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优质高产是怎样搞上去的?
大连钢厂钢管车间党支部
我们钢管车间是一九七○年土法上马新建起来的。几年来,我们在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运用唯物辩证法,批判形而上学,多快好省地发展了钢管生产。一九七四年钢管产量相当于一九七一年的五倍;品种由只能生产一般碳素钢管发展到能生产精密合金、高温合金等多品种的无缝钢管,其中有些品种为国家填补了空白。
我们车间刚上马的时候,家底薄,人员新,设备也只有七、八台旧机器,还缺腿少胳膊。在这种条件下,能不能进行生产呢?有人说,手巧不如家什妙,设备不配套,生产是瞎胡闹,主张等设备配齐再生产。这种主张对吗?毛主席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这一教导使我们懂得:只要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在生产中,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懂技术可以学,设备不足可以造。我们决心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一边搞设备配套,一边搞生产。
边生产、边搞设备配套,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时,我们车间的轧管机,有主机没有后台。轧管机后台在轧管过程中是受力的主要部位,没有它,机器就开动不起来。这个后台是用两条板桥和一个尾座组成的。原设计要求必须用铸件。可是,当时铸件加工有困难,一时解决不了。为了争取时间,老工人根据实践经验,大胆提出用工字钢代替铸件的建议。这样做能否承担轧制钢管时的冲击力呢?毛主席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遵照这个教导,我们把原设计和老工人的建议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觉得板桥好比树干,尾座好比树根,风刮大树不倒,不在树干粗,而在树根牢。根据这个道理,只要加固尾座,板桥就可以用工字钢代替。经过大家的积极努力,我们只用了七天时间,就把轧管机后台搞成了,不但争取了时间,而且保证了机件质量。
在试产不锈钢管的时候,我们又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这种钢管质量要求高,工艺流程复杂,一般得用电加热淬火,当时我们没有这种设备。怎么办?在困难面前,大家不消极等待,积极用钢坯加热炉试验。开始的时候,控制不好炉温,把被加热的管子烧坏了。试验虽然失败了,却暴露出生产过程中的矛盾,使我们认识到在钢管生产中哪些设备应当先上,哪些设备可以缓上。为了解决不锈钢管被烧坏的问题,我们决定尽快地搞一台煤气淬火炉。在设计这个炉子的时候,我们分析了上次加热时管子被烧坏的原因:原来是加热炉的烧嘴是平射的,火焰直接扑到钢上,使渣滓在钢的表面上燃烧,把被加热的管子的表面烧坏了。我们总结了经验,改制了炉子,采用反射加热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先后搞成了环形炉、冷拔机、矫直机等五十四台新设备,又对原来的十几项设备进行了改造。生产的发展不断地给设备配套提出了新的要求,设备的不断配套又促进了生产不断提高。一九七二年,我们车间的钢管产量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了一倍半。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我们的产品质量一度出现一些问题。有人认为,这是产量上得太快,贪多嚼不烂造成的,主张把产量压低来保质量。难道产量上得快,质量就必然不好吗?毛主席指出:“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这就告诉我们:质量和数量是辩证的统一,没有量的积累也就没有质的飞跃。俗话说:“眼精不如手灵,手灵不如常摆弄。”生产的产品越多,给我们实践的机会也越多,就会为提高产品质量积累经验。那种“压产量保质量”的主张,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势必造成少慢差费的结果。就拿去年生产一种铬钢管的情形来说吧。这种钢管不好干,质量不过关。我们采取减少产量保质量的方法,满以为精雕细刻,质量一定好。可是,事与愿违,因为它不好干,大家不敢干,半年多的时间只生产了一批,质量也不好。这个教训告诉我们,质量不好,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生产这种钢管的规律。
那么,怎样才能多快好省地发展钢管生产呢?我们从生产一种高温合金钢管中得到了启发。这种钢管变形困难,性能难掌握,连续生产了几批,都不成功。后来,我们认真观察了这几批废钢管,发现其中几乎每支都有一段一寸多长的部位构成管形。为什么同一根钢管只有这一段能成形呢?偶然当中有必然。我们想,如果我们掌握了这段钢管成形的条件,把它运用到整个管子上去,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毛主席说:“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我们根据这个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哲学道理,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从配料加热到穿管轧管,一根根地探索,取得了上千个数据。从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这种管子所以难变形,主要是在高温情况下塑性差,这是和一般钢管不同的特性。如果采用一般钢管加热穿孔处理就不可能达到变形的条件。“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于是,我们采取了“高温透烧,小变形,慢速穿孔”的办法,很快地突破了生产这种高温合金钢管的质量关。
