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后,带头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深入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背起行李,下到社队蹲点劳动,决心继续发扬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自觉地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在“班长”的带动下,县委十二名常委除留一人在机关主持日常工作外,其余的都带领机关干部分别下到十二个不同类型的公社,认真抓好全县的三分之一。


第2版()
专栏:

辽宁省复县万家岭公社党委书记、知识青年许雅娟同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边劳动,边调查研究,是一个密切联系群众的好带头人。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