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老梨树是怎样更新复壮的?
安徽省砀山县良梨公社王庄大队社员 郭德昌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我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摸索老梨树高产的规律,进一步懂得了这个真理。
老梨树“返老还童”
砀山梨,已有四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我们公社是个老梨区,有不少百年左右的老梨树。这些老梨树,树冠大,主枝多,树体弱,枝干光秃,内膛空虚,挂果稀少,有的几年不挂一个果。咋办呢?有的地方只好刨老树,栽新树,但是,新树不能很快长大结果,致使产量下降。当时,我想:能不能从老梨树本身打主意,挖潜力?我就经常注意观察老梨树的生长情况,仔细琢磨这个问题。有一次,我发现:在一棵被风刮断的老梨树上,有一个主枝抽出了几个茁壮的新枝条来,有的还结了果子。断枝抽新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就在几棵老梨树的不同部位作试验,结果证明人工截枝也能够抽出新的枝条来。联系这件事,我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懂得了新与老的辩证关系。一切树木的生长,总要经过一个由小到大、由新变老直至死亡的过程,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但是,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新与老又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老梨树断枝抽新枝,反映了梨树的再生能力强;因此,只要我们给它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可以使老枝转化为新枝,使老树“返老还童”。
老枝的更新复壮从哪里入手?我观察了许多老梨树,发现它们都是内膛空虚,小枝少而弱,有的逐渐枯死。我又注意观察了一些用柴树,发现许多老树内膛空虚,但外围却枝叶茂盛。从这里我琢磨出一个道理:万物生长靠太阳。老树的内膛小枝由强变弱,由弱变死,主要原因是得不到阳光。因此,要使老枝更新复壮,生出新枝,首先要解决光照问题,这就是
“去大枝,开‘天窗’,通风透光”。按照这个想法,我就把树冠东南部影响光照的直立老枝,分别采取截短和疏除的方法去掉几个,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
“天窗”开多大,主枝疏多少?第一次试验的时候,我在一棵老梨树上一下子疏掉了许多老枝,满以为这样就可以新枝满树了。但是,第二年,这棵老树不但没有长出许多新枝条来,反而比以前更弱了。这时,有人说:“别胡摆弄了!人老腰弯把头低,树老焦梢叶子稀。这是几千年的老古理。”当时,我真有点泄气了,再继续搞下去,可能会给集体经济造成更大的损失。党支部看我有点泄气,就帮助我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毛主席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我增强了信心,决心继续试验。我想,这次失败,可能是由于一下子疏枝过多,叶子大量减少,减弱了光合作用,所以走向了反面。后来,我就在几棵老梨树上同时进行试验,有的疏掉一个老枝,有的疏掉两个。试验证明,疏枝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在每棵有十几个直立主枝的老树上,每年疏掉一两个直立主枝,效果较好。
“收”老枝“拉”新枝
把老梨树的直立枝截短和疏除掉,解决了通风透光的问题,但伸向四周的骨干枝还是“头顶一把伞,浑身大光杆”。怎样使老枝后部抽出新枝充实内膛呢?在修剪过程中,存在着“收”与“放”的矛盾。
“收”,就是把老枝“打回去”,也叫回缩修剪;“放”,就是把主枝后部长出的新枝“拉”出来,占领空间。在一年内,“收”多了,会影响当年的产量;“收”少了,新枝拉不出来,会影响老树的更新。所以,在修剪的时候,我就适当地照顾当年的产量,正确处理“收”与“放”的关系。在回缩修剪的时候,先从骨干枝四年生部位开始回剪,去弱留强,去前留后,抬高角度,逐年回缩,在四、五年内完成一个老树的改造。在“收”的同时,把骨干枝后部抽出来的新枝拉出来,培养成新的骨干枝。对其它新生枝条也要因势利导,培养成结果枝组,填补空隙。
这样回缩修剪,虽然头三年的产量有些下降,但改造过的新枝结果的数量却能成倍增长。
对于内膛生出的新枝,在修剪问题上,我们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剪法:一种是见果枝就留,当年可以多结果;一种是交替剪枝,轮流结果。两种剪法,那种比较好?我一面试验,一面观察。我广泛选择了试验点,有的在淤地,有的在沙地;有的是旺树,有的是弱树;在一棵树上又分别在向阳处和背阴处作试验。每一个试验都作了标记,冬季精心修剪,春季仔细观察。一开春,花芽、叶芽刚刚出来,我每天不管早晚,都要到试验点上看看两种剪法对比的变化情况。这样,经过三年的对比试验,看到了前一种剪法虽然当年可以多结一些果子,但由于树势本来就弱,结果过多消耗了大量养分,影响了当年的营养,没有形成大量花芽,因此,到第二年就很少开花结果了,出现“大小年”的现象。更严重的是由于当年结果过多,破坏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的协调,造成结果枝组的早衰,甚至枯死,达不到更新复壮、稳产高产的目的。后一种剪法,摆正了当年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能使果枝组紧凑,既结果,又长枝,“有劳有逸”,“合理负担”,稳产高产,果子大,质量高。
