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齐奥塞斯库同志在罗马尼亚大国民议会会议上强调
世界谈不上安全 必须加强国防捍卫祖国
重申要把巴尔干地区变成和平与合作、没有核武器地区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九日电 据罗马尼亚通讯社报道,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尼·齐奥塞斯库,十二月十八日在罗马尼亚大国民议会会议上谈到当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我们必须坦率地告诉世界各国人民,只要军备竞赛继续进行下去,只要军备武库不断扩大,只要在欧洲国家领土上保持着外国军队和外国军事基地(包括核武器在内),只要我们大陆继续被分为对峙的军事集团,那么,在我们这个大陆上和在世界上就谈不上真正的安全。”
罗马尼亚大国民议会十八日在布加勒斯特开始举行会议。齐奥塞斯库同志在会上作了《关于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际活动》的报告。
齐奥塞斯库在报告中指出,近几年来,“军备竞赛不仅没有减缓,反而空前地在加剧”。“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罗马尼亚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加强捍卫祖国的能力”。他强调说,在军备竞赛加剧的情况下,“使各国人民产生可以安宁地和安全地生活的幻想,将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齐奥塞斯库在报告中指出了当前国际关系中发生的有利于民主、反帝力量的变化。他同时强调,不能无视国际生活中现存的真正危险。
在谈到安哥拉局势时,齐奥塞斯库说:“我们忧虑地注视着这个国家的局势,特别是外国军队的干涉,这些外国军队践踏安哥拉的完整和主权。”我们“坚决主张停止任何外国干涉,以便让安哥拉人民能够按照自己的切身利益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实现民族团结,保卫独立和领土完整,使国家沿着进步与文明的道路取得民主的发展。”
齐奥塞斯库说,罗马尼亚坚定地把完全平等、尊重民族独立和主权、不干涉内政和互利、放弃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等原则作为自己国际关系的基础。
他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从这样一个真理出发,即:主权的原则对各国都是普遍有效的和相同的,不管它们大小和社会制度如何,不能把主权原则看成是单方面的,决不能对这个或那个国家有区别地实行或解释这一原则。”
关于欧洲问题,齐奥塞斯库表示罗马尼亚欢迎最近南斯拉夫、意大利两国就最终解决两国边境问题达成的协议。
齐奥塞斯库还重申了罗马尼亚提出的关于加强巴尔干地区各国合作与睦邻关系,把该地区变成和平与合作、没有核武器地区的主张。
齐奥塞斯库在报告中还谈到了建立新型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的问题。


第6版()
专栏:

