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
专栏:
一些非洲国家政府和报纸阐述对安哥拉问题的立场
呼吁实现安哥拉民族团结和撤出一切外国军事力量
新华社喀土穆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七日电 据苏丹通讯社报道,苏丹总统尼迈里十二月六日说,为了安哥拉和非洲,苏丹不承认安哥拉三个解放运动中的任何一个。
尼迈里总统是在接见由尼日利亚最高军事委员会成员兼卫生部长丹·苏莱曼率领的尼日利亚代表团时说明苏丹的这一立场的。尼日利亚代表团于十二月六日从开罗到达喀土穆。
新华社卢萨卡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六日电 赞比亚国防军在最近举行的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决议说,“赞比亚军队完全赞成政府关于支持安哥拉组成一个民族团结政府的立场。”决议还呼吁一切外国军事力量从安哥拉撤退。
决议说:“我们要求所有外国从安哥拉撤出他们的军事力量,并且停止向个别的解放组织继续提供武器及其他任何支持。”
决议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团结、和平、强大和繁荣的安哥拉的领土完整。”
会议通过的决议还表示,赞比亚国防军同赞比亚人民一起继续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并呼吁政府给西南非人民的独立斗争以更大的支持。
新华社内罗毕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七日电 肯尼亚《星期日民族报》十二月七日发表题为《结束在安哥拉的流血》的社论指出:“很清楚,苏联蓄意使安哥拉殖民化。”
社论说:“最不幸的是:超级大国在鼓动非洲人在安哥拉互相残杀。”“非洲正在被超级大国当作战场。”
社论强调说:“我们相信,只要超级大国不干涉安哥拉,安哥拉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社论说:“所有非洲领导人越快地就何如解决安哥拉的危机采取一致的立场,对整个非洲就越有利。”
新华社科威特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八日电 科威特《每日新闻》十二月八日发表题为《苏联在安哥拉战争中谋利》的社论,谴责苏联干涉安哥拉内部事务。
社论说:“安哥拉人民经过一场艰苦的解放战争,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领导自由战士参加这场解放战争的有不止一个民族主义的运动。”
社论说,但是,苏联支持并承认由安哥拉一个解放组织组成的政府,这“就是安哥拉各民族主义运动之间在前葡萄牙殖民地打内战的开端”,这也是“安哥拉获得独立后的相当可悲的事情”。
社论指出:“安哥拉由于拥有巨大的石油潜力而成为大国争夺的一个中心。俄国人想要夺取这一盛产石油的非洲基地,正是为了扩大他们的控制范围”。社论呼吁:“阿拉伯世界一定要站稳立场,对安哥拉内战作出现实的评价。他们应当努力制止在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国家中发生的流血冲突。他们也应当根据他们经常宣布的政策,对于外国对安哥拉的干涉表示关注。”
第6版()
专栏:
西德反对党和加拿大政府
强调不抱“缓和”幻想加强防务对付苏联威胁
新华社波恩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七日电 西德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议会党团防务政策发言人韦尔纳最近指出,鉴于苏联不断扩张军备,西方必须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常规部队的战斗力。
韦尔纳十二月五日对西德《威斯特伐利亚新闻》记者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即将举行的一系列会议发表谈话,他在谈到大西洋联盟的军事形势时指出,“中欧军事力量对比,在过去的一年里进一步发生了不利于西方的变化”,“就在最近我们还得到了有关苏联日益增加军备努力的令人震惊的消息”。他指出,与此同时,“在(西方)联盟国家里仍然对缓和存在幻想,这些幻想使得人们低估正威胁着(西方)的政治—军事上的危险和放松作出防御努力”。他接着强调指出,鉴于西方受到“日益增长的威胁”和本身面临的许多问题,“在即将到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上,光是口头上作出努力和一般性表示团结一致已经不够了”。他要求在会上作出“具体的决定”。
韦尔纳在谈到西方的“灵活反应”战略时指出,“必须加强欧洲的常规战斗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队的常规防御能力必须更加适应苏联的闪电战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必须有能力防止苏联的突然袭击一开始就迅速奏效”。
在谈到裁军问题时,韦尔纳强调说,“俄国人在维也纳(中欧)裁军谈判中丝毫没有作出让步的表示”,“他们猜测西方将会受到时间压力和急于求成而主动退让。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满足苏联这一希望并单方面对苏联迈出步子而得不到报答的话,这将是西方政策的一种根本性错误。谁要想在同苏联的谈判中抱成功的希望,谁就需要时间、耐心和强硬”。