这几年,我们始终坚持这种由特殊到一般,反复实践的精神,对每个钢种都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比如,针对滚珠钢容易爆裂的问题,采取了“加强球化,充分干燥,减少空拔道次”的办法;抓住精密合金钢表面质量问题,采取“快速加热,充分洗净,增大减面率”的措施。这样,就不断攻克生产中的一个又一个质量难关,做到了优质高产。
毛主席说:“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一九七三年,我们车间的劳动生产率达到了国内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今年年初,在讨论生产还能不能迈大步的问题的时候,发生了一场争论。有人说,我们车间人员少,上马三年产量增加了三倍,真是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再要增产,就得增人。
难道生产真的到顶了,再要迈大步就必须增人吗?
酸洗润滑和冷拔工序的工艺改革的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
过去,我们车间对高合金钢采用涂油涂灰以达润滑目的,这种办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后来,大家群策群力,反复试验,搞成了用草化润滑代替油灰润滑的新工艺。工人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员减少了百分之八十,产量却提高了四倍。
我们车间的冷拔是生产效率比较高的一个工序。一九七三年的冷拔工序的产量比一九七二年的产量提高了一倍。大家没有满足已取得的成绩。老工人说,昨天的顶点,只能是今天的起点,干革命没有终点。去年,我们又开展群众性的工艺改革,减少冷拔道次,使产量再提高了百分之五十。这次冷拔的工艺改革,进一步打破了原有生产的平衡,使热处理工序成了生产发展的薄弱环节。如果搞新炉子来解决这个矛盾,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还要增加人。于是,我们就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提高了机械化程度,使人员减少了一半,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适应了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
实践证明,一说增产就只想增人的想法,实质上是一种保守观点。只有打开人的智慧宝库,搞革新,挖潜力,才符合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的方向。
“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旧的生产水平总要被新的生产水平所代替,只要不断地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就能做到增产不增人,甚至可以减人,使生产更上一层楼。


第2版()
专栏:

坚持两点论 不断向前进
中共河北省正定县委员会
毛主席教导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回顾几年来的斗争实践,我们体会到,只有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事物,不断地揭露矛盾、解决矛盾,才能方向明,路线正,不断发展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一九七一年,我县广大干部和群众,乘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的东风,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使粮棉产量双跨“长江”。下一步怎么办?当时,县委有的同志觉得:“种着河北地,打出了江南粮,再想大上不容易了”。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第二年生产指标订得有些保守,在生产环节上也没有提出有力的措施,冬季农田水利建设搞得不大起劲。为此,贫下中农和社队干部向县委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为什么没有‘过江’的时候那股干劲了呢?县委被骄傲自满的思想挡住了双眼。”群众的批评给县委敲了警钟。
毛主席说:“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我们认真学习了这个教导,认识到,优点和缺点是对立的统一,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是可以转化的。如果只看到优点,看不到缺点,从而骄傲起来,优点就有可能逐步走向反面,转化为缺点。大寨、昔阳为什么年年迈大步,不断夺高产?就是因为他们的领导班子坚持两点论,经常解剖自己,坚持继续革命,成为带领群众前进的朝气蓬勃的战斗指挥部。
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县委常委们分别深入下去,走遍全县二十五个公社,广泛听取贫下中农的意见,进一步坚定了继续鼓足干劲、早日把正定建成大寨县的决心。从此,县委以新的姿态投入了战斗。县委一带头,群众有劲头,一九七二年又获得了农业好收成,全县粮食亩产达到了九百二十四斤,比一九七一年增加近百斤。
