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要使全国知道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郑旋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毛主席这个重要指示,就是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弄清楚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问题。
“要使全国知道”,说明了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极端重要性。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进一步指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根本问题,指出了中国还存在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土壤,再一次告诫全党警惕出修正主义。毛主席的指示告诉我们,中国仍然存在变修的危险。这不仅是因为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颠覆的威胁还存在,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还存在,而且还存在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土壤。毛主席指出:“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为什么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呢?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条件。拿所有制来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已经基本上挣脱了私有制的锁链。但是,应当看到,在所有制方面,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工、农、商业中还存在部分的私有制。在农业方面基本上是社会主义的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不论是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还都有一个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实际上归哪个阶级所有的问题。在所有制方面的资产阶级法权还没有完全取消,已经取消了的还有复辟的危险,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资产阶级法权还严重存在,而在分配方面,资产阶级法权还占着统治地位,这些就是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
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地主资产阶级和他们的代理人跟我们作垂死斗争的重要手段,就是利用我们现在实行的工资制度、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还存在着的资产阶级法权,妄图扩大资产阶级法权,借以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复辟资本主义。在我们党内,刘少奇、林彪是这样干的。在国际上,苏修叛徒集团就是这样把列宁创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变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的。这些历史经验都说明,搞清楚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坚持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非常重要。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只靠少数人搞清楚不行,一定要使全国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绝大多数人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必须让人民群众掌握。人民群众懂得了为什么对资产阶级专政,就会筑起反修防修的钢铁长城。这样,任何阶级敌人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阴谋,都会被彻底粉碎。所以,毛主席特别强调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要紧紧依靠群众。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路线,一种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使广大革命群众都知道。”现在,毛主席又教导我们,“要使全国知道”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我们一定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把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学好弄懂。
使全国知道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原则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能够推翻旧制度,而且完全能够建立、巩固新制度。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要使全国知道”的指示,正是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唯物史观出发的。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我们党不断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武装群众,保证了我们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胜利前进。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中,亿万人民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武器,摧毁了刘少奇、林彪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批判了他们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无产阶级专政。事实证明,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武装起来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不可战胜的。人民群众掌握了这一理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落实毛主席关于“要使全国知道”的指示,就要认真抓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要围绕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认真读书。对于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逐段逐句地阅读,认真领会,真正搞清楚毛主席讲的是什么。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的语录和有关著作,对于毛主席一系列有关指示和著作,同样要认真学习,反复钻研。现在,广大群众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正在蓬勃兴起。但是,实现“要使全国知道”的要求,还要做很大的努力。我们每个同志要下苦功夫认真读书,自觉地把搞清楚作为学习的标准。不能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或者囫囵吞枣,以为学一遍、两遍就算完事了,是不可能把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真正搞清楚的。要发扬我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践,联系苏联变修的教训,调查研究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这次学习所要弄通的主要问题,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第2版()
专栏:

  坚持进行反腐蚀的斗争
  北京卫戍区某部政委 郭春升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列宁说,‘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工人阶级一部分,党员一部分,也有这种情况。无产阶级中,机关工作人员中,都有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阐明了反对资产阶级腐蚀的重要性。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军队能否坚持进行反腐蚀的斗争,永远保持和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是关系到能否发挥无产阶级专政柱石作用的重大问题。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了全国政权以后,阶级斗争没有结束,而是在新形式中继续进行。阶级斗争不仅是长期的,而且是遍布于各个领域的。
阶级斗争的历史告诉我们,资产阶级颠覆无产阶级专政惯用的一个手法,就是利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腐朽生活作风来腐蚀和瓦解革命队伍,用糖衣裹着的炮弹向我们进攻,企图从思想和生活上打开缺口,解除我们的武装。腐蚀和反腐蚀的斗争,是无产阶级专政下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这个特点,就很可能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打中,蜕化变质。
列宁指出,“旧社会灭亡的时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毒害我们。”资产阶级的影响、小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旧社会的习惯势力,从各方面来包围无产阶级,腐蚀无产阶级。正是这些“日常的、琐碎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腐化活动制造着为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使资产阶级得以复辟的恶果。”我们的军队决不是生活在真空地带,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必然会反映到军队中来。因此,在干部中也会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甚至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不仅要战胜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反扑,而且要战胜资产阶级在思想作风上对无产阶级的侵蚀。长期以来,我党我军始终把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看作是贯彻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重要保证;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而发扬光大。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林彪,极力散布“小节无害论”,为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泛滥制造舆论,开放绿灯,以达到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如果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注意改造世界观,就会经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成为资产阶级的俘虏。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自觉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