新华社渥太华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七日电 据加拿大官方最近宣布,为了加强加拿大的国防和更好地履行它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承担的义务,加拿大政府决定增加国防预算和扩大后备部队。在今后五年内,加拿大国防预算中用于军事装备的部分,按不变价格计算,将每年增加百分之十二,用以购置飞机和更新其坦克部队的装备。
加拿大国防部长理查森在十二月一日向众院防务委员会解释政府的这一决定时说,加强防务“主要是针对一个外来的侵略者,在目前,这主要是指的苏联或者华沙条约组织国家”。他指出,保卫加拿大的任务包括保卫加拿大的渔业资源和保卫加拿大北部地区,在那个地区,“加拿大的主权经常受到来自某些方面的侵犯”。
理查森在谈到“缓和”的情况时说,他所得到的数字表明,“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军事能力的增长”是“惊人的”。
理查森指出,“威胁存在于欧洲,其次是北大西洋。”他说,如果北大西洋集团单方面地放松军备努力,就将使自己冒这样一种风险,即:或者是被打败,或者是打一场核战争。他强调说:“因此,我们不得不保持被称为灵活反应的能力。我们不得不拥有常规武器,拥有飞机、舰艇、坦克和步兵,以便能够在中欧前线经受得起一场攻击。”
加拿大政府关于加强国防的决定,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作出的:苏联能携带弹道导弹的核潜艇终年在加拿大近海游弋,苏联远程轰炸机经常沿着加拿大领空的边缘飞行,苏联渔船在加拿大近海过量捕鱼给加拿大渔业造成严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高级军政官员和政界人士纷纷要求对苏联的军事威胁提高警惕,加强加拿大武装力量和增加国防预算。
第6版()
专栏:
从它的过去看它的现在
新华社记者述评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粗暴干涉安哥拉内政,挑动与扩大安哥拉内战,早已播闻于世。这是苏修叛徒集团无法抵赖的。
在安哥拉三个民族解放组织之间,发生了一些内部分歧,这是正常的,而且完全可以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通过协商求得解决的。事实上,安哥拉三个解放组织早在今年一月间就联合同葡萄牙政府达成了阿沃尔协议,并联合建立了过渡政府,准备实现安哥拉独立。六月中旬,他们又在纳库鲁签订了停止武装冲突、联合迎接独立的协议。三个解放组织实现民族大联合和民族大团结的前景已经在望。可是,居心叵测的新沙皇支一派,打两派,一手挑起了安哥拉内战,而且使战火愈烧愈烈。
新沙皇在挑起安哥拉内战的同时,开动了一切宣传机器,胡说它是在“援助安哥拉的独立斗争”和“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妄图混淆世界人民的视听。
新沙皇在安哥拉究竟是“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还是搞帝国主义扩张呢?
毛泽东同志在分析蒋介石集团的反革命本质时曾指出:“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
查一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集团的历史,看看它过去对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态度,就可以知道它今天在安哥拉怀的是什么鬼胎。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集团曾经创造出一种理论:“任何一个小小的‘局部战争’,都会成为引起世界大战的火灾的星星之火”,甚至会“毁灭诺亚方舟——地球。”所以,为了“捍卫(他们的)世界和平”,为了保护“诺亚方舟——地球”,他们历来都是反对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的。
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但是赫鲁晓夫之流却按照他们这种“小战可以引起大战”的理论行事,把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这一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说成是“法国的内政”,始终都不肯支持。
七十年代初,美帝国主义在柬埔寨通过朗诺卖国集团发动政变并派遣美国军队侵入柬埔寨之后,柬埔寨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反帝民族解放战争。新沙皇却偏说这是一场“骨肉相残”的内战。它不但不支持柬埔寨人民的正义战争,反而助纣为虐,同朗诺卖国集团勾勾搭搭,破坏柬埔寨人民的解放战争。
