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要有这样的革命事业心
——记北京下乡知识青年辛温在云南种植金鸡纳的事迹
编者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几百万知识青年踊跃上山下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这里,向读者介绍辛温的事迹,就是其中的一例。
中国有句俗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所说的“有心人”,就是有革命事业心的人。干革命工作,必须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有了这种事业心,就会激发出奔腾的热情,冲天的干劲,百折不回的毅力;就能排除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达到奋斗的目标。辛温是一个革命事业心很强的青年,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她和战友们经过几年努力,为我国的金鸡纳事业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我们的革命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象辛温这样的好青年。
祖国西南边疆的惠民山,夜晚格外宁静。驻在这一带的云南生产建设部队某部四连的战士们,经过一天的紧张劳动,早已熟睡了。可是,在一间茅屋里,仍然灯光闪闪。小煤油灯下,苗圃排排长、北京下乡女知识青年辛温,正在整理《金鸡纳幼苗培育过程》的资料。
辛温整理的这份资料,是她和战友们在金鸡纳育苗过程中进行科学实验的记录。她一边翻阅记录本,一边想:这里面不仅记录着生产中的各种数据,而且记录着党组织和老工人对青年一代热情教育的心血,记录着战友们辛勤劳动的汗水,记录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她心潮起伏,几年来边疆的战斗生活,一幕幕重现在眼前……。
    “她对金鸡纳有一种特殊感情!”
一九六八年秋天,刚满十七岁的辛温从北京第一二五中学(原第十三女中)初中毕业了。她听说云南需要一批青年去种植金鸡纳,金鸡纳霜是制作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的主要原料,便和同学们争先报名,立志成为金鸡纳工人。
不久,辛温和同学们来到日夜向往的惠民山。前来欢迎的农场老工人,热情地帮助青年们收拾行李,领着他们来到驻地。此刻,展现在辛温他们眼前的是:两栋刚盖起来的草房,披着杂草荆棘的山头。老工人对青年们说:这就是你们新的家!辛温听了心里十分激动,决心和大家一道,用双手建设好新的家乡,使座座荒山都种上金鸡纳树。
辛温被分配在苗圃地,参加金鸡纳育苗工作。开始,她兢兢业业,劲头挺足。可是干了一段时间,辛温觉得整天不是浇水,就是拔草,工作太平凡了。后来,她从老工人那里知道了我国种植金鸡纳的历史,才懂得了这种平凡劳动的伟大意义。
多年来,在国际市场上,金鸡纳一直被帝国主义国家所垄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才在云南试种。但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八次引种都失败了。解放初期,云南屏边建立了第一个金鸡纳农场,初步试种成功了金鸡纳。但刘少奇一伙推行修正主义路线,贩卖“洋奴哲学”,把我国仅有的这个金鸡纳农场,硬是给砍掉了。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清算了刘少奇一伙破坏金鸡纳生产的罪行,经政府批准,在云南试种金鸡纳。
金鸡纳种植事业中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激发了辛温强烈的革命事业心。从此,她虽然还是干着浇水、拔草这些平凡的活儿,却觉得乐趣无穷。一天到晚,她总是忙个不停。中午,大家都休息了,辛温跑到苗圃地,修好破损的喷雾器,安好断把的锄头,好让大家下午劳动时方便一些。雨夜里,她怕大雨冲坏苗床,跑到苗圃地挖沟排积水。同志们赞扬说:“辛温的革命事业心特别强,她对金鸡纳有一种特殊感情!”
