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战斗的春天
冰雪消融,虎头山下一片春光。
春节刚过,大寨大队就掀起了批林批孔高潮。干部和社员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批林批孔的一系列指示和党中央规定的有关文件,深入批判叛徒、卖国贼林彪利用孔孟之道,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
大寨大队党支部不愧是全大队革命的“火车头”,它站在全大队批林批孔斗争的第一线。深夜,党支部领导成员们还聚集在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家里,批判林彪、孔老二。郭凤莲说:“党要求各级领导都要站在斗争的前列,把批林批孔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咱要坚决做到。”支部副书记梁便良说:“咱要带领群众,批臭林彪、孔老二的反动谬论,保卫社会主义江山。”大伙说:林彪叫嚣要“克己复礼”,咱就要反复辟,把社会主义的事办得更好!郭凤莲和党支部其他领导成员写出了一篇篇批林批孔的文章,深入到一个个大批判的会场,带头发言批林批孔。
老贫农贾占元一家人,开了家庭批判会。
五十多岁的贾占元,从小讨吃要饭,十几岁就给地主扛长工。在批判会上,他愤怒地说:“林彪搬出孔老二那一套,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绝对办不到!谁企图复辟、倒退,我们就同他斗到底!”
贾占元八十多岁的老母亲颤抖着双手说:“我活了这么大年纪,在旧社会过了六十年,我知道社会主义好!在旧社会,地主就用孔老二的这‘理’那‘理’的软刀子,来欺压我们劳动人民。林彪把孔老二搬出来,念孔老二的这‘经’那‘经’,想复辟资本主义,不让咱走社会主义道路。咱非把林彪、孔老二批透不可!”
在大寨大队的农田建设工地上,社员家庭炕头上,都摆开了批林批孔的战场。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复辟,全大队干部和社员同仇敌忾,团结战斗,革命大批判的烈火越烧越旺,使大寨的春光更加壮丽。
通过对林彪的“天才论”和孔老二的“上智下愚”的批判,大寨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更加懂得了奴隶们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更加认识了自己的力量。他们决心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建设好社会主义的新大寨。
“向麻黄沟进军,彻底改造麻黄沟!”这是大寨大队的干部和社员苦战一个冬天,在后底沟“人造平原”上重新平整地面后,提出的又一个战斗任务。
巨大的推土机隆隆地开进了麻黄沟,二百多个男女社员雄赳赳、气昂昂来到了麻黄沟,车把式们吆喝着牲口,把一辆辆运石料的马车赶进了麻黄沟。
当年吃着冰渣饭,坚持在高山打石的老英雄贾进才,带着贾来小、贾文焕、贾连珠、李有录十几个小伙子又进了石窝。贾进才对大家说:“孔老二鼓吹‘天命论’,林彪一伙胡说什么‘英雄和奴隶共同创造历史’,咱大寨走过的道路就是对他们这些反动谬论的有力批驳。现在,我们要继续大干,把大寨建设得更好,对革命贡献更大。年轻人,干吧!”小伙子们浑身是劲,抡起三十多斤的大锤,勇猛地向坚硬的石头砸去,一块块方方正正的大石头打出来了。
大队长贾承让高兴地说:“批林批孔,大伙干劲更大,咱们要加快垒坝的速度!”社员赵周义、高有才、赵存堂等十几个人把三四百斤重的大石头修得整整齐齐,一块块抬上坝基。
随着推土机的隆隆响声,党支部副书记梁便良闪现在尘埃飞扬的土山上,他一会儿挥动着镢头,一会儿用铁棍插入裂缝,一声喝,一努劲,巨大的土块就从土山上滚了下来,推土机开足马力,把土推向闸起的坝地。
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和支部副书记宋立英、贾存锁,带领着妇女们和铁姑娘队,挥镢扬锨,加紧铲土垫地。
麻黄沟搬山填沟,建造五十亩“人造小平原”的战斗,将要提前胜利结束了。大队党支部又不失时机地组织劳动力投入了备耕、春耕。干部和社员忙着向地里送肥,又精细地把肥料撒在田间。随后,拖拉机开来犁地,一队队女社员紧跟着把土块打碎,耱平保墒。
一九六五年,年轻的共产党员高玉良带头组织了科学实验小组,经过艰苦努力,连续失败七次,终于打破了这里无霜期短,一年只能种一茬庄稼的老规矩。一九七二年,小麦地里套种“忻黄单九号”玉米,全年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五百多斤。这个新套套,开辟了增产的门路。一九七三年,大寨大队麦田套种玉米增加到五十亩,因为连续十七个月的大旱,虽然小麦减了产,平均一亩只收二百斤,但加上玉米,全年平均亩产还上了一千二百多斤。
一茬变两茬的试验成功,鼓舞了高玉良和他的战友。今年入春以来,科学实验小组的成员们又来到试验田边的窑洞里,围坐一起,总结科学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的试验项目,挖掘新的增产潜力,力争高产再高产。
“高产再高产”,大寨的干部和群众为着这个目标花费着心思。社员们开会热烈讨论增产的措施,党支部开会研究群众提出的意见,最后,确定了今年的种植计划、新的增产方案和战斗任务。大队长贾承让代表党支部宣布:
今年,大寨的农业生产要做到“两不同”:作物安排上不同于往年;大部分土地的种植方法不同于往年。
今年,大寨除在种上了小麦的五十亩地搞小麦和玉米套种以外,还要拿出一百多亩地,改为宽垄种玉米,垄背上种黑豆,黑豆收了再套种小麦。玉米加黑豆一亩地全年要产粮一千三百斤以上。
今年,大寨还要搞小麦移栽试验,提高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
大寨还要大搞水利建设,把水引上虎头山,进一步建立渠、池、旱井配套的灌溉系统,把水浇地面积扩大到四百亩以上。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农业要夺取新丰收,林、牧、副各业也要有新发展。
英雄的大寨社员,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奋勇前进,他们满怀信心地说: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今年的新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

