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为适应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发展的需要
江苏六个地区办起五·七农业大学
据新华社南京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五日电 适应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发展的需要,江苏省南通、徐州、淮阴、盐城、镇江、苏州等六个地区分别办起了五·七农业大学,共设置十九个专业和一部分短训班,第一届已招收学员一千七百多名。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些地区的党委和有关部门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指示》,学习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和朝阳农学院的经验,深深体会到举办五·七农业大学,是多快好省地为农业学大寨培养又红又专人材的有效途径。各地委把举办五·七农业大学纳入了本地区农业学大寨的规划,切实加强领导。他们分别选调了一部分县委正副书记以上干部担任农大的领导职务,并对办学的指导思想、学校地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师调配、招生要求等进行了多次研究,一个一个地落实下来。各校开学以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师生学习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等一系列指示和教育革命的一系列论述,以阶级斗争为主课,以农业学大寨为基础课,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请老贫农忆苦思甜,请回乡当农民的大学毕业生作报告,进行深入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学员们边学习,边劳动,决心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与旧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毕业后回乡当农民,坚持乡村干革命。
这些五·七农业大学同本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农场密切结合,实行教学、生产劳动、科研“三结合”。他们在教学中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本地区主要作物为重点,根据作物的生长过程、农时季节顺序组织教学,并采用“几上几下”教学制度,使学员们能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学好农业科学知识。南通、盐城、徐州、镇江等地区五·七农业大学的学员,每人还种半亩以上的丰产田、种子田和试验田。今年上半年创办的南通地区五·七农大师生种的丰产试验田,春玉米亩产八百二十三斤,早稻亩产九百五十五斤,中稻亩产千斤以上。
各地区五·七农业大学除了聘请一部分专职教师外,又从工厂、农村、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单位聘请了一批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当中,有劳动模范,有山芋、棉花、水稻、蚕豆等方面的土专家,有年过半百的老农民,也有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技术并有发明创造的下乡回乡知识青年。


第2版()
专栏:

湖南省桃源县黄婆店公社碌厂桥大队女社员覃菊英(左二),担任赤脚医生五年来,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当地群众赞誉为“贫下中农的贴心人”。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中共栖霞县委加强对学校的领导
以阶级斗争为纲 开展教育革命
本报讯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山东省栖霞县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入开展教育革命,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县在一九七○年已普及了小学五年教育,一九七五年普及了七年教育,新建中学一百三十八所,今年又创办了一所“五·七”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一九六八年,遵照毛主席关于“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伟大指示,栖霞县贫下中农派代表组成贫管会,进驻学校。可是,一小撮阶级敌人却跳出来说:“大老粗管学校,是枕着扁担睡觉——想得宽。”他们还公然贴大字报要把贫下中农代表从学校赶出去。一些受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毒害较深的人,也认为“贫下中农只能搞忆苦思甜,不能管教育”。栖霞县委认为:这是一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争夺教育领导权的阶级斗争。要不要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能不能把学校改造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问题。因此,他们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满腔热情地支持新生事物。县委领导亲自深入学校,调查阶级斗争的情况,发动革命师生对阶级敌人进行揭发和批判,并决定贫管会主任参加学校领导班子。县教育局还经常举办短训班,召开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贫下中农的阶级觉悟和管理学校的水平。对于学校的领导班子也进行整顿和调整,选拔了一批坚持教育革命的优秀青年参加学校领导班子,实行老、中、青三结合。
文化大革命以来,栖霞县各学校在县委领导下走《五·七指示》的道路,开门办学,把教育同三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办起了学工学农基地,建立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新体制;后来又发展到场(厂)校挂钩、队校挂钩,师生定期到挂钩场(厂)、队参加劳动,进行教学。
对于开门办学,阶级敌人进行攻击,说这是把学校搞成“四不象”,要睁着两眼看笑话。有些思想糊涂的人,认为这样搞影响学生学文化,担心将来没有人能搞科学尖端。面对这场斗争,栖霞县委组织贫下中农和革命师生反复学习毛主席有关教育革命的指示,狠批了阶级敌人的反动言行。发动群众,围绕打什么基础,办什么学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先后开展了三次大辩论。经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大家认识到:旧学校打的是“读书做官”的基础,办的是“三脱离”的学校,要培养的是资产阶级精神贵族,实行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的新型学校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它较之旧学校,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经过大批判、大辩论,开门办学的方向更加坚定,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更加深入人心,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敢于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第2版()
专栏:

武汉大学开门办学成果丰硕
武汉大学坚持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
几年来,武汉大学同一百多个工厂、人民公社和研究单位建立了挂钩关系。这些挂钩单位,成为师生们进行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大冶钢厂开门办学的数学系师生,看到这个工厂急需一台电子计算机来配套分析钢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师生们急生产之所急,与这个钢厂的工人、技术人员一起,结合教学和生产劳动,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战一年多,终于自行设计和研制成功了一台“工农兵——二○一电子计算机”。用它来处理数据又快又准确又方便,深受炼钢工人的欢迎。象在大冶钢厂开门办学一样,这个学校实行厂(社)校挂钩,把生产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研究课题,从一九七一年以来,共承担了二百六十多项科研任务,已经取得成果或阶段性成果的有一百九十多项,直接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贡献。
在实行厂(社)校挂钩的同时,武汉大学近几年来先后办起了七个校办工厂。师生们在这些校办工厂里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并开展科学研究。以毛主席当年视察武汉大学的光辉日子命名的校办“九·一二化工厂”,师生和工人们研制成功一种高效、快速、低毒的灭火剂,并投入批量生产。一九七四年在一次灭火战斗中,这种灭火剂发挥了强大的威力。目前已在全国许多部门应用和推广。生物系办的生化微生物工厂开展了“猪毛综合利用”研究,试制成功猪毛蛋白粘胶纤维,可以纺织华达呢等毛呢料子,又从猪毛中提取多种氨基酸,使这个校办工厂不断做出新成果,成为校内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一个重要基地。
武汉大学经常结合教学,组织工农兵学员参加科学研究,使他们在科学实验中增长才干,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系一九七三年首届毕业的部分工农兵学员在毕业实践期间,与湖北省气象局、武汉中心气象站等单位协作,在气象工作者和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方差分析周期外推法,预报出一九七三年至一九八二年气象变化趋势,找出了年雨量和汛期雨量的周期性规律,并且编出一套标准程序。经实际检验,预报数值与实际降雨量基本相符。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为不少省市的气象部门所采用。(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结合教学,协助公社生产队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工作。这是师生们在棉田里探索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在金训华生前战斗过的地方朝气蓬勃地带领群众学大寨
逊克县从知识青年中选拔的干部迅速成长
新华社哈尔滨电 在金训华生前战斗过的黑龙江省逊克县,一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经过三大革命运动的锻炼,成长为农村基层干部。他们朝气蓬勃地带领群众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使他们所在社队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九六八年以来,逊克县陆续接收了七千多名来自北京、上海、郑州和齐齐哈尔等城市的下乡、回乡知识青年。他们怀着雄心壮志,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积极投身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
逊克县各级党组织按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条件,从斗争中选拔了一批优秀知识青年担任农村基层领导工作。目前,全县有十六名知识青年担任了县、社领导职务,一百三十九名知识青年担任了大队党支部正副书记和大队革委会正副主任,一百六十八名知识青年担任了生产队正副队长。金训华生前所在的逊河公社双河大队,领导班子成员中有六名是知识青年。他们批判“下乡镀金”“变相劳改”等谬论,表示要在边疆干一辈子革命。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大队一百五十多名知识青年热爱边疆,个个斗志昂扬。他们当中已有七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十七人加入共青团,三十多人分别担任拖拉机手、农田水利技术员、赤脚医生、小学教师、木工、兽医等。这个大队有了这样一批新生力量发挥作用,使农业生产逐年发展,集体经济日益巩固。
逊克县广大知识青年干部在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同资本主义倾向作斗争。不少知识青年干部是在改造后进队的斗争中锻炼成长的。改造后进队,是培养锻炼知识青年的一个好课堂。党把这样的重担子交给他们,他们感到光荣,迎着困难上。在那里,他们亲身感受到,后进队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没有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没有树立起贫下中农的阶级优势,资本主义倾向严重。要迅速改变面貌,就要象大寨大队那样,坚持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不断解决发展农业的方向道路问题。车陆公社西双河大队,过去领导班子混进坏人,资本主义倾向严重,粮食产量多年徘徊不前。一九七三年,上级党委调整了大队领导班子,提拔下乡女知识青年曲桂华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曲桂华带领党支部成员调查本队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情况,发动群众坚决批判资本主义。大队又办起了政治夜校,坚持向社员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思想。经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群众发动起来,抓革命,促生产,后进面貌改变了。近三年时间,全大队耕地面积由原来的六千亩扩大到八千八百亩。一九七四年粮食总产量等于一九七二年的两倍,三千三百多亩大豆平均亩产超《纲要》,上交国家商品粮一百七十五万斤,平均每人交粮三千斤。今年全大队的农业生产又获得大丰收,成为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逊克县广大知识青年干部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后,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全县三百多名大队、生产队青年干部,每人每年平均参加劳动三百天以上。他们一面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面积极工作,深受贫下中农的欢迎。
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召开后,逊克县农村知识青年干部受到很大鼓舞。他们决心为大办农业、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目前,他们正发扬金训华“活着就要拚命干,一生献给毛主席”的革命精神,带领社员群众重新安排河山,打响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新战斗。