根深才能叶茂
旧的矛盾解决了,又出现新的矛盾。树冠更新以后,我满以为老树更新复壮的问题解决了。过了几年,我发现更新后的老树与壮年树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水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老树的成形没有壮年树旺盛,树叶有些发黄,没有壮年树叶子厚实;在相同的部位,当年抽出的新枝,壮年树最长可达三尺左右,更新过的树只长一尺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时,我想:这可能是由于老枝本身衰弱造成的缘故。后来我又琢磨,不少老枝在更新的时候,都能够憋出新芽,长出新枝,这说明出现弱势并不完全是树枝衰老引起的。我多次访问附近梨园的老农,又向专家和技术人员请教,他们都说:“如果不是地上枝叶的问题,定是地下根系出了毛病。”我就把更新后的老树和中龄树、幼树的根扒出来,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老树比中龄树和幼树的吸收根少得多,有的还出现老根坏死的现象。很明显,更新后老梨树出现弱势,主要原因是根系衰老造成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树冠能用剪枝的办法进行更新,根系是否也可以用修剪的办法更新呢?于是,我就在树下选择不同的地方,截去一部分根。第二年,我扒开检查,发现外缘处直径零点五厘米以下的细根被截断后,生出了一层密集的吸收根;可是大根被截断后,就不能发出新根了。看到这种情况,我真是太高兴了。因为果树吸收地下养分,主要靠吸收根,现在通过截根,能增生大量吸收根,主要矛盾就解决了。从此,我们用适量截根的办法,基本上解决了老树根系更新的问题,使弱势大大好转。
梨树的生长,枝叶和根系是互相促进的。枝叶的生长要靠根系供应养分,而根系的生长又要靠枝叶的光合作用。任何一方面的增减,都会影响另一方面的强弱变化。采取加重修剪的办法更新了树冠,还要更新根系,增强吸收地下养分的能力,才能促进果树的旺盛生长。这就是“根深叶茂”的道理。
通过摸索老梨树高产的规律,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实践出真知,认识无止境。几年来,虽然我们大队的梨果总产量从两三万斤增长到五十多万斤,但对老梨树更新复壮的认识并没有完结,还要靠今后的反复实践去认识它。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为夺取梨果好收成作出贡献。


第3版()
专栏:新生事物赞

卑贱者最聪明
李科
科学来源于实践。我们翻一翻科学技术的历史,就可以看到:许多发明创造,最初大都是由那些社会地位比较低,学问比较少,条件比较差,开始时总是被别人看不起的人做出来的。例如,在我国古代,有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木工喻皓、改善棉纺织机的黄道婆,等等;在外国,象发明和改善蒸汽机、火车、电灯、电影的瓦特、史蒂文森、爱迪生等人,都是这样的人。
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更是到处都有,不断涌现。农民郭德昌同志,学习和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使老梨树“返老还童”,就是一个例子。
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真理:卑贱者最聪明。
劳动人民是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智慧从来就是很丰富的。在旧社会,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受到很大的压抑,他们的发明创造,许多被统治阶级埋没了。剥削阶级还制造了种种谬论,用什么“天才论”这类唯心论来束缚人们的头脑,制造自卑感。今天,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还要从这种旧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
毛主席一再教导我们,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锻炼,广大劳动人民大大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他们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象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进一步显示出他们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力量。