    怎样提高了出苗率
一九七○年春天,云南生产建设部队组建,辛温被任命为某部四连苗圃排排长。
当了干部之后,她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带领全排战士,播种第二批金鸡纳种子。当时,我国的金鸡纳种子还不能自给,一两黄金才能换回一两种子。辛温拿着上级发给的一公斤种子,反复地掂量着,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让这些来之不易的种子多出苗,出好苗!可是,金鸡纳种子小如芝麻,薄如纸,发芽率很低,怎样才能提高出苗率呢?辛温心里犯了难。指导员看出了辛温的心思,热情地鼓励她大胆干。
连队党支部的鼓励和支持,给辛温壮了胆,她立即和战友们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为了攻克出苗这一关,他们首先总结了第一批金鸡纳播种育苗的经验。他们根据金鸡纳幼苗生命力脆弱、喜阴怕光等特点,把原始森林里较肥的腐殖土担到苗床垫底,并进行了严格的土壤消毒,精心制作苗床;又针对金鸡纳种子小,顶土能力差,盖土深了不容易出苗,浅了水分易蒸发、发芽困难等情况,研究出适当的盖土厚度。辛温利用休息时间,到苗圃地练习撒种、盖土的操作方法。掌握要领后,她又带领战士们学习播种基本功。经过几天苦练,全排战士都学会了播种技术。
种子播下以后,辛温经常跑到苗床旁,观察种子发芽出土情况。一天,她发现有的苗床不出苗,仔细一看,原来种子的心被虫子吃光了。辛温心里十分难受。她想:这是怎么一回事?自己白天到苗圃观察过几次,连一个吃种子的小虫也没发现呀!她立即发动科研小组的同志们讨论。有人说:这种虫子会不会晚上出来活动?辛温觉得有道理,便和几个同志在夜深人静时,打着手电来到苗圃地。果然,在苗床上捉到了几只蟋蟀。种子是不是这些家伙吃掉的呢?需要证实。他们在一个广口瓶里装上种子,把蟋蟀放进去,一夜之间,种子的心全被吃掉了。他们当即采取杀虫措施,保住了种子。
为了保证苗圃经常保持一定的阳光和湿度,促使种子多出苗,辛温带领全排战士把自己编织的草帘,每天早晨按规定时间挂在阴棚的前檐和苗床两边。到了上午十点钟又摘掉,使阴棚内通风透气。中午太阳火辣的时候,又将草帘挂上,保持土壤里的水分。为了祖国的金鸡纳事业,辛温和她的伙伴们不怕麻烦,一直坚持这样做。这一年,他们亲手播的金鸡纳种子,出苗率平均达到百分之三十九,有的苗床高达百分之七十一,超过了当时资料记载的国外出苗率一般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水平,为我国金鸡纳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枯萎病终于被治服了
金鸡纳出苗关被攻破了,一个新的难题又摆在辛温和她的战友们面前。
一九七一年秋天,金鸡纳幼苗患了枯萎病。这种病传染性强,蔓延速度快,两三天后叶子萎缩,由绿变黑,接着便一片片死亡。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能把害病的幼苗连根带土全部挖掉;为防止病害蔓延,还得把周围的好苗挖去一些。可是,要这样做,青年们心里多么不是滋味啊!辛温想:“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救活病苗吗?”
那阵子,辛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到处寻找防止植物病害的资料,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技术。有一天,已经深夜三点钟了,辛温屋里还亮着灯。昆明女知识青年小张轻轻走到她跟前,关切地说:“小辛,时间很晚了,快休息吧!”辛温回答:“待会儿我就睡!”时钟响过四点,小张看到辛温正全神贯注地把一片患病的金鸡纳叶子,一针一线地缝在科研记录本上,上边写着:“病害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急需解决。”顿时,一股热流涌到小张的心头,她明白了辛温此刻的心情:金鸡纳病害正在蔓延,她怎能睡得安稳呢?
辛温的这种革命精神,谁个不受感动!
