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老红军战士甘祖昌教子女务农
江西省莲花县坊楼公社沿背大队退休老红军战士、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热烈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的伟大号召,先后动员自己的大儿子甘锦郎、二女儿甘仁荣回乡务农。今年,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开展的大好形势下,他又积极动员三女儿甘公荣、侄儿甘铁郎和孙儿甘金莲回乡务农,为广大革命家长树立了教子女务农的榜样。
为了帮助孩子们提高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认识,早在甘公荣、甘铁郎和甘金莲上中学的时候,甘祖昌就对他们做了大量的政治思想工作。组织他们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关于“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教导,学习毛主席的《青年运动的方向》这篇光辉著作,阅读《人民日报》刊登的钟志民的《一份退学申请报告》和《知识青年柴春泽给他父亲的信》,进一步坚定回乡务农的决心。平时,甘祖昌总是教育孩子们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和贫下中农在一起生活的习惯。为了使孩子们热爱农村,正确看待农业劳动,甘祖昌还多次给他们讲述了这样一段往事:一九二七年,甘祖昌参加革命后,和共产党员刘春元在一起战斗。一天,他们在一起畅谈革命理想,刘春元说:“老甘,等革命胜利了,我们一定要让家乡变个样,山上长花果,山下变粮仓,建设得比天堂还要好!”可是,没想到几天以后,刘春元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这句话竟成了烈士的遗言。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老刘还断断续续地说:“要……革命……到底呀!”每当讲完这段往事,甘祖昌总是激动地对孩子们说:“今天,这‘革命到底’的担子就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我们一定要树雄心,立壮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烈士鲜血换来的土地,建设得更加美好,决不能辜负了革命先烈的遗愿!”
今年七月,甘公荣、甘铁郎和甘金莲,同时从坊楼公社甘家中学毕业了。对于回乡务农,他们思想上虽说早有准备,甘祖昌还是主动地配合学校,对子女和孙儿做思想教育工作。他督促孩子们积极参加学校的批林批孔运动,狠批林彪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和孔老二鼓吹的“耕馁学禄”、“学而优则仕”等反动谬论,使他们懂得“农村需要知识青年,知识青年更需要农村”的道理,自觉服从革命的需要,坚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甘祖昌的耐心教育下,这三个孩子进一步明确认识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意义,向学校党支部写了申请书,高高兴兴地回乡务农了。
孩子们回乡的第一天,甘祖昌特地邀请了四位老贫农,给他们上阶级教育课。老贫农用村史、家史、革命斗争史和新旧社会的对比,启发教育这三名回乡知识青年,勉励他们认真攻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积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把青春献给新农村。他们听了老贫农的话,受到很大鼓舞,决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第二天,他们就在贫下中农的带领下,投入了夏收夏种的战斗。
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经过一段紧张的劳动,孩子们产生了“干农活苦”,“当农民不如干别的对国家贡献大”的错误思想,情绪波动。甘祖昌发现后,就把全国各地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写给他的信,分发给三个孩子看;又请本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回乡知识青年李昔林,介绍了他自己回乡务农以后,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刻苦磨练,茁壮成长的体会。在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先进事迹的鼓舞下,孩子们找到了自己思想上的差距,认识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鼓起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的勇气。他们决心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扎根农村干革命,做一代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发挥城乡积极性 培养革命接班人
——鹿寨化肥厂与思贤大队挂钩,安置知识青年的调查
广西鹿寨化肥厂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从一九七三年开始,与鹿寨县城关公社思贤大队挂钩,全面规划,由干部带队,安置知识青年到生产队插队落户。一年多来,共安置了高中、初中毕业的职工子女七十二人。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能够发挥厂、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深受工人、贫下中农和下乡知识青年的欢迎。
调动了城乡积极性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蓬勃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做好这项工作,光靠农村一个方面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过去,由于城乡没有很好地配合,出现了工厂管动员,农村管安置的现象,影响了对下乡知识青年的管理教育。实行厂、队挂钩以后,双方都知道每年有多少知识青年下乡,下到那里,及早做好准备,妥善进行安排,这就充分调动了工厂、农村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鹿寨化肥厂党委把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分工由一名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亲自负责,宣教科具体做工作,并派一名党员干部长期带队,在大队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配合贫下中农对知识青年进行教育,随时掌握知识青年的政治思想、学习和劳动情况,定期向工厂、生产大队汇报。厂领导经常深入农村,与大队干部和贫下中农一起,研究解决知识青年的安置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譬如建房过程中,农村运输、加工力量不足,工厂就派出汽车帮助运木料,加快了建房进度。广大贫下中农及早给知识青年安排好吃的、住的、用的,使他们插队落户以后,能够安心战斗在农村。老工人徐锦标来农村探亲,看到孩子们都住上了新房,感动地说:“贫下中农是我们工人的亲兄弟,把我们的子女当自己的子女看待,我们一百个放心!”
