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3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一批、二干、三带头
——我们是怎样领导全县人民学大寨的?
中共广东省屯昌县委员会
近几年来,我们以大寨、昔阳为榜样,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革命和生产蓬勃发展。我们这个十三万人口的小县,在四年中完成了一千四百多万土石方的农田基本建设工程,灌溉面积由六万亩增加到十二万二千亩,还整治农田十万亩。去年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九十二,亩产九百八十斤。橡胶、甘蔗、花生、生猪也有较大发展。
在斗争实践中我们的体会是:要想真正学大寨、赶昔阳,关键在于县委能否遵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做到“一批、二干、三带头”。批,就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抓好批林批孔,抓住农村两条道路斗争这个主要矛盾,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干,就是大干社会主义农业,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带头,就是带头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带头批判资产阶级,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促进领导成员思想革命化。
抓住农村两条道路斗争这个主要矛盾
我们能抓住农村两条道路斗争这个主要矛盾,有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
一九七○年冬天,我们下决心认真学大寨。县委搞了两个试点。
派到大同公社试点的同志,发动群众批判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紧密结合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实际,狠狠打击阶级敌人,坚决刹住资本主义歪风。贫下中农扬眉吐气,大干社会主义。粮食亩产一年增加了二百多斤。
派到枫木公社试点的同志却是另一种作法,批判修正主义路线不敢联系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实际。结果是革命抓不好,生产上不去。
分析这两种情况,我们感到学大寨要学根本,就得象大同公社那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农村两条道路斗争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推动革命和生产的发展,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领导全县人民狠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资本主义倾向。
当时,有人认为这样做是一种偏差,说批资本主义倾向会批到群众身上。我们认为:学大寨,是真学还是假学,头一条就要看敢不敢坚持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不批判资本主义道路,就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只要我们注意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两个百分之九十五,就不会伤害干部和群众。为什么有的同志看不清这一点?这里有一个对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问题。这样的问题,要在学习和斗争实践中逐步解决。
枫木公社有一位党委委员,土地改革中,他斗争地主立场坚定;合作化后,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也很坚决。但是,社会主义革命深入发展以后,他的思想出了岔,革命精神不振,对农村中严重的两条道路斗争,分辨不清。在批林整风中,公社党委帮助这个干部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向他尖锐地指出,不弄清楚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就看不见一部分富裕农民存在着的资本主义倾向,就不懂得无产阶级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就不可能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思想上的根源找到了,他逐渐提高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自觉性,批判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的劲头越来越大。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特别是经过批林批孔运动,我们认识到,当前农村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复辟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被打倒的阶级敌人和新产生的资产阶级分子妄图改变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要学大寨,要干社会主义,就要努力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不断地批判资本主义,不断地提高自己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几年来,我们在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始终抓紧解决农村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斗争这一主要矛盾,促进了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
