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汕头地委加强领导采取积极措施
为反修防修办好五·七干校
新华社广州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八日电 中共广东省汕头地委和汕头地区各县、市委,把办好五·七干校作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来抓,使五·七干校越办越好。
目前,汕头地区有九个县、市和地区直属机关办的十所五·七干校。这些干校坚持分期分批轮训在职干部,有两万一千多名机关干部先后到五·七干校学习和劳动过。这些干部经过在干校的锻炼,提高了政治觉悟,焕发了革命精神,改变了工作作风,对机关革命化和干部思想革命化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中,汕头地委组织各级干部重温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教导,要求各级党委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把五·七干校办好。各机关、单位把参加基层蹲点调查、到干校学习劳动、留机关工作这三方面的人员作了妥善安排,使干部普遍有机会到干校学习锻炼。
汕头地委和各县、市委在办五·七干校的过程中,注意深入调查研究,抓好典型,总结经验,指导全面。潮阳县五·七干校从一九六九年办校以来,坚持把学政治、批判资产阶级放在首位,把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既培养教育了干部,又发展了生产。六年多来,这所干校先后轮训干部二千四百六十多人,这些干部的思想感情和工作作风都有明显转变。他们在海滩上开荒造田六百多亩,生产稻谷五百一十四万多斤和大量生猪、蔬菜、鱼、蚌等,建起校舍和厂房四千六百多平方米,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地区直属机关五·七干校坚持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方针,把学习、劳动、开展社会调查,同改造世界观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地委认真总结和推广了这两所干校的经验。几年来,汕头地区的十所五·七干校已开荒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七百二十多亩,造林一万三千多亩,粮食、油料、畜牧业生产都获得大幅度增长,大批干部经受了锻炼,振奋了革命精神,密切了干群关系。
汕头地委和各县、市委在实践中体会到,要办好五·七干校,必须首先搞好办校人员的思想革命化。因此,他们给各个五·七干校配备了较强的领导骨干。地委和各县、市委都有一名常委分管干校的工作。党委领导干部和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经常深入干校,帮助干校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为进一步办好五·七干校贡献力量。(附图片)
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的学员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努力摆脱资产阶级法权观念的束缚,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老干部在给青年学员传授补鞋技术。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前进中的西沙民兵
初升的太阳映红了祖国的西沙群岛。英雄的西沙民兵豪情满怀,英姿勃勃,开始了一天的斗争生活。这支经受过战火考验和锻炼的民兵队伍,如今把建设西沙、保卫西沙,同祖国的整个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在这远离大陆的海岛上进行着生产劳动和训练。
曾在西沙自卫反击作战中荣立二等功的共产党员、民兵排长邱开洲,担任一二○号运输船船长以后,更加朝气蓬勃地带领民兵努力学习,执行繁重的运输任务。邱开洲从十四岁起就在西沙捕鱼。他常对青年民兵说:“打鱼要有船和网,保卫和建设西沙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每当船只锚泊避风或靠岸休息,他就领着大家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激发大家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继续革命的热情。今年四月的一天,一二○号运输船在海南岛接受了向西沙运送物资的任务。当时,气象台预报海面上有五至六级强风。党组织考虑到邱开洲年纪大,又有高血压病,打算留他在海南岛养病。邱开洲知道后怎么也不肯留下。他说:“闯过风浪的渔民最知道海情,在苦水里泡大的人倍觉毛主席的恩情深。我要用保卫西沙、建设西沙的实际行动,报答党和毛主席的恩情。”当他被批准出海以后,他兴奋地回到船上,立即发动民兵讨论如何完成这次航运任务。民兵们说:“我们要发扬西沙自卫反击战中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坚决完成任务。”
运输船出海以后狂风掀起排排巨浪迎面扑来。邱开洲屹立在驾驶台上指挥战斗。衣服被海水打湿了,船身的颠簸使他头昏目眩。同志们几次劝他进舱休息,他坚持不离岗位。在邱开洲的模范行动影响下,全船二十多名民兵团结一心,劈风斩浪,连续奋战二十七个小时,终于把物资运到了西沙。