反对从日中联合声明原则后退 主张把反霸权条款写进条约
日本人民要求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运动大发展
坚决反击苏修对日本施加压力、干涉内政的霸权主义行径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九日电 日本人民要求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运动一年来有了广泛深入的发展。
从年初开始,日本各界广大群众就纷纷行动起来投入了这一运动。他们通过举行群众集会、讲演会、报告会、座谈会以及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出版小册子,散发传单,征集签名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重要意义,从而使这个运动从北海道到冲绳,遍及日本全国四十七个都道府县。一些县、市、町、村的地方议会也相继通过决议,要求日本政府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
作为群众运动,象要求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这样,大小集会接连不断,这在日本近十年来是罕见的。以今年七月为例,从一日到二十六日的这一期间里,东京、北海道、长野、冈山、宫崎、兵库、山梨、神奈川、埼玉、茨城、福冈、静冈、爱知、山口、千叶、岐阜、冲绳等地,都先后举行了地区性的群众集会,参加者有的多达一两千人。这些集会纷纷通过决议和宣言,敦促日本政府根据日中联合声明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
这次运动的另一特征是参加的阶层非常广泛,有的地方出现了全市性的组织。静冈市成立的一个由各界人士组成的“促进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市民联合”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它除组织大型集会和定期讲演讨论会等活动外,还以各行业为中心,组织群众参加促进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学习讨论活动。许多人深入到居民当中去,进行宣传,征求签名。截至目前为止,这个组织成立还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在所在行业里、街道上、住户中征集了两万名群众的签名。
日本人民在要求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运动中,旗帜鲜明,反对从日中联合声明的原则和精神后退一步,坚决要求把反对霸权主义写进条约的正文中去。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最近在《日中文化交流》月刊上撰文指出,日中友好运动当前最大的课题,毫无疑义,是敦促日本政府下决心立即缔结写进反霸条款的条约。社会党国会议员小林进说:“日本通过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向全世界宣布自己不谋求霸权,也不允许超级大国谋求霸权,这对日本是有利的,而且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人民也是有利的。”爱知大学教授坂本德松在《政界往来》上发表文章强调,在日中联合声明中已经肯定了的反霸条款,在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中加以重申,不应该有任何障碍,日本政府不应该害怕来自第三国政府的威胁。
在这次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清楚地看到,每当日本人民要求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运动向前发展一步,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就跳出来干涉日本内政,开动宣传机器,指名道姓攻击和恫吓日本的一些政党负责人和国会议员,甚至粗暴地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但是,苏修的这套手法,却成了动员日本人民反击克里姆林宫干涉内政的反面教材。日本各界人士纷纷发表文章和谈话,驳斥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霸权行径。日本工会活动家兼田富太郎指出:苏修的“声明”“完全是露骨地干涉我国内政”。“最清楚不过地暴露了它本身就是社会帝国主义,就是霸权主义。”东京浅草寺的方丈清水谷恭顺说,苏联这样明目张胆地破坏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是敌视日本和中国和平友好,是向日本人民希望日中两国建立永久的友好关系这一愿望的挑战。面对苏联的挑战,“我们的回答只能是毫不犹豫地朝着实现这一愿望迈进!”


第6版()
专栏:

国际经济合作会议闭幕
发展中国家代表强烈要求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
