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
专栏:
联大一委会通过在印度洋建立和平区等决议草案
我代表投票赞成并指出印度洋区域事务应由该地区各国和人民自己来管许多拉美国家代表抨击苏联在拉美无核区问题上的虚伪态度
新华社联合国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十一月二十八日分别通过了关于在印度洋、南太平洋和拉美地区建立和平区或无核区等项决议草案。
过去三周内在第一委员会举行的关于裁军问题的一般性辩论中,许多国家的代表强烈谴责超级大国在印度洋进行军事扩张竞赛。马尔加什代表说,两个超级大国在这一战略地区的公开对抗日趋激烈,马达加斯加对此极为关切,深盼能在这一地区建立一个真正的和平区。布隆迪代表说,大国在印度洋逐步升级的争夺,对于这一地区的沿岸国及内陆国都是一种严重的威胁。肯尼亚代表说,肯尼亚政府一贯反对大国在这一地区进行争夺。斯里兰卡代表强调指出,在印度洋地区应该消除大国的角逐和它们的军事基地。科威特代表指出,大国用建立军事基地和缔结军事协定的办法以实现它们的阴谋,在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印度洋国家深受它们的争夺之害。
许多拉美国家代表对苏联在建立拉美无核区问题上的虚伪态度表示不满。乌拉圭代表说,口口声声表示支持非核化主张的苏联是唯一没有承担义务尊重我们无核区的国家。秘鲁代表要求苏联以签署和批准《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条约》第二号附加议定书的行动来表明它所宣称的对“和平”和“裁军”的“渴望”。
在十一月二十八日的辩论中,苏联代表罗申以“航行自由”和必须与另一个超级大国“在同等的基础上建立军事基地”等谬论为借口,反对印度洋地区许多国家所提出的合理要求。他还毫无道理地指责《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条约》,硬说这项条约有“某些欠缺之处”。
在表决上述决议草案时,苏联和美国都表示弃权。中国代表投了赞成票。
中国代表周南在投票之前,作了解释性发言,阐明了中国关于宣布印度洋为和平区的立场。周南指出,一个号称“社会主义”的超级大国,早就把争夺海洋作为同另一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的重要途径和直接目标。它疯狂扩充海军力量,建立“远洋舰队和导弹舰队”,竭力争夺制海权。“这个超级大国为争霸亚非,准备战争,特别重视夺取对印度洋的制海权,妄图一旦有事即可拦腰截断亚非国家的海洋通道,并且夺取从波斯湾、经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的‘石油之路’。为此目的,它在印度洋派遣了空前强大的常驻舰队。一九七一年南亚次大陆战争期间和一九七三年十月中东战争期间,它在印度洋的海军实力分别增加了好几倍。不言而喻,这既不是什么‘友好访问’,更不是什么‘无害通过’。它还竭力设法在印度洋沿岸取得一些明的和暗的基地,以及必要时可以为其军事行动服务的所谓便利。”
中国代表指出,另一个超级大国为了排斥竞争的对手,也不甘落后,在印度洋加强海军部署,扩建军事基地。事实证明,正是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角逐,严重威胁着印度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危及沿岸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威胁亚非各国的根本利益。这种局面不能不引起亚非和印度洋有关各国和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周南还指出,为实现印度洋和平区,本区域各国必须积极努力,从印度洋区域和平安全的大局出发,按照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改善与密切相互的关系。目前,特别要警惕超级大国挑拨印度洋地区国家的关系,制造对立。印度洋区域的事务应当由印度洋地区各国和人民自己来管。
第6版()
专栏:
加强非洲合作 发展非洲国家贸易
非统组织贸易部长会议在阿尔及尔举行
通过阿尔及尔宣言和促进发展非洲国家间贸易和合作的纲领
新华社阿尔及尔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电 非洲统一组织第四次贸易部长会议十一月二十四日下午在阿尔及尔的国家宫开幕。大约四十个非洲国家的部长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将讨论发展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确定非洲国家在第四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的共同立场等问题。在国家宫内悬挂的横幅写着:“争取加强非洲合作”和“非洲是非洲人的”等口号。
会议主席、阿尔及利亚商业部长拉亚希·亚凯尔在开幕词中说:“国际经济关系体制的不断恶化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不发达国家。”他说,这些国家在制定和实行自己的发展政策方面,由于受到目前富国统治和剥削穷国的国际贸易的制约而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他强调指出,“必须使经济实现真正的非殖民化,使我们这些国家和我们的大陆获得彻底解放。我们不应当忘记,我们有责任在本国和非洲以及在整个相互关联的第三世界范围内,首先依靠我们自己,依靠自身的力量和自己的资源”。
