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勇挑重担 敢攀高峰
——记大庆油田一二○七钻井队抓革命促生产的事迹
在大庆油田,有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钻井队:去冬今春,上级给他们打十二口井的任务,他们自己提出要打十七口井,当打了十七口井以后,他们又继续打了两口井;一九七四年,上级要求他们打四十二口井,这个指标已经比他们达到的历史最高水平提高了两倍多,可是他们自己又提出全年要打成五十口井,争取一人一年为国家打成一口井。
今年一至六月份,这个钻井队已经打井二十五口,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创造了大庆油田同等条件钻井队历史同期钻井的最高纪录,钻井质量和技术水平也显著提高。
这个队,就是一二○七钻井队。
进入七月,当钻井工人们总结上半年抓革命、促生产的经验时,很多人夸奖一二○七钻井队主动挑重担、加任务的革命风格,赞扬他们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焕发精神,努力工作的优秀品质。
一二○七钻井队,是一九六六年组建的新队。论设备,还是四十年代的中型钻机;论人员,老“会战”只有两名,百分之九十是新工人。他们为什么能够作出这样鼓舞人心的事迹?最根本的是这个队的工人经过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的锻炼,坚持大庆道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有一股子为国家多打井,多做贡献的可贵的革命干劲。
熟悉打井的同志都清楚,实现一个队一年打井五十口,平均一个人一年打一口,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大庆油田来说,只是一二七四和一二六六两个钻井队,才在最近两年实现了一人一年打一口井,但最多的一个队,一年也只不过打了四十五口井。而一二○七钻井队自己,到一九七三年底,建队八年,平均每年打井还不到十五口,最高一年才打井十八口。
一二○七钻井队的职工开始提出这个奋斗目标的时候,有些人还缺乏信心。党支部就组织全队职工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回顾“铁人”王进喜同天斗,同地斗,同阶级敌人斗,同错误思想斗,带领工人由月上千米、年上万米,到日上千米、月上万米、一年打井十万米的斗争历史,愤怒批判林彪“克己复礼”,阴谋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全队职工怀着对林彪反党集团的满腔仇恨,人人都憋足了一口气,决心以实际行动实现这个新的奋斗目标,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
为了进一步打开人们的眼界,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党支部还引导大家回顾一九七三年最后两个月的打井情况。这两个月,本来主要是给新的一年的工作打基础,各个岗位开展了技术练兵活动。由于党的十大精神的鼓舞和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全队工人提高了觉悟,在滴水成冰的冬天,每个月打了四口井。这个事实,给全队职工很大的启示:在气候恶劣的冬季,一个月能打四口井,在黄金季节一个月就可以打更多的井。因此,一人一年打上一口井,不仅有可能,而且有把握。
支委会,班组会,一个会接着一个会开。全队班班订规划,人人提措施。“一人一年打一口井”的战斗口号,成了每一个人的豪迈誓言。工人们纷纷表示,坚决克服一切困难,就是流上百斤汗,一年也要拿下五十口井!
一九七四年的元旦零点,一二○七钻井队开钻了。二班司钻李喜顺带领全班工人担负第一个班的钻井任务。深夜,白茫茫的雪地上寒气袭人。人们的眉毛挂满了霜雪,汗水、泥浆浸湿了衣服,很快又结成了冰凌。可是,工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聚精会神地操作着。钻台上下,一片热气腾腾的战斗景象。这第一个班,就打出了班进尺三百三十八米的新成绩。第一口井四天就完钻了。头一个月就打出了四口井,相当于往年同期四个月打井的总数。这四口井,打出了全队工人的勇气,显示了大庆工人阶级勇挑重担,敢攀高峰的革命精神!