架起工农“连心桥”
知识青年从工厂来到农村插队落户,在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进一步密切了城乡关系,巩固了工农联盟。
鹿寨化肥厂把本厂职工子女插队落户的思贤大队,作为本厂的支农点。去年春插和双抢大忙季节,厂里派出一百多人去帮忙。平时,厂里的支农小组,活跃在这个大队的各个生产队,帮助修理农机具,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去年,厂领导同志了解到思贤大队还有四个边远的山区生产队没有通电,遇到天旱,无法使用电力抽水抗旱,影响农业生产。于是,工厂就派出工人和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测量、设计,架设了五公里长的高压线,四公里长的低压线,安装动力抽水泵三台,使保水田增加了一千五百多亩。当年,全大队获得粮食丰收,给国家提供商品粮一百零五万多斤。今年,早稻又获得丰收,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二。全大队十四个生产队,队队通了电,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厂、队挂钩以后,许多职工经常利用节假日,到农村去探望子女,走访贫下中农,了解农业生产情况。遇到生产队农机具有毛病,他们就帮助修理。工人同志说:“贫下中农战天斗地,为支援工业建设多打粮食,又为教育我们的子女操尽了心,我们一定要多生产化肥,支援农民兄弟!”为了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工厂还派电影队和文艺宣传队,去放映和演出。厂、队挂钩以后,不少贫下中农主动向厂领导和家长汇报知识青年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的情况。他们说:“工人老大哥为支援农业多生产化肥,又给我们送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我们一定要把知识青年教育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一代新人茁壮成长
知识青年离开城镇、离开父母来到农村,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开始,他们对农村生活不大习惯,情绪有些波动。厂、队挂钩以后,家长和生产队及时掌握知识青年的思想状况,对他们进行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年多来,在工厂的配合下,大队党支部经常组织下乡知识青年,认真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狠批刘少奇、林彪、孔老二鼓吹的“读书做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耕馁学禄”等反动谬论。大队党支部还请老贫农给知识青年讲家史、村史,上阶级教育课,使他们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逐步树立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思想。许多知识青年说:“林彪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妄图把我们引向邪路,我们一定要用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实际行动,回击林彪的恶毒诬蔑!”
在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的配合教育下,这批生气勃勃的下乡知识青年,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茁壮成长。批林批孔运动中,下乡女知识青年打破了当地妇女不犁田的陈规旧习,带头学犁田。现在,她们和男社员一样,也能够犁田了。有的知识青年当上了大队的赤脚医生,积极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很受欢迎。如今,他们之中已有十七人加入了共青团,十四人被选进生产队的领导班子,有些当了理论辅导员、民办教师,有些参加了农科组,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山东生产建设部队某部四连的下乡知识青年,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办大批判专栏,深入批林批孔。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科研实践
——记共产党员、回乡知识青年杨述奇为革命驯养才鱼的事迹
在富饶美丽的洞庭水乡,人们传诵着回乡知识青年杨述奇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驯养才鱼的动人事迹,亲切地称赞他是“公社里的‘才鱼专家’”。
杨述奇家住湖南省沅江县普丰公社土包大队第五生产队,是一九六七年从中学回乡的知识青年。他牢记毛主席关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教导,决心和贫下中农一道,把家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多生产鱼米,为国家多作贡献。
一九七一年春,小杨听水产收购站的同志谈起了洞庭水乡出产的才鱼。这种鱼,是人民群众喜爱的食用鱼,在国际市场上也很有名。可是才鱼是一种吃鱼的野鱼,素有“鱼霸”之称。历来才鱼只有人捕,没有人养,所以越捕越少,满足不了人民生活和国家出口的需要。小杨心想:如果能使野生才鱼变家养,不就可以多生产才鱼,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吗!
