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东风满帆鱼满舱
——记吕泗渔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巨大变化
春风吹遍黄海之滨的吕泗渔港,渔业春汛来到了广阔的渔场。江苏省启东县吕泗渔港的大漾港口内,机帆船的马达在轰响。海潮刚起,千舟竞发,渔民们迎着风浪出海战斗。在一艘艘崭新的机帆船船头,摆开了批林批孔的战场。渔民们愤怒地批判叛徒、卖国贼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革命罪行,痛斥林彪反党集团恶毒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无耻谰言。他们望着文化大革命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欣欣向荣的渔港,望着乘风破浪的机帆船群,激动地说: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着我们在海上破浪前进,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吕泗这个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渔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文化大革命以来,渔港的建设突飞猛进,整个渔港机帆船总数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四倍多;船队配备了无线电台、鱼探器、收音机和各种渔业机械;建设了渔业加工厂、冷藏厂、造船厂等。一九七三年全渔港的鱼产量比一九六五年增长近三倍。
党的基本路线指航向
在批林批孔斗争中,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广大渔民,回顾了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一九七二年,渔港不少大队遭到自然灾害,春汛小黄鱼减产。当干部、渔民正在总结经验,准备从夏秋季捕捞中补回损失的时候,有人说什么海上资源变化大,渔业生产靠不住,不如把渔船拉去搞点运输捞现钱。广大渔民批判了资本主义倾向,指出渔船往哪儿航,不是个航线问题,而是关系到路线的大事。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事,就能克服困难,夺取新的胜利!
吕东公社海角大队的渔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举办学习班,学习党的基本路线,畅谈文化大革命前后的深刻变化,总结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批判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大家越谈越感到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更加仇恨刘少奇和林彪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阴谋。老渔民彭海件说:历史的经验不能忘记。刘少奇、林彪妄想复辟资本主义,我们坚决不允许。
航向拨正了,前进的方向更清了。海角大队的干部和渔民,鼓起了更大的革命干劲。春汛刚过,渔民们打破过去“大汛下海打鱼,小汛上岸休息”的老习惯,下浅海挖海贝。在水深齐胸的海滩上,他们用脚踏,用手摸,一季海贝收入两万元以上。全大队渔民还抓紧捕捞大黄鱼、鲳鱼和海蜇等,夺得这一年的渔业丰收。一九七三年,渔民们乘胜前进,全大队渔业总产值相当于一九六五年的五倍以上。
象海角大队那样,全渔港的渔民群众在两条路线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今年春汛期间,尽管气温低,海况不好,但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焕发出极大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广大渔民,战天斗海夺丰收,到三月就捕获海鱼一万六千多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六成,创造了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思想大解放,海上闯新路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渔民群众更加充分地发挥革命创造精神,向渔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吕泗渔港的一些渔业社、队,过去由于生产工具比较落后,从来不出远洋捕鱼。文化大革命后,随着渔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不少渔民要求到远洋捕捞,开辟新渔场,不断发展渔业生产。今年二月,正是带鱼生产刚结束,黄鱼春汛未开始的“淡季”时间,一批批勇敢无畏的渔民启程出征了。他们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批判了林彪、孔老二宣扬的“天命观”和“上智下愚”的谬论,更加坚信自己的力量,决心远征外海,开创渔业生产的新天地。
有人怀疑说,“远洋捕捞是大渔轮的事,机帆船怎能经得起风浪?”
一心为革命多作贡献的渔民豪迈地说,“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航向,再大的风浪也要闯一闯!”