几年来,我们坚持用两点论解剖自己,继续革命的自觉性就比较高。去年和前年的冬季,我们发动群众,帮助县委搞了两次整风,有力地促进了县委领导班子的思想革命化,同时,也使农业生产连续两年获得了丰收。一九七四年全县粮食亩产闯过了千斤,今年夏季粮食亩产达到五百三十多斤,创造了我县历史上夏季最高粮食亩产量。
对后进队应该坚持两点论。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有一些后进队,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有些领导干部认为后进队群众觉悟低,问题多,放松了领导,阻碍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迅速发展。
后进队到底能不能变?怎样变?西里双大队的变化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这个大队的土地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沙薄漏地。“无风遍地白花花,风起沙飞打庄稼。灾小粮棉收一把,灾大种子不回家。”这是过去人们对这个地方的写照。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大队连续五年粮棉亩产双过“长江”,连续六年粮食亩产超千斤。一九七四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千二百二十多斤,棉花亩产达到一百五十多斤,跨入了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行列。
西里双大队从后进变先进的事实,使我们认识到,后进队的所谓后进,就是在内部彼此斗争着的矛盾双方,消极因素的一方暂时多一些,但后进变先进的因素是存在的。我们改造后进队,就是要为积极因素占上风创造条件,尽快促成矛盾的转化。过去,后进队进步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委没有用两点论来分析后进队的问题,没有及时创造促成后进向先进转化的条件。事实上,尽管后进队情况复杂,问题较多,但在广大群众中仍然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为了充分调动后进队内部的积极因素,县委坚持用党的基本路线武装后进队的领导班子,帮助他们依靠群众,端正路线,使社会主义思想在这里起主导作用。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较好。
几年来,由于我们坚持用两点论对待后进队,从而加快了后进队向先进队的转化。后进队的迅速转化,不仅加快了农业发展的步伐,而且进一步巩固了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加强了无产阶级专政。


第2版()
专栏:

掌握辩证法 晒盐人当家
中共天津塘沽盐场委员会
今年,塘沽地区天气多变,降雨量比往年大,对盐业生产很不利。有的同志认为,老天作脸,丰收保险;老天作对,力气白费,今年天时不利,完不成计划已成定局了。针对这种错误思想,我们组织大家学习《矛盾论》。毛主席指出:“革命斗争中的某些时候,困难条件超过顺利条件,在这种时候,困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顺利是其次要方面。然而由于革命党人的努力,能够逐步地克服困难,开展顺利的新局面,困难的局面让位于顺利的局面。”这说明困难和顺利这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必须承认今年盐业生产面临的气候不好的困难,但是,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就能战胜困难,多产盐,产好盐。如果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无所作为,困难是不会自己跑掉的。盐场的广大工人和干部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今年盐业生产的困难条件和顺利条件,提高了信心。全场上下,团结一致,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大干社会主义,积极克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北方冬季气温低,雨雪勤,寒流多,人们历来认为不能晒盐。工人群众分析了冬季晒盐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闯出冬季晒盐的新路来。二分场六组的工人说:“掌握辩证法,晒盐人当家。”他们经过几年实践,摸索出一套
“甩、薄、挑、晾”的冬季晒盐管理措施。我们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使去年秋季灌上的七万公亩结晶池延续到今年春晒结束,实现了大面积越冬晒盐。
寒流会使卤水析出芒硝,破坏结晶池板;雨雪会溶化原盐,稀释卤水。但这并不是不能解决的。寒流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结晶池中的卤水放干,不使芒硝析出;冬天雨雪勤,但水量不大,只要采取适当措施,也可减少或避免损失;冬天气温低,但风多风大,仍有一定的蒸发量,我们有效地利用了冬季的蒸发量,延长了原盐结晶时间,还节省了春季整池用工。据初步考核,越冬池比春整池的单位面积产量可以提高百分之十五左右,从而为今年原盐增产打下了基础。
为了防御自然降水给原盐生产带来的威胁,我们不断推广塑料薄膜苫盖结晶池的新方法,使全场百分之十以上的结晶池实现了长年结晶。初步估算,塑料苫盖的结晶池,可以平均增产百分之三十。