灌输社会主义思想 批判资本主义倾向
要抓好农村两条道路斗争这个主要矛盾,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对社会主义先进事物,我们大力表扬和热情支持。对人民内部的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我们通过提出问题开展辩论的办法,分清路线是非。对煽动资本主义歪风的阶级敌人,则坚决予以打击。这样就做到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了绝大多数群众。
在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我们县涌现出大批先进的社员和干部。枫木公社每年春节前后,都发动群众认真评选和表扬一大批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分子。他们还树立了学大寨的先进集体木赖生产队,大张旗鼓地传播他们的经验。县委书记李清文在枫木公社蹲点,总结和推广了他们的经验。近年来,我们表彰先进已经逐渐成为制度。农村中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的积极分子越来越多。
在两条道路斗争中,群众对有些问题不容易划清是非界限。比如,有人散布“只要赚钱为集体,赚得越多越有理”。在这种论调的影响下,有些人就忽视了集体经济内部还存在着方向道路问题。我们把这类问题提出来,组织群众展开辩论。经过辩论,大家看清了,那种“只要为集体,怎干怎有理”的论调,实际上是打着社会主义招牌,搞资本主义勾当,把集体经济引到资本主义的邪路上去。群众提高了觉悟,就自觉地和集体经济中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活动进行斗争。
在刮起资本主义歪风的地方,背后大多有老的阶级敌人或新产生的资产阶级分子在搞鬼。我们批判资本主义,总是把斗争锋芒集中在一小撮有现行破坏活动的阶级敌人身上。
少数受旧思想影响较深的基层干部和社员,是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始终满腔热情,耐心细致地对他们做工作,同他们一起学习,帮助他们忆苦思甜,启发他们学习先进人物。对于资本主义自发倾向比较严重的富裕农民,我们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既要批评他们的资本主义思想,又要坚持说服教育,帮助他们从资本主义的泥坑中跳出来。这样做,就依靠了广大贫下中农,团结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干部和群众,使大家坚定不移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前进。
批林批孔运动以来,我们批判修正主义,批判孔孟之道,批判资产阶级,狠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大家从思想上找到了农村资本主义倾向产生的根源,对党的基本路线理解更深了。
大 批 大 干  互 相 促 进
这几年,我们通过大批资本主义,促进大干社会主义。要干,就有矛盾,而且首先反映在我们领导班子里。就屯昌的生产条件说,农业要大上,必须解决水的问题。围绕着怎样闯过水利关,是大干还是小干,是穷干还是等富了再干,领导班子内部展开了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
一九七一年春,屯昌大旱。县革委会副主任王霞立在县委会议上提出,组织水利专业队伍,奋战三、五年,闯过水利关。多数同志支持王霞立的建议。可是也有人说:“去年刮台风减了产,现在不抓群众生活,反而要组织群众大干,就是脱离实际。”为了提高大家的认识,我们就到群众中去调查。王霞立来到乌坡公社乌石坡大队,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开榜抓着老王的手说:解放二十多年了,我们的水利还不过关,怎么对得起阶级兄弟呢?屯昌公社公界岭生产队老贫农符德高给我们来了一封热情的信说:我们贫下中农不怕水利关难闯,就怕领导不敢带领我们闯。这话,一针见血地道破了我们争论的实质。
这时候,我们又把《红旗渠》影片拿来放映。群众一看就议论开了:人家林县县委领导人民治水,苦干十年,水利化了;我们年年戽水,年年旱。县委同志听到这些反映,也琢磨开了。是啊!一“治”一“戽”,走的不是一条道啊!是把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结合起来指导工作呢?还是只顾群众的眼前利益,忽视群众的长远利益;是充分估计群众中蕴藏的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呢?还是只看一些消极因素。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反复学习了列宁的一段话:“党是阶级的先锋队;它的任务决不是反映群众的一般情绪,而是引导群众前进。”县委继续进行了调查研究,统一了思想,组织起一支水利专业队伍,决心闯过水利关。广大群众和干部夏战三伏,冬干三九,一座山一座山,一条河一条河地进行全面治理。现在全县已经初步闯过了水利关。
干部带头学带头批带头劳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县委怎样才能当个好的火车头?我们抓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抓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认真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学习和实践,同志们认识到:要解决农村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胜谁负的问题,首先要不断加深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理解,提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自觉性。