一些第二世界国家代表表示愿在平等基础上同第三世界发展对话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九日电 由二十七个国家和集团参加的国际经济合作会议于十二月十九日凌晨在巴黎闭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都强调要建立新的、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代替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扎伊尔外交和国际合作国务委员曼顿古·布拉·尼亚蒂指出:“目前我们世界所经历的经济危机是现存经济秩序破产的雄辩写照,‘占统治地位的富国和被统治的穷国’之间的分化表明了这种破产。换句话说,这种秩序迫使设备不足的国家充当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所需要的原料供应者的角色”,因此工业国的“幸福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贫困之上的”,富国经济增长是建立在控制穷国的“自然资源和把原料价格维持在很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这种增长是建立在不公正之上的”。他说:“必须彻底铲除我们大家都谴责的、产生于目前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公正的基础。”
巴基斯坦国防和外交国务部长艾哈迈德说,目前的经济秩序是“过时的、不公正的和不合理的”。
阿根廷外交和宗教部长曼努埃尔·阿劳斯·卡斯特克斯指出:“根据少数人的意志来操纵国际经济制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同时,少数人的意志强加于多数人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
南斯拉夫联邦执委会副主席兼外交部长米洛什·米尼奇说:“事实表明,现存的世界经济秩序越来越频繁地和越来越强烈地产生着动荡、比例失调、停滞以至下降,这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在平等基础上各国间的合作。”
会上,还有不少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驳斥了所谓石油涨价引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论调,指出第三世界所进行的石油和原料价格的斗争是正义的、无可非议的。
伊朗内政大臣贾姆希德·阿穆泽加尔指出,对工业国家来说,出现经济衰退只能怪他们自己。他要求“石油收入的购买力,象所有其他原料收入的购买力一样,都应受到保护”。他还指责“那些有剩余(粮食)的国家使用‘粮食武器’作为推行国际经济政策的一个工具”。
阿尔及利亚外交部长布特弗利卡指出,把世界经济危机归咎于石油涨价是一种“无稽之谈”。他说“企图把能源问题孤立起来(解决)是危险的”,“而更危险的是,企图使几个能源丰富的国家升级为工业化国家,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是要使它们孤立于它们的天然基础——第三世界之外”。
伊拉克外交部长哈马迪指出,穷国和富国的差距的扩大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剥削”的结果。他说:“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需要由各国采取激进的办法来解决”。他认为,自一九七三年年底以来实行的石油加价,“应被看作是朝着纠正不平等的国际关系方向迈出的一步”,这是“一种健康的趋势,也是在改变那些关系方面值得仿效的一个榜样”。
一些第二世界国家的代表在会上表达了它们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对话”的愿望。共同市场代表、意大利外交部长鲁莫尔说:“共同体准备参加对话所包括的各方面的问题的讨论,并在平等的基础上讨论各种问题”。关于能源问题,他说:“特别重要的是改善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关系,在稳定的、对生产国和消费国都是公平的价格的条件下促进充足的和源源不断的供应”。日本外相宫泽说:“为了根本解决能源问题,包括产油国、消费国在内的有关国家的对话是最为有效而又必要的。”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发言中说:“我们在这里聚会是为了进行人们常常敦促并且等待已久的对话”。他表示,美国愿意为使这次会议“取得积极结果作出努力”,但是,他却指责石油出口国“突然地任意提高石油价格的作法是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达到三十年代以来空前未有的高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引起了这些国家的代表的不满。
关于会议建立的能源、原料、发展和财政四个委员会工作的指导方针问题,与会国家产生了分歧。经过激烈争论后,十九日凌晨达成协议:会议决定这次会议的两位主席(委内瑞拉和加拿大)同每个委员会的两主席(由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各推定一名主席),于一九七六年一月二十六日再开一次会,具体确定各委员会的工作纲要。这四个委员会(每个委员会中有十个发展中国家和五个工业化国家)将于明年二月十一日开始工作。