在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民反对以色列侵略者这场正义战争中,新沙皇的行动也是以这种谬论为指针的。它首先是不许阿拉伯国家开火打击侵略者。万一阿拉伯国家不听指挥,开火打将起来,新沙皇就不择手段地赶忙去灭火。一九七三年十月,中东战争刚打响,新沙皇就赶忙出来灭火。苏联驻埃及大使竟然无耻造谣,对萨达特总统说叙利亚已要求“停火”。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又从联合国安理会盗下一支令箭,硬逼着埃、叙同以色列停火。
这些历史事件清楚表明: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都是反对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的,他们一碰到正义战争就要人家停火。
然而,在当前,勃列日涅夫集团一手挑起了安哥拉的内战后,他们却由正义战争的反对者、破坏者摇身一变而为支持者了。
这种戏法是骗不了人的,只要再翻一下新沙皇的历史就会更加明白的。
一九六八年八月,新沙皇背信弃义,象三十年前希特勒侵略捷克一样,用突然袭击一举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侵捷得手后,新沙皇又在一九六九年春武装入侵中国的珍宝岛,但遭到了中国人民的迎头痛击。新沙皇得到了应得的惩罚。
在一九七一年冬,新沙皇又唆使并全力支持一个“次超级大国”向巴基斯坦发动侵略战争。这一次新沙皇的态度同它后来在中东战争中完全相反,坚决反对停火。联合国安理会当年十二月曾连续三次表决印、巴停火的决议草案,但每一次都被苏联代表否决了。
这就是新沙皇从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七一年四年期间三次直接或间接发动武装入侵的历史。
可见新沙皇大叫大嚷什么“任何一个小小的‘局部战争’都会成为引起世界大战的火灾的星星之火”,只是为了制造反对一切民族解放战争的理论根据,而为了要实现它称霸世界的野心,它是会毫不迟疑地发动战争的。
看它的过去就可以了解它的现在。新沙皇在阿沃尔协议签订后,把过去从来没有给过安哥拉解放组织的大量导弹、装甲车运进安哥拉,去支一派打两派,甚至把它自己的军舰开进安哥拉港口发射火箭,如此为安哥拉内战火上加油,这决不是什么支持正义战争和“尽国际主义义务”,而是企图取代老殖民主义者,控制安哥拉。
安哥拉濒南大西洋东岸。控制安哥拉,新沙皇在南大西洋同另一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就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这可以直接威胁北大西洋集团的海上运输线。新沙皇对安哥拉这块宝地早就望眼欲穿了。
但是,新沙皇又打错了算盘。非洲人民已经觉醒起来了。广大非洲人民决不会允许新沙皇在非洲称霸,决不会在前门驱狼的同时允许后门进虎。
第6版()
专栏:
瑞士警惕苏联军事威胁加强民防建设
新华社日内瓦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七日电 面对着两个超级大国在欧洲激烈争夺而造成的战争危险,特别是面临着苏联对西欧的军事威胁,最近几年来,瑞士在增强国防的同时,不断加强民防建设。
瑞士联邦民防局一位负责人对新华社记者说,瑞士政府十分重视民防建设。到目前为止,瑞士已经建成了能容纳四百五十万人的地下防护体,也就是说,一旦战争爆发,瑞士全国六百三十万人中的三分之二可以转入地下,得到保护。
这位负责人还说,瑞士还建立了六百个民防地下指挥所,有五万个床位的七百个地下医院和救护站以及其他地下设施。
瑞士有四十多万民防人员,他们进行定期训练和参加民防演习。
民防局的一位负责人对新华社记者说,不管近年来人们谈论多少“缓和”,它不会改变瑞士的民防政策。
第6版()
专栏:波恩通讯
在严峻的事实面前
来因河由南向北日夜奔流。沿河两岸起伏的山峦,山顶上巍峨的古堡,山坡上碧绿的葡萄园,表面上给人安宁太平的印象。然而,这一片宁静的水光山色,却掩盖不住人们对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下欧洲局势的忧虑不安。就在这中欧地区、在德国,两个军事集团重兵对峙。因此,波恩城中、来因河畔,人们对欧洲局势特别敏感。近几个月来,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和自问:欧安会给欧洲带来的究竟是“和平与合作的新时代”,还是苏联更加咄咄逼人的新攻势?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祸的德国人民和西欧各国人民一样,渴望在和平与安全中生活,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们的这种善良愿望却往往被人滥肆利用。
如果说,勃列日涅夫两年半以前访问波恩,甜言蜜语地兜售莫斯科牌的“缓和”与“合作”,一时还迷惑了不少听众的话;如果说,欧安会的召开也曾经使一些人寄予某种“欧洲安全”的希望的话,那么,苏联近来的所作所为已迫使许多人睁开了眼睛。一家西德报刊最近写道:赫尔辛基的“庄严声明还在人们耳边回响,便又一次出现了一些根本不符合和平美景的严酷事实”。这里的人们不由得要问:苏联口口声声“要以军事缓和补充政治的缓和”,为什么苏联要给自己搞一支比防务需要强四倍的舰队?为什么它在陆地上要集结超出西方两倍多的坦克呢?为什么中欧裁军谈判两年来开了八十多次会议一事无成,苏联甚至连华沙条约集团部署在中欧的兵力的数字也拒绝提供,以致西德代表最近要在会上提出抗议?人们在议论:赫尔辛基“最后文件”规定各国进行军事演习要预先通知所有签字国,为什么苏联此后在东欧地区举行一系列军事演习,一次也不通知西方呢?
