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第三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掠夺和转嫁经济危机
阿尔巴尼亚报纸发表评论赞扬石油输出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委内瑞拉总统呼吁发展中国家联合保卫原料合理价格
伊拉克总统驳斥所谓由于石油价格的提高引起资本主义世界通货膨胀的谬论
新华社地拉那一九七五年一月二十八日电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一月二十八日发表评论,赞扬石油输出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评论说,最近在阿尔及尔召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会议,再次表达了这些国家人民确立对自己的领土和财富的完整主权,强烈反对任何帝国主义的奴役计划的愿望;也表达了他们在实现共同愿望的斗争中团结起来并互相声援的决心。
文章说,帝国主义分子,特别是两个超级大国,正在竭力破坏石油生产国之间的团结和声援,破坏世界各国人民对石油生产国的援助和支持。美帝国主义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在全面的沉重的危机中陷得越深,它们就越是变得具有侵略性。
评论说,阿尔及尔会议再次体现了石油生产国为维护自己的自主权利和切身利益,为维护尊严、自由和国家主权而作出的努力,这一目标必将在这些国家的即将举行的最高级会议上得到反映。石油生产国为反对帝国主义掠夺而进行的正义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援助和支持。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二月三日讯 波哥大消息:委内瑞拉总统卡洛斯·安德烈斯·佩雷斯最近在加拉加斯接见哥伦比亚《人民报》记者时指出,发展中国家应联合起来争取公平合理的原料价格。
佩雷斯总统指出,发达国家的制成品价格不断在提高,相反,发展中国家的原料价格却日益下跌。这种贸易关系是不合理的。他指出:“拉丁美洲和其它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不能再接受这种无法容忍的状况了。”
佩雷斯总统还表示:委内瑞拉支持建立香蕉生产国联合会,目前正在促进同非洲国家,同哥伦比亚、墨西哥和中美国家的商谈,研究建立一个基金会的可能性,以便稳定咖啡价格。他说,委内瑞拉还正在同秘鲁、玻利维亚、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研究加强双边经济合作的问题。
新华社巴格达一九七五年一月二十八日电 据巴格达报纸一月二十八日报道,伊拉克总统贝克尔单独向不结盟国家通讯社联合记者组发表声明,呼吁不结盟国家进一步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企图把它的经济危机转嫁给不结盟国家的阴谋。
贝克尔总统说:“当世界正经历着产生于以剥削、贪婪和掠夺人民财富为特征的殖民统治的困难经济状况时,伊拉克期望不结盟国家进行更多的活动,以促进团结并反对帝国主义企图把各国人民的命运同它的邪恶计划系在一起的阴谋。”
他驳斥了关于资本主义世界通货膨胀是由于石油生产国提高石油价格而引起的谬论,他指出,这个危机是世界帝国主义掠夺和剥削政策的必然结果。
贝克尔总统说:“我们阿拉伯人坚决和有效地支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他呼吁不结盟国家为从世界上根除殖民主义而作出贡献。


第6版()
专栏:

第三世界和西欧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
四十六个发展中国家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反复谈判,互作让步,已就签订一项贸易和经济协定达成协议
新华社布鲁塞尔一九七五年二月二日电 经过十八个月的谈判,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四十六个发展中国家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二月一日在布鲁塞尔就签订一项贸易和经济协定达成了协议。
这项协定定名为《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洛美协定》,将于二月二十八日在多哥首都洛美签字,有效期为五年。
这项协定是经过长时期反复谈判,双方都作了让步以后达成的。据会后发表的文件透露,这项协定的主要内容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同意,在不要求互惠的情况下,让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四十六个国家出口的全部工业品和百分之九十六的农产品自由进入(免税、不限数量)西欧共同市场;由欧洲经济共同体提供一笔基金,以便在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输往西欧共同市场的十二种主要产品价格下跌时补偿这些国家收入的损失;在财政、技术和工业合作方面,规定在今后五年内由欧洲经济共同体向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提供四十多亿美元的援助;此外,并规定建立联合机构,以保证协定的实施。
近年来,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越演越烈,资本主义世界面临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西欧国家为了对付两霸和缓和经济危机,迫切要求在经济方面同第三世界国家加强联系;而第三世界国家为了抗击两霸和发展民族经济,也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西欧国家发展经济关系的要求。在上述情况下,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从一九七三年七月开始同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四十六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贸易和经济谈判。
十八个月来,双方除在布鲁塞尔举行全权代表一级的会谈外,还先后举行了五次部长级会议。在谈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们一再指出由发达国家单方面决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和贸易条件的作法必须结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必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经济关系。他们努力协调彼此的立场,团结一致,同西欧九国进行谈判。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国家部长理事会主席巴巴卡尔·巴说:“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国家之间团结的基础,由于谋求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得到了加强和扩大”。依靠这一团结,四十六个发展中国家在这次谈判中在改革贸易制度、稳定出口收入等方面赢得了比过去有利的条件。