劳动人民掌握科学技术,不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不但为我国加速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作出贡献,而且有利于逐步缩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我们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


第3版()
专栏:

黄道婆——古代纺织技术的革新家
郭永芳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从劳动人民中间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发明家、科学家,黄道婆就是其中的一位。
宋代以前,我国人民衣着原料都是用丝、麻。宋末元初,长江流域才有棉花的种植。“以前人们夸说的只是生产应归功于科学的那些事;但科学应归功于生产的事却多得无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五二四页)当时人民为了解决衣着问题,扩大棉花的种植和生产,但是加工技术跟不上生产的形势,所以急需改革工具,提高技术。黄道婆就是适应时代的这种要求而出现的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家。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人,她的家乡是上海松江的一个镇。她家里很穷,小时候就被卖到人家当童养媳。她白天下地劳动,晚上纺线织布,备受虐待。一天,在受到一顿毒打以后,她想:是遵循规矩,继续忍受蹂躏和奴役,还是另找一条生路呢?黄道婆选择了后一条道路。她乘着夜深人静,跑了出去,奔向黄浦江,躲进了一只大帆船。船是到崖州(在海南岛)去的,于是她漂泊到了崖州。
黄道婆毅然打碎旧礼教强加在妇女脖子上的锁链,用自己的勇敢行动写下了壮丽的反孔诗篇。
崖州的黎族同胞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远方来客,把自己的棉纺织技术教授给她,黄道婆也把江南一带种地的先进技术传授给黎族同胞。在南宋的时候,黎族人民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棉纺织生产技术,他们生产的黎单、黎饰、鞍搭都很著名。黄道婆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很快地成了技术上的名手。到了贞元元年(一二九五年),黄道婆年岁已老,想把技术带回家乡。她带上新式的织棉工具,告别了从劳动中建立起亲密友谊的黎族同胞,回到了家乡——上海。
棉纺织布的生产,在织布方面可以直接应用丝麻织机,只有在原棉加工方面,即去籽、弹松、并条和纺纱,需要另制工具。黄道婆在家乡的时候,也学过棉布纺织,但是当时工具十分落后,阻碍了棉布生产的发展。黄道婆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在黎族同胞比较先进的纺织工具的基础上,改革并创造了一整套弹、纺工具,推动了棉纺织事业的迅速发展。
在去籽方面,以前是靠手剥或用长二尺的铁杖擀饼那样旋擀出籽。黄道婆应用辗轴、曲柄等机械原理制成轧车(又叫踏车、搅车),只要把棉花喂进两轴间辗轧,就可以把棉籽挤出,留在后方,棉纤维被带到前方。这就是王祯《农书》中所说的“二轴相轧,则子落于内,绵出于外”的道理。它的生产效率比用手剥提高了好几倍,使皮棉的生产能供应后道工序的需要。
以前弹松棉花的工具,是用手指拨小竹弓。黄道婆改用四尺长的大弓,代替一尺四五寸的小弓,并用绳弦替换线弦,又用檀木做的椎子代替手弹,提高了弹松能力,给纺纱和织布工序创造了便利条件。
按纺织工序,去籽、弹松之后,是并条与纺纱,然后是织布,其中关键是纺纱和织布。纺短纤维的棉花工具,黄道婆之前是用手摇式的纺车,她的卓越贡献,是把手摇式改为脚踏式三锭纺车,用上脚力,使两手充分发挥作用,可以同时纺三根纱,效率提高了近三倍。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工具。马克思在论述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前的德国毛纺业情况的时候,曾经说:“能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纱能手几乎象双头人一样罕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四一一页)。我国劳动人民却在此以前四、五百年,已经能同时纺三根纱了。从王祯《农书》中所绘的纺车图来分析,黄道婆已经综合应用了辗轴、曲柄、杠杆、飞轮等物理原理了。
黄道婆又采用提花机织布,所以织成的被、褥、带、帽等产品,图案繁多,花色瑰丽,名播远近,以至有
“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传说。