党支部领导经常到苗圃地,和辛温他们一起研究防治病害的方法,鼓励他们不要怕挫折,勇敢地迎击困难,并号召全连战士为防治金鸡纳枯萎病贡献力量。
老工人和卫生员听说科研小组制土农药缺少一种草药,便主动到山里给挖了回来。
青年战友们帮助辛温查阅资料,给她找来有关植物栽培的书刊。
远离连队的家长,从子女来信中得知辛温他们正在寻求防治金鸡纳病害的办法,迅速寄来了各种土农药配方。
这一切,给辛温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她和科研小组的同志,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摸索出用五西合剂防治金鸡纳枯萎病的办法。
两年来,他们先后试用了各种不同剂量的五西合剂治金鸡纳枯萎病,同时还进行了药物浸种、盖种和做苗床底土、表土、追施速效肥等项目的试验,并且制成了“九二○”和“五四○六”菌肥。通过不断实践,辛温他们初步掌握了金鸡纳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摸索出了一些防治病害的有效方法,大大提高了幼苗成活率。
辛温和她的战友们在探索防治金鸡纳枯萎病的同时,还对金鸡纳育苗进行了许多项目的科学实验,获得了较好的成果。他们打破幼苗移植后一定要搭阴棚的旧规程,利用雨季移植,每年为国家节约近万元资金,使金鸡纳幼苗的单株成本由原来的五角三分钱降到了两角钱左右。
    深深地扎根在边疆的沃土中
金鸡纳幼苗在阳光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辛温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阔步前进。一九七一年二月二十二日,辛温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今年,她又被选为共青团云南省委员会常委。从此,一个更高的革命理想激励着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她庄严地向党宣誓: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我愿把青春献给祖国的金鸡纳事业!
正当辛温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的时候,一个新的考验摆在了她的面前。一九七二年春季,北京一些大学来部队招收新学员,上级分给四连一个名额。消息在连里传开后,许多同志觉得辛温符合条件,劝她报名。有一天,连队领导找到辛温,问道:“辛温,你想上大学吗?组织上准备推荐你去。”
上大学,对于一个渴望求知的青年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可是辛温想到,在党组织和老工人的教育下,自己在思想革命化的大道上刚迈出第一步,需要继续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锻炼。几年来,自己对金鸡纳事业有了深厚的感情,种植金鸡纳刚有了点谱儿,决不能半途而废。于是,她巧妙地对连队领导说:“要是有种植金鸡纳的大学,我就去上;如果没有,我就继续留在农村锻炼成长!”
现在,辛温和她的战友们千方百计地缩短金鸡纳的育苗期,克服旱季缺水、病害多等困难,坚持播下了种子。为了使品种保持优良,提高金鸡纳的含霜量,他们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正在开展金鸡纳扦插、芽接等方面的试验。
惠民山巍然屹立在祖国西南边疆,昔日荆棘丛生的山峦,如今变成了一行行整齐的金鸡纳台田。满山遍野的金鸡纳树,生机勃勃,迎风挺立。辛温站在苗圃地里,展望惠民山今后的发展远景,决心象金鸡纳树一样,深深地扎根在边疆的沃土中。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附图片)
辛温在精心管理金鸡纳幼苗。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下乡八年的汇报
爸爸妈妈:
转眼间,我从武汉市来到潜江县荆河公社五洲大队四生产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已经八年了。八年前,我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人民公社社员。我感到十分自豪,我想你们也会高兴的。
妈妈,您可能还记得,一九六五年五月三日,当您和爸爸送我上船时,总是不放心地交待这,嘱咐那,担心我离开了父母,生活上不会照料。其实这是不必要的担心。贫下中农把我们当亲子女一样看待。在我们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给我们安排好了住房、床铺,准备了齐全的柴、米、油、盐、菜和各种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真是比我们自己想得还要周到。住下来后,生产队又安排老贫农宋大娘当我们的生活老师,使我们很快学会了独立生活。
后来日子一长,我和贫下中农的感情加深了,贫下中农对我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有一次割黄豆的时候,我因病昏倒了,贫下中农闻讯赶来,挤了满满的一屋,并且连夜用板车把我送到二十里外的区医院去住院。经过及时治疗和贫下中农的精心护理,我很快恢复了健康。当我回到生产队时,许多贫下中农又来看望我。一位六十岁的老大娘抚摸着我的头说:“闺女,你这一病,把我老婆子急坏了;你好了,我也就放心了啊!”妈妈,八年来,我和贫下中农生活在一起,感到无比的温暖。