捕捞公司的船队领头出航了,吕北公社的机帆船出航了,吕东公社的机帆船也紧紧跟上。一对只有四十个吨位的03、04号渔船在九级大风中破浪前进。巨浪象小山一样向03、04号渔船扑来。浪头从船头一直打到船尾,渔民和掌舵的船老大抹一下脸上的海水,继续前进。经过好几个昼夜的奋斗,终于找到了资源丰富的新渔场,一网就打到上万斤大黄鱼。这一次远航,为今后渔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道路上,渔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干,使渔业生产的门路越走越宽广。过去单搞拖网作业的机帆船,潮水急时下海捕捞,水流慢后只能回港休息。现在他们既放拖网,兼搞流网,做到水急水慢都捕鱼。有的渔船还采用大船带小船的办法,把小舢舨使用起来,配合大船到远海放流网,充分发挥了现有渔船的潜力。
经过文化大革命锻炼的广大妇女,焕发出更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她们冲破了“妇女下海海要荒,妇女上船船要翻”等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痛斥刘少奇、林彪散布的“妇女无用论”、“妇女落后论”等反动谬论,纷纷组织起来,英姿飒爽地登上渔船,参加捕鱼的战斗。去年夏天,海兴大队捕捞海蜇的时候,为了不使到手的海蜇因耽搁时间而遭受损失,全大队二百多个妇女一齐奔向海滩,整天涉着齐腰深的海水,头顶烈日,把满载海蜇的竹排拖进港口。晚上,她们不怕蚊虫咬,连夜突击加工。连续奋战八个昼夜,高质量地完成三四千吨海蜇的加工任务。
自力更生好,渔港换新装
碧波万顷的黄海海面上,吕泗渔港成群结队的机帆船,劈风斩浪向前飞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吕泗渔港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全港绝大多数渔船是小木船,经不起风浪,提不高产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干部和渔民深入批判了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迅速改变渔港面貌。
吕东公社海渔大队,一九六五年前仅有四条机帆船,渔业生产主要是木帆船和手工操作。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批林整风开始后,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大家围绕如何加速机械化、改变渔区落后面貌的问题,多次进行了讨论,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积累资金,争取早日实现渔业机械化。
吕泗渔港的海滨,有广阔的浅海沙滩,能不能在下海捕鱼的同时,大力发展浅海养殖事业,为集体增加收入?一九七三年初,海渔大队试种了五亩紫菜。可是,连种三次,都被大风刮走了。他们冒着严寒,赤脚下海,一次又一次地把被大风冲倒的紫菜秧重新扶植起来,天天涉海十多里,观察紫菜生产情况,终于使紫菜在大风浪中成长起来。这一年,紫菜就获得了好收成。今年进一步扩大紫菜种植面积,一季收入一万二千元。海渔大队还大力发展其他多种经营项目,成功地放养了海带等水生作物,利用当地鱼虾多的条件发展水貂生产。他们还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渔网自己结,船钉自己打,机器自己修理,鱼货自己加工,使生产成本逐年降低,为集体积累了大量资金。仅一九七三年,用于渔业机械化的投资就达十四万元。几年来,海渔大队渔业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全大队机帆船的数量从一九六五年的四艘增加到十四艘。机帆船上都安装了鱼探器、收音机、电动起网机等设备。
在改变渔区生产面貌的战斗中,渔港的造船工人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吕泗渔港所属的启东渔船修造厂,文化大革命前,是个只能修理小木船的小厂。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这个厂里深深扎下了根,使工人群众树立了自力更生发展渔船修造事业的雄心壮志。工人们急渔民之所急,先后试制和生产了渔船用起网机、变速箱、柴油机、水泵等大批渔业机械。一九七一年,这个厂根据渔业发展的需要,又积极试制成功渔港第一艘八十马力的水泥机帆渔船。从一九七二年起,渔船修造厂的工人群众成批生产了八十多条各种型号的水泥渔船。近年来,这个厂还制造成功了一百三十五马力的鱼货冷藏船、二百五十马力的渔业指挥船,及时修理了大批渔船和渔业机械,有力地支援了吕泗渔港的建设。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第3版()
专栏:

杭嘉湖新貌
浙江省杭嘉湖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粮食高产区之一,又是蚕茧生产的重要基地。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这个富饶的平原更加欣欣向荣,气象万千。田野里桑树成林,肥堆如山,纵横的水道上一片片水花生紧紧相连,碧绿的池塘里鱼群跳跃,到处是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
路线对了头 样样尝甜头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杭嘉湖地区农业生产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一九六六年以来,全区粮食亩产连续八年过《纲要》,连续四年超千斤。去年虽然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亩产仍然超过了大丰收的一九七二年,达到一千一百九十斤。蚕茧总产量达八十三万担,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了一点二倍。
随着生产的发展,杭嘉湖平原的人民对国家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大。一九七三年全区十个县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十八亿四千万斤,超过了解放初期全年的粮食总产量。出售蚕茧七十八万担,相当于解放初期全年总产量的五点六倍。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日益壮大,集体积累和集体储备粮年年增多,社员收入逐年增加,生活不断改善。