小杨把这个想法和共产党员、老队长侯忠桂一谈,老队长高兴地说:“述奇!你想得对,为革命就是要敢想敢干,你大胆实验吧!有什么困难,我们大伙来解决!”可是,也有个别人议论说:“才鱼天生是野东西,哪里能够家养呢?才鱼家养,前人没有干过,书上没有写过,杨述奇想得真是出奇!”
野生的才鱼难道真的不能变为家养?毛主席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一切矛盾都依一定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着。”学习了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小杨的思路开阔了。他想:世界上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野生和家养,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远古时代,连家庭都没有,还有什么家禽家畜呢?今天,家里养的鸡,栏里喂的猪,田里使的牛,不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认识了这些动物的特性和生活规律,经过人工驯养,从野生变过来的么!没有经过实践,就断定野生才鱼不能家养,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我们就是要干;书上没有写的,我们通过实践可以写上去。大庆工人能叫千古荒原献石油,大寨贫下中农能叫七沟八梁产粮食,不都是干出来的!
“实践出真知。”只要大胆实践,摸索规律,创造一定的条件,野生才鱼向家养转化是完全可能的。在毛主席光辉的哲学思想的指引下,小杨迎着风浪,开始了驯养才鱼的实验。
才鱼家养,首先得解决子鱼的人工孵化问题。孵化如何搞,小杨毫无经验。他想起毛主席关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最聪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战士”的教导,决心向有实践经验的人请教。他利用工余时间,顶风冒寒,走了七个渔村,访问了六十多个渔民,对才鱼的生活习性、撒子规律有了一些了解。回到队上,他选了十一对种才鱼,开始作孵化实验。由于没有掌握孵化规律,十一窝坏了十窝,实验失败了。老队长及时开导他说:“‘世界上没有易吃的果子’,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大队党支部书记也上门来鼓励:“不要怕失败,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有一窝活,就不愁万窝成!”支书和老队长的话,给小杨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他遵照毛主席关于“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的教导,认真分析了一窝成的经验,剖析了十窝坏的原因,对症下药,做好种鱼寄养和鱼场防寒防害工作。第二次实验,十七对种才鱼,成功产孵十七窝,胜利地突破了子鱼孵化关。
鱼子孵化成鱼苗,长成一窝窝小才鱼,小杨心里高兴极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小才鱼的数量一天天减少。小才鱼跑到哪里去了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杨遵照毛主席关于“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教导,进行细致观察。白天骄阳似火,小杨趴在热气蒸人的塘基上观察。夜晚人们在堤上乘凉,小杨仍坚持蹲在塘边,了解才鱼夜间的活动情况。一天中午,他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一条躲在黑草下的母才鱼,突然朝子鱼群冲去,大口大口地吞食起来。呵!原来小才鱼不是跑了,而是被母才鱼吃了。母才鱼前段是那样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子女”,现在为什么又残食自己的后代呢?小杨又去向一位老渔民请教。老渔民告诉他:母鸡“醒抱”以后有啄食小鸡的,母猪饿极了有吃猪崽子的,才鱼饿了吃子鱼,这也没有什么奇怪。小杨听了很受启发。他把母才鱼捞上来过秤,发现体重普遍减轻。原来母才鱼产卵后,体力消耗很大,如不及时补充营养,它们就会饥不择食,吞食起子鱼来。针对这种情况,小杨趁黄昏子鱼成群“宿营”的时机,用工具把子鱼捞出来,与母才鱼分塘喂养。这样,既保证了子鱼的生命安全,又可加食喂养母才鱼。
