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纪念长征胜利四十周年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社论
今天,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满怀革命豪情,纪念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
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第二年十月,红二方面军会同红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至此,三支主力红军先后结束了战略大转移,同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了。红军长征,行程两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翻越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粉碎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毛主席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红军长征的历史功勋,永远铭刻在祖国各族人民的心中。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永远鼓舞我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一代一代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奋勇前进。
毛主席说:“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长征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毛主席这个英明的论断。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时,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没有军队建立了军队,没有根据地建立了红色根据地,粉碎了敌人多次“围剿”,发展了革命的大好形势。一九三一年,由于王明篡夺了党中央的领导权,推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使革命力量遭受严重损失,在红区损失了百分之九十,在白区几乎损失了百分之百,使红军被迫转移,进行长征。在党和红军最危急的关头,遵义会议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王明路线,确立了毛主席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这才保存和锻炼了红军的骨干,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胜利结束了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回顾长征的历史,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不论革命的道路多么曲折,执行毛主席的路线,革命就胜利,就向前发展;离开了毛主席的路线,革命就受挫折,就失败。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斗争。搞修正主义的,都是投降派。自称“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的王明,完全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先“左”后右,最后叛国投敌,当了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走狗。张国焘反对北上抗日,主张南下逃跑,最后投降国民党反动派,当了可耻的叛徒。刘少奇、林彪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这就告诉我们,要搞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对修正主义、投降主义的斗争,就要反对投降派。
长征是非常生动、非常丰富的两条路线斗争的教材。党的基本路线告诉我们,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资本主义,现在还是这两个可能。今后五十年或一百年,还有两条路线斗争,一万年还有两条路线斗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荣传统,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认真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积极参加对《水浒》的评论,进一步批判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通过学习和批判,使全国人民学会在复杂的斗争中识别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这是我们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最可靠保证。
搞团结还是搞分裂,是长征中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王明搞宗派,“以我为核心”;张国焘恃仗人多枪多,另立中央。他们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不得人心,不可能不垮台。毛主席提倡要搞“五湖四海”,不管是那个山头、那个方面军的,不管是北方、南方的,都要在共同的革命目标下团结起来。正是执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团结了各路红军,长征才以敌人的失败和我们的胜利而告结束。要继承和发扬红军团结战斗的光荣传统,讲路线、讲大局、讲党性、讲团结、讲纪律,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无产阶级政策,促进安定团结。
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红军所表现的英雄主义气概也是史无前例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英雄们的这种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中国的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正象毛主席教导的,“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象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现在,我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比之红军长征时候不知好了多少倍,但是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不能丢。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以崇敬的心情,怀念在长征中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向继续战斗在各条战线的老红军,致以亲切的问候。当前,全国人民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三项指示,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准备打仗而努力奋斗。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要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第2版()
专栏:资料

  伟大的长征
今年十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一九三四年秋开始,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从江西革命根据地出发,纵横十一个省,行程两万五千里,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和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会师。一九三六年十月,红二、四方面军也胜利到达陕北。这次史无前例的战略转移,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征。
一九二七年秋,毛主席亲手创建第一支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后,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根据地一天天发展,红军一天天壮大,接连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大规模“围剿”,革命形势大好。但是,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左”倾机会主义者王明一伙,排斥毛主席对党和军队的领导,全部否定毛主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推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使党和红军受到了极端严重的损失,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红军被迫转移,进行长征。
一九三四年八月,红六军团开始从湘赣革命根据地向贵州东部转移,和红二军团会合,而后组成红二方面军。同年十月,红军一方面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在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受到重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左”倾机会主义者,不顾敌人在我前进路上部署重兵的事实,主张继续向湘赣进军,同红二、六军团会合,使红军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由于毛主席及时提出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的正确主张,红军出敌不意地于一九三五年一月攻占遵义城。