坚持进行反腐蚀的斗争,对于我们领导干部来说,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职务的变化。毛主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领导干部职务的不同,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如果我们不破除头脑中只能上不能下、只能官不能民的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把个人的资历和过去的功劳当作向党索取名利地位的资本,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一个革命者在生活上追求享受,就容易受到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因此,坚持进行反腐蚀的斗争,就必须正确对待物质生活条件,同那种计较待遇,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资产阶级思想进行斗争。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斗是保证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今天,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仍然是我们反腐蚀的重要保证。如果丢掉了它,也就不可能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在“和平”的环境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对我们队伍中的一部分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拒腐蚀,永不沾,坚决抵制资产阶级的物质引诱,粉碎糖衣炮弹的进攻。
坚持进行反腐蚀的斗争,还必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应当看到,我们革命的征途还很长,还要进行更多的新的伟大斗争。我们决不能在革命的路上停下来,而要继续前进,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第2版()
专栏:

  同传统势力进行斗争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公社党委书记 潘启隆(壮族)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毛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指明了方向。
回顾我们公社的战斗历程,我深深感到搞清楚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问题,对于搞好反修防修斗争非常重要。就拿我们对待旧社会的习惯势力和传统来说,过去由于搞不清楚它跟反修防修的关系,就不敢触动它,改变它,被它束缚了手脚。我们三只羊公社是个瑶、壮、毛难族聚居的山区。解放前,各族人民受尽山霸、瑶王的统治压迫。过去,旧社会的传统势力非常严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受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对那些阻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的传统势力没有作坚决的斗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各族贫下中农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和旧思想、旧习惯势力作斗争,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蓬勃发展。
毛主席教导说:“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要从旧制度的基地上建立起来,它就必须清除这个基地。”事实确实是这样。不清除旧的东西,就难以建立社会主义的新风尚。不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就不能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近几年来,特别是批林批孔运动以来,我们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去占领农村阵地。全社十一个大队,队队建立了业余文艺宣传队、电影放映队和卫生所,经常开展各种有益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一百六十五个生产队都建立了政治文化夜校。我们还培养了二百一十多名各少数民族理论辅导员。经过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新人新事不断涌现。许多男女青年冲破旧的习惯,提倡晚婚,订婚不要彩礼。各个民族之间,互相来往,亲如一家。原来放石炮怕惊动“土地神”的社员,如今专门跟石头打交道,成为开山的能手。一九七○年以来,全社开山劈岭造了六千三百多亩水平梯地,打通了七条穿山隧洞,开凿了三十七处消水洞。一九七一年以来,连续四年实现粮食亩产超过《纲要》,去年总产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了一倍多。
“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旧社会的习惯势力和传统观念,不可能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更而立即消失,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存在。要彻底战胜它,就要打持久战,做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我决心努力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不断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好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各族人民一起用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用无产阶级思想战胜资产阶级思想,不断削弱滋生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土壤,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地向前发展。(附图片)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县步头公社黄石大队党支部书记盘美英同志(瑶族,左一),深入生产队辅导社员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名词解释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红藕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某一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机构和制度。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一般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就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还表现在“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
但是,上层建筑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经济基础的,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先进的上层建筑是适应先进的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建立起来的,它对自己基础的形成和巩固起着促进作用,对旧的经济基础起着破坏的作用,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进步力量。腐朽的上层建筑是维护旧的经济基础的,它对新的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阻碍作用,随着旧的经济基础的改变,旧的上层建筑,特别是旧的意识形态,不会立即改变,它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起着破坏新的经济基础和恢复旧的经济基础的反动作用,成为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反动力量。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经济基础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能在旧社会内部自发产生,只能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形成和发展。
在我国,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但是,这个经济基础还不稳固,资产阶级法权在所有制方面还没有完全取消,在人们的相互关系方面还严重存在,在分配方面还占统治地位,因此,还要继续进行经济基础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它们又相适应又相矛盾。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但是,由于旧的意识形态的存在,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种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在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有些方面实际上仍然被资产阶级把持着,资产阶级还占着优势;有些正在改革,改革的成果也并不巩固,旧思想、旧习惯势力还顽强地阻碍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成长。这些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又是相矛盾的。
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中,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中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的专政”,搞好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