为了摸清才鱼的“食谱”,小杨闯大湖,钻苇塘,下深沟,进水田,从不同的水域捕来一些野才鱼,进行解剖。他发现:湖塘里的才鱼以吃小鱼为主,沟里的才鱼捕食虫子、小虾较多,田里的才鱼吃的是蝌蚪、泥鳅,小才鱼爱吃孑孓、水蚤。尽管才鱼的大小不一,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喜爱吃活食。
弄清了才鱼的“食谱”,小杨就去给才鱼寻找食源,进一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水、草、虫、鱼之间互相矛盾、互相依赖的运动变化中,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有红菱、黑草的塘里,水越肥,草越长,微生物繁殖的也多。这就给小虫、小鱼提供了充足的食料。而小虫、小鱼又是才鱼的好食料。于是,小杨就在鱼塘里培肥水质,栽植红菱、黑草,做到肥水繁虫,蓄草养虫,以虫养鱼,以小杂鱼养才鱼。
一个炎热的夏夜,小杨拿着电筒,蹲在塘边观察鱼情,发现雪亮的电光,把稻田里的各种虫都诱引掉落到水面上了。光亮也引动了鱼群,才鱼见了水面上的害虫,大口大口地捕食。小杨从中受到启发。从此,每年夏秋夜晚,他就在才鱼塘中点上灯,用灯光诱虫喂才鱼。
家养才鱼的食料基本解决以后,小杨发现自己在驯养才鱼的过程中,只是被动地顺应才鱼的生活习性,没有能动地去改变才鱼的野性。譬如,才鱼的胆子非常小,看到一点人的影子,听到一点小小的声响,就逃得远远的。这样,投下的饵料,碰上的吃到了,碰不上的就吃不到。结果是饱的饱,饥的饥,长得大的大,小的小,又出现了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能不能叫才鱼听从人的指挥呢?小杨遵循毛主席关于“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的教导,又开始了新的实验。俗话说:“鱼游上水鸟爱林。”小杨利用鱼爱迎水的生活特性,在鱼塘入水口放水,吸引才鱼集中,然后进行音响训练,造成才鱼对音响的条件反射。开始,鱼群赶来迎水集中,一听到声响又都跑了。经过多次反复,才鱼见平安无事,也就逐渐不怕人了。后来,只要小杨敲桶或搅动塘水,才鱼就争先恐后地游来吃食。由于投食定时,才鱼都能吃得饱,长得肥。
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在党组织的关怀和支持下,在贫下中农的教育和帮助下,杨述奇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指导科研实践,终于使野生才鱼家养成功了。一九七二年,第五生产队收获了家养才鱼一千二百多斤。一九七三年春天,大队党支部调小杨到大队渔场养鱼,并成立了才鱼科研小组,扩大了才鱼养殖水面。开始,才鱼和家鱼同塘放养,才鱼吃家鱼,影响了家鱼生产。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小杨和科研小组的青年们一起,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的教导,一次次地走出去访问老渔民,一回回地趴在塘边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才鱼虽然吃家鱼,但在比它大一些的家鱼面前就无能为力了。他们觉得这是个可以利用的矛盾,就在小才鱼塘里,放养了一批大一点的家鱼。家鱼、才鱼同塘放养,既综合利用了水面,又充分利用了塘中的食料。才鱼吃塘里的害虫,为家鱼除了虫害。才鱼经常追捕食物,促使家鱼活动而增强体质。这样,就使才鱼和家鱼同塘的“相互矛盾”,转化成为“相互依赖”,为才鱼和家鱼同塘混养闯出了一条新路。
今年,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普丰公社党委为了巩固和发展驯养才鱼这一科研成果,把杨述奇调到了公社办的渔场,让他在较大的水面上家养才鱼,更好地开展水产科研活动。现在,小杨和同志们除了实验才鱼的驯养、精养、混养外,还搞了一百亩高产鱼塘的实验,探索塘鱼的高产规律,为生产队发展塘鱼生产提供经验。
几年来,杨述奇坚持战斗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科研实践,为革命驯养才鱼,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小杨认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不断提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推选为省、地、县的团委委员。杨述奇决心一辈子扎根农村干革命,用实际行动批判林彪鼓吹的孔孟之道,把青春献给祖国的水产事业!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