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给党和红军造成的极大恶果,越来越引起了广大指战员的怀疑和不满,大家渴望毛主席回到领导岗位。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扩大的政治局会议,批判了王明路线在军事上的错误,结束了王明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在革命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这是我党我军和我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确定北上抗日,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挥下,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巧妙地调动敌人,迅速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一月下旬,红军一渡赤水河,进抵川南,准备北渡长江。蒋介石企图阻止我军渡江北上,以重兵布防于川黔边境,加强长江防御。毛主席毅然决定挥戈东向,于二月中旬二渡赤水,并迅速再占遵义,一举歼灭和击溃敌两个师又八个团。为了进一步调动敌军,三月中旬,三渡赤水,再至川南,蒋介石以为我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在川、黔、滇三省边界重重设防。当各路敌军麇集时,毛主席率领红军突然折返贵州,于三月下旬四渡赤水,接着南渡乌江,作出进逼贵阳的姿态,迫使蒋介石调动滇军援黔,红军乘虚直入云南,于五月上旬巧渡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完全掌握了长征的战略主动权。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充分显示了毛主席军事思想和军事指挥艺术的灿烂光辉。
在四渡赤水过程中,林彪和彭德怀勾结起来,反对毛主席的运动战思想,曾受到了毛主席的严厉批评。
红军北渡金沙江之后,由于红军坚决执行毛主席的少数民族政策,得到了彝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援,顺利通过了大凉山地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在四川懋功地区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六月下旬,党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毛主席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决定继续北上,以便领导全国的抗日民族解放运动。但窃踞四方面军领导的张国焘,对中国革命前途悲观失望,反对北上,主张南下逃跑。毛主席、党中央批判了他的错误路线。七月,红军又连续翻越几座大雪山,到达毛儿盖。八月,党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会后,红一、四方面军分左右两路北上。右路军在毛主席领导下,战胜严寒饥饿,穿过荒无人烟的草地,在四川巴西地区消灭敌军一个师。左路军到四川阿坝地区后,张国焘竟然公开走上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道路,欺骗和强迫四方面军向川康边境逃跑,甚至另立中央。毛主席、党中央对张国焘的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按照既定方针,率领中央红一方面军主力继续北上,突破天险腊子口,越过六盘山,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和陕北红军、红二十五军胜利会师。会师后,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取得了直罗镇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的胜利,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红军第二方面军,坚决执行毛主席北上抗日的路线,从湘鄂川黔根据地出发,一九三六年六月在四川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坚决斗争和二方面军的推动帮助下,战胜了张国焘右倾逃跑主义、分裂主义,红二、四方面军终于在一九三六年十月胜利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长征的胜利,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它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毛主席曾经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党、我军、我国人民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以后的斗争岁月里,又不断地克服机会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战胜国内外强大的敌人,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以豪迈的步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上奋勇前进。(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发扬长征精神 坚持继续革命
  在陕北农村扎根落户的大批红军老战士决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据新华社西安一九七五年十月十七日电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的日子里,在陕北农村扎根落户的大批红军老战士通过回顾长征的战斗历程,进一步焕发了继续革命的战斗豪情。他们坚定地表示:“长征的胜利历史告诉我们,跟着毛主席就无往而不胜。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跟着毛主席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在陕北农村安家落户的红军老战士将近一千人。他们有的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祖国南方各革命根据地来到这里的,有的是陕北红军的干部、战士,有的退伍前是基层干部,也有的是中高级干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在陕北这块土地上流过汗,流过血,热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当组织上决定他们复员、转业或离职休养时,他们不愿留在城市,坚决要求到陕北农村安家落户。他们说:“延安精神培育了我们,陕北人民抚养了我们,许多战友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在这块土地上献出了生命,现在我们决心为建设这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继续战斗。”红军老战士汤家炳,一九二九年参加革命,为革命负过五次伤,立过多次功。当组织上决定他离职休养,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说:“共产党员四海为家,我要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安家。”他不回离别几十年的安徽老家,不住城里休养所,而是买了个粪筐和一套木工用具,带领全家来到安塞县真武洞公社的小村落了户。红军老战士贺振法,合作化高潮中从北京复员,坚决要求来到延安县元龙寺公社李家沟大队,现在是这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用革命统帅生产,同当地群众一道,经过几年努力,使这个后进队变成了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这些红军老战士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上,努力保持和发扬当年长征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他们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要继续前进,快马加鞭不下鞍,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红军老战士米国凯是四川人,曾经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当过营的政治教导员。后来因积劳成疾,退休到安塞县化子坪公社落户。组织上和社员们关心他的健康,不让他多干活。他却再三要求担任饲养员,日日夜夜精心为集体饲养牲口。从一九六八年以来,他喂的牲口不仅头头膘肥体壮,而且还为集体繁殖幼畜二十头。红军女战士廖文珍,一九三五年跟随毛主席踏破万水千山,长征来到陕北,后来由于身体不好,到富县直罗公社北河大队落户。从组织互助组到成立人民公社,她一直担任着大队妇联主任。二十多年来,她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精神,带领广大妇女坚决地同资本主义斗、同修正主义斗,同旧的习惯势力斗,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作出了成绩。今年,虽然她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依旧脚不停,手不歇,敢为革命管得宽,浑身是劲地朝着共产主义大目标迈进。
这些红军老战士有许多人战争年代负伤致残,但他们身残志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中,都作出了他们力所能及的贡献。红军老战士王仁,一九三二年从老家山西临县跑到陕北参加了红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五次荣立战功。后来,他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解放后组织上根据他的身体状况,决定让他在城市休养。可是,他却坚决要求到当年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的吴起镇农村安家,为农业生产贡献力量。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中,他每天扛着镢头一步一拐地去上工。社员们关心地夺下他的镢头要他休息。他说什么也不肯,又悄悄地到离村不远的山岭上开了四亩坡地,为集体种上了西瓜。在务瓜的季节,王仁干在瓜地,住在瓜地,每年都要为生产队增加几百元的收入。
扎根陕北农村的红军老战士,还把向青年一代宣传红军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当作自己的一项光荣职责,认真搞好传、帮、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一批批城镇知识青年,陆续到农村插队落户,许多红军老战士象培育幼苗一样,主动配合各级党组织和贫下中农,加强对知识青年的再教育工作。安塞县真武洞公社关仙嘴大队党支部委员李海东,一九三五年参加红军,是当年中央警卫团的老战士,曾经三次光荣负伤,多次立功受奖。北京知识青年到他们大队落户以后,他不仅经常给知识青年讲述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而且还坚持和知识青年同学习,同劳动,努力搞好传、帮、带。在他的耐心帮助下,插队的八个北京知识青年进步都很快,有的入了党,有的入了团。红军老战士、延长县兰尧科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建柯,经常组织大队党支部领导成员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教导,坚持把青年干部放在三大革命运动的风浪中锻炼,并且把我党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传给新干部。在他的热情培养下,大队先后有二十多名年轻人进入了大队和生产队的领导班子,有的担任了党支部副书记,有的担任了贫协主任,有的担任了民兵、妇女和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工作。新、老干部互相学习,团结战斗,带领群众逐步改变了当地面貌,使这个大队成为延安地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