今年春晒期间降雨次数多,水量大,怎么办?工人们的回答是:顶着困难上,抗雨保丰收。大家在雨前做好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充分准备,大雨来临,不至于手忙脚乱。雨中采取合理措施,尽量减少损失,既要保盐茬,又要保卤水。雨后行动快,迅速恢复正常生产。
为了克服困难,就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把生产、运输、机修、供应等方面的人力、物力,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拳头,团结战斗。各单位都顾全大局,服从调动。干部深入基层,参加劳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困难象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在天时不利的困难面前,我们发动群众迎着困难上,采取以上种种措施,团结战斗,苦干巧干,不断地刷新了原盐生产的纪录。到今年八月底,原盐生产完成国家计划的百分之一百三十八。
革命形势飞跃发展,我们一定要发扬继续革命的精神,开展顺利的新局面,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第2版()
专栏:

对自己要一分为二
北京部队某部侦察连指导员 傅康年
近年来,我逐步学着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自己的思想,力戒骄傲自满,开始尝到了一些甜头。
因骄傲而受挫折,我是有些教训的。一次,我组织连队理论骨干讨论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我长篇大论讲了一通,自己以为讲明白了,但同志们却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把我问住了。当时,我很不耐烦。在下一次学习中,入伍一年的战士小杨也谈这个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实实在在,大家都说:“听了真解渴!”这使我很受震动,从这里我找到了学习上的差距,也发现了自己头脑里的骄傲情绪。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每个同志,在党的正确路线引导下,都为革命做过或多或少的工作,有着这样那样的长处。但是,绝不应该认为自己是一贯、完全正确。不懂得这一点,有了点成绩,就容易忘记自己还有不足之处,飘飘然,忘乎所以,发展下去,甚至可能把群众的功劳、集体的荣誉据为己有。为了避免走上这条危险的道路,我们必须经常想到自己还有弱点、缺点和错误,做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我在发现了自己的骄傲情绪之后,也暗自下过决心,争取把这个缺点悄悄克服掉。可是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问题还是经常暴露出来。尤其在党支部的工作中,我这个书记不论大事小事,总喜欢自己个人说了算,挫伤了“一班人”的积极性。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我读了这一段话,很受启发。正是因为我爱面子,不敢对自己的骄傲情绪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也就没能给改变骄傲为谦虚创造必要的条件,矛盾当然也就转化不了。于是,我下了新的决心,把缺点老老实实地亮出来,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来解决。在支委会上,我严肃剖析了自己骄傲情绪的由来和发展,虚心接受“一班人”的帮助。我到班、排去,找战士们谈心,请他们给我摆问题,论危害,挖根源。后来,我又带着行李到战士们中间住了一个多月,让他们时时对我批评监督。这样做,才使我的骄气被扫掉了一些。事实证明,任何事物的转化都必须经过斗争才能实现,思想上的改造也不例外。
毛主席指出:“有许多的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们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我就因盲目地对待成绩和缺点,而使它们都成了自己的包袱。以前,我抓工作,总是放开手脚,大胆泼辣地去干。自从工作上接连出了几个问题,自己注意克服骄傲自满情绪以后,我一味要求自己要稳当一点儿,千万别“咋唬”。这样一来,干什么都缩手缩脚了,领导和同志们发现我的工作魄力小了,都说我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缺点没彻底纠正,反倒把长处丢掉了。在大家的帮助下,我认识到:骄傲自满的原因之一,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作怪,看事情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有了成绩就忘了缺点,趾高气扬;后来虽然注意了反骄,却没注意深挖形而上学的思想根子,照旧用这套思想方法看事情,干起工作来就缩手缩脚。其实,这不过是形而上学的另一种表现。可见,要想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就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办法,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为武器,向形而上学思想展开斗争。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上,不停顿地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