一二○七钻井队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自觉地提出前进的奋斗目标,而且每一个人都把集体的奋斗目标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正在休假的工人写信询问,打井几口,进尺多少?为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献计献策;身体弱的工人说,不能干重活能干轻活,有一份热,就要发一份光;有的干部两个孩子同时患病,医生来电话让他回去看看,他说工作忙离不开,有大夫治疗我放得下心,仍然留在井队坚持工作……
二十三岁的徒工史国新,有一次左脚大脚趾受了伤,成了粉碎性骨折。手术后不久,伤口还没痊愈,他就一瘸一拐地上班工作。指导员为了照顾他的身体,把他送到一个远离井队的卫生所去治疗。可是,指导员头一天回到井队,他第二天就搭车子赶回了井队。他说:“在医院里听不到钻机声就感到头痛,只要能坐在井场洗洗套管,也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一二○七钻井队,正是这种乐于吃苦的革命精神形成了无穷的力量,把困难踩在脚下,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早春的一天,开钻后打得很猛。由于快速钻进,从地下返出来的岩屑泥砂很多,堆积在井口周围,如不及时清理,就要影响泥浆的正常循环,不仅耽误快速钻进,还会出现卡钻事故。二十一岁的钻工汤大方,见到这种情景,脱下鞋袜,跳进钻台下面的圆井里捞砂子。水,冰冷;风,刺骨。在他上面的钻台上,随着一根根钻杆打进地层,倒喷的泥浆一次又一次地溅在他的身上。当他捞完砂子时,几乎成了一个泥人,冷得全身发抖。大家看了,无不十分感动,从驻地拿来了水靴、衣服,给他换上。
一二○七钻井队职工这种乐于吃苦的革命精神是从那里来的?工人们说: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使我们进一步懂得了,我们是在为国家打井,为人民打井。在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斗争中,老工人忆旧社会的苦,诉旧社会的苦,青年工人访问老工人,请他们忆旧社会的苦,讲新社会的甜。大家看现在,比过去,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林彪“克己复礼”的阴谋得逞,中国人民就会由新社会的国家主人,变成被剥削、被压迫的奴隶。现在我们为革命打井,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所以,大家的革命干劲都鼓起来了。
在夺取上半年革命和生产的新胜利中,一二○七队的职工,以工人阶级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克服了很多困难。他们认为,干工作有上班下班之分,但是,干革命不应该有是上班还是下班的思想。为了多打井,多出油,他们利用工余时间,把圆井、泥浆沟等土方工程事先挖好;利用完钻后的电测时间,事先把设备检修好;利用固井的时间,事先把钻具从井架甩到井场上,等等。就这样,原来钻机搬家后的很多工作,现在都是提前做完。钻机搬到新井位,过去两天才能开钻,现在很快就具备了开钻条件。
打井,是多工种的综合生产过程,工序之间衔接性很强。用工人自己的话说:钻机一到,供水、供电、钻具、电话、工具、配料等八方面都要跟着到井场。否则,就会贻误钻井时间。一二○七钻井队的职工总是立足于自己创造工作条件,尽量自己克服困难。
六月初的一个晚上,一场大雨过后,他们的钻机搬到了新的井位,很多工作已经就绪了,只是断了三百米供水管线没有接通。水流向井场,四周一片汪洋,影响开钻。本应供水队来接管线,可是当时没有车,他们不能立刻来。在这种情况下,队长、指导员带领六、七个工人,不顾下班时的疲劳,到六百多米远的老井场扛来了几十根油管。接着,他们趟着顶膝深的水,在漆黑的夜晚,手摸着丝扣,用管钳一节一节地把管线接通,终于提前开钻了。当供水队来到的时候,这口井已经进尺二百多米了。
在紧张的打井当中,他们不仅克服困难,还时时想着把方便留给别人。冬季,他们及时清理自己钻机船心底座上的冰雪,主动把挡在路上的套管一根根抬起来,排得整整齐齐。一旦拖拉机队来搬家,整个钻机一拖就走,腾出来时间让其他井队及时搬家。
半年来,他们有多次水罐车没到不等供水队,转盘漏油不等机械保养站,自己动手克服困难,也支援了兄弟单位,在同时间赛跑中不断赢得钻井的高速度。今年上半年,不仅平均每个人打井半口多,而且绝大多数井身的质量是优等;只只刮刀钻头打过了一千米。
一二○七钻井队的职工用打井取得的成就批林批孔,批林批孔又促进了他们打井。大家说:我们取得的成就,不是什么“圣人”、“先知先觉”的“天才”搞出来的,而是我们工人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老老实实按照毛泽东思想去做,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技术,用革命统帅生产创造出来的。
在一二○七钻井队的井场上,钻机轰鸣,转盘飞旋。工人们决心以批林批孔为纲,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继续向新的目标迈进!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本溪煤矿二一三掘进队工人深入批判林彪“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深入批判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革命精神更加振奋。这是甲班班长、局先进生产者、共产党员周德荣在发言。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干部群众心连心 工厂面貌日日新