几年来,我们学习昔阳经验,把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当作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来抓。扁担一上肩,“官”字搁一边;出入带粪箕,身上没“官”气。去年县委常委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每月平均是七天,县委机关干部每月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九天。今年,我们有决心一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百天。
我们有一大批干部,思想红,肩膀硬,脚板硬,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象枫木公社书记符史美,群众叫他“赤脚书记”。他带出的队伍,也是能够带头劳动的赤脚队伍。我们县委有不少同志,到了那里就和群众一起,带头批判,带头苦干。有一位县委副书记去乌坡公社,到了那里先问明天早晨干啥活。第二天五点钟,他就和社员一起下田干活去了。公社干部一看,也都跟着干啦。
要各级干部都下去,县委首先要转变作风。过去,县委的同志由于下去得少,许多事情和群众想不到一块。我们接受群众的批评,带头实行三个“在下边”:在下边学习,在下边开会,在下边解决问题。领导成员到了第一线,同群众想到一块了,学大寨的劲头也真正扭到一块了。


第2版()
专栏:

“三曹”竞赛记
——宝丰县曹镇三个大队农业学大寨的事迹
河南省宝丰县农业学大寨的光荣榜上,最前面引人注目地排列着曹镇人民公社曹北、曹西和曹东三个大队的名字。
这三个大队都在一个镇子——曹镇上,人们称为“三曹”。过去,它们是全县有名的穷队,每年要由国家供应粮食四十万斤以上。一九七○年这三个大队开始认真学大寨。五年来三个大队的粮食平均亩产由三百六十七斤上升到一千二百八十七斤,增长了二点五倍;粮食总产量增长了一点八倍。五年向国家交售粮食十四万六千多斤。
“三曹”的变化,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互帮互学,互相促进的结果。
曹镇处在豫西白龟山下,修建白龟山水库时,“三曹”的耕地被征用大半,平均每人只剩下六分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在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有的干部认为人多地少,农业上不去,只好大搞副业,结果滋长了资本主义倾向,丢掉了粮食生产,年年要吃国家的统销粮。许多贫下中农对这种情况很着急。
一九六九年冬季,三个大队都建立了新的党支部。支部领导成员反复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比大寨,看自己,深深感到过去忘掉了党的基本路线,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现在要赶快端正路线,认真学大寨。
曹西大队首先迈出了步伐。一九七○年春季,大队党支部书记程广海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到本县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回来以后,他们立即办起了党员、干部和贫下中农社员学习班,总结本队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经验教训,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干部和群众,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掀起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挖了一条一千四百米长的水渠,平整土地、改种水稻三百零五亩。
曹北、曹东两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看到曹西大队跑在前面,也都急起直追。这一年,三个大队在农业学大寨的道路上迅速前进,粮食亩产都超过了“纲要”,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一倍。总产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八点二。
这三个大队在学大寨中,共产党员和干部起了模范带头作用。
在曹西大队党支部的干部学习班上,许多党员、干部都表示要为改变本队的面貌抢挑重担。为了加强对后进队的领导,党支部决定调共产党员、五队干部刘玉堂到后进的三队当队长。刘玉堂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他回家把党支部的决定告诉爱人陈玉双,陈玉双坚定地说:“你服从党的领导,我也响应党的号召。改变三队的面貌,也有我一份。你拉革命车,我帮你推车。”刘玉堂到三队以后,首先发动群众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生产上带头苦干。在刘玉堂的带动下,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不断高涨。
大队党支部号召所有党员和干部,学习刘玉堂、陈玉双的革命精神,全大队立即掀起了学比赶超的热潮。一九七二年,全大队七百多亩耕地全部进行了平整、深翻,有百分之六十的旱地改为水田,实行了一麦一稻,粮食平均亩产猛增到一千二百一十八斤。
曹西上去后,曹东和曹北的干部坐不住了。曹东大队党支部立即召开了全体党员、干部会。会上大家意气风发,决心赶上曹西。有的说,“曹西的干部是铁打的,我们也不是泥捏的。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我们为什么不能拚命干革命!”一九七三年曹东大队挖了一条七百五十米长的灌溉渠,扩大水浇地二百五十亩,平掉大小土丘一百五十个,改水田七百四十六亩。曹北大队也努力赶上。这一年曹东和曹北大队的粮食亩产都超过了千斤。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曹镇三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思想进一步解放,生产进一步发展。