杭嘉湖平原八年来的巨大变化,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结果。地处水乡的吴兴县南浜大队,就是这个变化中突出的一例。这是一个粮、桑、渔多种经营的队,论条件,真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土好,水也好。但是,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这个大队的粮食产量一直很低,每年靠国家救济。文化大革命中,他们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人变,地变,产量变。去年粮食亩产达到二千零三十七斤,亩产和总产都比文化大革命前翻了近一番。蚕茧的生产量八年中也翻了一番多,淡水鱼产量增长二倍以上。大部分社员做到了家里有存粮,银行有存款。社员们深有体会地说:“路线偏一偏,吃苦好几年;路线对了头,样样尝甜头。”
在杭嘉湖平原,象南浜大队那样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改变面貌、实现高产更高产的社队,何止一个!去年全区实现粮食亩产跨《纲要》的就有九个公社、一百六十九个大队。还有一些大队和生产队实现了亩产二千斤。
批判修正主义 大干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判了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以后,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他们敢想、敢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决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杭嘉湖平原是个水网地区。由于地势低洼,经常受到内涝威胁。制服洪涝是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大跃进的年代,农田水利建设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许多正在施工的工程被迫“下马”。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广大贫下中农狠批了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又掀起了大规模的治水斗争。
桐乡县是杭嘉湖平原中部的一个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治水斗争,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改造乌镇市河工程,把这条河道从原来的十三米拓宽为五十二米。接着,全县人民一鼓作气,连续大干四年,对全县的一些主要河道进行了全面综合治理。几年来,共投入劳力八百万工,完成土石方六百多万方,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水利建设投工总和的两倍以上。去年早稻生长期间,这个县虽然遇到三次洪涝,但由于水利状况改善,几天内就排除了积水,夺得了丰收,早稻亩产一熟就跨过了《纲要》。
现在全区已开挖和疏竣较大河道一百多条,全长七百七十公里,兴建山塘水库一万二千多座,开挖的灌溉渠道总长达一万四千多公里,使四百六十万亩农田实现了机电灌溉。
批林整风以来,杭嘉湖地区人民以自己的斗争实践,狠批了林彪一伙宣扬的唯心论的先验论,不断破除“增产到顶,潜力挖尽”的错误思想,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不断探索高产规律,开辟增产新途径。在辽阔的平原上,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方兴未艾。今天,活跃在广大农村的农业技术员、蚕桑技术员、赤脚兽医等农民出身的科学技术人员达八万多人。他们在改革农具、培育良种等方面,取得不少成绩。
今天,杭嘉湖地区正在掀起批林批孔斗争的热潮,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干部群众都在热烈地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把鱼米之乡建设得更新更美。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勇当驾辕牛 敢拉上坡车
在陕西周至县富仁公社永流大队的田野里,一位卷着裤腿,满脸汗水的中年人,拉着满满一车粪,跑在最前头。社员们说:“老康啊!你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往后你多出出主意,多操点心,把大家指挥好就行了。”他回答说:“那怎么行!学大寨,干部就得带头干,不出大力、流大汗,面貌怎能变?”这人就是永流大队党支部书记康建成同志。这个大队由盐碱滩变成粮棉高产的先进单位,和老康的带头实干是分不开的。
永流大队位于黑河、渭河之间的汇流处。解放前这里是一个荒草丛生的放马滩。解放后,贫下中农虽然在政治上翻了身,但由于涝、碱、旱“三害”的威胁,粮棉产量很低。康建成下定决心,要带领群众治服“三害”。
治理盐碱刚开始,阶级敌人就吹冷风。康建成带领大家狠狠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他深入群众访问对治碱有经验的老农,并虚心学习外地经验,和群众一块从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治碱办法。康建成带领大家在盐碱地中开沟,使盐碱地的水位下降,碱随水去,改变了土质状况。接着又打响了深翻埋碱、拉沙压碱的战斗。开始,少数人有畏难情绪,休息时康建成就在地头领着大伙学习《愚公移山》,鼓励大家象大寨人那样,苦干,实干,拚命干。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永流大队的干部群众狠批了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改造盐碱窝的积极性更高了。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康建成翻地用大锨,拉车跑得欢,一天到晚汗流不止。经过四个冬春的大干苦干,终于使“盐碱窝”变成了高产田,粮食亩产达七百斤以上,棉花亩产达一百二十斤。