山东工学院、山西矿业学院从当地特点和生产发展需要出发
举办训练班帮助厂矿农村培训技术骨干
新华社济南电 山东工学院教师深入工厂农村举办短期训练班,为工农业战线培训技术骨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从一九七○年开始到现在,山东工学院已先后举办了各类短训班七十六期,为全省工矿企业和农村人民公社培训技术骨干四千八百多人。这些短训班,从当地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办得比较生动活泼。参加短训班的工农群众通过学习,不少人不仅掌握了新的生产技术,而且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近几年来,山东许多城市中小工厂有了迅速发展。为了适应这些中小工厂发展生产的需要,山东工学院党委举办的“钢铁化学分析”短训班,为济南等地五十多个冶金、机械工厂培养了技术骨干。参加“机械制图”短训班学习的济南一些小型工厂的工人,回厂后大部分担任了制图工作和技术革新工作。在第一期“钢铁化学分析”短训班上,有两名从济南熔炼厂来的青年女工,原来没有学过化学,短训班毕业后,学习成绩很好,回厂担任了化验工作。她们在厂领导和工人支持下,自力更生,奋战半年,建起了自己的化验室。现在厂里可以进行炉前化验,使产品质量更有保证。
山东工学院还陆续派出教师到地区办学,为地、县工业服务。聊城地区近几年工业发展较快,热处理跟不上。为了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山东工学院于去年四月在这个地区办了“热处理”短训班。这个短训班,在第一阶段,主要由教师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穿插进行现场教学和参观;第二阶段,由学员中的技术员和老工人到现场讲授工艺分析课,结合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三阶段,结合总结提高,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学员们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普遍感到收获较大。象这样的“热处理”短训班,两年来山东工学院先后在济南、青岛、聊城、烟台等地、市举办了四期,共培训学员四百八十多人。
为了帮助农业生产第一线培养技术骨干力量,山东工学院还以设在宁阳县的校办农场为基地,举办“农用动力机械”和“农业用电”短训班,先后为农村培养技术骨干一千多名。这些直接为农业服务的短训班,由于紧密联系实际,教学效果都比较好。在“农用动力机械”短训班上,教师一面讲原理,一面拆开柴油机加以对照,使学员们很快理解了柴油机的构造和性能。
新华社太原一九七四年三月十三日电 山西矿业学院组织教师深入工厂、矿山、地质队,举办各种类型的短期训练班,几年来共帮助基层单位培训了二千多名工人和技术人员。
这些短期训练班,都是根据厂矿企业和地质队的不同特点,以及生产发展的需要,有的培养熟练技术工人,有的推广新技术,有的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很受欢迎。他们为西山矿务局举办的电子技术训练班,以推广“矿用十二路载频溜子集中控制”为中心,普及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经过这个训练班培训的一百四十多名工人电子技术骨干,回到生产岗位后,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有的学员回矿后,成功地把载频技术应用到上下山信号系统上。有的学员运用在训练班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自己长期实践的经验,创造了既简单,又能收到载频控制效果的双磁感应溜子集中控制线路。他们在西山煤矿的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些短期训练班还把课堂讲授、专题讲座、交流经验、实验参观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组织教学,边实践、边讲解,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使工人学员看得见,听得懂,记得牢,见效快。训练班还采取能者为师,互教互学的方法。工人学员既带来了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带来了本厂本矿的先进经验。他们既提出问题,也介绍经验,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山西矿业学院教师在举办短训班的过程中,和工人群众密切结合,互教互学,增强了工农感情,促进了世界观的改造,同时也把工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推动了学院教育革命的发展。