第2版()
专栏:

积极培养少数民族赤脚医生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合作医疗不断巩固和发展
据新华社长沙电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积极从少数民族中培养赤脚医生,使全县合作医疗不断巩固和发展。
这个县地处湘、桂、黔交界的大山区,聚居着侗、苗、瑶、汉等各族人民。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派来了医疗队,为各族人民防治疾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里的农村普遍建立起合作医疗,涌现出一支以少数民族赤脚医生为主的医疗卫生队伍。县委在斗争实践中认识到,努力培养少数民族赤脚医生,是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改变民族地区医疗卫生面貌,巩固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重大的意义。县委为了切实做好培养少数民族赤脚医生的工作,县里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一位县委副书记分管这项工作;公社和大队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目前,全县二百一十九个大队都成立了合作医疗站,共有赤脚医生四百九十多名,其中少数民族赤脚医生占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自治县各级党组织在培养少数民族赤脚医生的过程中,首先帮助他们认真看书学习,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个县的赤脚医生近几年来普遍学习了《共产党宣言》、《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实践论》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今年又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大家把学习和批判结合起来,深入批判修正主义卫生路线,批判资产阶级医疗作风,不断提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坪阳公社坪阳大队侗族赤脚医生姚吉大,学习了《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著作,学习了当年红军长征路经侗乡时艰苦奋斗的英雄事迹,受到深刻的教育,决心为各族人民防病治病贡献力量。有一次,姚吉大为治疗一位患胃溃疡的病人,冒着狂风暴雨上山采草药,天黑路滑,他从几丈高的岩坡上摔下来受了伤。可是,他想到病人的安危,便忍着剧痛,摸黑赶回来,使病人得到了及时治疗。姚吉大看到有些病人住得较远,不便观察治疗,就在家里设了一张病床。几年来,仅这张家庭病床就接待病人四百多人次。当地贫下中农称赞他是侗族人民的好医生。
自治县各级党组织还采取县医院办学校、公社卫生院举办短训班,吸收赤脚医生参加农村巡回医疗队,请老医生传、帮、带等方法,帮助赤脚医生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