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坚持乡村干革命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河北省晋县贺家寨大队下乡知识青年 董良翮
一九六八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现在,结合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总结自己下乡六年来的收获,我深深体会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对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从小在父母身边,受的是革命教育。一九六九年五月,父母送我来到贺家寨插队落户。下乡前,父母一再嘱咐我,要和群众同甘共苦,决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思想。当时,我对这番话并没有真正理解,只是下决心好好劳动,做一个普通劳动者。谁知道要做一个普通劳动者还真不容易。在队里苦干了一阵子以后,我心里想:今天大干,明天鏖战,熬到哪年算一站呢?读了十几年书,就干一辈子活吗?思想上出了漏洞,行动上就发生问题了。有一天麦收,忽然下起雨来。当时我想:这下子可该好好歇一晌了。可是不一会儿,听见队长招呼社员们苫麦个。当我戴上草帽、穿上雨衣走出去的时候,街上早没人了。到地里一看,社员们已经苫了半截地,个个浑身泥水。他们把身上披的塑料布苫在麦垛上,一阵风刮来,有的社员就把整个身子压在麦个上。
一个是想自己,一个是想集体,这一对比,使我第一次感到,“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也使我第一次认识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为什么出身革命家庭,也会沾染资产阶级思想?为什么读了书,有了所谓“资本”,就要求高人一等?就在名誉、地位、待遇、职业上向党向人民讨价还价?马克思说:“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毛主席说:“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伟大革命导师的教导,我逐步认识到,由于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由于旧社会的痕迹不可能一下子消灭,它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到我们的头脑中来。象我这样长期脱离劳动,脱离工农,过着优裕生活的人,就更容易受到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侵蚀。要彻底与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决裂,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就必须长期扎根农村,认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彻底改造世界观。从那以后,我注意在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磨练自己,积极参加农村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哪个活苦,哪个活脏,就抢着干哪个。“三夏”打麦,我顶班打场;出砖窑,我坚持背砖。队长让我去积肥,我就脱下鞋,挽起裤腿,跳进猪圈去踩圈。在打麦那几天,饿了啃饼子,渴了喝冷水,困了就在麦垛上打个盹。为表示扎根农村的决心,我在家门口还种上了“扎根树”。下乡六年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了干部。有的人说:“良翮熟人多,门路广,要搞点化肥、机器,还成什么问题。”贫下中农则尖锐地指出:“大寨是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靠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起家的。要学大寨,就要当动手派,不能当伸手派!”听到贫下中农的批评,我们公社党委成员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了养猪积肥和农机修造。现在我们公社猪只存栏数已达到一万三千多头。贺家寨大队的猪只也很快地发展到一千头,平均每人零点九头。
下乡六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是产生资本主义和新资产阶级分子的土壤和条件。我们知识青年要做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促进派,必须长期同工农相结合。广大贫下中农最懂得什么是压迫和剥削,懂得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最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贺家寨大队一个贫农社员给队上喂牲口,拿自己家的粮食给牲口当饲料,还让孩子义务打草喂牲口。有的人说他“糊涂”,他反驳说:“集体富了,咱才有好日子过。集体穷了,咱还有个啥!”贫下中农这种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高贵品质,使我受到很大教育,进一步坚定了长期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决心。
列宁说:“为了完全消灭阶级,不仅要推翻剥削者即地主和资本家,不仅要废除他们的所有制,而且要废除任何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要消灭城乡之间、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别。”这是一项长期的战斗任务,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三大差别和反映这些差别的资产阶级法权观念才能最终消灭。但共产主义不是等来的,三大差别也不会自行消灭,这就要我们去亲手创造条件。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就是要做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把文化科学知识带给农村,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亲手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下乡六年来,和广大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学大寨,迈开大步赶昔阳”,使我们大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跨进了学大寨的先进行列。一九七二年以来,我们大队粮食亩产连续四年跨“长江”,向国家贡献粮食八十一万斤。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大队购置了拖拉机等各种农业机械近百台,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社员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今年,我们又进行了新的规划,实现了方田化。每当看到这些变化,我们都为自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三大差别的伟大事业中,贡献了一分力量而感到自豪。
今年四月,我父亲去世了。父亲留给我的遗嘱是:良翮是晋县人,不是北京人,不要回北京。良翮的事,要由地方安排。这是革命老前辈对知识青年的期望。每当我重温毛主席对我们知识青年的亲切教导,想到贫下中农对我的教育,都增添无穷无尽的力量。我要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路走到底,扎根农村一辈子,为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第2版()
专栏:

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七二级工农兵学员 张桂福
我结合自己回乡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实践,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深深体会到,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必由之路,是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九六二年,我刚刚回乡的时候,带着一股子热情,决心跟贫下中农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时,我想得很简单,以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只要不怕吃苦受累就行了。但干了一段时间,热情就没有以前那么高了,觉得一天到晚跟土坷垃打交道,累得腰酸腿痛的,能有什么作为呢?贫下中农看出了我的心思,找我谈心,和我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回村来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路子走对了。但是要把根扎下去,决不能半心半意。你回来不光要参加生产劳动,更重要的是要同贫下中农一起巩固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哪!”贫下中农的话,说得我心头热乎乎的。我反复地想,为什么刚回乡时决心那么大,现在却动摇了呢?为什么广大贫下中农一心想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自己却想打退堂鼓呢?这说明了自己还有瞧不起农民,轻视劳动的思想,说明自己对于同工农相结合的伟大意义还缺乏认识,说明孔孟之道、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在我头脑中还有影响。列宁指出:“旧社会灭亡的时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毒害我们。”旧的传统观念从社会的各个角落,通过各种关系、各种渠道,包围、侵袭和腐蚀着我们。在党组织和贫下中农的帮助下,我逐步坚定了走同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经过几年农村的锻炼,我入了党,当了干部,贫下中农选我做代表参加了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以后又被选为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后来,贫下中农又推荐我来上大学。这是党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培养,也是贫下中农对我提出的更高要求。
从一个普通的知识青年成为一名干部,还能不能继续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与贫下中农保持密切的联系呢?这是能不能继续坚持同工农相结合,把自己锻炼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问题。毛主席教导说:“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我以焦裕禄、王国福同志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同贫下中农一起,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有时从市里开会回来,虽然很累,我仍到地里同社员一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三九严寒,冒着风雪,我同青年队一起起早摸黑,到社员家去倒尿盆,搞积肥。每天晚上工作、学习搞得都比较晚,但我身上总有股子使不完的劲,感到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有向贫下中农学不完的东西,干不完的工作,我深深地爱上了农村,爱上了贫下中农。
在十几年成长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要坚持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必须认真学习革命理论。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为什么和怎样加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才能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原则。毛主席教导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我们要把改造客观世界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把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紧密结合起来,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批判林彪一类破坏青年同工农相结合的罪行,自觉地同孔孟之道、同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和旧的传统习惯势力作斗争,为完成青年一代所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到底。


第2版()
专栏:

热情欢迎 做好工作
中共吉林省怀德县委员会
一九六八年,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在毛主席光辉指示的指引下,我们县和全国各地一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革命运动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目前,全县有一万二千多名知识青年,在各级党组织和贫下中农的关怀下,生气勃勃地战斗在农村的广阔天地。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贫下中农说:“城里学生到这里当农民,自古以来没有过。”几千年来,剥削阶级总是竭力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孔孟之道,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刘少奇、林彪阴谋复辟资本主义,也宣扬什么“读书做官”,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妄图引诱我们的青年变成精神贵族。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锻炼的我国青年一代,冲破了修正主义路线和旧习惯势力的阻挠,纷纷走上了上山下乡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他们豪迈地表示:“坚持乡村干革命,立志务农不动摇。艰苦奋斗几十年,双手绣出新河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革命洪流,猛烈地冲击着轻视农业劳动、看不起农民的传统观念,对于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对我们农村的各级党组织来说,切实落实毛主席关于“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指示,热情支持、大力扶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要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关键是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的认识,真正解决对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
新生事物是在革命势力同腐朽势力的斗争中产生的,它的成长同样要经历尖锐的斗争。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破坏和捣乱,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旧的习惯势力对于人们思想的影响,等等,这些,都说明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是激烈的。这种斗争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领导班子内部来。我们有的同志由于受到习惯势力的影响,常常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和做法。因此,在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时候,我们总是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经常分析这条战线上的阶级斗争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有的社、队干部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看成一种“负担”。这说明这些同志对扶植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缺乏深厚的革命热情和高度的负责精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总结、推广了二十家子公社党委的经验。这个公社的党委,从路线教育入手,以极大的热情引导社员和干部从政治、思想、生产、生活各方面关心知识青年的成长。青年们有了思想问题,找他们促膝谈心;工作上、生活上遇到了困难,亲自帮助他们解决。“没有感情抓不了,感情不深抓不好。”这是二十家子公社党委做好知识青年工作的切身体会。我们强调,从县委一班人开始,各级干部都要经常到下乡知识青年那里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他们想些什么,干些什么,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
要落实毛主席关于“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指示,切实关怀知识青年的成长,最主要的是要积极引导他们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知识青年下了乡,并不就等于同工农群众结合起来了,只有让他们积极参加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斗争,才能真正实现同工农结合。这就要让知识青年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发挥作用,逐步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应该看到,在广大知识青年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他们有崇高的理想,有文化,有改变农村面貌的强烈愿望。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生力军。我们既要把他们当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宝贵财富来爱护,又要把他们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来使用。决不能怕“捅漏子”,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对比较后进的青年,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在斗争中不断提高觉悟,很快成长。要善于从本质上看到下乡知识青年们的主流和积极因素,把他们的革命热情引导到为改变农村面貌的轨道上来。
几年来,为了发挥下乡知识青年在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我们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些学习和工作的条件。例如:提供一些马列著作和文化科学书籍,开办多种形式的学习班,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政治运动;给每个集体户拨出相当数量的科学试验田,建立有干部、老贫农、知识青年参加的三结合的科学种田实验小组;把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选拔到领导岗位,分派到薄弱社、队工作;尽可能地让每个青年都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给他们出题目、交任务、压担子,等等。广大下乡知识青年在同贫下中农共同劳动和战斗中,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想贫下中农之所想,急贫下中农之所急。在柳杨公社插队的知识青年徐承博,下乡五年,坚持同贫下中农一起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组织上要抽调他进城当工人,他说,要在农村当社员;群众推荐他上大学,他说,要在农村这所大学里做一名永不毕业的大学生。广大下乡知识青年这种巨大的思想变化,是知识青年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丰硕成果,是教育革命的重大胜利。
要落实毛主席关于“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指示,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心工作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关系。当前,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是农村中的一项中心工作。应当看到,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为知识青年经受锻炼、发挥作用开辟了广阔的场所,为进一步做好知识青年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则为农业学大寨输送了一支重要力量。两者是统一的。我们应该在抓好这项中心工作的同时抓好知识青年工作,在布置、检查和总结中心工作的时候,也要把知识青年工作作为其中的一项。常委下去蹲点、包片,要了解那里的知识青年的情况,注意发动、组织知识青年投入到这项中心工作中来。对知识青年工作,努力做到第一书记亲自抓,全体常委分片抓,上下左右一齐抓。
当前,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正在蓬勃开展。为了充分发挥下乡知识青年的作用,我们组织知识青年积极参加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发动他们同贫下中农一道,把自己所在的社、队建成大寨式的先进单位。我们相信,在这场伟大斗争中,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将更加茁壮地成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将更加蓬勃地发展。


第2版()
专栏:

天津市宝坻县委副书记、窦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侯隽同志,同下乡知识青年小组一起,热烈讨论、积极响应十二名知识青年代表《给毛主席党中央的一封信》,为农业学大寨贡献力量。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