黄道婆没有把技术当作祖传私有的东西一样密封起来,而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广大群众,相传向她学艺的有近千人。难怪在她去世后,当地群众要以“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为之立祠”的行动来纪念她了。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二只筒子,二匹布。
在剥削阶级的儒家“正史”里虽然没有记载黄道婆的伟大贡献,但劳动人民世代相传的歌谣却道出了她的丰功伟绩。


第3版()
专栏:卑贱者最聪明

工人发明家——瓦特
荆工 谢焕章
蒸汽机是十八世纪的一个伟大创造,它是适应当时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当时,工业用的机器,主要依靠水力发动,受着自然条件的限制,很不方便。蒸汽机的发明,使采矿、纺织、冶金等工业部门找到了廉价而强大的动力,推动了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历史上起过如此重大作用的蒸汽机,是什么样的人发明的呢?它是许多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而英国的工人瓦特(公元一七三六——一八一九年),在蒸汽机的发明过程中曾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瓦特出生于英国苏格兰的一个小渔村,家里比较贫穷,社会地位低贱,没有念过几天书,小时候就开始做工。他十八岁的时候,在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来到伦敦去,跟一个机匠学手艺。瓦特二十八岁的时候,在格拉斯哥大学里做修理和制造教学仪器和模型的工作。长期的劳动实践,使他学会了许多生产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些有关机械的知识,引起了他对动力机械的注意和兴趣,开始寻找有关材料,进行学习;为了能阅读更多的书,他还努力掌握意大利文和德文。
有一天,学校里的一架小型牛康门大气机(蒸汽机的前身)坏了,一些专家学者们对它束手无策,于是就交给瓦特修理。瓦特在修理大气机的过程中,发现小型大气机的效率比大型的低得多,这就促使他研究怎样才能提高机器的效率和增加作功的能力。为了摸清大气机的工作规律和性能,他常常到装有大型大气机的工厂和矿山去观察和试验。同时,他也参看了许多前人设想利用蒸汽作功方面的书籍,有时还同大学里的教师讨论问题,逐渐掌握了蒸汽潜热和比热的原理。实践出真知。通过无数次的观察、试验、分析,瓦特发现把冷的汽缸加热要消耗大量蒸汽,而这种消耗,小汽缸比大汽缸更多。这个发现启发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要使汽缸一直保持高温,让蒸汽的冷凝在另一个专门的容器(后来叫冷凝器)中进行,以减少加热汽缸的时候蒸汽的损失。这一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使瓦特在一七七四年试制成功第一台蒸汽机。一七七六年,瓦特制造的大型蒸汽机开始运转。一七八二年,他又改进了蒸汽机,使它能在两个方向工作,并且使蒸汽能在汽缸中膨胀。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过程,象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过程一样,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很多艰难曲折的。首先是试制的经费问题,瓦特是一个工人,那里有钱试制机器呢!他只好找一个厂商合作搞。但是机器还没有造出来,那个厂商就破产了,试制工作被迫停顿下来。后来,他虽然又争取到了重新试制的机会,工作中仍然困难重重。有时他千辛万苦,造成一架蒸汽机,到发动的时候,却这里漏水,那里漏汽;有时试车,效果还不如牛康门大气机好。有人就讽刺瓦特说:“苏格兰人天生当不了工程师”。这个新生事物还不完善,他们就妄想扼杀它。但是这位敢想敢干的工人,没有在讥讽面前退却,没有被困难吓倒,仍然坚持反复试验和改进,解决试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汽缸的密封问题,过去牛康门大气机是用冷水来“水封”汽缸的,现在要保持汽缸热,不能用水封,改用汽缸和活塞之间的紧密配合来保证不漏汽。但是,当时金属加工技术,还满足不了所需求尺寸的精密度。瓦特就与制造大炮的工厂合作,研究提高加工大炮炮管精度的技术,然后再利用这个技术来加工蒸汽汽缸,解决了汽缸的密封问题。瓦特就是这样勇于实践,敢于创造,克服了许多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问题,制成了效率比大气机高得多的蒸汽机。
蒸汽机出世以后,首先被煤矿采用来作为动力,后来,各个工业生产部门也陆续采用,大大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一个当时已经在纺织业开始的工业革命,更加广泛深入地在各个生产部门开展起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