——记哈尔滨第一机床厂依靠群众抓革命促生产的事迹
哈尔滨第一机床厂,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在批林批孔运动中,革命和生产呈现出一派蓬蓬勃勃的景象。去年全厂磨床产量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比前年提高了两倍。今年,全厂磨床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较多。回顾这些成绩,厂的领导同志深有体会地说:这完全是依靠群众取得的。
把相信自己换成相信群众
相信和依靠群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这个厂的铸造车间是全厂生产的关键,过去生产磨床的八十多种铸件,都靠外单位供应,工厂的铸造车间,因为没有吊车,不能投产。工人们多次提出要自己动手制造吊车。厂领导同志认为本厂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决定到外地订货。在批林整风运动中,工人们尖锐地批评厂领导只靠外援,看不到本厂工人的力量;坚决要求自己造吊车。这一回,厂领导同志接受了工人们的意见,发动群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制成了单臂吊车四台,五吨吊车两台,十吨吊车两台。从这里,领导真正看到了工人阶级的智慧和力量。
铸造车间投产后,由于生产发展得快,三天化一次铁水的办法满足不了产品配套的需要。怎么办?厂里一位领导同志又去找群众想办法。许多老工人提出,把三天化一次铁水,改为一天化一次铁水,每次化铁量仍然是十吨。这样产量就可以提高两倍。可是这位领导同志思想上有框框,认为大炉化一次铁水,非三天不可。为什么口头上讲相信群众,也到群众中来了,而又不相信群众了呢?大炉班的同志和这位领导同志一起狠批了林彪和孔老二鼓吹的“上智下愚”的谬论和唯心主义的“天才论”,帮助他解决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问题。工人同志又和这位领导同志一起,对各种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样,三天的活一天就干完了。现在一天化一次铁水已经成了生产的正常秩序。
热情扶植新生事物
如何对待新生事物,也是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共产党员、老工人范希山提出用工程塑料制造磨床零件、节约钢材的建议。有的领导同志对这个建议持怀疑态度;有人还说:“这是磨床零件,不是塑料玩具。”范希山没听那一套,和几位老工人坚持研究、设计和试验。厂党委书记吴惠桐在党委会上提出:群众的首创精神,我们要不要支持?大家一致认为,不但要积极热情地支持,还要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思想统一后,大家分头去做工作。试验过程中遇到挫折,党委及时总结经验,鼓舞士气;遇到困难,就发动大家献计献策攻克难关;一时出了点问题,就主动承担责任。经过二十余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压制成了工程塑料磨床零件,质量完全合乎设计标准。事实教育了领导干部:正确对待新生事物,是相信和依靠群众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群众要大干,领导怎么办?第一机床厂领导干部的切身体会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厂革委会主任孙学贤,一直是负责全厂的生产工作。过去常常坐在办公室里催进度,要产量,很少到车间去,许多生产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教育,他认识到,要改变工厂的面貌,必须带领工人一起大干。从此,他经常深入车间,和工人一起劳动。通过参加劳动,使很多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了。新干部、党委副书记王福一,经常深入车间跟班劳动,一次,他发现组装组和刮研组劳动组织不够合理,就和工人一起研究,调整了劳动组织,减少了一半的人。在他的带动下,这个小组的工人在减人的情况下,坚持大干,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通过一桩桩的事实,这个厂的领导干部深深体会到,改变思想作风,做到心不离群众,身不离劳动,是能否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一个关键。这个厂,一九七三年厂级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平均一百多天,最多的达到一百五十余天,中层干部基本上不脱离劳动。群众说:领导带头干,作风天天变,干部群众心连心,工厂面貌日日新。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为革命二十三年不缺勤