第6版()
专栏:

抗议失业 要求改善经济条件
美国各地群众集会和游行示威
芬兰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 西班牙经济恶化罢工频繁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一月三十日讯 据一月二十九日一期的美国《前卫》周刊报道,一月十五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和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地都有大批群众集会和游行示威,抗议失业,要求充分就业和改善经济条件。
在华盛顿,几千名群众冒着严寒围绕白宫举行了示威。参加这次示威的多数是黑人,也有来自外地的白种失业工人。他们的标语牌上写着:“给每个人以工作!”“现在就要工作!”在集会上发言的人指出,现在需要穷苦的黑人和白人联合起来,为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而进行斗争。
在芝加哥,大约一千五百名群众举行了集会和游行。会上发言的人大声疾呼:“我们要求工作!我们要求正义!我们要求让所有的人自由!”电气工人、政府雇员、教师、汽车工人等行业的工会组织参加了这次示威。
在洛杉矶六百名群众在“为生存而进军”的口号下走上了街头,抗议失业增加。去年十一月,洛杉矶的失业率已高达百分之八点七。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失业情况更加严重,估计要比官方宣布的全国失业率高出四倍到五倍。
同一天,在亚特兰大、伯明翰、孟菲斯、纽瓦克和费城等地也有大批群众举行了类似的游行示威。
新华社赫尔辛基电芬兰中部城市于伐斯居拉市的三家工厂的三千五百名工人,一月二十四日下午举行罢工和集会,要求给低工资工人增加工资,以弥补物价上涨使工人遭受的损失。
在此以前,图尔库、坦佩雷和拉蒂三个城市的数千名冶金工人一月十七日也举行了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并废除损害工人利益的劳资协定。一月十五日至十六日,坦佩雷市坦佩拉公司的大约一千五百名机器制造工人举行了两天罢工,抗议资方拒绝工人提出的增加工资和保障实际收入的要求。一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赫尔辛基、乌卢、科特卡和坦佩雷等城市的五百名工人为了要求改善生活条件也举行了罢工。
今年年初以来,芬兰物价继续上涨。燃料和交通费、邮费都大幅度提价。由于食糖价格上涨了百分之五十,数百种食品都不同程度地涨价了。物价的进一步上涨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和反对。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一月三十日讯 马德里消息:随着西班牙经济情况的恶化,罢工事件显著增多。西班牙劳工组织最近公布的一份材料表明,一九七四年是西班牙十年来罢工事件最多的一年,因罢工而损失的工作日达一百八十万个。
据公布,一九七四年,西班牙总共发生了二千一百九十六起罢工事件,有一千一百四十一个企业的六十七万名职工参加。
法新社的一则消息说,由“官方控制的劳工组织”发表的“这些数字远比流传的非官方估计数字要低”。


第6版()
专栏:

美国失业人数猛增
新华社讯 英国《观察家报》不久前刊登的一篇报道表明,在经济危机猛烈冲击下,不但美国广大劳动人民遭到沉重打击,就连中产阶级的处境也越来越困难。
这篇题为《中产阶级在美国发放食品的救济站前排长队》的报道说,“每天中午,(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区第六大街救济站前面排的队伍足有两个街区那么长。这是这个拥有七百万人口城市中若干发放食品的救济站之一。随着经济的下降,这些救济站越来越忙碌了。”
报道说,“加利福尼亚州是一个起着晴雨表作用的州,这个州已有百分之八点七的劳动力失业。全国平均失业率为百分之六点五——这个州的第二大城市圣地亚哥的失业率已超过百分之十。”报道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十多岁的黑人中——青年和黑人在每次经济活动下降时总是受到打击最大——有百分之三十七点五的人无事可做,并且没有资格领失业救济金,这个百分比是惊人的。但是,这一次,白人中产阶级跟瓦茨黑人聚居区的穷人一样担心会发生象三十年代那样的大萧条。”
报道指出,“有一些州援助失业者的基金已经用完。其他一些州则向外借贷”,“无事可做的人们当中有半数以上没有失业保险——光是在加利福尼亚州,每星期就有四千人领完了他们的短期救济金。一些中产阶级家庭正在第一次排队领取联邦食品券。”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当前资本主义世界通货膨胀情况
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着一场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的一个特点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生产“过剩”危机交织并进,这是过去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从未有过的局面。
所谓通货膨胀,简单说来,就是钞票发行得太多而越来越不值钱,物价不断上涨,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普遍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来制造虚假的“繁荣”。许多国家不断扩大政府开支,向资本家和私人发放大量信贷来人为地刺激生产,增加就业机会和社会消费能力。这样做的结果,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终于达到了目前不可收拾的地步。
五十年代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流通量增长的同时,工业生产也有所增长,两者增长速度不相上下。六十年代时,货币流通量的增长速度逐步加快,超过了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进入七十年代,货币流通量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工业生产。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三年,美国、日本、西德和法国,货币流通量年平均增长率比工业生产增长率高一倍。英国、意大利则高出三倍多。去年以来,各国货币流通量继续上升,而工业生产却不断下降或停滞不前。如美国,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到去年八月,货币流通量增加了百分之四点三,工业生产下降了百分之一点八。日本在同期,货币流通量增加了百分之七点六,工业生产则下降了百分之九点八。
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各国物价不断上涨。五十年代,美国、西德的物价,每年平均上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日本、英国每年平均上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六十年代后,美国消费物价每年平均上涨百分之三点六;日本每年平均上涨百分之五点五。进入七十年代,各国物价扶摇直上。去年,主要资本主义各国除西德外,物价上涨率都达到了两位数。截至去年十二月,和上年同期比较,各国消费物价上涨幅度为:美国百分之十二点二,日本百分之二十五点八,英国百分之十九点一,法国百分之十四点九,意大利百分之二十五点三。都比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高好几倍。在苏联,据调查,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年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也上涨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由于物价猛烈上涨,各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的实际工资不断下降,购买力进一步降低。例如在美国,一九七四年职工的实际收入比前一年下降了百分之五点四。美国《前卫》周刊报道说:越来越多的人处于要买食物就别取暖,要有暖和的衣服就别点灯,要看病吃药就会因欠房租而被房东撵出去的贫困处境。在日本,去年十月的实际工资比上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六点九,人民为了糊口度日,只得节缩衣食。东京、大阪以及横滨等地的许多临时工,连简易旅馆都住不起,只好露宿在街头和公园里。各国劳动人民的不满和愤怒日益增长,罢工斗争正在猛烈发展。
以前,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在物价上涨太快时,还可以采取提高银行利率、限制信贷、紧缩政府开支等所谓紧缩通货的办法,来稍稍减轻一下通货膨胀的影响,缓和人民的不满。但是,在当前生产“过剩”危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交织并进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就完全不灵了。在这次危机前和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都曾采取过一些紧缩措施,可是却毫无效果,反而使已经出现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为恶化。这样,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继续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扩大政府开支,以支持日益衰退的经济。例如美国,由于竭力扩大政府开支的结果,一九七五财政年度预算将有近三百五十亿美元的赤字;即将提出的一九七六财政年度的预算将有五百亿美元的赤字。这就势必使严重的通货膨胀更加恶性发展。
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将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货币购买力贬低情况
(一九四八——一九七四年十二月)
消费物价指数(1963年=100)1948 1973、12 1974、12  1948年一块钱的东西现在要付 购买力贬低 现在一块钱相当于1948年的美国 77.8 151.0 169.4 2.18 54.1% 0.459英国 57.7 181.7 180.5 3.13 68.1% 0.319法国 39.2 163.4△ 181.7△ 4.79 79.1% 0.209西德 81.6* 146.3 154.9 1.90 47.4% 0.526意大利 65.0 165.9 207.9 3.20 68.8% 0.312瑞士 80.9 163.7△ 178.4△ 2.21 54.8% 0.452日本 48.0 189.4△ 238.3△ 4.96 79.8% 0.202
* 一九四九年 △ 十一月份指数
(资料来源:一九七一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增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月报》一九七三年三月和六月)


第6版()
专栏:名词解释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在资本主义社会,名义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所得到的货币量,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这些货币所能买到的商品量。
名义工资不能确切地反映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在资本主义社会,即使名义工资不变,甚至有所提高,也会因消费品价格上涨,房租和税收加重等原因,使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实际工资下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资本主义的名义工资却往往掩盖了这种趋势。


第6版()
专栏:名词解释

公债
中央或地方政府为向社会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称为公债。资本主义国家发行公债,主要是为了弥补预算赤字,而依靠增加税收或发行新的公债来还本付息。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根本买不起公债,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公债由资本家和银行承购。公债给资本家带来优厚而稳定的利息,这实际上是把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租税等方式从劳动人民那里搜刮来的财富,再以公债利息的名义塞进资本家的口袋。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发行的公债是对劳动人民的沉重剥削。


第6版()
专栏:名词解释

股票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建立一家新的工厂或企业,常常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搜集资本。股票是证明加入以股份公司方式经营的企业的证件,持有股票的人有领取企业利润的权利。垄断资本依靠掌握大量股票,就可以控制工厂或企业。在国外,它们也是通过购买外国工厂、企业股票的方式,取得对外国工厂、企业的控制权。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大多数是不记名的,可以自由转让,并成为市场上投机的对象。证券交易所就是买卖股票的地方。股票行市的暴涨暴跌,常常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情况以至政治动向的敏锐反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