他说,“今天,加强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并使之多样化,是非洲大陆最关心的问题”,因为目前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在非洲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并且有下降的趋势,这对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很不利。因此,有必要“扫除非洲国家之间贸易发展的种种障碍和协调我们这些国家的贸易政策”。
他说,初级产品的出口占非洲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九十。因此,有必要为非洲经济制定一项解决原料问题的政策。
他指出:“发展中国家齐心协力所已经取得的积极成果,应当激励我们继续共同战斗,维护我们的正当利益,以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威廉·埃特基·姆布穆瓦、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加马尼·科里亚、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阿德巴约·阿德德吉相继发言。他们在会上提出了一些有关发展非洲对外贸易的具体措施。亚凯尔部长在全体会议结束时举行招待会,招待所有出席会议的代表团。
新华社阿尔及尔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非洲统一组织第四次贸易部长会议十一月二十九日下午闭幕。会议通过了一项阿尔及尔宣言和一项关于促进非洲国家间贸易和发展非洲国家间合作的纲领。
在历时六天的会议期间,出席会议的四十多个非洲国家的部长和大使着重讨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非洲各国的合作和扩大非洲各国间的贸易;第二个问题是:非洲国家对于第四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将要讨论的问题所采取的立场。
据阿尔及利亚新闻社报道,会议在十一月二十九日举行了最后一次全体秘密会议,并且通过了两个工作组提交会议的两个报告。在非洲国家间合作和扩大非洲国家间贸易问题工作组提出的报告中包括一项宣言和同其有关的行动纲领。这项报告还包括建立非洲统一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机构、并使之成为非洲统一组织的一个专门委员会的决议;成立一个非洲贸易和发展组织的决议;以及非洲国家间合作和非洲经济一体化的决议。另一个工作组的报告是,关于非洲国家在将于马尼拉召开的“七十七国集团”会议以及将在内罗毕召开的第四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所要采取的立场。这项报告还包括以下四项决议:关于在非洲统一组织内成立一个关于不发达国家问题的工作组的决议;关于建立一个援助这些国家的特别基金的决议;关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后的作用问题的决议;关于非洲统一组织第四次贸易部长会议应当继续完成的工作的决议。
第6版()
专栏:
苏联在“欧安会”后对西欧攻势咄咄逼人
西欧舆论指出“缓和”是“莫斯科设下的陷阱”,强调西欧国家应当“整顿防务”
据新华社讯 “欧安会”结束不久,苏联接连邀请法国、西德、意大利三国首脑访苏。西欧舆论把这些访问当作对勃列日涅夫的“缓和”以及他对
“欧洲安全”的真实意图的一次检验。检验的结果如何?一些西欧报刊说,
“欧安会”后并没有出现莫斯科鼓吹的什么“欧洲和平合作的曙光”,而是苏联“进入了侵略性扩张主义的新阶段”。
据报道,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十月在莫斯科五天的“国事访问”期间,同勃列日涅夫一共只进行了约三个小时的会谈。法国《问题》周刊认为,法国总统在莫斯科是
“当头挨了一瓢冷水”。
在德斯坦到达莫斯科当天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勃列日涅夫以“促进局势缓和”为由,要求法国改变它在裁军问题上的立场,就是说要求法国放松加强防务的努力。德斯坦则回答说:“只能在世界范围内,在有效的监督下,而且在尊重有关国家有资格独立自主地保障本国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实现军备方面的缓和。”法国总统反过来要求苏联实现“在意识形态竞争方面的缓和”,也就是说要求苏联不再利用法国国内某些亲苏势力搞思想渗透和政治颠覆。德斯坦还要苏联按照“欧安会”的最后文件放宽对“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的限制,也被勃列日涅夫断然拒绝。勃列日涅夫说,如果以为“缓和”会使苏联“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总态度会发生变化,这大概是一种幻想”。习惯于挥舞指挥棒的莫斯科头目们显然对法国唱出这种不合拍的调子感到怒不可遏。第二天,苏方突然向德斯坦提出,要把原定在十五日举行的会谈推迟两天;接着又把预定在十八日举行的最后一次会谈取消了。据勃列日涅夫自己诡称,他“感冒了”。法国《震旦报》特派记者以嘲讽的口吻问道:“是勃列日涅夫感冒,还是法苏关系感冒了?”