——记共产党员、壮族老工人韦忠
广西那坡县农机修造厂的壮族老工人、共产党员韦忠,从一九五一年进厂当工人到现在,连续二十三年没有缺过一天勤。
解放前,韦忠六岁当童工,受尽了熬煎;解放后翻身作了主人。他常想:解放前,为资本家当牛做马;解放后,有毛主席、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我们工人当了国家的主人,一定要为建设社会主义做出贡献。因此,他从进厂的第一天起,就积极工作,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平时,不管刮风下雨,天刚朦朦亮,他就赶到厂里,上班铃声未响,他已经忙开了。下班后他又忙着为下一班做好生产准备,然后才离开工厂。不管个人或家里有什么事,他从不迟到、早退。一天中午,他利用休息时间到街上理发,等轮到他的时候,离上班只有二十分钟,已经来不及理发了。理发员说:“顶多迟到几分钟,有什么要紧?”韦忠认真地说:“工厂的生产是机械化的,一个人迟到了会影响全车间的生产,工人阶级应该有铁的纪律!”说完,他就上班去了。偏巧,这天下午,离下班时间还有半个钟头,他的侄儿跑来说,家里有位亲家远道来探望他。大家劝他先走一步,可是他想,生产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接待亲友是个人的事,他坚持下了班才回去。
韦忠常说:“只有每个工人都努力工作,对社会主义做出较大的贡献,我们的国家才能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他说得到,也做得到。他不但充分利用八小时,而且每年超勤三十天以上。二十三年来,共超勤六百多天。由于他忘我劳动,年年超额完成分配给他的生产任务,八次被评为县和地区的劳动模范,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赞扬。
批林批孔运动以来,韦忠同志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更加朝气蓬勃了。他决心进一步用抓革命、促生产的实际行动来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他俩成了更亲近的战友
湖北省沔阳县农机修造厂车间主任傅士远,因为执行过修正主义路线,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群众的批评。带头批评他的是青年工人王守金。后来老傅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取得了群众的信任,一九六九年又当了车间主任。没想到老傅重新当车间主任的第二天,王守金交上了一份要求调离车间的申请书。有人就说:“干脆把他调走算了。”
老傅却不这样看。他找小王谈心说:“文化大革命中,你带头造修正主义路线的反,批评我的错误,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以后还需要你更多的帮助、批评。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都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多出力。”小王听了很感动,主动收回了要求调动工作的申请书。
一次,厂里交给车间一项制造一六五型柴油机曲轴的任务。因为缺少一台摩擦压力机,老傅觉睡不好,饭吃不香,一个人冥思苦想。这时候,车间里贴出了一张小评论,批评老傅只相信自己,看不到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指出这样下去,又要重犯文化大革命以前的错误。小评论的执笔人又是王守金。有人说:“小王的旧毛病又犯了,总是和领导过不去。”老傅看了这张小评论,非常高兴地说:“这下使我的头脑又清醒了。”他马上把如何搞摩擦压力机的问题交给群众讨论。王守金等工人同志提出了自己动手制造的建议,老傅和厂党支部的负责同志积极支持。小王和工人们一起设计,一起试验,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把一台摩擦压力机制造出来了。
还有一次,厂休前的一天下午,有个社员,拿了一个急着要用的农机零件来修理。按照制度规定,接收这个活,要经过厂部批准,然后再派活。那就要等到厂休以后再修了,起码要耽误两天时间。小王主动把这个活接下来,连夜加班给修好了,社员很满意。可是,有人向老傅反映说,王守金不遵守制度,不经厂部批准私自加班干活。如果都这样搞,那不乱了套了?老傅找小王调查,小王介绍了当天的情况,并建议说:“不管任何情况,加班要经厂部批准的制度,不符合全心全意支援农业的要求,应该改变。”老傅听了很感动,在一次群众会上,表扬了小王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的精神。经厂部同意,车间发动群众制定了一个随到随修,急件抢修,星期天值班修的新制度,受到贫下中农的欢迎。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验,傅士远认为王守金是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新生力量,应该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经上级领导同意,小王当了车间副主任,他俩成了更亲近的战友。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