涝、碱两害治服了,但旱魔仍然威胁着农业丰收。康建成又带领群众投入了打井抗旱的战斗。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接连打成了八十多眼机井,实现了水利化。
康建成为改变永流大队的面貌,勇当驾辕牛,敢拉上坡车,带领广大群众把一个荒河滩,变成了一个五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养蜂促进农业增产
——新都县发展养蜂业的调查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四川省新都县的养蜂业飞跃发展。一九七三年,全县各社队集体养蜂六千四百多群,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五倍多;产蜜四十多万斤,比一九六五年增长六倍多。与此同时,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连年超千斤,一九七三年达到一千二百多斤。今年以来,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各社队又新办了四十多个养蜂场,蜂群又有较大的增加。
地处川西平原的新都县,气候温和,蜜源丰富,特别是阳春三月,金黄的油菜花遍布田野,给发展养蜂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可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这个县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养蜂业发展很慢。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教育,县委和县革委会的领导成员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农业,一定要以粮为纲,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粮食抓紧,但是,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还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经营。他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认真加强了对养蜂工作的领导,大力支持社队发展养蜂业。
县委和县革委会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养蜂工作会议,总结和交流经验,制订发展计划。县里和各公社都有专人管理养蜂工作,全县每年都举办一次养蜂员学习班,帮助大家树立为革命养蜂、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同时推广先进技术,培训养蜂新手。县和公社的干部经常深入养蜂的大队、生产队调查研究,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及时解决养蜂中的各种问题。
由于领导重视,群众努力,新都县的养蜂业发展很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全县养蜂业很不稳定,最好的年份也不过养蜂一千群左右,病害一来,往往死光。现在,全县有一百九十多个社队办起了养蜂场,有二百六十多名专业养蜂员,蜂群数量蓬勃发展。养蜂员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革命钻研技术,把全县的蜂群都改成了良种蜂,并且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经常开展除病灭害工作。一九六六年以来,全县的蜂群没有发生过病害,年年稳定上升。养蜂员们经常不辞辛苦地到处调查研究,掌握各地花开花谢、风露雨晴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带着蜂群赶盛花期,赶好天气,做到了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都可以产蜜。
养蜂,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据调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蜜蜂授粉的油菜,菜籽产量可以提高百分之五到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新都县粮食和其他各种作物连年增产,大量蜂群的活动是一个因素。
这个县每年都要收获大量的蜂蜜、王浆、蜂蜡等产品。既支援了国家建设,又给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资金。清流公社双河大队第一生产队的干部、社员,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提高了政治觉悟,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他们培养了三名养蜂员,发展了一百多群蜂,几年来养蜂纯收入共计两万七千多元。队里用这些钱购买化肥和农具,使粮食产量每年递增百分之十到二十。天元公社五桂大队一九六六年办起一个养蜂场,八年来,养蜂由十群发展到二百多群,九名养蜂员平均每年每人创造价值三千元以上。这个大队利用养蜂和其他农副业收入,陆续购置了七台拖拉机和三十多部打米、磨面、脱粒、提水等机械,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由文化大革命前的一千斤左右上升到两千斤以上。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第3版()
专栏:

农业学大寨
广西田东县合恒公社合恒大队广大贫下中农,在批林批孔斗争中积极投入春耕生产。这是他们在早稻秧苗田里追肥。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