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7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太行山下一个山村的巨变
在太行山的脊梁上,有座郁郁葱葱的高垴山。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郭玉恩领导的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公社川底大队,座落在这座山的山脚下。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川底大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山上,四千多亩松柏根深叶茂,各种果树遍布沟凹,层层梯田绕山坡。
河滩里,三千五百米长的大石坝,管束着历来横冲直闯的山洪;三百多道大石岸,围护着一块块人造小平原;淙淙流水,沿着渠道流入田间。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图景,吸引着前来访问的人。川底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异口同声地说:是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大家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使我们这个过去“光山秃岭草不长”的穷地方大变样,粮食平均亩产连年超千斤,多种经营大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欣欣向荣,天天向上!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党的基本路线深入人心。川底大队领导班子抓路线、抓大事的自觉性提高了。大队党支部书记郭玉恩常说:“工作千头万绪,路线是个总纲。抓住了路线,千头万绪不乱套,千军万马心一条。”
一九七一年,川底大队遭受了一场特大的洪灾。两千多米长的大坝被洪水连底端走,一百多道地岸冲成七沟八壑,土地毁坏了五分之一,禾苗淤埋了一半。
在严重的灾害面前,人们议论纷纷。有的人埋怨“老天”,有的人提出外出搞副业。这时候,一小撮阶级敌人乘机兴风作浪,妄图破坏集体经济。
大队党支部敏锐地意识到:如何对待自然灾害,存在着激烈的两条路线斗争。郭玉恩对干部们说:同大自然打交道,七灾八难免不了。关键问题是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要站稳脚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带领群众迎着困难前进。党支部经过反复讨论以后决定:这场抗灾斗争首先要从思想战役上打起。于是,党支部把抗灾过程作为路线教育的过程,发动群众批判唯心史观,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对广大干部和社员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
路线教育,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思想障碍,振奋了群众的革命精神,全大队迅速掀起了抗灾夺丰收的热潮。干部和社员全力以赴,把洪水冲倒的苗扶起来,把淤了的苗挖出来,把冲毁的岸垒起来,还修筑了两条一千多米长的顺水大坝,开挖了一条一千五百米长的水渠。这一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继续超千斤,粮食平均亩产、总产和多种经营收入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川底大队社员们的思想和政治路线觉悟大提高。他们同传统的旧观念实行彻底的决裂,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
贫农社员郭建生,这几年给队里放牧牛羊。他觉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作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别,自己把集体的牛羊放好,就是为革命出力。平时,他一边放牛,一边为集体看护树林,见那株树被踩倒了,就把它扶好,用土围起来,有的还给浇上水。有的社员见他这样热心,故意开玩笑说:“有这工夫,你不能刨点药材,为自己弄个零花钱?”虽是一句玩笑话,却引起了郭建生的回忆。解放前,他家里很穷,受尽了折磨,是党和毛主席把他从苦海里救了出来。农业合作化后,他过上了越来越好的幸福生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联系自己的翻身史,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深刻明白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真理。他严肃地对那个社员说:“‘为自己’?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干社会主义,就得一心扑在社会主义事业上。”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川底大队的干部和社员更加亲密团结。干部是普通劳动者,社员象干部一样对全局的工作有很强的责任感。干部群众团结战斗,共同前进。一九七○年秋罢,大队决定给马场?几孔石窑,上冻前要把任务拿下来。这个任务很艰巨,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郭长交就主动承担下来。党支部考虑到他正患感冒,怕他身子支撑不住,要他负责一项比较轻的任务。他说:“咱干部要当火车头,就应当‘重型’火车头,多拉快跑!”他接过任务,只带了六个人,扛起钢钎炮锤上了山。他们白天开山取石,晚上住在一个破窑洞里。深秋季节,山上已经很冷了,他们的手冻得裂了口,但没有谁叫声苦。郭长交怕累着社员,总是自己抢着抡大锤,手上的裂口越震越大,血直流,也不肯把铁锤让给别人。在他的带动下,社员们干劲更大了,他们苦干一个月,就把任务完成了。
川底大队的干部,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社员群众很信任。干部说的话,群众爱听;干部让干的事,群众愿干。川底大队社员群众很爱护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观察干部在前进路上的脚印,发现干部有什么缺点错误,就及时主动给他们提出来,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这已形成为一种风气。女共产党员马改花发现一个干部新近参加劳动不如以前,就和这个干部一起批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反动的孔孟之道,从政治思想上开导他。这个干部很受感动,他诚恳地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劳动要变修。我一定要用劳动的汗水冲掉思想上的灰尘,永保咱劳动人民的本色。”从此,这个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做到了经常化。大队党支部还根据社员们的建议,进一步健全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促进了干部的思想革命化。
川底大队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阔步前进。目前,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正在深入批林批孔,决心用实际行动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 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节)


第3版()
专栏:

中共湖南省临武县委实行老、中、青三结合,新老干部团结战斗,使县委领导班子更加朝气蓬勃。这是县委部分领导成员(前排五人)爬山涉水,深入现场,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老将”爱“新兵”
湖北省孝感县老屋公社党委书记张兴武,是土改时期参加工作的农村干部。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战斗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曾多次出席过省、地、县的劳动模范大会。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张兴武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革命精神更加焕发,在积极带领群众夺取革命和生产新胜利的战斗中,满腔热情地培养无产阶级的青年一代,促使他们在阶级斗争风浪中茁壮成长,被誉为爱“新兵”的“老将”。
一九六八年,老屋公社革委会在阶级斗争的暴风骤雨中诞生了,贫下中农一致推选张兴武当革委会主任。这个公社有个青年社员叫汤明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敢冲敢闯,立场坚定,朝气蓬勃。在酝酿建立老、中、青“三结合”的公社革委会时,张兴武积极建议结合汤明忠。当时,有些人思想不通,对张兴武说:“汤明忠给你贴大字报,提意见,挑毛病,把他选进革委会不好盘弄。”张兴武说:“小汤年纪轻,出身好,敢造修正主义路线的反,这是革命的表现。他给我提意见,是帮助我更好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这种革命精神极可贵,应该坚决把这样的优秀青年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汤明忠进入公社革委会后,觉得自己在运动中给张兴武提过意见,担心搞不好关系,思想有顾虑,工作不大胆。张兴武想,小汤过去反对我,那是因为我有错误。我担任公社主要领导后,更应该主动接近和团结他,他有顾虑,责任在我身上。于是,张兴武主动找汤明忠谈心,并放手让他工作。在斗争实践中,汤明忠看到了老干部宽阔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胸怀,消除了思想顾虑,工作更加勤勤恳恳,敢闯敢干。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在老屋公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九六八年以来,有五十多名城镇知识青年热烈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先后来到老屋公社安家落户。有少数同志对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不理解,把知识青年当成“包袱”,认为“农村四季生产忙,知识青年的工作顾不上”。针对这种情况,张兴武走东湾、串西湾,向贫下中农和干部宣传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教导,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他对干部和社员说:“生产事大,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事情更加重大。我们不能只抓秧苗、棉苗,忘记了育好革命后代的幼苗啊!”为了抓好知识青年工作,张兴武总是身体力行,做出样子。他蹲点的四大队第二生产队有个武汉下乡女知识青年,叫宋丽华。她刚到农村时,有股子热劲,后来在“双抢”战斗中,害怕艰苦,想打“退堂鼓”,准备回武汉。张兴武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找宋丽华谈心。他同她一块学习毛主席著作,引导她批判刘少奇、林彪一伙散布的“读书做官论”、“变相劳改”等反动谬论,还特地把老贫农请来给她上阶级教育课,帮助她树立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思想。从此,宋丽华刻苦锻炼,进步很快。
公社党委“一班人”从张兴武热情帮助宋丽华迅速成长的模范事例中认识到,做好知识青年的工作,决不是什么“额外负担”,而是必须挑好的一副革命重担,知识青年到农村决不是什么“包袱”,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宝贵财富。在张兴武的带动下,公社党委“一班人”都重视做知识青年的工作,热情关怀、积极引导他们锻炼成长。如今,在这个公社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有四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三十人加入了共青团,还有的当了拖拉机手、民办教师、农民技术员等。
老屋公社社队领导班子中,都结合了一批青年干部。应当怎样更好地帮助这批年轻的新生力量茁壮成长?张兴武说:“浇花要浇根,培养新干部要先抓路线教育。”
今年,公社团委书记汪文清分工到三大队第八生产队蹲点,巴不得这个队一下子改变面貌。春耕战斗一打响,他一头扑在生产上,整天搞浸种,搞催芽,抓生产环节,结果生产没搞好,育秧还是老办法。一天,张兴武到这个生产队检查工作,汪文清坐在田埂上向他汇报了前段工作情况,很为难地说:“这个队育秧的问题大,思想杂,不晓得从何处下手。”听了汪文清汇报,张兴武诚恳地对他说:“小汪,火车要靠车头带,生产要靠革命来推动。这事那事,首先要搞好批林批孔这件头等大事。抓生产可千万不能忘记抓路线啊!”一席话说得汪文清心里开了窍。从此,汪文清经常组织干部和群众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联系实际,批判林彪、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进一步激发大家为革命种好田的自觉性。在批林批孔斗争推动下,全队积极采用优良品种,推广育秧新技术,促使春耕生产搞得热气腾腾。张兴武和公社党委成员看到汪文清这样一批青年干部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茁壮成长,无限喜悦地说:“‘儿童团’进步这么快,不愁他们接不好革命的班啊!”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水绿山青一派春
——访革命老根据地四明山区
最近,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访问了四明山革命老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浙江省余姚县梁弄、四明山、陆埠区的几十个公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一带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们登上四明山的主峰华盖山,举目四望,只见重峦叠嶂,郁郁葱葱;梯田平整,层层相连;山间水库,星罗棋布;渠道盘山,蜿蜿蜒蜒。四明山田少低产的历史早已结束了。一九七三年,这里二十二个公社的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五年增长百分之五十,平均亩产从七百斤上升到一千一百五十五斤;社队储备粮越来越多,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了三倍;生猪饲养量增长百分之七十五,超过一亩一猪。此外,毛竹和茶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里社社队队的干部和群众每逢谈起四明山区的巨大变化,都欢欣鼓舞地说,这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
我们访问了华山公社大元基大队。党支部书记鲁金方告诉我们,一九七三年,全大队的茶叶产量比一九六五年翻了一番,今年春茶又获得了大丰收,而且农、林、牧、副等各项生产都有了新发展。他激情满怀地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好得很,它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个新的飞跃!”