第6版()
专栏:

我驻菲大使向马科斯总统递交国书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九日讯 马尼拉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共和国首任特命全权大使柯华,十二月十九日向菲律宾共和国总统马科斯递交国书。
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和其他内阁部长,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参赞肖特和大使馆其他外交官员出席了递交国书仪式。
十二月十五日,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曾接见柯华大使,双方进行了友好谈话。


第6版()
专栏:

勃列日涅夫集团推行“新经济体制”的又一恶果
苏联建筑业追逐利润一片混乱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八日讯 新华社记者报道:勃列日涅夫集团在建筑业中普遍推行以利润原则为中心的“新经济体制”,把利润作为生产的基本动力,使建筑业呈现出一片混乱状态。
勃列日涅夫集团上台后,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加紧推行“新经济体制”。一九六九年五月专门发表了《关于完善基本建设的计划工作和加强建筑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决议》,在建筑业中普遍推行资本主义的利润原则,大搞物质刺激,把榨取利润作为企业赚钱发财的“决定性源泉”。
为了追逐利润,苏联许多建筑组织和部门同时承揽过多建筑计划,往往一项工程未竣工,就把主要建筑安装力量转移到盈利多的新工程,从而造成建筑时间延长和交付使用的期限推迟。据苏联报刊一九七五年七月报道,未完工工程量逐年增加,而且比重很大。今年未完工工程达九百亿卢布,相当全年基建投资额的百分之八十。《苏联财政》杂志透露,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新波克洛夫制糖厂,标准建设期为二十八个月,实际上用了一百三十六个月;基米罗沃州安热罗第五——七号矿标准期限五十二个月,却建造了二百四十八个月。苏联《劳动报》一九七五年二月报道,建筑部建设的一些棉纺织、丝织和服饰联合企业规定在一至三年内完成,实际上许多企业往往要“建设十多年”。苏联报刊透露,许多建筑者只看见卢布,竭力选择能盈利的工程,捞不到“油水”的工程则置之一旁。
为了完成“较紧张的成品移交期限和利润额计划”,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现象在基本建设系统里“司空见惯”,致使建筑质量降低,漏洞百出。苏联报刊也不得不承认,基建系统中废品事故“经常发生”。最严重的是,建筑物“倒塌”。自一九六一年,苏联发生容量为一万六千吨的圆形谷仓倒塌事故以来,其他各种建筑物的倒塌现象继续发生。有些单位“由于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使新建工程“墙壁倒塌”。一九七一年“仅仅农村建设部所属机构,由于废品和改建而造成的非生产费用就超过了五百万卢布!”
新建工程质量低劣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他们抱怨建筑系统只顾卢布,不顾建筑质量,给居民造成很大困难。有的住房建成后两年,既没安自来水,也没建下水道。有的一到雨天,屋内漏水,不得不动用锅碗瓢盆接水。据《苏维埃俄罗斯报》报道,莫斯科利哈乔夫街的一幢建筑物,“由于建筑工作者留下的毛病”,“洗澡间已有四年不能使用了。脏水从一套住房的洗澡间流到另一套住房的洗澡间。”
在资本主义利润原则的支配下,建筑业中“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的现象严重。苏联《真理报》说,如果采用新工艺,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减少产量,减少奖金,而“这对企业来说是个灾难”。因此,技术创造和发明在苏联的建筑业中往往得不到充分运用和推广。据苏联《经济报》透露,一九七二年在采用业已注册的新技术方面,建筑、筑路和公用工程机器制造部只采用了百分之二十一。苏联报刊承认,“建筑业中生产机械化严重落后”。“在建筑安装工程中从事手工劳动的占工人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在苏联工业建筑部各建筑组织中,这个指标为百分之五十五,苏联农村建设部为百分之六十六。”
苏联整个工业生产的混乱使建筑业中的问题更加严重。建筑工地上一会水泥不足,一会钢筋混凝土不够。据《社会主义工业报》透露,“建筑材料不足,差额逐年增长,由此而引起了严重困难。”在俄罗斯联邦,墙壁材料和非冶金矿物材料不足量五年来增长了一倍,石灰、陶板和其他板材的不足量也大大增长。据俄罗斯联邦国家计划委员会的计算,到五年计划末,在墙壁材料方面,大约缺少标准砖六十亿块,缺少非冶金矿物材料六千八百万立方米。苏联报刊承认,由于材料不足和工作组织混乱,使许多工地浪费工时达百分之三十。
建筑组织领导人为了多得奖金,大搞弄虚作假。苏联报刊承认,在有的建筑组织中“什么事情都发奖金!连没有完成的计划,……虚报的合理化建议都给奖金”。特别是有些建筑组织的领导人,一连几个月都拿预发奖金,每月一百二十五个卢布。在有的建筑组织中“……追逐奖金达到了最荒诞的程度,使人们腐化堕落,使人们去拿良心做交易……。”
实行“新体制”后,由于利润作用的“提高”和建筑组织领导人权限的扩大,他们可以随意解雇工人,可以“重新分配物质鼓励基金”,结果建筑工人受剥削和压迫越来越重。在今天的苏联,建筑工人被无辜解雇或以莫须有的罪名而被克扣工资和奖金的事例层出不穷。苏联《劳动报》透露,建筑工人谢尔巴科夫在奥斯科尔科夫农场建筑队工作了二十年,现在因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农场就借故解雇。堪察加州瓦尔甘诺夫建筑安装管理局由于材料供应不足没有完成生产计划,建筑组织借此长时间扣发工人工资。
建筑工人不堪忍受苏修统治集团的压迫和剥削,近些年来生产情绪日益低落。有些工人到处“流动”。目前,苏联建筑工人流动情况比其它部门严重得多。据苏联报刊报道,在工业企业中,工人流动占百分之二十,而在建筑业中占百分之三十。建筑工人旷工、流动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主要不堪忍受建筑组织领导人的欺压。在建筑部门中,“许多工人已经不能容忍工长、工地主任和行政管理人员领导作风方面的缺点,发生冲突的情况比五——六年前更尖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