农村各级党组织对知识青年的再教育工作非常重视,经常举办下乡知识青年学习班,进行阶级教育和路线教育,使我们的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同时还让我们参加一些技术训练班,参观访问,使我们学到了许多新技术。生产队还给我们配备了政治老师和生产老师,对我们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和指导。八年来,我学到了贫下中农的许多好思想,好品质,好作风,好经验。学会了播种、插秧、薅草、整田等农活。通过劳动锻炼,我的身体也壮了。开始下来时,只挑四、五十斤,现在能挑一百五、六十斤了。
我在队里担任了政治夜校的辅导员、业余文艺宣传队的宣传员和科学实验的研究员。在政治夜校里,辅导贫下中农学文化,除了集体学习,我还到各家各户送字上门。我们队有八个妇女,过去一字不识,现在掌握了近千个常用字,能读毛主席语录、看报和帮助队里记工了。在大队文艺宣传队里,我参加自编自演文艺小节目,鼓舞群众干劲。在科学实验中,我们把外地和本地的先进经验加以综合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去年我们选择一块四亩田的早稻三类苗作试验田。通过认真地调查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三类苗超过了一类苗,夺得了丰收。平均亩产九百二十斤,一季超过了《纲要》。为此,我们小组被评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集体,出席了县里的劳模大会。
爸爸妈妈,八年来,使我深刻体会到:毛主席指引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革命道路无限宽广,我决心永远走下去。
                     女儿珍香


第3版()
专栏:

  活跃在内蒙古牧民之间
在内蒙古牧区,有大批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城市的插队知识青年学会了蒙古语文,同贫下中牧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牧民们亲昵地称他们为“米尼胡”(蒙古语:我的孩子)。有的牧民还给他们取了“格尔勒”(光明)、“乌兰图亚”(红辉)、“特木其勒图”(斗争)等蒙古名字。知识青年们听到牧民用这样一些名字来称呼自己,都感到非常自豪。
在西乌珠穆沁旗白音宝力格公社萨如拉生产队插队的沙景华小组的十名女知识青年,来到牧区以后,每人都随身带着一个小本本,经常到蒙古包里访问群众,进行社会调查,同时学习蒙古语。许多老牧民向他们倾诉了自己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使青年们受到深刻的阶级教育。通过社会调查,她们弄清了这个大队的历史状况和草原、牲畜、经营管理以及社员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然后和队干部、贫下中牧一起制定了生产规划。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这个大队的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现在是全公社牧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这几年来,内蒙古牧区的队办蒙古包小学迅速发展起来。在这些小学里,有很多身穿蒙古袍的教师,他们大都是来自城市的插队知识青年。他们用蒙古语文为儿童们上课,对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西乌珠穆沁旗柴达木生产队来自北京的女知识青年袁英,刻苦学习蒙古语文,在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办起了全旗第一所队办蒙古包小学,旗革委会在这个队召开现场会,总结和推广了他们的经验,两个月之内全旗就办起了五十多所队办小学,很多学会蒙古文蒙古语的插队知识青年被推选担任了教师。蒙古包小学的发展,使有些公社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牧民们热情赞扬这些担任教师的插队知识青年,知识青年们却说:贫下中牧是我们的好老师,我们也要象他们教育我们那样,帮助贫下中牧的后代学好文化。
在内蒙古,还有很多会讲蒙古话的插队知识青年当上了赤脚医生。他们身背药包,乘骆驼,骑骏马,在广阔的草原上巡回医疗,为贫下中牧送药看病。很多人利用看病的机会,用蒙古语向贫下中牧调查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和规律,开展讲卫生的宣传工作,有的还为生产队培训家庭卫生员,推动了牧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目前,牧区有百分之七十五的生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使牧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很多插队知识青年还担任了生产队的会计和保管工作。由于他们工作认真,账目清楚,办事公道,受到了贫下中牧的称赞。有许多插队知识青年学会蒙古语后,被推选为乌兰牧骑队员和电影放映员。经过几年劳动锻炼后参加了商业、服务行业工作的一些插队知识青年,也学会了用蒙古语文为农牧民服务。
(据新华社)(附图片)
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额仁高毕公社安家落户的下乡知识青年。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