解放前,大元基是个穷山坳,全村耕地都在海拔八百米以上的高山陡坡上,土层只有三四寸厚,十年九不收,好年成每亩只收五六十斤粮食。解放后,党领导大元基贫下中农翻了身,做了主人,展开了改天换地的斗争,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破坏和干扰,“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妖风刮到了大元基,资本主义一度泛滥,粮食产量迅速下降;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夕,全大队一年要国家供应三万多斤粮,还欠了上千元款。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党支部带领群众批判了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了资本主义倾向,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
路线对了头,社员们干起来有了劲头。田少,他们以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劈山造田。从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三年,全大队造了十九亩田,每亩田投工两千多个。为了把水引上高坡,灌溉山上梯田,全大队男男女女都投入紧张的治水战斗。经过两个冬春的艰苦奋斗,他们修成了三个小水库,挖了两条五百米长的盘山渠道,使全大队九十多亩土地旱涝保丰收。
人变地变面貌变。大元基大队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多。一九七一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超《纲要》,一九七二年,又闯过千斤关。一九七三年,亩产量继续上升到一千零七十六斤。一九七三年,全大队生猪饲养量达到每户七点五头,毛竹和木材蓄积量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一倍。大队还办起了茶场、畜牧场、米面加工厂。如今,大元基大队已从一个后进单位,变成了全县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大元基大队的社员用自己亲身经历的变化,痛斥林彪一伙否定和攻击文化大革命的罪行。社员们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好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们一定要以搞好革命和生产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在四明山中心地带,类似大元基这样的大队很多。一九七三年,梁弄、四明山、陆埠三个区就有七十四个大队被评为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水,对于四明山农业生产的发展,真是象命脉一样重要。解放前,这里的土地大部分不能灌溉。解放后,这里虽然修了一些山塘水库,但是高山田还是得不到灌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里二十二个公社的广大社员和干部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掀起了兴修水利的高潮。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改造自然的凯歌。
芦山公社处在海拔八百多米高的地方。这里“山陡象铜锣挂壁,田小象菜篮一只”,过去“三天无雨苗晒干,十天无雨吃水难”,自然条件很差,粮食产量很低。一九六六年以前,全公社两千多亩耕地,平均亩产没有超过六百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芦山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社员立志学习大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新安排山河。全社七个大队八百零五户人家,组成了几十个突击队、铁姑娘队。经过四年奋斗,他们总共投工二十四万多个,修起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水库和山塘,蓄水六十多万方,使全社百分之八十五的土地灌溉自流化。一九六八年以来,这个公社的粮食产量节节上升,去年粮食一季平均亩产达到九百六十九斤,有些大队的单季水稻亩产超过千斤。
有了水,也就有了电。
在深山峡谷之中,我们被四明山公社茶培大队兴建的一座座小型水电站吸引住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大队自力更生地建设起三座小水电站,现在又在兴建第四座。
建设小水电站的“土专家”卢明良,在带领我们参观的途中,兴奋地把夹在学习笔记本里的一张建设第四座水电站的简略设计图纸摊开,比划着这座水电站建成后,发电能力要比前三座的总和还大。他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好得很!给我们山村带来了光明,也带来了发展生产的动力。”
四明山区人民从改造大自然的斗争中,进一步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过去拦不住的水,现在被蓄起来了。过去只能用来灌溉的水,现在被用来发电。有了电,社队工业蓬勃发展起来了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