批林批孔一开始,曹北大队党支部就办起了政治夜校,组织社员学习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指示,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并从贫下中农中培养了理论骨干一百五十多人。社员们在地头上、院落里,摆开了大批判的战场。过去这个大队有些人总认为赶不上先进队是因为自己条件差。通过批判反动的“天命观”,大家提高了觉悟,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革命精神,把一百一十亩低洼盐碱地改成了水稻田。他们还通过批判“男尊女卑”的孔孟之道,进一步落实了男女同工同酬政策,使妇女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许多女劳力学会了犁地、铡草、扬场。
曹西、曹北、曹东三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你追我赶,互帮互学,团结战斗,共产主义风格大发扬。
曹西三队和曹北八队紧相连。一九七二年曹北八队扩种水稻七十亩,因为整地任务大,技术差,插秧进度很慢。曹西三队在插完秧准备放水追肥的时候,听到曹北八队还有一半地没插上秧,就立即抽出十四名插秧能手,帮助曹北八队很快完成了全部插秧任务。
收麦插秧季节是这里农活最忙的时候。在这夺取农业丰收的关键时刻,“三曹”都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去年,曹北大队扩种水稻面积大,公社党委让公社的拖拉机去帮助他们耕地。可是,曹北的干部看到曹东也在向公社要拖拉机去耕地,就主动把拖拉机让给了曹东大队。曹北三队和八队去年秧苗不足,五队的干部知道后,就主动向两个队提出:自己队秧苗有多余,可以尽力支援。后来五队的秧苗也不够了,曹西三队的干部就把已经拔好的深秧苗送给曹北五队,自己插栽浅秧苗。几年来,“三曹”就这样互帮互学,互相支援,夺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丰收。
去年秋收以后,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三曹”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制订了一九七五年的规划。去冬以来,他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决心夺取今年农业的更大丰收。
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通讯员
(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榆社县药材生产成绩显著
山西省榆社县积极发展药材生产。过去三年中,全县向国家提供商品药材二百一十万斤,等于一九七一年以前十年收购量的总和。去年头十个月全县收购药材六十万斤,超额一倍完成了全年收购计划。
榆社县地处太行山中,气候温和,盛产黄芩、桔梗、苍术和甘草等药材。近几年来,榆社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合理安排药材生产。县药材公司职工有三分之一深入农村,和贫下中农一起,开展科学种药材活动。他们经过反复实践,把山东的牡丹、安徽的茯苓、四川的杜仲、云南的云木香、东北的黄柏、福建的泽泻等二十多种外省、区的药用作物在榆社试种成功。他们还把冬花、马兜铃、桔梗、党参、半夏等十多种野生药材,移到山坡、草滩里,进行人工栽培。去年仅冬花就种植了二百五十亩。


第2版()
专栏:

禹城县大力发展中草药生产
山东省禹城县大力发展中草药生产。一九七四年,全县种植一千二百四十亩药用作物,共有五十种,收获药材十一万四千二百多斤。在这同时,全县还收购茵陈、芦根、蛇床子等野生药材十万二千多斤。
禹城县各级党组织认真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把发展多种经营作为壮大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促进农业大上快上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加强对药材生产的领导。各社队因地制宜地推行了粮、药间作,林、药间作,菜、药间作,果、药间作,尽量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为国家增产药材,并且发动群众充分利用废地和房边路边田边的空闲地,见缝插针,种植药用作物。在发展药材生产中,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兼顾的原则,划分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和社员的经营范围,坚持药材种植以集体为主,同时允许社员利用房前屋后种植药材。党的政策大大地调动了群众为革命种药采药的积极性。去年这个县的商业部门超额百分之六完成了全年药材收购任务。


第2版()
专栏:

郧县普遍栽种天麻
湖北省郧县积极推广人工栽培天麻的经验,促进天麻生产的发展。现在,全县四十六个公社已经普遍栽种天麻。
天麻是一种名贵的野生中药,过去分散生长在深山老林中,很难寻找,而且越挖越少,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治病的需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县叶滩公社太山大队的贫下中农,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用人工栽培天麻成功,家种天麻面积达到二十亩,有的亩产高达一千斤以上。县委总结推广了太山大队人工栽培天麻的经验,并且举办短期栽培天麻的培训班,为全县培养了一批技术力量,促进了全县天麻生产的发展。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