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许多中小国家代表在海洋法会议上发言
支持二百浬海洋权和海峡“无害通过”原则
新华社加拉加斯一九七四年七月十二日电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在七月十二日继续进行一般性辩论。许多中小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积极支持二百浬海洋权的主张。有的代表强调,对属于一国领海范围以内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必须实行“无害通过”制度。
阿尔及利亚代表团团长穆罕默德·迈贾德强调指出,法律制度的进步在于尽可能地弥补事实上的不平等。他说,国家管辖区应包括两个不可分离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要符合领海的概念。必须明确地支持沿海国在这个区域行使全部主权。这特别要求建立一种在和平时期要事先得到许可军舰才能通行的制度。第二个因素是,在领海以外,有一个从基线算起不超过二百浬的第二个区域,属沿海国所有。沿海国在有某些保留的情况下对这个区域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资源行使主权。
关于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问题,他说,阿尔及利亚代表团理解某些海峡沿岸国的迫切需要,并且同意建立一个照顾它们正当利益的总的通行制度。他指出,如果海峡连接领海与公海,必须实行无害通过的准则。
西班牙代表团团长何塞·曼努埃尔·德阿瓦罗亚在发言中表示支持建立二百浬经济区,但是他主张对于经济区内资源的管辖权应按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加以区别。
关于海峡通航的问题,他说,他的国家支持所有有海岸或无海岸的国家的船只从领海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无害通过的原则。他接着指出,有些国家现在拒绝无害通过的概念,它们这样做“更多地是从它们的战略目的这一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保障所有国家的和平合作、发展和安全的原则出发”。他说,“对于这些国家说来,实行无害通过的制度,就使它们不能达到自己的军事目的。这些军事目的具体说来有三点:第一,‘自由飞越海峡’;第二,运载核武器的核潜艇享有‘水下自由通过权’;最后,取消关于水面军舰、特别是载有那种可以‘自由飞越’的飞机的军舰通过时必须事先通知或得到许可的任何必要条件。”“这就是‘自由航行和飞越权利’的真正内容,这是保障在其他国家主权管辖之下的海域内大肆炫耀海空实力的一个工具。实际上,持有这种主张的人对我们不谈这些方面的问题,而谈论一些很不相同的问题,说什么是为了发展商船运输,为了发展中国家发展船队,甚至说可能造成提高货运费。但是,正如我所说的那样,其真正的目的是另一套。”
德阿瓦罗亚说:“如果为了保持最强的国家之间不稳定的实力平衡而牺牲沿海国家的国家安全,那是与历史潮流和国际大家庭的客观发展背道而驰的。”
塞拉利昂代表团团长、检察长布雷瓦在发言中说:“我们热切地期望新的海洋公约和制度将管理和保护人类的共同财富,免受一小撮贪婪者的掠夺。”
他表示,他的代表团支持十二浬领海和在领海之外建立一个宽度不超过二百浬的专属经济区;承认内陆国和其他地理条件不利的国家有出入海洋和参与开发邻近海域的生物资源的权利。他还表示完全赞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实行无害通过的制度。
几内亚(比绍)代表团团长吉尔·费尔南德斯在发言中说,每个国家有权在考虑到本国经济和地理状况以及邻国利益的情况下划定自己的领海界限。
他说,几内亚(比绍)代表团赞成沿海国建立一个不超过二百浬的国家专属管辖区。他还表示赞成让内陆国享有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和出入海洋的权利;支持海峡无害通过的原则。
塞浦路斯代表团团长安德烈亚斯·亚科维德斯在会上指出,塞浦路斯赞同十二浬领海和二百浬经济区的主张,坚决支持关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的主张。
他指出,他的代表团赞成这样的看法:按照客观的准则,无害通过权应该适用于国际通航的海峡。
乌干达代表拉尔富·威廉·奥昌在发言中指出,作为一个内陆国家,乌干达想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进入海洋的权利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参加这次会议是准备支持十二浬领海和二百浬专属经济区的”。
他指出,新的海洋法应当以适当方式体现发展中内陆国家和地理条件不利国家的实际权利和利益。
巴林代表团团长瓦斯菲·尼迈尔在发言中说,他的政府满意地注意到大多数国家要把它们的领海扩大到十二浬的愿望。他的代表团支持大多数代表团提出的沿海国可以把主权扩大到从基线算起不超过二百浬的经济区的意见。他还表示支持群岛国家为保证领土完整以及经济、政治和民族统一而合理划定领海的权利;支持内陆国和地理条件不利的国家出入海洋的权利。
土耳其代表团团长约尔加在发言中表示,他的国家理解并支持关于经济区或承袭海的建议。他主张,经济区的界限主要应由有关国家通过谈判来划定。
尼泊尔王国代表团团长赛伦德拉·库马尔·乌帕德亚亚在发言中强调指出,发展中国家希望纠正现行海洋法的弊病,使之符合一切国家而不是少数装备齐全的国家的需要和利益,从而制订平等公正的海洋法。因此,会议的目的是制订一个对一切国家都公正并保护弱国的新的国际海洋法。
他指出,尼泊尔是一个内陆国,经常面临着往来于本国和海洋之间的麻烦的过境问题。他强调,内陆国有自由出入海洋的权利和在公海捕鱼的平等权利。
此外,阿尔及利亚、塞拉利昂、几内亚(比绍)和土耳其的代表还主张邀请各解放运动的代表参加会议。几内亚(比绍)的代表对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和西哈努克亲王领导的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代表没有参加会议表示遗憾。
比利时和梵蒂冈的代表也在会上发了言。