战后边界问题,理所当然地受到德国人民的特别注意。苏联在赫尔辛基会议上曾经同意边界可以“以和平手段和通过协议加以改变”,并把这个原则写进“最后文件”。但会议刚刚结束,苏联就在旧的“友好互助合作”条约还有九年期满之前,迫不及待地同东德签订了一项新的所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强调两个德国之间的“国界的不可触动性”,并把旧条约中原有的关于德国统一的字句一笔勾销,而且明确规定了苏联在东德驻军。苏联这一无视德国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公然干涉别国内政,妄图永远分裂德国的蛮横行径在西德引起许多人的愤慨。
在西德,人们不能不正视的一个严峻事实是苏联在欧洲、特别是在中欧的军事态势。西德《法兰克福汇报》在分析苏联军事力量的部署时指出,“约四分之三的苏联陆、海、空军驻在欧洲和大西洋地区”。“从海空军力量的分布,从供应网和军事演习费用的分配,从各个方面,苏联都表现出它首先要向欧洲和大西洋扩展其势力”,苏联“对西方是处在随时可以进行战略进攻的地位”。西德有的政治家还指出,苏联“在最近五年内把它在西方边界的战斗力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而且“由于部队和物资向前沿转移”,其“就地发动攻势的能力”已大大提高。今年四月苏联全球性的海军进攻大演习,重点更明显地是针对欧洲的。苏联北方舰队的舰只在演习中气势汹汹地进入西德的吕贝克湾,这在第二次大战以后还是第一次。正象有的西德人士所说的,“苏联军舰在吕贝克湾的游弋声和东方传来的越来越响的坦克和飞机的隆隆声,已是任何‘缓和’的圆舞曲所掩盖不住的了。”西德一位军方人士说,“不顾上述事实,硬说苏联的战略重点不在西方而在东方,那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对西欧来说将是极端危险的”。一位西德朋友意味深长地引用施密特总理最近和美国前国防部长莱尔德的谈话说,“我们决不能对苏联继续加强军事力量的危险性有错误的认识。”
近来,西德报刊和军政界人士谈得较多的另一个问题是南欧的局势。他们认为:苏联在加强中欧的军事力量的同时,正加紧从南北两翼对整个西欧实行包抄,西欧南翼的局势尤为严重。一家西德报纸指出,苏联在地中海已建立了“一支一夜之间可以加强到九十多艘军舰的舰队”,比美国第六舰队的舰只要多出一半。西德《世界报》写道:“在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危机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在葡萄牙上空悬着内战的危险”。这家报纸指出,面临着欧洲南翼已经出现和正在形成的大大小小火药库,“欧洲地区的和平是建立在多么薄的一层冰上”。许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无论在中东还是在地中海,战争的危险都在不断增长,如果这些地区出现了新的战火,西欧地区的和平和安宁还能保持多久?也有人提出:苏联在“缓和”旗号的掩护下,正在加紧在南欧地区进行渗透和颠覆,这样下去“西方会不会输掉和平”?也就是说:这些地区会不会不经一战就“和平”地变成苏联的势力范围?不少人担心,经过战争也罢,不经过战争也罢,南欧如果落入苏联手中,对西德和整个西欧来说,都将是致命的。这不仅因为西欧将被包围而孤立,而且意味着来自中东和北非的石油供应将被切断。施密特总理最近表示,“我们必须讲清楚,我们不准备允许(北大西洋)联盟的南翼存在真空。我们决不允许因追求缓和而丧失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来保卫我们重大利益的意志”。
西德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施特劳斯说,苏联在欧安会期间“利用了世界政治的一系列危机温床改变了力量对比,加剧了战争危险”。“不要再迷信苏联现在已放弃它的帝国主义扩张和强权政治的目标了。”西德《威斯特伐利亚新闻》的一篇评论写道:“苏联通过签署欧安会最后文件又向夺取全欧霸权的目标近了一步。”和平“是不能用退让和迎合来换取的”。
来因河水不停地奔流,人们的警觉不断在增长。透过莫斯科散布的一阵阵“缓和”迷雾,人们开始警惕地注视着正在欧洲游荡的战争的魔影。加强防务、加强西欧团结、反对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呼声正在加强。
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