法国《问题》周刊还指出,勃列日涅夫这种傲慢,不仅是有意对法国施加压力,同时,“这也是给西欧、甚至整个西方的警告”:赫尔辛基最后文件并未给任何人向莫斯科提出要求的权利,而苏联则绝不会放弃对西方国家的渗透和颠覆活动。
接着,西德总统谢尔于十一月中旬访问了苏联。法新社说,“在莫斯科的外交家认为谢尔在那里与苏联领导人的会谈是
‘聋子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双方差不多在一切问题上都有分歧。”
在重新统一德国问题上,谢尔在莫斯科电视台发表讲话说,他相信“能够恢复德国历史上的统一的时刻将会到来”。第二天,莫斯科电视台马上广播了一篇评论,指责“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分子和其他反动势力”正在“德意志人民要统一的掩盖下”企图“使东德脱离兄弟国家大家庭”。直到访问结束,双方没有签订任何协议也没有发表联合公报。
继谢尔之后,意大利总统利昂纳来到莫斯科。据报道,莫斯科这一回降低了调门,“避免强调双方不一致的问题”。结果,按意大利《新闻报》的说法,双方签订的经济协定是“具体的”,而发表的宣言却是“泛泛的”。这家报纸评论意、苏关系时说,“意大利致力于西欧统一进程”,任何其他义务“都必须适应这一首要义务”。
在西欧首脑们访苏归来之后,西欧舆论对勃列日涅夫通过“欧安会”推行“缓和”策略的目的的警戒增加了,对苏联进逼西欧的势头的忧虑也增加了。有些官员说,悔不该今年七月同意举行“欧安会”首脑会议。法国《问题》周刊强调说,“问题恰恰在于缓和本身”,“缓和”是“莫斯科设下的陷阱”,“这次是整个西方正落入陷阱中”。联系“欧安会”后苏联在北欧一再派遣飞机侵犯挪威领空,悍然在巴伦支海试验导弹,在北欧集结重兵,在南欧加强地中海上的军事力量,加紧渗透和颠覆活动,在中欧地区继续增加兵力,更新装备,进行军事演习……等一系列行动,西欧公众和报刊最近纷纷指出,
“欧安会”后苏联展开了咄咄逼人的新攻势,欧洲安全不是比“欧安会”以前更有保障,而是更加岌岌可危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伦斯最近在西德发表谈话说:“我们必须对苏联巨大规模的扩军有所估计和跟上它的步伐”,苏联现在拥有“强大的能力”,“为的是发动一场进攻”。英国《约克郡邮报》的社论写道:“从赫尔辛基最高级会议达成协议以来,事情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表明,莫斯科在日益增长的、占压倒优势的军事力量的支持下,正在加紧进行大规模的颠覆活动和政治攻势。”法国《震旦报》指出,苏联“在赫尔辛基阶段之后,有可能已进入侵略性的扩张主义新阶段”。在苏联野心勃勃的攻势面前,西欧国家应当“整顿防务”,“应当由欧洲人来保护自己”。
第6版()
专栏:
新西兰大选结果揭晓
新华社惠灵顿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三十日电 新西兰于十一月二十九日举行了每三年一次的大选。
这次选举结果,新西兰国民党在众议院的八十七个席位中获得五十三席,工党获得三十四席。国民党比工党多十九席,因此将由国民党组织新政府。
第6版()
专栏:
保加利亚国务委员会主席访问西德
新华社索非亚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三十日电 据保加利亚报纸报道,保加利亚国务委员会主席托·日夫科夫从十一月二十四日到二十八日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访问期间,日夫科夫同西德总统谢尔、总理施密特“就进一步发展两国的合作和两国所关心的国际问题举行了会谈”,双方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和发展经济、工业及技术合作长期远景计划。据此间报纸报道,近五年来,保—西德换货额增长两倍,一九七五年可望超过四亿外汇列弗,将比一九七○年增长三倍左右。
第6版()
专栏:
苏联格鲁吉亚的畜牧业日益衰退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讯 苏联格鲁吉亚的畜牧业是有着悠久传统的,在社会主义年代曾得到蓬勃发展。但是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的统治下,二十多年来那里的畜牧业生产每况愈下,日益衰退。面对着这种严酷的事实,最近格鲁吉亚党中央第一书记谢瓦尔德纳泽不得不承认,苏联这个加盟共和国的“畜牧业已经到了完全破落的地步”。
格鲁吉亚《东方曙光报》九月十三日刊登的谢瓦尔德纳泽的讲话中说,格鲁吉亚“一九七三年牛的总头数不超过一九二八年的水平,同一九五○年相比,公有经济中牛的总头数减少了十五万头,即几乎减少了四分之一。我们只列举这几个数字(我们还有其他资料和其他计算也能令人信服地说明畜牧业的极端荒废),我们简直难于相信的是,在共和国竟然出现了这种趋势”。