第6版()
专栏:

“民主”是假 吞并是真
新华社记者述评
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宣传机器塔斯社最近为印度的扩张主义行径大唱赞歌,吹嘘印度政府在锡金干得好,搞了一部锡金“宪法”。据说,“这部宪法的制订和通过是锡金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且“消除了这个国家将在最近成立的民主政府的最后障碍”云云。
究竟是“民主化”的重要步骤呢,还是印度吞并锡金的“重要步骤”呢?
人所共知,这部锡金“宪法”是在印度的军事占领下,由印度官员起草,并在印度军警用武力镇压锡金人民的反抗斗争后,硬塞给锡金的。一个国家的宪法,居然由外国越俎代庖加以炮制。在苏修嘴里,这就叫做“政治民主化”!
这部“宪法”居然规定,锡金这个国家的政府首脑,而且连同国民议会的主席,都由印度政府派人“一身而二任”地独揽起来。“宪法”还规定,“锡金政府可以要求参加印度的政治机构”,也就是说这个国家可以“自行要求”外国来吞并它。这要算是千古奇闻哩!而在苏修嘴里,这同样也是好得很的“民主化”。
在苏修老爷看来,锡金的“民主化”还有个“最后障碍”,这“最后障碍”是什么?原来,锡金人民不要这个“民主化”的“宪法”。他们高呼反对“宪法”的口号,接连举行示威游行、罢工、罢市。强占着锡金首都的印度军警抡起棍棒,施放催泪毒气,把许多人打成重伤。对这些,塔斯社是不愿提及也不敢提及的。不过,可以断言的是:锡金人民就是印度吞并他们祖国的最大障碍,这是无论苏修和印度政府都永远“消除”不了的最大障碍。
印度政府要通过“宪法”来吞并锡金这一点,连印度的一些报刊也不得不透露出一点真情。《印度斯坦时报》报道,有人批评说,在锡金,“比以前更明显的是,有关键作用的权力只是从国王手中交给了印度政府,而一点儿也不是交给了人民”。它还说,执行这部“宪法”,“已非常接近于消灭锡金”,“为锡金同印度合并扫清了道路”。这话说得何等清楚。把锡金人民的反抗压下去,并不是象塔斯社所说的,是“消除了”成立锡金“民主政府的最后障碍”,而是为印度吞并锡金“扫清了道路”。塔斯社的先生们,你们的态度太不老实。吞并就是吞并,耍什么“民主化”的花腔!
一位锡金人士最近一针见血地指出,印度这一手是一个“微型的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一九六八年苏修借口帮助“兄弟国家”,“保卫社会主义成果”,派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现在,印度政府借口帮助锡金实行“民主化”,派兵占领了锡金。总之,这两个事件都是大国欺负小国的强权政治的产物。一个是超级大国,另一个是次超级大国;一个继承老沙皇衣钵,另一个继承殖民主义者的衣钵;一个向全球扩张,另一个在南亚扩张。苏修之所以为印度吞并锡金大唱赞歌,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这大概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吧!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七月十三日讯)