第4版()
专栏:

旅大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坚持与工农相结合
长期深入农村办科研基点取得成果
据新华社沈阳电 辽宁省旅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长期深入农村办科研基点,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改造世界观和科研工作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从一九六九年以来,这个研究所在旅大市五个县、两个区的农村建立了六个专业科研基点、三百二十二个科研网点。研究所党委组织科技人员采取蹲点和跑面相结合的办法,分期分批地深入农村,同贫下中农一起,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科技人员和群众共同战斗,不断受到教育,精神面貌越来越好,科研成果也越来越大。四年来,全所共培育、试验成功蔬菜、水果、粮食作物新品种和生产的新技术三十项,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十几年的研究成果还多将近一倍。他们还总结推广了群众创造的先进经验一百多项。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为了长期保持到农村蹲点的革命风气,这个研究所的党委十分注意对科技人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党委主要领导成员除了经常深入基点调查研究,帮助科技人员解决具体困难外,每年都亲自召集两次群众性的总结会,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总结蹲点的经验,认识蹲点的意义,发扬蹲点的风气。大部分同志做到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下乡。
科技人员到农村蹲点搞科研,调查、总结、推广了群众在长期生产斗争中积累的很多宝贵经验。过去,有些科技人员主观地认为,秋白菜地里混种芸豆,会互相影响,不能增产。下乡后,他们看到:群众在掌握好合理株距和种植期的条件下,实行秋白菜和芸豆混种,结果芸豆的根瘤菌促进白菜生长,白菜长高后又为芸豆挡风防寒,延长芸豆收获期,使菜豆都获得了明显增产。联系这件事,科技人员重温毛主席关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一教导,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们放下架子,虚心向群众学习,与群众一起,总结了这一先进经验,并使它进一步完善,第二年就在旅大市的主要菜区推广应用。科技人员高兴地说:“学习和总结群众经验大有作为。”一九七三年他们推广的近百项先进经验,大都是这样在最近两三年到群众中去研究总结出来的。


第4版()
专栏:

古奈姆议长和夫人离上海去广州
新华社上海一九七四年三月十三日电 科威特国民议会议长哈立德·萨利赫·古奈姆和夫人及其随行人员,结束在上海的参观访问,今天下午乘飞机前往广州。
人大常委会委员武新宇,科威特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亚古特和夫人陪同去广州。
到机场欢送贵宾的有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冯国柱、常委金阿娥、委员白光标和人大代表李储文等。
古奈姆议长和夫人是十二日上午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当晚,冯国柱副主任举行宴会欢迎贵宾。冯国柱在宴会上祝酒时说,在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中,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互相同情,互相支持的。古奈姆议长在祝酒时说,这次访问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将把中国人民对阿拉伯人民的支持介绍给科威特人民。
科威特贵宾在上海期间,参观了上海工业展览会和彭浦人民公社,所到之处受到热情欢迎。


第4版()
专栏:

保卫海疆 建设海疆
——记南海军民团结战斗的事迹
祖国的南海前哨,到处呈现着军民团结战斗的动人景象。在春光明媚的海岛渔村,战士和渔民一起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一起批林批孔;在涌浪连天的海面上,水兵和渔民民兵同训练,同巡航,百倍警惕地守卫着祖国的海疆。
一天深夜,风吼浪啸,海面上一片漆黑。两艘敌舰仗着夜色鬼鬼祟祟地向我前沿岛屿闯来。某部两艘战艇接到截击敌舰的命令,象离弦的利箭,直向敌舰驶去。正在海上捕鱼的民兵和渔民闻讯后,立即拿着武器,扛着渔叉,在党支部书记、民兵指导员黄亚来和共产党员、船长杨贵的带领下,驾渔船,划小艇,赶来助战。敌人见势不妙,急转舰头,夹着尾巴逃走了。
还有一天傍晚,天空黑沉沉,海上雨蒙蒙,一条匪船偷偷摸摸地钻到我渔船群中,妄图伺机破坏。“嘟……”随着一阵螺号声响,海面上我渔船迅速向匪船围去,我巡逻的舰艇也飞速赶来,军民一道撒下了包围网。敌人慌了手脚,连忙撒网,伪装打鱼,企图蒙混过关。但是这那能骗得过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南海军民!水兵和渔民一个个飞身跃上匪船,掀开舱盖,大喝一声:“缴枪不杀!”龟缩在舱底下的十六名武装匪特,一个个举起双手,缴械投降。
在保卫祖国的斗争中,水兵和渔民团结一心,并肩作战;在建设海疆的过程中,他们同样是紧密协作,艰苦奋斗。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解放前一片荒凉。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水兵和渔民共同打响了建岛的战斗。他们用渔船、舰艇运来钢筋水泥和砖瓦木料,修起灯塔、住房、气象站、水产站。他们运走珊瑚,砍掉杂草,种上椰树、瓜菜、庄稼。他们撬开顽石,铲除泥沙,在珊瑚礁上挖出一个又深又宽的人造港,修起又长又牢的码头。他们炸平暗礁,开出一条崭新的航道。在军民共同努力下,永兴岛改变了面貌,丰富的物产、水产资源得到了开发,成为屹立在南海怒涛中的一座钢铁堡垒。
海南岛的坡头港,水下有三块火车厢大的暗礁,是捕鱼的“禁区”。水兵和渔民为了发展渔业生产,决心炸掉暗礁,疏通航道。几个老渔民冒着被急流卷走的危险,跳进水里,游到对岸,在港口两边拉起一条缆绳,把工作船固定在缆绳上,为水下爆破创造条件。水兵们不怕风寒水冷,轮流顺着工作船潜到水下打眼放炮,终于炸掉了暗礁,疏通了航道,使多少年来的捕鱼“禁区”成了南海渔民夺取丰收的渔场。
在保卫和建设海疆的共同战斗中,水兵和渔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他们鱼水相依,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一次,荷包岛上的渔民打回二十多万斤鲜鱼,刚卸到码头上,天就下起了大雨。渔民正在焦急的当儿,刚刚巡逻来到这里锚泊的某艇水兵们,不顾一天风浪摔打的疲劳,立即帮助渔民抬鱼、腌鱼。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大雨淋湿了水兵的外衣,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衬衫,寒风一吹,冰冷刺骨。但是,为了不让人民的财产受损失,水兵们越干劲头越大。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战斗,终于协助渔民完成了抢运、腌制任务,避免了损失。
又一次,台山县光荣渔业生产大队的一条机帆船,在前往汕头海面捕鲳鱼的途中,机器温度骤然上升到一百多度,不得不停下来检查。在海上执勤的海军某艇知道后,立即派共产党员、机电班长谭开润和共青团员、轮机兵易维胜划船前去帮助修理。他们连续奋战十个小时,终于排除了故障,使这条渔船没有错过渔汛,在赶到渔场的第一天晚上就打了两万多斤鲳鱼。
去年九月,台风袭击南海。海南岛洋浦港干冲大队○三号渔船,在返港途中被风浪打断了桅杆,刮到浅滩上。狂风卷着怒涛,象发疯的野兽,咆哮着向○三号渔船猛扑。“噼拍”两声,船上两根锚链被风浪打断了,剩下的一根也在“嘎嘎”直叫,渔船剧烈地摇晃着,船上二十七名渔民处在危急中。六三九艇的水兵们听到渔民遇险的消息,立即驾驶战艇,破浪前进。水兵们有的被大风冲倒在船舷边,但他们全然不顾,顽强地与风浪搏斗了四个多小时,把那条搁在险滩上的渔船拖回了避风港。等候在码头上的成千渔民,看到亲人脱险归来,再看看全身被海浪浸湿的水兵,情不自禁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水兵们处处关心、爱护渔民群众,渔民群众也满腔热情支援水兵们搞好各项工作。有时舰艇在海上执勤,补给遇到困难,渔民们就把自己的淡水让给水兵,拣最鲜最好的鱼给水兵们送去。有的水兵负了伤,得了病,渔民群众不畏艰辛地把伤病员运回大陆治疗。当有的舰艇把战备物资运到无码头的海岛时,渔民、民兵就划着小船赶来,帮助水兵把物资运到岛上。每逢节日,渔民群众还扬帆飞舟,把慰问品送给正在为祖国人民站岗巡逻的水兵。一次,某部二七八艇和二七九艇在碣石湾海面执勤,淡水用完了。突然,接到上级的命令,要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某海区执行一项新的任务。这时,回港补给淡水已经来不及了,到碣石湾补给,那里又没有码头。碣石湾渔村的民兵知道后,立刻吹响螺号,全村民兵和男女老幼一齐出动。他们把一百多条竹排和船只靠在海边,把山上水库和海上舰艇连接起来,然后一齐用盆端桶提,运水上艇。不到七十分钟,他们就把两艘战艇的水柜灌得满满的。战艇破浪启航,按时赶到指定海区,胜利完成了任务。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