他说:“在我们这里饲料生产仍然十分落后。光是为了完全保证共和国的公有畜牧业对饲料的需求,就需要在今年之内储备二百五十万吨饲料。实际上我们储备的比这个数目少一百五十万吨。”
“各种饲料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低”。“每年给共和国提供的肥料有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三十没有施到土壤里去”。“在共和国的农业中完全没有利用象小型水利灌溉这种先进措施”。“在拉戈杰希区,虽有利用地下水的良好条件,但却因干旱毁掉了一千公顷玉米和四千二百公顷填闲作物”。“在八万四千公顷排干地中仍有二万多公顷没有被开垦用作农业生产。于是,仅在加利斯克区的二万公顷排干地中,就有一半再次变成为沼泽地,现在已经被抛弃,而其余的一万公顷仍然是一无所获。”
他说:“我们共和国牛的总头数的百分之五十七(其中奶牛的百分之七十)、猪的百分之五十八以及绵羊和山羊的百分之三十七属于公民个人所有。”“属于居民所有的奶牛的产品率大大下降……在饲料来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在农业居民的院子里还有将近五十万头牛不生产产品。”“用于生产猪肉的劳动和饲料消耗很大”,“养猪业无利可图,它给农庄农场带来严重损失”。“遗憾的是养羊业在我们这里也是用已经过时的祖传方法来经营。其结果当然满足不了当前的需要。”
谢瓦尔德纳泽说:“共和国有一个广泛的良种服务网:二十五个良种站、四个种畜繁育站和一百多个育种场,它们的经费所耗去的国家资金何止一百万卢布。这是问题的表面。实际上这些单位只是纸上的东西,不产生任何好处。”
他说:“问题不仅仅在于品种劣,而且在于对母牛照料和喂养得不好,因此,良种牲畜很快就变成为产量低的牲畜,不得不把它们宰掉卖肉。肉用牛群形成的情况更糟。在这方面实际上没有做任何工作。”
他说:“在畜牧业方面存在的疫情情况仍然十分严重……据专家们统计,在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头四年中,牲畜和禽类的疫病就给共和国的畜牧业造成数达二千七百七十万卢布的损失。”“在博格丹诺夫、加尔达班斯克和阿哈尔卡拉克等地区的许多农庄农场里,由于几十年流行结核病而状况不佳,前几年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七十是病母牛。这些农庄农场至今状况仍不佳。”
他还谈到在畜牧业中的“机械化方面出现了简直不能容忍的情况”。
谢瓦尔德纳泽哀叹:“谁都不深入研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而只是一味沿着完全不能容许的道路、沿着减少共和国牲畜总头数的道路走下去。”“销售畜产品的亏损数额最近十年为二亿八千七百九十万卢布。”
他说,在格鲁吉亚肉奶工业的“许多企业中都没有消除欺瞒和哄骗的事实”,“推销没有发票的产品好象已经习以为常。已经揭发了无数盗窃事件、肉类和肉类制品不够数和腐坏的事实。”“在我们这里,畜牧业产品的收购制度本身也存在不少缺点。在上缴畜牧业产品的时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欺骗和克扣事实仍未消除。”“共和国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仍然存在着盗窃畜牧业产品和饲料的现象”。
他说:“共和国各农业技术学校从它们建立之日起至今已经培养了一万二千多名专门人材。目前在共和国各集体农庄工作的只有二千二百名中等程度的畜牧业专门人材,即占新培养的专门人材总数的百分之十八。”“很遗憾,很大一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甚至连最简单的问题都不能解决”。
他说:“在农业部的工作中目前还没有铲除官僚主义作风:各经济部门、托拉斯和区农业管理局简直是陷入各种指示的纸堆里去了。”“用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和任人唯亲……的态度去对待共和国机关、各地区机关和经济部门以及整个农业生产部门,特别是畜牧业的领导干部的配备问题。”
谢瓦尔德纳泽这次无可奈何的谈话,从一个方面戳穿了勃列日涅夫集团关于苏联农业和畜牧业进入发展的“新阶段”的无耻吹嘘。格鲁吉亚畜牧业的“完全破落”,只是苏联整个农业和畜牧业陷入严重危机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表现。这是苏修叛徒集团全面复辟资本主义和疯狂扩军备战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沙皇对苏联非俄罗斯民族实行残酷压迫和剥削的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