第6版()
专栏:

海洋法会议决定修改议事规则
将邀民族解放运动参加会议
新华社加拉加斯一九七四年七月十二日电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在七月十二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上,以不经投票的方式一致决定修改议事规则,以便邀请民族解放运动作为观察员参加会议。这时,会议厅里响起热烈掌声。
根据会议的决定,得到非洲统一组织和阿拉伯国家联盟承认的安哥拉、莫三鼻给、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南非等地的十一个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将被邀请参加会议。
美国、以色列、南非种族主义政权、葡萄牙和法国未参加这次表决。
这次海洋法会议开始以来,许多国家的代表,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一直强烈要求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非洲各解放运动的代表参加会议。七月十一日下午,塞内加尔代表团正式提议立即邀请各民族解放运动作为观察员参加这次会议。大会以八十九票赞成、两票反对(以色列和南非)、三十五票弃权,决定大会有权讨论这项动议,从而否决了以色列所谓大会无权讨论这项动议的诡辩。


第6版()
专栏:

孟加拉国财长说要采取有力措施
反对印度侵犯孟加拉国黄麻贸易
据新华社拉瓦尔品第一九七四年七月十三日电 据巴基斯坦《太阳报》七月十三日报道,孟加拉国财政部长塔杰丁·艾哈迈德说,孟加拉国将采取强有力的根本措施,制止印度在世界黄麻市场上的阴谋活动。
报道说,塔杰丁·艾哈迈德七月十二日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说,孟加拉国在黄麻贸易上面临着印度的激烈竞争。“然而,不管看来多么困难,孟加拉国将采取措施,反对印度不断侵犯孟加拉国在国外的黄麻市场。”
他要求孟加拉国黄麻业作出更大的努力,增加产量、改进生产方法,保证正常供应黄麻原料和制成品。他说,通过这些措施,孟加拉国将从印度手中夺取主动权。


第6版()
专栏:

苏联突然单方面推迟埃及外长访苏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四年七月十三日电 据中东通讯社报道,埃及外交部长法赫米宣布,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最近收到了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一封急信,说“由于出现某些情况,苏联领导人不能为埃及代表团的访问和原定的双边会谈作好准备”,要求把埃及外长对苏联的访问推迟到今年十月。
最近几个月来,埃、苏两国领导人就两国关系问题曾三次交换信件,并确定在两国间举行最高级会谈。埃及外长法赫米原定七月十五日率代表团访问苏联,为这次最高级会谈作准备。这次访问的时间是根据苏方的建议决定的。
但是,正在埃及方面积极为这次访问作准备时,苏联政府却出尔反尔,突然单方面决定推迟埃及代表团的访问,使埃及各界感到意外。
几个月来,萨达特总统多次发表讲话,谴责苏联领导人破坏阿拉伯人民反击以色列侵略的十月中东战争,揭露他们企图通过供应武器控制埃及。与此同时,埃及和美国恢复了外交关系,最近,两国关系又有了较大的发展。苏修对埃及的这些作法十分恼火,对埃、美关系的改善犹如芒刺在背。据外国通讯社报道,驻埃及的苏联外交人士私下一直在说,他们对埃及目前执行的方针感到不愉快。
埃及《共和国报》七月十二日就苏联的这一行动发表社论说:“我们认为苏联人的这个行动是令人遗憾的。”《消息报》在前一天的短评中说,苏联领导人的信“来得意外”。


第6版()
专栏:

马六甲海峡通行问题与反对海洋霸权斗争
    范拔
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第三世界国家正在为反对超级大国的海洋霸权而斗争。斗争焦点之一是属于沿岸国领海范围内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通行问题。
反对超级大国海洋霸权、维护本国主权和安全的中小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主张沿岸国对于在它们领海范围内的海峡拥有完全的主权,外国船只通过这类海峡时不能危害主权国的安全和利益,外国的非军用船舶必须是“无害通过”,外国军用船舶通过时需事先通知或经沿岸国许可,潜艇通过时必须浮出海面。而两个超级大国却叫嚷什么要“保证国际海峡的自由航行”,把用于国际航行但位于各国领海范围内的海峡说成是“国际海峡”,别国军舰、潜艇、飞机可以任意通过,以维护它们的海洋霸权。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更为蛮横,甚至不许海峡沿岸国对危害本国主权和安全的船只和飞机采取行动。从这两种对立的主张可以看出,第三世界国家在海峡通行问题上与超级大国的斗争,实质上是一场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大国霸权主义的斗争。
这场斗争和马六甲海峡的通行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东南部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海峡的一部分,上由波德申下至马来半岛末端的宽度不超过二十四浬,属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主权范围。这个海峡是当前世界上属于一国或多国领海范围内的最重要的海峡之一,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交通咽喉,每年有大量船只通过,也是超级大国争霸海洋的战略要地。随着苏修竭力向印度洋扩张,苏修对马六甲海峡的野心越来越大。
从一九六七年起,苏修的黑海舰队就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通过马六甲海峡,转入南中国海,然后直航海参崴,与它的太平洋舰队会合。一九六八年苏修的太平洋舰队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参加它的四支舰队的军事演习。近几年来,苏修疯狂地进行海上扩张活动,竭力想在从黑海、地中海、红海、印度洋、西太平洋直到日本海这个广阔海域上建立霸权,进一步同另一个超级大国争夺海洋。苏修舰队不断通过马六甲海峡,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往返。一九七三年十一月,苏修的一艘巡洋舰和一艘导弹驱逐舰没有得到有关国家的同意,就闯进马六甲海峡,去印度洋进行“长期巡弋”。
苏修的商船、渔船、捕鲸船等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数量更是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苏修竭力叫嚷,各国船只和飞机可以在属于沿岸国领海范围的海峡“自由通行”,特别鼓吹所谓马六甲海峡的“国际化”,这实质上就是“国际共管”。一九七二年三月,苏修驻日大使公然叫嚷:马六甲海峡是“国际海峡”,“应当向其他国家的船舶开放,自由航行”。同年十二月,苏修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向雅加达的报纸散发声明,胡说什么“依照国际法和早就有效的航海惯例,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是一条没有任何限制的可以普遍和自由航行的国际航运线。”苏修还派出巡回大使,窜到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竭力为苏修坚持马六甲海峡是“国际水道”的谬论进行辩解。为了给自己这种谬论找根据,一九七三年在联合国海底委员会会议上,苏修代表甚至搬出了七十年前签订的对殖民主义者有利的不平等条约,作为它鼓吹海峡“自由通行”的依据,企图把它强加给已经获得独立的主权国家。直到这一次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苏修代表团团长科洛索夫斯基还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叫嚷:“如果没有通过海峡的自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国际航行自由”。所有这些,都充分暴露了苏修海洋霸权主义的丑恶嘴脸。
苏修利用马六甲海峡作为向印度洋扩张的通道,妄图使马六甲海峡“国际化”,严重地侵犯了沿岸国家的主权,危害了这个地区的安全,遭到了马六甲海峡沿岸各国的强烈反对。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一九七一年联合宣布马六甲海峡“不是国际性海峡”,坚决反对马六甲海峡“国际化”。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三日,针对两个超级大国相继争派军舰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指出,“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不能被其他国家利用来达到本身的政治和军事目的。”他多次表示,不能接受马六甲海峡“国际化”的主张。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海军还在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到二十四日在马六甲海峡举行五天的军事演习,对苏修向印度洋扩张表示抗议。马来西亚的舆论界也强调:马来西亚有责任确保马六甲海峡“不被利用作为国际侵略和争夺海上霸权的跳板”。
马来西亚等国的正义立场得到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伊朗报纸一九七二年四月一日发表文章,表示反对超级大国把领海内的海峡作为“国际海峡”的主张。坦桑尼亚驻联合国常任代表一九七二年五月二十二日说,坦桑尼亚支持马来西亚关于马六甲海峡的立场。阿根廷驻马来西亚大使一九七二年表示,阿根廷完全支持马来西亚对于马六甲海峡问题的立场。在去年联合国海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一些海峡沿岸国代表强调,属于沿海国家领海范围内的海峡是领海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海峡“自由通行”的主张是违反国家主权原则的,因此决不能让步。今年,七十七国集团内罗毕会议表示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海峡“自由航行”主张,要求实行“无害通过”制度。在第三世界国家一片反对声中,苏修处境十分孤立。
现在,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苏修妄图玩弄手法,继续推行它把领海范围内的海峡“国际化”的扩张政策。苏修的这种行径进一步暴露了它的社会帝国主义面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