西沙民兵懂得,要把祖国海岛建设好,需要作坚韧不拔的努力。共产党员、邮电局职工庄俊山,为了使岛上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分析了岛上气候特点和水源、土质,并且调查了过去蔬菜成活率低的原因。他利用外出的机会,从海南岛带回一筐黑泥土,和岛上保水力差的沙土混合在一起,试种了六棵葫芦瓜,还砍来椰子叶盖住瓜苗,防止烈日曝晒。台风、暴雨来临之前,他又用桐树枝把瓜苗围护起来。经过这样精心护理,六棵葫芦瓜结出满架硕果,最大的足有二十多斤。在庄俊山带动下,永兴岛的许多民兵都自己动手种蔬菜。现在,这个岛上的蔬菜四季常青,基本可以自给。
在西沙民兵中,还有一支管天管海的气象兵。他们长年累月踩沙滩,斗风雨,向守岛军民提供地面、海洋、高空的气象预报。今年一月二十七日晚上,一场强台风袭击西沙群岛,中心风力达十一级以上。由于风大雨急,气象站连放三次探空气球都被台风刮破。民兵排长、气象台副台长薛鸿宽心想:探空气球放不上去,就不能准确地向空军部队和有关单位报告高空气象依据。于是,他立即动员大家团结战斗,组成一道人墙挡着风雨,又一次把探空气球送出门去。气球放出不久,民兵官省宜发现安置在楼房顶上的地面风向、风速仪感应部分已经失灵,随即同梁祥兴等民兵一道,冒着狂风暴雨爬上楼顶,奋力排除故障,保证了气象资料的完整记录。
西沙群岛一年有九个月气候炎热。民兵们常常头顶烈日,脚踩热沙,为保卫祖国海岛苦练杀敌本领。珊瑚岛的民兵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战斗在烈日炙人的练兵场上。他们不顾上晒下烤,以顽强的革命毅力,练习步枪射击和火炮操作要领,不仅轻武器实弹射击取得了优秀成绩,八二无后座力炮射击也取得了好成绩。水产站民兵班的同志常常腌鱼到深夜一、两点钟,第二天仍然参加军事训练。今年五月的一次演习中,这个民兵班和全连民兵对空中、海上目标射击都取得了优良成绩。
被誉为“西沙红医”的西沙医院,还从实战需要出发,结合防病治病,刻苦钻研战地救护技术。今年六月,一位患胆石症的病员,病情危急,需要马上进行手术。进行这样的手术,西沙医院还是头一次。民兵、医生符世汉和其他两位同志承担了手术任务。他们在解放军医疗队的支援下克服重重困难,在简陋的手术室内做完了手术。经过他们一个多星期的精心治疗护理,这位患胆结石的病人恢复了健康,重返战斗岗位。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

四川医药卫生人员满怀革命热情
深入农村为普及大寨县服务
新华社成都电 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伟大群众运动中,四川省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积极组织医药卫生人员深入农田基本建设第一线,开展防病治病工作。目前,据江津、达县、温江、成都等四个地、市的不完全统计,已组织六百七十多个医疗队,三千五百多名医务人员,开赴各农田水利重点工程工地,为普及大寨县贡献力量。
今冬明春四川省将有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参加农田基本建设。为了使医疗卫生工作更好地为普及大寨县服务,四川省卫生局于十月中旬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卫生部门组织医药卫生人员积极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广大医务人员满怀革命热情,纷纷投身到农田基本建设第一线,和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大力开展防病治病工作。成都市各级卫生部门共组织了一支总数达八百人的医疗队伍,到市郊三十五个公社开展巡回医疗,同时,由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单位二十七名医务人员组成一支医疗队,奔赴全省重点水利工程之一的绵阳地区人民渠工地沿线,边参加劳动,边开展巡回医疗,开展工地爱国卫生运动和劳动保护工作,并积极帮助当地社队培训赤脚医生。许多厂矿企业医疗部门主动走出工厂,到附近公社、大队开展防病治病。峨眉机械厂、四川化工厂等工厂医疗部门还与附近大队长期挂钩,担负起这些大队的医疗卫生工作。与此同时,各县、区、公社医务人员和广大赤脚医生也动员起来,积极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战斗。在川西平原上,仅广汉、什邡、金堂等十多个县的县医院就组织了四十二支农村卫生工作队,参加的医务人员有三百七十多人;在江津、达县两个地区,由区、公社等基层医疗单位共组织起五百多支医疗小分队,他们一面与贫下中农一起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向贫下中农宣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一面大力开展除害灭病、卫生防疫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赞扬。
四川各地医科院校也先后安排教师、学生,结合开门办学,组织卫生小分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实习、教学,努力开展农村卫生工作,推动教育革命。最近,达县地区卫生学校、中医学校组织了二百五十多名师生前往通江等边远山区,为农田基本建设服务,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